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放下执念-《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

  “还得是你啊,我们都在学生阶段奋斗的时候,你都已经混成老师了,清北留校很难的,更别说当兼职助教了。”张家豪。

  “只要你想,你也是有机会的。”林东升。

  “我想也没有机会,来了清北才发现自己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个,和大家相差无几,但你不同,你是真正的天才。”张家豪。

  “跟我比你只是稍微差那么一点点,但是跟很多同龄人比,你已经非常优秀了,在大家都还在依靠父母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自己赚钱,自力更生了,还有实力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林东升。

  “说的也是,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张家豪。

  “对了,你真的愿意跟着她回河西镇吗?”林东升。

  “除非打算分手,否则真的很难说得动她的,这也是我父母一直比较反感的地方,觉得我的人生和未来被她完全拿捏了。”张家豪叹道。

  “她想回河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河西中学,如果等她毕业的时候,河西中学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不需要她再回去付出和奉献了,那她的回家逻辑就不存在了,你们在京城混的很好,一样可以反补家乡。”林东升。

  “你这个思路真的别出心裁啊,很有道理!”张家豪眼睛一亮。

  “这也是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最初我的想法和她其实差不多,后来发现我这种搞研究的如果回去了,真的很难有所作为,还不如在这边多做一些贡献,多赚点钱,然后多帮帮家乡的学校,那边需要什么,我们就尽量提供什么,效果其实是一样的,甚至可能比我们自己回去更好,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只是书读的比苏校长多,但真不一定能做得比他更好。”林东升。

  “我应该找机会让你劝劝罗菲。”张家豪。

  “有机会可以的,因为我知道你也不是很想回去,并不是因为河西不好,而是因为京城更好,舞台更大,我也不希望你这一身的能力和才华,因为环境和条件给封印了,那才是真的浪费。而且,我一直认为,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互相成就,而不是一个人被迫迁就另一个,成就另一个。”林东升。

  “唉,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也会有自己的执念,罗菲能走到这一步,也和她的执念有关,要想拔除这个执念,非常难。”张家豪。

  “其实也不需要刻意去说服她,等有机会把她带到河西中学去好好体验一下,当她发现这里的孩子吃饭吃的好,学习环境好,各种福利补贴到位,也许不用你劝,她自己就放下了。”林东升。

  “是啊,真论起来,我们这些人也没几个能比得上苏校长、吴大山老师、还有周俊贤老师等人,他们才是河西中学真正的基石,是付出的一代,也是奉献的一代,我们就算回来,也只会让河西变得更好一点,很难脱胎换骨,乡镇中学的生源和体量摆在那里。”张家豪。

  “这个道理其实有时候和清北支持所有学生走出去,去国外留学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我们都变强了,才有机会帮到我们的祖国,特别是在我们弱势的地方,更需要向国外学习,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引进来。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的有些科技确实比我们走的更远。”林东升也叹一口气。

  “你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吗?”张家豪。

  “暂时没有,但如果在芯片制造上,始终难以获得重大的突破,可能也会想办法出去看一看,学一学。最近和马菲菲聊过这方面的问题,感觉那边的芯片技术,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现在面对这种技术封锁,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想办法。”林东升。

  “是啊,其实这些年国家发展的很不错了,但是在一些尖端技术上,还是底蕴不足,也和我们的工业基础有关,可惜我并不擅长纯理科的东西,从我之前参加各种竞赛都铩羽而归,就能感觉出来,未来的科技突然,还是得靠你们这些真正的天才。”张家豪。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做自己的擅长的东西,人尽其用,物尽其材,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总比碌碌无为的靠社会保障来生活要好。”林东升。

  “说得也是,听说你讲的高等数学蛮受学生欢迎的。从初中你经常帮助学生,我就感觉你适合这些,现在果然如此。”张家豪。

  “倒也不是真的适合,而是讲的多了,慢慢就习惯了,习惯成自然,讲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当老师其实挺有意思的,你会感觉自己能影响很多人,也能帮助很多人,能让别人的人生和未来变得更好,更有希望,这种成就感,也是非常独特的体验。”林东升。

  “是啊,只是我没想到你在这么忙的前提下,还能破解那个猜想,真的是不服不行。”张家豪。

  “也算是机缘巧合吧,刚好我的学生乐不凡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但是他的研究不得法,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影响了竞赛的成绩和保送,所以我才关注了一下这个猜想,最初也没想过要用计算机的方法来完成这个证明,凭直觉,认为这是一个思路,所以就试了一下,没想到真的就破解了,也算是运气吧。”林东升。

  “这就是天才的直觉吧,对别人来说是运气,对你来说,所有的运气都是实力的证明。”张家豪笑道。

  “你现在说话真的是越来越好听了。”林东升有点无语。

  “那是自然,以后要把那些大佬的资金争取过来,可不容易,靠自己这点钱,想赚大钱很难的,必须得学会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张家豪。

  林东升听了微微皱眉,如果股市和金融都是这样的模式,那这还真有点不太地道。

  “你就没考虑过干点实体经济?项目好,我也可以投资的。”林东升。

  “实体经济都是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普通人根本玩不转,更何况,我父亲跟我现在的关系也不好,他的职位也比较敏感,如果我从事实业的话,很容易存在利益方面的纠葛,瓜田李下,很难说的清楚的。”张家豪苦笑道。

  “你是在京城发展,又不是在江城发展,能有什么利益纠葛?”林东升有些不解。

  “人都是互相流动的,想跟你扯上关系,哪里还在乎什么地域,只要把人情送到位了,他就会有所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股市反而是最公平的,敢操作股市的人最后都进去了,大家各凭本事赚钱。”张家豪。

  “生在这种家庭,你也挺无奈啊。”林东升。

  “是啊,我有时候还挺羡慕你的,清清白白,白手起家,想干啥干啥,成功了就是能力,失败了也无非东山再起,也不会有人说你靠父母或者靠家族什么的,毕竟你的父母和家族,都清清白白的农民。”张家豪。

  “你这么一说,我的幸福感突然就上来了。”林东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