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尖点向灵虎丹田方位:“这出日仙国的道源之种与我道剑宗功法相辅相成。你试着沉下心,细细感受它在经脉中流转的呼应!”
灵虎一怔,方才被师姐搅乱的心绪瞬间清明。他连忙收敛心神,依着灵刚的指引,缓缓催动体内尚有些滞涩的剑元,小心翼翼地朝着丹田处那枚道源之种探去。
起初只觉一片温润,仿佛触到了一块暖玉。可片刻后,那枚沉寂的种子竟微微一颤,像是苏醒的幼芽,顺着他的灵力轨迹轻轻舒展。
灵虎心中一喜,只觉得那道源之种仿佛活了过来,每一次呼吸都与他的心跳相和,散发出的温润气息顺着经脉漫延开,所过之处,先前激战留下的疲惫与淤塞竟如冰雪消融般渐渐散去。
“师兄,它……它在动!”
灵虎压着声音,难掩眼底的惊喜,只觉丹田处暖意融融,一股从未有过的顺畅感流遍全身。
“那是自然,好歹你师兄也是比早激活道源之种!你先安心熟悉!”
“是,师兄!”
话音落定的刹那,灵虎便缓缓阖上双眼,像是为自己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周身那些方才还若隐若现的微光如同被收束的萤火,悄然敛去,只余下几缕残存的光晕在发间流转,将他蓬松的头发映照得如同覆着一层细密的碎金。
他原本略显急促的鼻息渐渐放缓,每一次吐纳都带着悠长的韵律,仿佛与周遭的天地气息融为一体。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额间那道引动道源之种凝练如实质的剑印。先是释放出凌厉剑意割裂周围空气,慢慢的却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一点点往皮肉深处沉去。
起初还能看见淡青色的锋芒在毛发间闪烁,到后来只剩一道极细的光痕,最终连那点痕迹也彻底隐没,仿佛从未存在过。
这般内敛,足见灵虎已将心神全然沉入识海深处,既是感应天地灵机,也是在修行中梳理着战后紊乱的气息——毕竟方才的大战耗损了他太多心神,此刻唯有这般彻底的静修,才能让那股几近枯竭的灵力重新充盈起来。
灵刚站在一旁静静看了片刻,见灵虎呼吸已然匀净,周身气息也趋于稳固,便知这位师弟已入佳境。他不再分心,转过身来,同样闭上双眼,双手轻轻握住临渊枪的枪杆。
枪身冰凉,却又隐隐透着一股温热的脉动,像是有生命在其中流转。
他凝神内视,这才发现体内竟生出一种奇妙的感应——往日里虽能驱使临渊枪,却从未这般清晰地“看”到枪身蕴养的精纯气息。
那气息带着灼热的凛冽与大地的厚重,顺着掌心的接触点,如同一道被疏通的溪流,缓缓渗入他的经脉。灵刚心中微讶,暗自思忖:是道源之种在悄然作用吗?还是方才生死一线间,自己与临渊枪的联系已然突破了某种界限?
