第372章 恩加海内-《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陛下所言极是!”

  姚广孝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紧接着讪笑一声,继续说道:“也因如此,陛下让诸国相互之间各使手段,也当真英明。”

  “占城、苏门答腊、罗非等国,方才这些使臣拜见陛下之时,无非是想请我朝恩准他们发兵安南。”

  “见陛下并未直接允准,他们便也不再执着,显然是还有后手!”

  “嗯......”

  待姚广孝说完,一旁的常茂身体猛地一颤,旋即将锦衣卫方才的奏报递到了朱标御前。

  “正如姚大人所言,除占城外,诸国使臣方才于宫门外商议。打算借助暹罗之名,派遣本国兵卒进入安南。”

  “不过暹罗使臣所提条件过于苛刻,他们尚且未能达成共识。”

  “有陛下方才对暹罗使臣说的那番话,那三披王接下来提出的条件恐怕会更加苛刻。”姚广孝嘴角挂着一抹笑意,完全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态,看暹罗以及诸国私下盘算。

  毕竟朱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安南不臣,势必要带兵征讨,而朱标也已同意暹罗一同出兵。

  这样一来,暹罗原本担心不能得到明廷同意,想拉其他诸国为他造势的打算自然也就显得多余。

  而且朱标明白告诉那三披王,大明朝廷会明旨诏令他暹罗发兵安南,如此一来暹罗一朝便也不用担心与爪哇产生嫌隙,事后遭爪哇大军报复。

  因此现阶段对暹罗而言,他们完全不需要与其他诸国合谋合兵,征讨安南。

  倘若其他诸国给的好处太过诱人,想来那三披王也应不会介意诸国平白无故给他们送去兵卒。

  而等姚广孝说完,一旁始终眉头微皱的蓝玉沉吟半晌,此时这才出声问道。

  “陛下如此安排,自是英明。”

  “只是末将不明白为何如此?”

  “嗯?”

  朱标闻言缓缓坐直身子看向蓝玉。

  而与朱标四目相对,蓝玉轻叹口气,沉声禀报道:“对待安南,我朝早有定论。”

  “陛下先前也曾说过,姑且让爪哇先与安南争斗,待处理完我朝中之事后,我军再行出兵,收拾残局。”

  “可如今陛下既准暹罗一同征讨安南, 倘若暹罗、爪哇两朝联军半年之内拿下安南。”

  “那安南岂不是要被暹罗、爪哇两朝瓜分殆尽?”

  看了眼朱标后,蓝玉还是将已经到嘴边的话给重新咽了回去。

  任由爪哇这样一个不容小觑的强国在大明临边安营扎寨,坐视暹罗这么一个国韵悠长的国家做大。

  此举当真算不得什么英明之举。

  可碍于朱标帝王的威严,这些话蓝玉始终没法直接说出口。

  “陛下,末将只是不解为何要绕这么大的圈子,而我朝好像没什么收获。”

  不用朱标开口,蓝玉刚一说完,一旁的姚广孝便紧跟着说道:“梁国公怎能说我朝没有半分收获?”

  “我朝有何收获?”

  “胡椒、肉蔻等香料之物。”

  “呵~”

  当听到胡椒等香料也能称之为收获,蓝玉心头不屑,当即冷笑出声。

  这些玩意儿算个屁的收获。

  朱标若是想要,海贸购买,引入大明。

  甚至勒令暹罗进献都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绕这么大的圈子,任由安南随意蹦跶,任凭暹罗与诸国私下谋划,却只换来胡椒等香料。

  此刻蓝玉鄙夷之情,直接写在了脸上。

  可看到蓝玉这副模样,姚广孝非但没有立即开口,反而笑容愈盛,表情也十分玩味说道。

  “胡椒等物自是不值什么钱,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可暹罗臣服,对我朝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梁国公应该明白,无论安南还是爪哇,最后他们双方无论是谁取胜,对我大明来说都不算什么好事。”

  “可若如梁国公所言,我朝不管不顾,直接发兵安南。”

  “以我朝军武实力,以诸将之谋,兵卒之勇,拿下安南自然不在话下。”

  “可这样一来,我大明于诸国眼中,也就成了擅启刀兵,只知兴兵扩土的蛮横之国。”

  “那又如何!”

