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当我是会飞的传讯符不成-《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

  灵瑶唇角微扬,那抹笑意如三月春风拂过冰湖,既温暖又带着几分清冽寒意:“曹前辈客气了,我们不过是偶有所得,还要多谢诸位挂念。”

  她话音轻柔,仿佛只是谈论今日天气,但场中众人无不心头震动。从紫府巅峰直入神通境,这等突破放在整个天玄界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少惊才绝艳之辈终其一生都困在紫府巅峰,连神通门槛都摸不着边。

  灵瑶目光如水流转,不经意间扫过队伍末尾,忽然在角落里那个玄衣身影上凝住。那人负手而立,衣袍无风自动,腰间一柄乌鞘长剑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莫沉舟?”

  这三个字从她唇间吐出时,周围温度骤降,地面竟凝结出一层薄霜。

  “他怎么也在?”

  灵刚率先暴喝出声,周身灵力瞬间狂暴如怒涛,手中已多了一杆临渊枪,枪尖寒芒吞吐不定,直指莫沉舟咽喉。

  “曹公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灵虎语气里已带了几分质问,灵瑶虽未言语,周身的白雾却已凝结成霜,连空气都仿佛被冻结。

  曹一诺见状心头一紧,连忙拱手解释道:“莫前辈这次代表的是万剑城前往青玄仙盟谈判...加上他想去道剑宗看看...”

  这时莫沉舟也开口了:“怎么?你们三人,怕我?”

  “哼,怎么可能?”

  灵刚率先怒喝,“当日我们三人不过紫府境,尚且敢与你一战,如今我等皆入神通境,岂会怕你?”

  莫沉舟缓缓抬眼,目光扫过三人声音里淬着寒意:“既然不怕,那为何情绪波动如此之大?”

  灵瑶看着灵虎灵刚二人道:“两位师弟,不要做口舌之争!”

  “是师姐!”

  “莫沉舟,你最好老实一点!”

  这时灵虎的目光突然定格在一个角落,看着灵虎望来杜少陵再也按捺不住,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灵虎面前,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徒儿杜少陵拜见师父!”

  “少陵,你怎么来了?”

  杜少陵抬起头,眼中满是激动与崇敬:“弟子修行师父留下的功法事半功倍,所以特来寻师父想让师父指点徒儿修行...”

  众人看着杜少陵如此动作皆是有点吃惊,没想到在这么多人面前,杜少陵都还能拉得下脸来。倒是灵虎脸上露出笑容。他伸手按在杜少陵肩膀上,一股精纯的灵力探入其经脉。

  片刻后,灵虎眼中精光暴涨:“好!好!好!一个多月不见你变强不少啊!”

  一连三个‘好’字,道尽了他心中的喜悦。要知道,杜少陵半月前离开时不过筑基后期,如今竟已至天人三层,这等进步速度,放在道剑宗都算是顶尖天才。

  “都是师父赐下的功法好,我才能进步神速...”

  这一句话,更是在人群中掀起轩然大波。

  曹子峰眯起眼睛,心中暗惊:“看来这道剑宗功法确实神妙,居然让杜家的少家主不远万里前来...”

  灵虎与杜少陵还在交谈,忽然间他目光一凛,如炬的视线穿透人群落在不远处的青衫剑客身上。叶英负手而立的姿态宛如一柄收鞘的古剑,虽不见锋芒,却自有股令人不敢轻慢的气度,而更多的却是藏不住的战意。

  “叶兄弟,你也来了。”

  灵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意外。

  听到此话,叶英周身灵力不自觉地微微波动。

  随后叶英轻笑道:“怎么?灵虎兄弟如今你晋了神通境,我又坐稳了紫府第一剑修的名头,难道灵虎兄弟还想再争一争?”

  灵虎连忙摆手,脸上堆起爽朗的笑:“哪里哪里?叶英兄弟肯来,我道剑宗扫榻相迎还来不及。”

  “那不就得了。” 叶

  英挑眉,指尖忽然凝起一缕淡青色剑气,在指尖流转如活物。

  “我还以为你要再比划比划呢,我这柄四法青云,倒是真想试试神通真人的斤两。”

  “好说!”