念头一闪而过,他不再深究,只专注于引导那股气息流转。
临渊枪上传来的法力比他自身的灵力更加纯粹,也更加霸道,却奇异地带着一股温和的治愈之力。
当那股气息淌过右臂经脉时,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在激战中被震裂的细微脉络正在愈合——原本像是布满蛛网的裂痕,正被一层淡淡的金光包裹,以肉眼难辨却又真实存在的速度一点点弥合。
不止如此,那股气息一路下行,途经丹田时,像是受到了某种牵引,开始在丹田内盘旋。起初只是一缕微弱的气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灵力被卷入其中,竟在丹田中央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旋涡。
旋涡越转越快,发出细碎而沉稳的嗡鸣,像是在呼唤着散落在四肢百骸的灵力回归。那些原本因受伤而滞涩、散乱的法力,此刻如同找到了归宿,纷纷朝着旋涡汇聚,每一次流转都让灵刚的气息更加圆融、浑厚。
夜色渐深,星子缀满墨蓝的天幕,林间的风裹挟着清冽的寒意掠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呼啸,却像撞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到了三人近前便化作轻柔的气流,丝毫扰不乱那片凝固般的静谧。
周遭的天地灵气早已被灵瑶、灵刚与灵虎三人的修炼气息彻底惊动。
原本如尘埃般弥散在空气中的灵气粒子,此刻像是被三只无形的磁石同时牵引,争先恐后地凝聚成丝丝缕缕的金线。这些金线在空中交织成网,又循着各自的轨迹分流。
有的缠绕上灵虎的身躯,如同为他披上了一件流动的金纱。皮肤在金线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次绵长的呼吸都带着金线往体内钻,顺着喉间滑入肺腑,再渗透进四肢百骸。
那些在激战中耗损的活力正被一点点补足,他额间偶尔闪过的青光愈发凝实,那是剑意与灵力在深层交融时,正悄然褪去青涩,添了几分沉敛的锋芒。
有的则扑向灵刚与他手中的临渊枪。枪身此刻仿佛成了一座灵力枢纽,冰凉的金属表面泛着淡淡的红光,与灵刚掌心渗出的汗气相融。金线汇入他与枪身相连的气息之中,让丹田内的旋涡转得愈发猛烈,嗡鸣声比先前响亮了数分,却依旧沉稳不乱。
旋涡中心隐隐透出一点金芒,那是道源之种在灵气滋养下愈发活跃的迹象,而灵刚周身的枪意也随之升腾,不再是单纯的刚猛,竟渐渐生出几分如渊似海的厚重。
更多的金线则涌向灵瑶身前的万载霜雪莲。那株雪莲本就莹白如玉,此刻被金线缠绕,花瓣上凝结的冰晶愈发剔透,甚至折射出细碎的虹光。
随着灵气汇入,灵瑶周身的飘雪变得更加密集,不再是零星几片,而是如鹅毛般簌簌落下,却奇异地不沾衣、不落地,只在她身周三尺内盘旋,带着彻骨的寒意,却又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灵动。
修炼中的灵瑶指尖轻捻,雪花的轨迹愈发繁复,隐隐构成一道玄妙的阵法,而她眉宇间的清冷之气中,正悄然融入一丝与天地共鸣的温润。
风还在林间穿行,夜露凝结在叶尖,滴落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却衬得这片修炼之地愈发寂静。
三人的剑意、枪意与那缕冰雪般的道意,在这平静的气息中如同被精心打磨的玉石,正一点点褪去杂质,向着更高处升华——灵虎的剑意多了份蓄势待发的沉潜,灵刚的枪意添了缕收放自如的圆融,灵瑶的剑意则融了丝滋养万物的生机。
时间仿佛真的在此刻放慢了脚步,星辰的移动变得肉眼可见,月光透过云层,为三人镀上一层银辉。唯有灵气流动的金线在闪烁,丹田旋涡的嗡鸣在回荡,飘雪旋转的轨迹在变幻,还有三道平稳交错的呼吸声。
而此时,初日仙盟的议事大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满室的火药味。陆青阳端坐主位,指尖叩着紫檀木扶手,目光如炬地盯着阶下之人:“曹一诺,你究竟想干什么?”
曹一诺一袭锦袍,袖口绣着繁复的火焰纹,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陆盟主何必明知故问?道剑宗之事,我们四家之人彻查了三个月。”
“他们虽有为凡人传道功法,却从未有过屠杀灭门之举,贾家灭门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我们青玄仙盟苍域分盟盟主姬无命,这姬无命还是凤梧州姬家之人......”
“至于道剑宗在太昊宗所杀之人,太昊宗现任宗主刘理坤作证那些人都是出日仙国太虚神教之人,所以那些魔宗流言不过是姬无命为铲除异己散布的谣言。”
他侧身扫过身侧的苍少司、莫沉舟和李天南,朗声道:“这三位,代表了苍佑安、叶清霜、宿从炎青玄仙盟峰主,今日便联名为道剑宗作保。从此以后,青玄仙盟不能插手大秦帝国的任何事务——这不仅是我曹家的意思,更是玄火山、苍家与万剑城共同的决定。”
“苍家还算我青玄仙盟峰主吗?”
