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系的改革,多出了许多的官吏位置,以前一个县也就十来个官吏,再加上二十来个衙役。现在一个县各品级的官吏加起来有差不多五十人了,没有品级的吏员差不多还有百来人。
当然,这也和沐津的思路有关,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虞旧朝的那套小县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以前大虞的县,一个县的县城多的也就两三万人,算上外面的村镇,一个县最多也就有个十万人。大部分的县,县城能有个七八千人就很不错了。
而沐津在将南凉县发展起来后,就知道原有的那套官僚体系已经不行了。到了成为三安节度使最后成为墨王后,沐津当时真的很累,心中就想着要改革了。
难怪这个时候一旦造反有了气候,除非是事先有军队驻防的城池,其余的城池基本上一鼓就破。就在于这个官僚体系和军制,让县城可以说没什么防御力。
同时,以前的老行政体系,基层官僚的权力太大了,说是土皇帝都不为过。
大虞后面皇权不下县,就和县令有很大的干系。
因为,大虞的官吏监察体系,经常漏过县令这一块。以至于朝廷政令到了县,县令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同时,县令和豪强相勾结,侵吞朝廷的赋税还是轻的,兼并土地和吞没人丁,直接破坏朝廷的赋税根基。
沐津现在这套行政体系改革下来,让监察体系直接下到县一级,同时分散掉县令和太守的权力。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豪强兼并土地吞没人丁的难度直线上升,也让县令称为土皇帝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且,沐津还设计了异地为官的制度,即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为官。所有的主事官,都不得是本地人。而且,本地出身的吏员,也得随时做好赴异地当吏员的准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来接替的官吏,第一件事就是审计前任的政务。没什么差错还好,要是发现了什么差错,御史台、监察院和大理寺就会来过呵呵一下,小老弟,走一趟吧。
当然,沐津也没太指望这时候的官吏有太高的觉悟,毕竟像葛栩、苏授这样的是少数,大部分的当官就是冲着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八个字来的。
所以,沐津也给官吏制定了较高的俸禄,不指望他们能主动替百姓办好事,只要他们认真执行朝廷的政令,当一个米虫也不错了。当然,能办事的官吏,收点礼什么的沐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国库钱粮以及主动索贿试试。
沐津一点都不用介意用他们九族的人头来试试。
反正,这几年已经有三十来个官吏自己的脑袋搬家,九族全都编入了边军的屯田军中,五代之内不得出屯田军,不得为官,立功也只能受钱赏。
还有一百多个脑袋没有搬家,但自己要在牢里待十几二十年,且子孙三代不得从军入仕。而且这关押的时间里,还会时不时去各地挂牌子巡游,宣扬自己的贪腐劣迹。
……
一竿上来,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沐津也不嫌弃,放进一旁的桶里后,挂上饵料再度甩竿出去后道:“大兄,洛川城好不好打?”
“很不好打。”沐肇开口道,“和西都的样子货城墙不同,洛川因为要压制关东,城墙那可是按照一等一的坚城来建造的。
城墙高达四丈,宽近三丈,四辆马车在上面跑都不嫌挤。
城墙上每隔百步就有一个马面,上面安置床弩或炮车。
因为是东都,且商贸极其繁华,所以洛川的城门都没有外瓮城,只有内瓮城。
洛川城最适合展开大军的方向是南城,西城有汝水流过,天然的护城河;北城后面是北苍山;东城也有北苍山山脉延伸。只有南城,地形平坦开阔。
除了这些外,洛川城内还有大量的仓库,储存的粮食柴炭,养活五十万人一年是没什么问题的。”
顿了顿,沐肇继续道:“当然,这是父皇在的时候的数字,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库藏,到父皇殡天的时候,已经有六年没有派人去审查过了。
至于司马晋,他们会不会填满那些府库,那就更不知道了。”
沐津顿时松了口气,要是洛川府库一直是满仓状态,那就真别指望用围困战打下洛川了。
“大兄,打洛川的话,要准备多少军队和粮食?”沐津道。
“十万大军和至少一年的粮食。”沐肇答道,“不做这么多准备的话,就要做好有去无回的准备了。”
“还想打完江左之地就打洛川的,看样子,还是老实先去打河北吧。”沐津很是郁闷道。
沐肇想了想道:“我倒是觉得,河北和洛川可以同时开打。别忘了,朝廷在河北还有靖北军。”
靖北军的困顿,主要问题是粮食。现在朝廷通过海运,解决了靖北军的粮食问题,而草原上的乱战,又让靖北军没有后顾之忧。”
细细思量了下,休肇接着道:“以兄长来看,光复汇左之地后,大军休整到秋收。然后,派一善战之将,将兵三万配合靖北军光复河北之地,主力大军十万则猛攻洛川。
洛川到手,不仅可以还于东都,还真正彻底掌握了河中之地!”
沐津点头。
看看天色,沐肇收竿道:“走,一起吃午饭去。下午兄长要去饮酒赏舞,别来烦我。”
“知道了,兄长。”沐津笑道。
吃过午饭后,沐津休息了一会后就让内侍召来了葛栩。苏授不太懂兵,就不用传召了。
沐津将自己和沐肇的讨论一说,葛栩点头道:“主公,朝廷已经拥有了西南、江中、江南、河中之地,确实不需要小心翼翼了。
不过,光复东都还是需要多多谋划。毕竟,东都雄城可是天下闻名!自古以来,多少雄兵猛将,在东都之下磕得头破血流。”
沐津点头道:“那就有劳葛相费心了。”
“臣下必不辱命!”