  灵虎拍着胸脯大笑:“叶兄弟若真想切磋,跟我回道剑宗,我让你见识见识我神通境的神通!”

  “正好,我也想尝尝道剑宗的仙酿,看看比不比得上我仙剑山庄的云雾酒。”

  灵虎大笑:“叶兄弟放心,保管你喝个痛快!”

  “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一笑。

  寒暄渐歇,曹一诺上前一步道:“灵虎道长、灵瑶仙子、灵刚道长,这几位想必不用我多介绍...”

  说着他随即侧身让出身后两人,“我来为诸位引荐 —— 这位是青玄仙盟玉音峰峰主楚吟峰主,此次愿随我等同往道剑宗一观。”

  听到此话灵虎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难道曹家没有把事情办好?

  楚吟缓步而出,她眉目如画,腰间一串明珠随着步伐叮咚作响,声音清脆悦耳:“久闻道剑宗三位天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灵瑶三人微微点头,随后目光却落在楚吟身后那名青年身上。

  曹一诺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接着传来:“这位是苍家苍少司,他此次准备前往道剑宗,是代表苍家向道剑宗赔罪...”

  听着曹一诺的话,灵瑶三人始终静立一旁并未表态。

  倒是灵刚的目光落在苍少司身上,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苍少司如坠冰窖,浑身不自在,下意识地想躲避。

  看着三人说话,曹一诺察觉到异样,连忙解释道:“灵瑶仙子,道剑宗先前托付我曹家之事,现已办妥...”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玉简,想要递给灵瑶:“青玄仙盟已与我曹家达成共识,只要道剑宗不越过大秦帝国边界传道,仙盟便不再干涉贵宗教务,双方互不侵犯,共守天玄界安宁....”

  灵瑶手指微动,玉简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仔细查看,确认无误后,她朝曹一诺微笑道:“曹公子费心了。”

  曹一诺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灵瑶仙子客气了,能为道剑宗效力,是在下的荣幸。灵瑶仙子叫我曹公子,倒是见外了。”

  他看向灵瑶,眼中带着几分仰慕。

  “曹公子我道剑宗自会恪守约定...”

  灵瑶的声音清冽如泉水击石,也带着疏离感。

  楚吟眼波流转,目光在曹一诺与灵瑶之间打了个转,嘴角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

  她指尖轻捻,腰间明珠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她接下来的话伴奏:“灵瑶仙子有所不知,我青玄仙盟立盟三百多年,规矩向来严明。”

  她顿了顿,特意瞟了眼曹一诺,见他耳尖微微泛红,笑意更浓了:“别的不说,单说这为凡人传道一事,就会为仙盟所不容...”

  “而且除了那实力强横和家族复杂的出日仙国,三洲大小国度里的仙门,可没一家能像道剑宗这样自在自治的。为了让陆青阳松口,曹峰主可没少使劲...”

  曹一诺被她说得脸上发烫,连忙摆手:“楚峰主说笑了,一些小事,谈不上代价。”

  可他偷偷看向灵瑶的眼神,却藏不住一丝期待。

  灵瑶闻言,她看向曹一诺,见他目光躲闪,又转头望向楚吟,轻声道:“其实我原本以为曹家是谈不妥的,本想着如果谈不妥那就只能与青玄仙盟开战,可是没想到曹家还是有几分实力!”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在场众人心头一凛。敢与青玄仙盟开战,道剑宗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此时楚吟也感受到灵瑶话语中冷意,她像是被无形的冰棱轻轻刺了一下,脸上的笑意顿时收敛。她何等通透,立刻明白自己方才的玩笑或许触到了灵瑶的底线,便识趣地抿了抿唇,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不再作声。

  曹一诺也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见灵瑶神色淡然,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便也知趣地闭了嘴,目光转向远处的山峦。

  周遭一时安静下来,灵瑶的目光缓缓落在苍少司身上,那双清澈如溪的眸子里没有明显的情绪,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

  苍少司被她看得头皮发麻,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可灵瑶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收回了目光。

  沉默持续了片刻,灵虎干咳一声打破了僵局:“师姐,既然人已到齐,事已经办完那我们就出发回道剑宗吧~!我也很想回去了~!”