陆青阳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哐当作响,“苍家祖地已被血洗,连祖地都成了一片焦土,如今只剩些残部惶惶不可终日,他凭什么还能代表青玄仙盟?”
议事殿内瞬间死寂,唯有烛火在气流中摇曳。曹一诺身旁的苍少司立马变脸,沉声道:“怎么,陆盟主是要取消我苍家侄儿的峰主之位?“
“你是何人?”
“苍家苍少司!”
中年男子踏前一步,神通巅峰的修为展露无疑:“我苍家虽遭重创,但族中仍有家主长老主持大局,更何况我苍家已经与万剑城、玄火山、曹家结成攻守同盟,陆盟主是要代表陆家开战吗?”
“我可没这样说!”陆青阳眼中怒火更盛,“我是怕你们被蒙蔽!道剑宗传道凡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们此刻跳出来作保,是想将整个青玄仙盟拖入这潭浑水?”
曹一诺上前一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窸窣声:“陆盟主此言差矣。道剑宗广为传道也只是在大秦帝国内,并未扩张太甚,反而是太虚神教早已威胁到仙盟南境安危。”
“而且道剑宗与太虚神教已经结下大仇,若能用道剑宗牵制太虚神教,对我青玄仙盟而言未必是坏事。再说——”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总好过看着仙盟大权被一人独揽,连几位峰主的联名提议都成了摆设。”
曹一诺这话一出,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殿中,几位中立峰主脸色骤变。陆青阳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仙盟规矩,大事需经十三峰共议。你们四人决议不足为凭。此事休要再提,否则休怪我以盟主身份强制执行禁令!”
曹一诺缓缓抚上袖口的火焰纹,语气转冷:“陆盟主当真要一意孤行?”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撞在窗棂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同为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奏响前奏。
对陆青阳而言,道剑宗的善恶、大秦帝国是否藏着灵石矿脉,这些都不过是细枝末节。
他执掌青玄仙盟多年,见过太多宗门兴衰、王朝更迭,早已不将一城一地的恩怨放在心上。
真正让他如芒在背的,是曹一诺此刻摆上台面的联盟——曹家、玄火山、万剑城,再加上那个名存实亡却仍被强行拉扯进来的苍家,这四家若真拧成一股绳,便足以撼动他亲手维系的仙盟平衡。
他指尖在扶手上摩挲着,目光掠过曹一诺身后的几人。
这四人背后的势力,分掌着仙盟过半的资源与战力:曹家掌丹药,玄火山控炼器,万剑城握剑修,苍家虽残却仍有旧日人脉。
他们单独行事时尚可制衡,可一旦连成同盟,便会像一柄无形的钳子,死死钳住青玄仙盟的咽喉,届时他这个盟主,或怕是连调派一些人手都要看人脸色,而且这更是陆家不愿意看到的。
更让他忌惮的是,这同盟的矛头看似为了道剑宗,实则处处透着对他的试探与挑衅。
曹一诺那句‘总好过仙盟大权被一人独揽’,像根针似的扎在他心头——陆青阳明白他们要的从来不是不管大秦之事,而是要借着‘为道剑宗作保’的由头,削弱他这个青玄仙盟盟主的权威。
一旦这四家同盟稳固下来,后续必然会有更多势力依附,到那时,青玄仙盟就不是由他掌控了。
陆青阳放下茶盏,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曹峰主,仙盟的规矩,不是谁结个同盟就能改的。如果要改,那只能进行十三峰共议,这个先例不能破。”
“既然十三峰共议不能破,那就叫十三峰共议就好!”
曹一诺突然提高声调,袖中飞出一道金光,在空中展开成一面金色卷轴。
“按仙盟律令,五位峰主联名即可提请召开十三峰议事。今日我曹一诺、苍少司、莫沉舟、李天南四人联名,再请药王峰峰主孙不言作保,正式提请召开十三峰议事,审议道剑宗事务!”