当然,这也和沐津的思路有关,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虞旧朝的那套小县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以前大虞的县,一个县的县城多的也就两三万人,算上外面的村镇,一个县最多也就有个十万人。大部分的县,县城能有个七八千人就很不错了。
而沐津在将南凉县发展起来后,就知道原有的那套官僚体系已经不行了。到了成为三安节度使最后成为墨王后,沐津当时真的很累,心中就想着要改革了。
难怪这个时候一旦造反有了气候,除非是事先有军队驻防的城池,其余的城池基本上一鼓就破。就在于这个官僚体系和军制,让县城可以说没什么防御力。
同时,以前的老行政体系,基层官僚的权力太大了,说是土皇帝都不为过。
大虞后面皇权不下县,就和县令有很大的干系。
因为,大虞的官吏监察体系,经常漏过县令这一块。以至于朝廷政令到了县,县令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同时,县令和豪强相勾结,侵吞朝廷的赋税还是轻的,兼并土地和吞没人丁,直接破坏朝廷的赋税根基。
沐津现在这套行政体系改革下来,让监察体系直接下到县一级,同时分散掉县令和太守的权力。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豪强兼并土地吞没人丁的难度直线上升,也让县令称为土皇帝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且,沐津还设计了异地为官的制度,即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为官。所有的主事官,都不得是本地人。而且,本地出身的吏员,也得随时做好赴异地当吏员的准备。
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来接替的官吏,第一件事就是审计前任的政务。没什么差错还好,要是发现了什么差错,御史台、监察院和大理寺就会来过呵呵一下,小老弟,走一趟吧。
当然,沐津也没太指望这时候的官吏有太高的觉悟,毕竟像葛栩、苏授这样的是少数,大部分的当官就是冲着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八个字来的。
所以,沐津也给官吏制定了较高的俸禄,不指望他们能主动替百姓办好事,只要他们认真执行朝廷的政令,当一个米虫也不错了。当然,能办事的官吏,收点礼什么的沐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国库钱粮以及主动索贿试试。
沐津一点都不用介意用他们九族的人头来试试。
反正,这几年已经有三十来个官吏自己的脑袋搬家,九族全都编入了边军的屯田军中,五代之内不得出屯田军,不得为官,立功也只能受钱赏。
还有一百多个脑袋没有搬家,但自己要在牢里待十几二十年,且子孙三代不得从军入仕。而且这关押的时间里,还会时不时去各地挂牌子巡游,宣扬自己的贪腐劣迹。
……
一竿上来,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沐津也不嫌弃,放进一旁的桶里后,挂上饵料再度甩竿出去后道:“大兄,洛川城好不好打?”
“很不好打。”沐肇开口道,“和西都的样子货城墙不同,洛川因为要压制关东,城墙那可是按照一等一的坚城来建造的。
城墙高达四丈,宽近三丈,四辆马车在上面跑都不嫌挤。
城墙上每隔百步就有一个马面,上面安置床弩或炮车。
因为是东都,且商贸极其繁华,所以洛川的城门都没有外瓮城,只有内瓮城。
洛川城最适合展开大军的方向是南城,西城有汝水流过,天然的护城河;北城后面是北苍山;东城也有北苍山山脉延伸。只有南城,地形平坦开阔。
除了这些外,洛川城内还有大量的仓库,储存的粮食柴炭,养活五十万人一年是没什么问题的。”
顿了顿,沐肇继续道:“当然,这是父皇在的时候的数字,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库藏,到父皇殡天的时候,已经有六年没有派人去审查过了。
至于司马晋,他们会不会填满那些府库,那就更不知道了。”
沐津顿时松了口气,要是洛川府库一直是满仓状态,那就真别指望用围困战打下洛川了。
“大兄,打洛川的话,要准备多少军队和粮食?”沐津道。
“十万大军和至少一年的粮食。”沐肇答道,“不做这么多准备的话,就要做好有去无回的准备了。”
“还想打完江左之地就打洛川的,看样子,还是老实先去打河北吧。”沐津很是郁闷道。
沐肇想了想道:“我倒是觉得,河北和洛川可以同时开打。别忘了,朝廷在河北还有靖北军。”
靖北军的困顿,主要问题是粮食。现在朝廷通过海运,解决了靖北军的粮食问题,而草原上的乱战,又让靖北军没有后顾之忧。”
细细思量了下,休肇接着道:“以兄长来看,光复汇左之地后,大军休整到秋收。然后,派一善战之将,将兵三万配合靖北军光复河北之地,主力大军十万则猛攻洛川。
洛川到手,不仅可以还于东都,还真正彻底掌握了河中之地!”
沐津点头。
看看天色,沐肇收竿道:“走,一起吃午饭去。下午兄长要去饮酒赏舞,别来烦我。”
“知道了,兄长。”沐津笑道。
吃过午饭后,沐津休息了一会后就让内侍召来了葛栩。苏授不太懂兵,就不用传召了。
沐津将自己和沐肇的讨论一说,葛栩点头道:“主公,朝廷已经拥有了西南、江中、江南、河中之地,确实不需要小心翼翼了。
不过,光复东都还是需要多多谋划。毕竟,东都雄城可是天下闻名!自古以来,多少雄兵猛将,在东都之下磕得头破血流。”
沐津点头道:“那就有劳葛相费心了。”
“臣下必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