  “好~!”

  听到灵瑶说话,众人才像是终于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一诺,你安排人手,我们即刻出发。”

  曹子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山间沉厚的古钟,瞬间压下了周遭剑拔弩张的气氛。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曹一诺身上。

  “是,子峰老祖。”

  曹一诺躬身应道,转身对身后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几名随从领命后,立刻取出传讯符,指尖灵力注入,符纸化作几道火光冲天而去,显然是在通知后续队伍跟上。

  话音刚落,灵虎手腕一翻,酌酒剑已然出鞘,他足尖一点剑身在罡风中微微震颤,带着他冲天而起,衣袂翻飞间,神通境的威压如潮水般铺开。

  酌酒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载着灵虎飘上高空。

  她脚尖轻点,飘然立于赏雪剑剑上,白衣飘飘如九天仙子。

  “走吧~!”

  “师姐等等我~~”

  灵刚一声低喝,临渊枪出现在脚下,枪身猛地一震,带着他如离弦之箭般冲上云端,气势雄浑如山崩。

  莫沉舟见众人动身,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化作一道玄色流光,不紧不慢地跟在灵瑶三人后面,只是与前方的灵光形成鲜明对比。

  一时间,空中法宝灵光交织,或璀璨如骄阳,或幽沉如暗夜,飞舟、仙剑、长枪、光链...数十道身影划破云层,浩浩荡荡地朝着道剑宗的方向飞去。从下方望去,宛如一条由灵光组成的长龙,在天际间蜿蜒前行,气势非凡。

  一行人在高空疾驰,流光划破云层,每个人的心思却像被云雾缠绕般纷繁复杂。

  而在无双坊的曹长平捧着传讯符,眉头拧成个疙瘩,语气里满是哭笑不得的委屈。他对着符箓嘟囔:“怎么又是我?前脚刚把曹家子弟安顿好,后脚你们就动身了,当我是会飞的传讯符不成?”

  他低头瞅了瞅自己那柄刚炼化不久的青铜小剑,剑刃上还带着没打磨干净的毛刺,别说能追上他们,能让他一直飞就不错了。

  “我这种筑基的低级修士,就只配在后面追着你们的灵光吃灰吗?”

  旁边几个曹家子弟忍不住偷笑,有人打趣:“长平叔,要不我们借你艘飞舟?就是慢点...”

  曹长平没好气地摆摆手,把符箓揣进怀里,认命地拍了拍青铜小剑:“罢了罢了,谁让我修为低呢。你们跟着我慢慢走吧~!”

  说罢,他脚尖点在青铜小剑上,小剑 “嗡” 地一声颤了颤,载着他晃晃悠悠往空中升。

  他望着远处早已成了光点的大队人马,曹长平叹了口气,又自我安慰道:“慢就慢点,至少安全,走吧!”

  “是~!”

  ......

  三清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大秦帝国工部侍郎赵明诚已经站在了新修的国道旁。

  他伸手抚过路边一人高的青石界碑,上面‘大秦国道·甲字三号’几个朱红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身后传来整齐的号子声,三百名壮丁正在家族修士指导下,将掺了灵砂的混凝土浇筑进预先挖好的路基中。

  “赵大人,照这个进度,月底就能从昌州城直通到青州城了。”

  身着灰袍的筑基修士李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手中罗盘上的指针微微发亮,“我们用'固土诀'处理过的路基,比寻常夯土结实十倍,就算普通筑基修士全力一击,都不一定能打坏。”

  赵明诚蹲下身,指尖划过有些细小凹凸的路面,感受这比岩石还硬的路面。

  五个月前这里还是泥泞不堪的官道,雨季时商队的车轮能陷进去半尺深。现在这条宽达五丈的国道像一条灰白色的巨龙,蜿蜒穿过三清山脉的支脉,将昌州城和东南诸城连接起来。

  “李仙师辛苦了。”

  赵明诚拱手行礼,“刚才青州城主给我用通讯灵宝发来消息,青州城今年大米产量翻了一番,官粮却因运输不畅积压在仓。这条路通了,至少能救活十万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