灵虎一怔,方才被师姐搅乱的心绪瞬间清明。他连忙收敛心神,依着灵刚的指引,缓缓催动体内尚有些滞涩的剑元,小心翼翼地朝着丹田处那枚道源之种探去。
起初只觉一片温润,仿佛触到了一块暖玉。可片刻后,那枚沉寂的种子竟微微一颤,像是苏醒的幼芽,顺着他的灵力轨迹轻轻舒展。
灵虎心中一喜,只觉得那道源之种仿佛活了过来,每一次呼吸都与他的心跳相和,散发出的温润气息顺着经脉漫延开,所过之处,先前激战留下的疲惫与淤塞竟如冰雪消融般渐渐散去。
“师兄,它……它在动!”
灵虎压着声音,难掩眼底的惊喜,只觉丹田处暖意融融,一股从未有过的顺畅感流遍全身。
“那是自然,好歹你师兄也是比早激活道源之种!你先安心熟悉!”
“是,师兄!”
话音落定的刹那,灵虎便缓缓阖上双眼,像是为自己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周身那些方才还若隐若现的微光如同被收束的萤火,悄然敛去,只余下几缕残存的光晕在发间流转,将他蓬松的头发映照得如同覆着一层细密的碎金。
他原本略显急促的鼻息渐渐放缓,每一次吐纳都带着悠长的韵律,仿佛与周遭的天地气息融为一体。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额间那道引动道源之种凝练如实质的剑印。先是释放出凌厉剑意割裂周围空气,慢慢的却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一点点往皮肉深处沉去。
起初还能看见淡青色的锋芒在毛发间闪烁,到后来只剩一道极细的光痕,最终连那点痕迹也彻底隐没,仿佛从未存在过。
这般内敛,足见灵虎已将心神全然沉入识海深处,既是感应天地灵机,也是在修行中梳理着战后紊乱的气息——毕竟方才的大战耗损了他太多心神,此刻唯有这般彻底的静修,才能让那股几近枯竭的灵力重新充盈起来。
灵刚站在一旁静静看了片刻,见灵虎呼吸已然匀净,周身气息也趋于稳固,便知这位师弟已入佳境。他不再分心,转过身来,同样闭上双眼,双手轻轻握住临渊枪的枪杆。
枪身冰凉,却又隐隐透着一股温热的脉动,像是有生命在其中流转。
他凝神内视,这才发现体内竟生出一种奇妙的感应——往日里虽能驱使临渊枪,却从未这般清晰地“看”到枪身蕴养的精纯气息。
那气息带着灼热的凛冽与大地的厚重,顺着掌心的接触点,如同一道被疏通的溪流,缓缓渗入他的经脉。灵刚心中微讶,暗自思忖:是道源之种在悄然作用吗?还是方才生死一线间,自己与临渊枪的联系已然突破了某种界限?