  就在蓝玉兀自沉吟之时,常茂心中不服,直接呵道。

  “论及军武,我朝就是远超诸国。”

  “北元、高丽、倭国都灭了,还有哪个宵小之国敢造次不成?”

  “即便我朝不管其他,直接发兵安南,又能如此!”

  常茂刚一说完,却见蓝玉重重叹了口气,此刻似想明白了什么般默默点头。

  的确!

  他蓝玉有方才疑问,也是因为自信于大明的军武实力。

  自信凭借大明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碾压包括安南、爪哇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就连向临边诸国一同开战,都不一定会输。

  这种想法原本埋藏心底,甚至就连蓝玉自己都未曾察觉。

  此时被常茂这么一说,蓝玉这才明白将诸国视作草芥,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想法是何等可笑。

  “常茂!待回去后,自己到军中领三十军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舅父....”

  “如你所言!”蓝玉眸光郑重,将常茂打断后仔细说道:“我朝军武充沛,不弱于人。”

  “可若是如你所言同时与诸国开战,也不过只是穷兵黩武,徒耗国力。”

  “怎是徒耗国力......”

  蓝玉闻言面色一沉,转而斥道:“再加二十军棍!”

  “是。”

  待常茂领罚,蓝玉这才继续说道:“兴兵为战不是带着百万将士出去溜达一圈,更不是让你去向诸国示威。”

  “凡启刀兵,自是要攻城略地。”

  “而基于我朝如今的军武实力以及在诸国眼中的声望,但凡我朝兴兵为战,势必要行灭国之举。”

  “若是同时与诸国开战,且不说战败如何。仅说战胜便也同样棘手!”

  “嗯....”

  常茂刚想追问战胜了有什么好棘手的。

  可生怕蓝玉再给他加二十军棍,此刻也只好悻悻闭上了嘴。

  注意到常茂的表情变化,蓝玉有些失望的瞥了他一眼,转而轻声叹道:“战胜之后自然要收拢诸国土地,聚拢百姓。”

  “而使他国百姓臣服,教化邻邦之民所需花费的功夫,要远比行军打仗更加麻烦。”

  “你且看靖海侯、江阴侯教化吕宋之民便能看出。”

  “已经两年的时间,两位侯爷都没法完全放心,把将士带回。”

  言至于此,蓝玉下意识看了眼朱标。

  “为教化草原部族,陛下耗费心力不说,也花了大半年的时日。”

  “除非是像对待倭国那般,尽屠其民。”

  “否则贸然与诸国开战,胜了,是我大明必须之本分,任谁都不会觉得意外。我朝也难以从战胜诸国中得到土地、百姓。”

  “然而一旦落败,我朝威慑不再不说,诸国必愈发团结,期盼鲸吞我朝。”

  蓝玉说完默默注视着常茂。

  倘若常茂敢说对待诸国也似对待倭国那般,尽屠其民。

  蓝玉必然要当场教训这蠢货,绝不给他再留情面。

  好在常茂不傻,倒是没有如此发问。

  毕竟尽屠诸国之民,这事任谁听了都觉荒唐。

  对如今这个生产力完全依靠人口的社会来说,没有人口,再多的土地也只能荒废。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大型机械,更没有标准的生产线。

  也是见常茂不再言语,蓝玉看向姚广孝继续问道:“要暹罗臣服当真就如此重要?”

  “陛下先前打算扶持的不是爪哇一朝?”

  “确实如此。”姚广孝冲着朱标恭敬拱手,“微臣斗胆臆测圣意。”

  见朱标微微颔首,姚广孝这才继续说道:“先前扶持爪哇,助其躲过诸国攻伐之祸,协助其收复失地。”

  “的确是要其臣服我朝,也是打算以其为刀,武压诸国。”

  “然而爪哇既能提出发兵安南,便足以证明其国不愿当一个本分的忠犬。”

  “可我大明却也依旧需要一条忠犬,协助我朝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

  “而且!”

  姚广孝猛地一顿,旋即面露崇敬,转向朱标。

  “傀儡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日有用,便选张三。待到明日,便用李四。”

  “用谁不用谁,自然要看谁更有用处。”

  “就如当下这般!”

