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出兵方略-《世威大帝》

  这一支倭寇的覆灭,只不过江南平静生活的一点小插曲。

  在江南微服私访到了秋收,沐津才回了武夏。

  对于沐津这么长时间不在中枢,反而跑出去微服私访,百官其实是有不少微言的,因为这很容易出现权臣,最后会架空皇权。

  沐津却表示,一个皇帝要是能轻易被权臣给架空,那么这个王朝还是灭亡了的好。

  沐津这次之所以微服私访这么久,也是想看看,自己弄出来的三省制度,在自己这个摄政王不在的时候,运行的情况如何。

  事实证明,当宰相们能力都在线的时候,沐津这个掌舵的即使短时间不在,朝廷的运转也没有大问题。

  而且,因为沐津给了葛栩监国的权力,所以也没积攒什么政务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以后沐津设立了太子,自己出宫去微服寻访,只要让太子监国,三省的宰相们能力又都不错,那么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可以说,已经很符合沐津的预期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你得保证三省宰相们能力的在线。这个,实在是有点难以保证。

  葛栩、苏授的能力超群,不代表后续还会出现有这种能力超群的宰相。

  尤其是葛栩,这是个真正一心为公的人。每次看到葛栩,沐津就不禁想起前世看三国时里面的丞相。

  说真的,每次看到葛栩,沐津就不禁想起老三国里面的丞相。

  唐老师将丞相演得太活了。

  沐津经常将葛栩和记忆中荧幕里的丞相重合在一起。

  葛栩可以说是沐津唯一一个能托付身家性命的人!

  “殿下,今年是大丰之年,臣下估算了,税粮收入当不下两千万石!可惜,江中南边大量良田还是沼泽,如果开发出来,税粮收入当不下三千万石!”葛栩满脸笑容道。

  苏授也是满脸笑容,要知道,大虞巅峰时期的税粮,一年也不过才四千万石。但这一切,随着文宗对世家的放松就消失了。到了沐辰时期,前期励精图治,税粮最高的时候,一年也不过才一千二百万石。后期沐辰摆烂,税粮的收入就是在八百万石左右徘徊了。

  而现在,因为沐津重视农桑,光是西南、江中、江南三地的税粮收入就达到了两千万石,尤其是江南还是减税的情况下。

  如果江中之地南方能够大开发,江南的减税政策到期,葛栩是对苏授说过的,恐怕光是江中和江南两地的税粮收入,就能达到三千万石。

  “两江熟、天下足。”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人。

  葛栩是算过的,将江中之地南方开发出来,保守要移民两百万人。江南那边缺人也不少,要想将江南繁华起来,移民恐怕要不下五百万!

  江南的世家,是真的造孽!

  因为将江南括田编户到位后,葛栩和苏授是骂了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江南世家足足三天。

  谁能想到,当年宣宗时期,江南足足两千多万的人丁,能被世家给霍霍到仅剩了六百万!

  葛栩是想不通了,河北世家是想让手下控制的人丁越来越充足,怎么江南这边的世家是反过来的。

  苏授倒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就在于丝绸。

  江南丝绸甲天下。

  靠着丝绸,江南世家就能吃得脑满肠肥,他们更看重的是桑田而不是良田。因为多桑田而不是良田,那么江南世家掌控的粮食就远没有河北世家手里的多。

  这样一来,让江南人丁减少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而且,人丁少要操心的也少。

  可惜,大虞前期的皇帝对江南人丁看得死死的,江南世家想下手都找不到路子。

  直到文宗那个昏君上台。

  当然,还得说说沐辰在位时江南的那场天灾。这场天灾不仅引发了席卷了整个江南的流民大叛乱,也让人口饿死无数。

  算了,还是想出兵的事宜吧。

  “今年粮食既然大丰,那么明年就该出兵江左之地和河中了。”沐津开口道,“按道理说,应该在秋收之后出兵,孤打算反其道行之,在春耕时节出兵!”

  苏授无语,殿下是真心黑啊。

  大虞现在不缺粮食,再加上兵农分开,不管哪个季节打仗都对农业没有影响,只需要看季节适不适合打仗而已。

  但江左的那些叛乱政权可不一样。

  那里的世家虽然养了一堆私兵不假,但那些私兵在农忙时期也是需要干农活的。

  主要是,脱产兵太费钱粮了,世家们短时间养养没问题,一直养着的话,就江左世家豪强们的实力,是真的顶不住。

  实际上,能够养得起脱产兵的世家,也就河北江南两地的世家,哦,还加上两京之地的几个世家,比如司马家。

  “可怜的杨大将军,还得在阳关郡窝着。”苏授笑道。

  想到还守在阳关郡的大将军杨斌,沐津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了,还是认真讨论出兵方略吧。”沐津严肃起来道。

  葛栩正色道:“河中之地梁国从上到下已经心向大虞,朝廷大军一到就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因此,派往河中之地的将军,必须是一员善守的将军。他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受降;二是顶住叛晋的进攻!”

  苏授补充道:“司马家是不会坐视朝廷光复河中之地的。”

  “人选?”沐津道。

  “江左之地水师也有用武之地,臣以为,蔺放将军为帅,关俞将军副之,统领马步军八万,水师三万进攻江左之地。同时,传诏靖北军,让靖北节度使周聪领兵南下。不需要和河北诸贼大战,只要让他们不能出兵支援江左叛贼就行。

  至于河中之地,可以让朝歌将军为帅。朝歌将军是老将,老而弥坚,正适合打防守战。而且,朝歌将军的江南镇抚使当得也很不错,如何安抚河中民心想必是有心得的。”葛栩道。

  沐津点点头,看向了苏授。

  苏授也点头,葛栩推荐的人选很是合适。

  “江南镇抚使,让何人代替?”沐津问道,“江南如今的情况,短时间还是需要镇抚使的。”

  “墨阳郡太守史靳。”苏授想了想推荐了一个人道,“墨阳郡太守可以让尚书郎中苏坪担任。”

  “苏相是觉得,苏坪还需要磨砺一番才能在进入三省?”沐津问道。

  “苏坪的才能,为一郡的太守绰绰有余,可惜不太懂民间疾苦。”苏授开口道。

  “孤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