念头一闪而过,他不再深究,只专注于引导那股气息流转。
临渊枪上传来的法力比他自身的灵力更加纯粹,也更加霸道,却奇异地带着一股温和的治愈之力。
当那股气息淌过右臂经脉时,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在激战中被震裂的细微脉络正在愈合——原本像是布满蛛网的裂痕,正被一层淡淡的金光包裹,以肉眼难辨却又真实存在的速度一点点弥合。
不止如此,那股气息一路下行,途经丹田时,像是受到了某种牵引,开始在丹田内盘旋。起初只是一缕微弱的气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灵力被卷入其中,竟在丹田中央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旋涡。
旋涡越转越快,发出细碎而沉稳的嗡鸣,像是在呼唤着散落在四肢百骸的灵力回归。那些原本因受伤而滞涩、散乱的法力,此刻如同找到了归宿,纷纷朝着旋涡汇聚,每一次流转都让灵刚的气息更加圆融、浑厚。
夜色渐深,星子缀满墨蓝的天幕,林间的风裹挟着清冽的寒意掠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呼啸,却像撞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到了三人近前便化作轻柔的气流,丝毫扰不乱那片凝固般的静谧。
周遭的天地灵气早已被灵瑶、灵刚与灵虎三人的修炼气息彻底惊动。
原本如尘埃般弥散在空气中的灵气粒子,此刻像是被三只无形的磁石同时牵引,争先恐后地凝聚成丝丝缕缕的金线。这些金线在空中交织成网,又循着各自的轨迹分流。
有的缠绕上灵虎的身躯,如同为他披上了一件流动的金纱。皮肤在金线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次绵长的呼吸都带着金线往体内钻,顺着喉间滑入肺腑,再渗透进四肢百骸。
那些在激战中耗损的活力正被一点点补足,他额间偶尔闪过的青光愈发凝实,那是剑意与灵力在深层交融时,正悄然褪去青涩,添了几分沉敛的锋芒。
有的则扑向灵刚与他手中的临渊枪。枪身此刻仿佛成了一座灵力枢纽,冰凉的金属表面泛着淡淡的红光,与灵刚掌心渗出的汗气相融。金线汇入他与枪身相连的气息之中,让丹田内的旋涡转得愈发猛烈,嗡鸣声比先前响亮了数分,却依旧沉稳不乱。
旋涡中心隐隐透出一点金芒,那是道源之种在灵气滋养下愈发活跃的迹象,而灵刚周身的枪意也随之升腾,不再是单纯的刚猛,竟渐渐生出几分如渊似海的厚重。
更多的金线则涌向灵瑶身前的万载霜雪莲。那株雪莲本就莹白如玉,此刻被金线缠绕,花瓣上凝结的冰晶愈发剔透,甚至折射出细碎的虹光。
随着灵气汇入,灵瑶周身的飘雪变得更加密集,不再是零星几片,而是如鹅毛般簌簌落下,却奇异地不沾衣、不落地,只在她身周三尺内盘旋,带着彻骨的寒意,却又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灵动。
修炼中的灵瑶指尖轻捻,雪花的轨迹愈发繁复,隐隐构成一道玄妙的阵法,而她眉宇间的清冷之气中,正悄然融入一丝与天地共鸣的温润。
风还在林间穿行,夜露凝结在叶尖,滴落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却衬得这片修炼之地愈发寂静。
三人的剑意、枪意与那缕冰雪般的道意,在这平静的气息中如同被精心打磨的玉石,正一点点褪去杂质,向着更高处升华——灵虎的剑意多了份蓄势待发的沉潜,灵刚的枪意添了缕收放自如的圆融,灵瑶的剑意则融了丝滋养万物的生机。
时间仿佛真的在此刻放慢了脚步,星辰的移动变得肉眼可见,月光透过云层,为三人镀上一层银辉。唯有灵气流动的金线在闪烁,丹田旋涡的嗡鸣在回荡,飘雪旋转的轨迹在变幻,还有三道平稳交错的呼吸声。
而此时,初日仙盟的议事大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满室的火药味。陆青阳端坐主位,指尖叩着紫檀木扶手,目光如炬地盯着阶下之人:“曹一诺,你究竟想干什么?”
曹一诺一袭锦袍,袖口绣着繁复的火焰纹,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陆盟主何必明知故问?道剑宗之事,我们四家之人彻查了三个月。”
“他们虽有为凡人传道功法,却从未有过屠杀灭门之举,贾家灭门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我们青玄仙盟苍域分盟盟主姬无命,这姬无命还是凤梧州姬家之人......”
“至于道剑宗在太昊宗所杀之人,太昊宗现任宗主刘理坤作证那些人都是出日仙国太虚神教之人,所以那些魔宗流言不过是姬无命为铲除异己散布的谣言。”
他侧身扫过身侧的苍少司、莫沉舟和李天南,朗声道:“这三位,代表了苍佑安、叶清霜、宿从炎青玄仙盟峰主,今日便联名为道剑宗作保。从此以后,青玄仙盟不能插手大秦帝国的任何事务——这不仅是我曹家的意思,更是玄火山、苍家与万剑城共同的决定。”
“苍家还算我青玄仙盟峰主吗?”