  “暹罗能将诸国的注意力吸引过后,其国出兵也能限制爪哇。”

  “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蓝玉微微颔首,准备出声之时。

  从方才就没有开口的朱标这才缓缓出声:“道衍所言虽过于露骨,却也合乎朕意。”

  “安南居心叵测,爪哇也的确有想要做大之嫌。”

  “所以当下施恩暹罗,自然是用他来牵制爪哇、安南这两头巨兽。”

  “至于其他诸国。”

  朱标看向蓝玉,正色说道:“此次诸国使臣入京,求的无非就是能够得到我朝同意,发兵安南。”

  “诸国的心思自然也是能在安南战场上夺取钱财,占据土地。”

  “然而朕自然不能同意他们所请,可对我朝来说,却也乐意见到诸国一同兴兵,征讨安南。”

  “因此暹罗便是一个由头,让诸国能退而求其次的折中之法。”

  被朱标这么一说,尚且还有几分忧虑的蓝玉此时便也恍然大悟了起来。

  实在是蓝玉也很清楚,此时的诸国使团一个个都跟看见骨头,眼中冒着绿光的野狗饿狼一般。

  若大明不准其发兵安南,指不定诸国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而且根据常茂取得的锦衣卫奏报来看,安南的柳自新也是想以此挑拨大明与诸国之间的关系。

  如此看来,施恩暹罗便也算是十分必须的折中之法。

  “陛下圣心明断,微臣自然不敢妄言。”

  “只是陛下!”

  蓝玉抬眸仔细注视着朱标,“正如您方才与暹罗使臣说的那样,安南使团进京之后,虽是居心叵测,意图祸乱我朝。”

  “可那柳自新的诸多谋划却都被姚广孝提前识破,也已扼杀根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一来,安南此来我朝明面上便算的是恭顺臣国。陛下有打算以何由头,准许暹罗发兵安南?”

  待蓝玉说完,一旁的姚广孝也很是好奇的看向朱标。

  眼下情形,其他的都已十分明了。

  唯一让姚广孝猜不透的一点,便是朱标会如何同暹罗翻脸。

  而看着几人满是好奇的表情,朱标却少见的卖起关子。

  “此事待演武结束后,自有分晓。”

  朱标说完顺势扯开话题,询问几人对演武场上诸国的表现是何看法。

  而另一边。

  暹罗使臣三披王心情大好,刚走出皇宫便看到罗非、苏门答腊等国使臣仍旧等在原地。

  “诸位这是....”

  “三披王殿下何必明知故问?大明天子如何说的,是否准许你暹罗一朝征讨安南?”

  待罗非使臣说完,三披王倒是没有立即回话,反而左右扫视一圈后略有不解问道:“怎的不见占城使臣?”

  “不是你方才说我等谋划,应瞒着占城使者吗?”

  “不错不错,方才小王的确说过。”

  不等三披王说完,罗非使臣语气不耐烦,当即追问道:“大明天子可准你暹罗发兵安南?”

  伴随声音落下,此时在场众人目光急切,紧紧注视着三披王静默无言。

  然而此时三披王却好像故意拖延一般,转而冲在场几人反问道。

  “那你们呢?”

  “明廷是否准许你们各国发兵安南?”

  “这.....”

  被三披王这么一问,众人立马收起急切目光,谁也不愿率先开口。

  也是此时。

  罗非国使臣冷哼一声,当即没好气道:“事已至此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想来诸位也和在下一样,此次赶来大明参加演武,无非是为了能一同征讨安南。”

  “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先说!”

  微微一顿后,罗非使臣冲三披王道:“不瞒殿下,方才觐见之时,即便在下许以重金,可大明天子依旧不准我罗非同征安南。”

  “你们呢?”

  见三披王将目光看向自己。

  苏门答腊等国使臣直到此时依旧不愿表露其此次出使大明的目的。

  可也就在他们犹豫之时,却见三披王眉头一挑,转而随意说道:“既然诸位不愿明言,小王自然不敢勉强。”

  “罗非使臣,劳烦移步,你我私下细谈!”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