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不成功,让沐津意识到,光复东都和河北这两个地方,应该暂时是指望不上火炮了。
不过,用炸药包倒是没有问题。
配重炮车加上炸药包,想想就刺激。
炸药包倒是很快就弄出来了。
一个炸药包二十斤重,其中包裹炸药的麻布一斤半,五斤左右的碎石头、损坏的枪头、不合格的箭镞、有毒的植物粉末……各种乱七八糟的加进去,剩下就是颗粒化的黑火药。
实验了一次后,所有人都很满意,顺便打了顿牙祭,就是可怜了那五十多只做实验的猪了。
更让沐津满意地是,随着朝廷对磺石的收购,人们也意识到了磺石是能卖大钱,然后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不少的磺石矿。
让沐津有点沮丧地是,最近除了蔺放发现的那个铜金矿外就再没有发现什么铜矿,银矿更是影子也没有。
铁矿煤矿倒是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
不过,又发现了几个玉石矿,这让沐津心里算是好受了不少。
在大虞,玉石不仅是奢侈品,更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官员帽子上的玉饰。
品级越高的官员帽子上的玉饰,就越是水润无瑕。除此之外,豪商富绅对于美玉的追求那更是不用说,千金一掷求美玉,那可是经常发生的事。
但在大虞,玉并不少见,但美玉还真的是少见,尤其是大块的美玉。
可惜的是,沐津培养工匠的重心没在玉器上,
玉石一道只能慢慢来了。
十一月中,大虞的秋收全面结束了,与此同时,两支大军也蓄势待发。
朝歌带领十万人马进攻洛川,光复东都!蔺放率两万人马从义兴郡出发,林兴率一万五千人马从云山郡出发,周聪率三万靖北军南下,三路大军,誓要光复河北!
河北的战事大虞朝廷并不怎么关心,因为不会起太多的波澜。蔺放周聪都是名将,且麾下兵精将勇,林兴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有独当一面的本事,这次让林兴独领一军,就是要让他彻底锻炼出为帅的本事来。
大虞朝廷更关心地,是东都洛川的战事。
朝歌带着的十万大军,一路上攻城掠地,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从户县推到了洛川城下。
看着城下那星罗棋布的营盘,营盘里的猎猎旌旗,洛川南城城头,一众司马晋的将领都沉默了。
大伙都没有想到,虞军会来的这么快,秋收刚过没多久就来了。
洛川城外还有一大批粮食都没来得及入库呢!
朝歌喜不自胜,没想到对面对秋粮入库那么拖沓,自己派往外面的骑兵队,这些天一共截获了四万石粮食。当然,其实还有更多粮食,不过那些粮食周围的护卫足够多,自己派出去的骑兵没有把握一口吃下,只好看着那些粮队都退回去了。
不过,朝歌也没有急着攻打洛川城,而是拼命收集柴火。朝廷没有给朝歌光复东都的时间,但是,朝歌给自己的打算是在来年春耕之前攻下洛川。
到时候,朝廷还于东都的时候,陛下禅让给摄政王殿下,正好可以举行春典。
用了十天的时间,搜罗的柴火加上携带的煤炭,算起来可供大军五个月用度后,朝歌命令大军好生歇息三天。
三天后,攻城!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就是用攻城器械强攻!
看着虞军在五百步的距离修建夯土城墙,一众司马晋的将领全都皱起了眉头,对面这是要干什么?
“我们的炮车能打到吗?”也不知道是谁嘀咕道。
“打不到。”司马回摇头,“我们在城头的炮车,只能将三十斤重的石头扔出去两百步远。”
“绞车弩呢?”将领秦秀问道。
“也不行。”司马回很无力,“城头的绞车弩最远只能射四百步。”
“为什么?”司马园疑惑地道,“虞军的床弩,据说可射到千步之远!”