陆青阳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哐当作响,“苍家祖地已被血洗,连祖地都成了一片焦土,如今只剩些残部惶惶不可终日,他凭什么还能代表青玄仙盟?”
议事殿内瞬间死寂,唯有烛火在气流中摇曳。曹一诺身旁的苍少司立马变脸,沉声道:“怎么,陆盟主是要取消我苍家侄儿的峰主之位?“
“你是何人?”
“苍家苍少司!”
中年男子踏前一步,神通巅峰的修为展露无疑:“我苍家虽遭重创,但族中仍有家主长老主持大局,更何况我苍家已经与万剑城、玄火山、曹家结成攻守同盟,陆盟主是要代表陆家开战吗?”
“我可没这样说!”陆青阳眼中怒火更盛,“我是怕你们被蒙蔽!道剑宗传道凡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们此刻跳出来作保,是想将整个青玄仙盟拖入这潭浑水?”
曹一诺上前一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窸窣声:“陆盟主此言差矣。道剑宗广为传道也只是在大秦帝国内,并未扩张太甚,反而是太虚神教早已威胁到仙盟南境安危。”
“而且道剑宗与太虚神教已经结下大仇,若能用道剑宗牵制太虚神教,对我青玄仙盟而言未必是坏事。再说——”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总好过看着仙盟大权被一人独揽,连几位峰主的联名提议都成了摆设。”
曹一诺这话一出,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殿中,几位中立峰主脸色骤变。陆青阳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仙盟规矩,大事需经十三峰共议。你们四人决议不足为凭。此事休要再提,否则休怪我以盟主身份强制执行禁令!”
曹一诺缓缓抚上袖口的火焰纹,语气转冷:“陆盟主当真要一意孤行?”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撞在窗棂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同为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奏响前奏。
对陆青阳而言,道剑宗的善恶、大秦帝国是否藏着灵石矿脉,这些都不过是细枝末节。
他执掌青玄仙盟多年,见过太多宗门兴衰、王朝更迭,早已不将一城一地的恩怨放在心上。
真正让他如芒在背的,是曹一诺此刻摆上台面的联盟——曹家、玄火山、万剑城,再加上那个名存实亡却仍被强行拉扯进来的苍家,这四家若真拧成一股绳,便足以撼动他亲手维系的仙盟平衡。
他指尖在扶手上摩挲着,目光掠过曹一诺身后的几人。
这四人背后的势力,分掌着仙盟过半的资源与战力:曹家掌丹药,玄火山控炼器,万剑城握剑修,苍家虽残却仍有旧日人脉。
他们单独行事时尚可制衡,可一旦连成同盟,便会像一柄无形的钳子,死死钳住青玄仙盟的咽喉,届时他这个盟主,或怕是连调派一些人手都要看人脸色,而且这更是陆家不愿意看到的。
更让他忌惮的是,这同盟的矛头看似为了道剑宗,实则处处透着对他的试探与挑衅。
曹一诺那句‘总好过仙盟大权被一人独揽’,像根针似的扎在他心头——陆青阳明白他们要的从来不是不管大秦之事,而是要借着‘为道剑宗作保’的由头,削弱他这个青玄仙盟盟主的权威。
一旦这四家同盟稳固下来,后续必然会有更多势力依附,到那时,青玄仙盟就不是由他掌控了。
陆青阳放下茶盏,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曹峰主,仙盟的规矩,不是谁结个同盟就能改的。如果要改,那只能进行十三峰共议,这个先例不能破。”
“既然十三峰共议不能破,那就叫十三峰共议就好!”
曹一诺突然提高声调,袖中飞出一道金光,在空中展开成一面金色卷轴。
“按仙盟律令,五位峰主联名即可提请召开十三峰议事。今日我曹一诺、苍少司、莫沉舟、李天南四人联名,再请药王峰峰主孙不言作保,正式提请召开十三峰议事,审议道剑宗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