“很简单,大虞最好用来做床弩的木材,都出自西南。”司马回苦笑道,“其余地方的木材,造造普通弓弩没问题,造床弩不行。”
“西南的木材这么好吗?”有将领不解地嘀咕道。
“床弩的箭可以说就是一杆短矛了,将这样的巨矢射出去倒是容易,可要想射远就不是一件好办的事了。”司马回叹道,“其余地方的木材造出来的床弩,射程大部分是两百步左右,好的也不过四百步,只有西南山林里精心挑选出来的木料,做出来的床弩才可以射远至千步。”
如果沐津听了司马回的这个论调,会很是赞同。一些木材在做短弓时表现出色,但一做长弓就软塌塌了,不得劲。而有些木材适合做长弓,但做短弓时却表现很差劲。还有些木材,只适合做八斗以下的弓,八斗以上的不行。
反正,沐津当初知道造弓弩对于木材的选用的要求时,人是一愣一愣的。
西南山林里有一种本地独有的桑木,五年成材。这种桑木的树叶不适合养蚕,用来做普通弓弩也不合适,但是用来做床弩的话那就太合适了。做普通弓弩的话,因为弓臂和弩臂都太短,这种桑木看起来没有任何韧性,就是一根硬邦邦的死木头。
但用来做床弩的话,那这种桑木就展现出极佳的韧性。不仅弹性足而且弹性大,且变形极慢。用这种桑木造出来的床弩,比其余木料造出来的同等大小的床弩要轻五十斤,寿命也长了几乎两倍。
洛川城头的床弩,都在和梁国的战争中将寿命耗尽了,且府库中也没有多余的西南桑木储备。
现在恶果来了,面对城外五百步处虞军修建的夯土墙,晋军没有任何反制的手段。
见城头没有任何动静,朝歌心里嘀咕起来:怎么回事,晋军怎么不用床弩来迟缓我军修墙?
嘀咕了一阵后,朝歌很快就反应过来,十有八九,晋军的床弩不行了,压根就射不了这么远。
这下子朝歌就开心起来了,能在远程可劲蹂躏晋军了。
不过,用炸药包倒是没有问题。
配重炮车加上炸药包,想想就刺激。
炸药包倒是很快就弄出来了。
一个炸药包二十斤重,其中包裹炸药的麻布一斤半,五斤左右的碎石头、损坏的枪头、不合格的箭镞、有毒的植物粉末……各种乱七八糟的加进去,剩下就是颗粒化的黑火药。
实验了一次后,所有人都很满意,顺便打了顿牙祭,就是可怜了那五十多只做实验的猪了。
更让沐津满意地是,随着朝廷对磺石的收购,人们也意识到了磺石是能卖大钱,然后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不少的磺石矿。
让沐津有点沮丧地是,最近除了蔺放发现的那个铜金矿外就再没有发现什么铜矿,银矿更是影子也没有。
铁矿煤矿倒是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
不过,又发现了几个玉石矿,这让沐津心里算是好受了不少。
在大虞,玉石不仅是奢侈品,更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官员帽子上的玉饰。
品级越高的官员帽子上的玉饰,就越是水润无瑕。除此之外,豪商富绅对于美玉的追求那更是不用说,千金一掷求美玉,那可是经常发生的事。
但在大虞,玉并不少见,但美玉还真的是少见,尤其是大块的美玉。
可惜的是,沐津培养工匠的重心没在玉器上,
玉石一道只能慢慢来了。
十一月中,大虞的秋收全面结束了,与此同时,两支大军也蓄势待发。
朝歌带领十万人马进攻洛川,光复东都!蔺放率两万人马从义兴郡出发,林兴率一万五千人马从云山郡出发,周聪率三万靖北军南下,三路大军,誓要光复河北!
河北的战事大虞朝廷并不怎么关心,因为不会起太多的波澜。蔺放周聪都是名将,且麾下兵精将勇,林兴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有独当一面的本事,这次让林兴独领一军,就是要让他彻底锻炼出为帅的本事来。
大虞朝廷更关心地,是东都洛川的战事。
朝歌带着的十万大军,一路上攻城掠地,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从户县推到了洛川城下。
看着城下那星罗棋布的营盘,营盘里的猎猎旌旗,洛川南城城头,一众司马晋的将领都沉默了。
大伙都没有想到,虞军会来的这么快,秋收刚过没多久就来了。
洛川城外还有一大批粮食都没来得及入库呢!
朝歌喜不自胜,没想到对面对秋粮入库那么拖沓,自己派往外面的骑兵队,这些天一共截获了四万石粮食。当然,其实还有更多粮食,不过那些粮食周围的护卫足够多,自己派出去的骑兵没有把握一口吃下,只好看着那些粮队都退回去了。
不过,朝歌也没有急着攻打洛川城,而是拼命收集柴火。朝廷没有给朝歌光复东都的时间,但是,朝歌给自己的打算是在来年春耕之前攻下洛川。
到时候,朝廷还于东都的时候,陛下禅让给摄政王殿下,正好可以举行春典。
用了十天的时间,搜罗的柴火加上携带的煤炭,算起来可供大军五个月用度后,朝歌命令大军好生歇息三天。
三天后,攻城!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就是用攻城器械强攻!
看着虞军在五百步的距离修建夯土城墙,一众司马晋的将领全都皱起了眉头,对面这是要干什么?
“我们的炮车能打到吗?”也不知道是谁嘀咕道。
“打不到。”司马回摇头,“我们在城头的炮车,只能将三十斤重的石头扔出去两百步远。”
“绞车弩呢?”将领秦秀问道。
“也不行。”司马回很无力,“城头的绞车弩最远只能射四百步。”
“为什么?”司马园疑惑地道,“虞军的床弩,据说可射到千步之远!”
“很简单,大虞最好用来做床弩的木材,都出自西南。”司马回苦笑道,“其余地方的木材,造造普通弓弩没问题,造床弩不行。”
“西南的木材这么好吗?”有将领不解地嘀咕道。
“床弩的箭可以说就是一杆短矛了,将这样的巨矢射出去倒是容易,可要想射远就不是一件好办的事了。”司马回叹道,“其余地方的木材造出来的床弩,射程大部分是两百步左右,好的也不过四百步,只有西南山林里精心挑选出来的木料,做出来的床弩才可以射远至千步。”
如果沐津听了司马回的这个论调,会很是赞同。一些木材在做短弓时表现出色,但一做长弓就软塌塌了,不得劲。而有些木材适合做长弓,但做短弓时却表现很差劲。还有些木材,只适合做八斗以下的弓,八斗以上的不行。
反正,沐津当初知道造弓弩对于木材的选用的要求时,人是一愣一愣的。
西南山林里有一种本地独有的桑木,五年成材。这种桑木的树叶不适合养蚕,用来做普通弓弩也不合适,但是用来做床弩的话那就太合适了。做普通弓弩的话,因为弓臂和弩臂都太短,这种桑木看起来没有任何韧性,就是一根硬邦邦的死木头。
但用来做床弩的话,那这种桑木就展现出极佳的韧性。不仅弹性足而且弹性大,且变形极慢。用这种桑木造出来的床弩,比其余木料造出来的同等大小的床弩要轻五十斤,寿命也长了几乎两倍。
洛川城头的床弩,都在和梁国的战争中将寿命耗尽了,且府库中也没有多余的西南桑木储备。
现在恶果来了,面对城外五百步处虞军修建的夯土墙,晋军没有任何反制的手段。
见城头没有任何动静,朝歌心里嘀咕起来:怎么回事,晋军怎么不用床弩来迟缓我军修墙?
嘀咕了一阵后,朝歌很快就反应过来,十有八九,晋军的床弩不行了,压根就射不了这么远。
这下子朝歌就开心起来了,能在远程可劲蹂躏晋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