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笔横财-《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老爷,老爷!”

  县衙后院,一个管家模样的老翁,提着裙角快步从外面跑进了中堂。

  中堂之上,一个神色严肃男人,看样子已经超过了五十岁。

  他穿着青衫罗袍官服,端坐太师椅,手里捧着着一本书卷认真地看着。

  此人正是宝通县的父母官,县令胡明诚。

  一旁还有一个模样娇俏的侍女,正细致地煮着茶汤。

  听到管家的声音,胡明诚头也没抬,声音有些许沙哑地问道,

  “看你这样子,城外倒不是什么大事吧。”

  管家满脸堆笑,对旁边侍女摆了摆手。

  侍女会意,赶忙起身行礼,退出了中堂。

  管家这才躬身应道,“大人神机妙算,什么事都逃不过大人的法眼。”

  “的确如大人所言,城外那些人,并非县尉大人之前以为的刁民。”

  “反而是上门送功绩的良民。”

  听到他这番话,胡明诚这才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书卷。

  “噢,功绩?”

  管家胡二赶忙继续说道,“大人,那些人是唐家寨的人。”

  “独眼龙那帮人在唐家寨遭了道,死的死,伤的伤,还被活捉了几百号人。”

  “这会正是唐家寨的人,正拿着独眼龙等人的人头进城来讨赏钱呢。”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唐家寨傍上了县尉大人,正要给他送功绩。”

  “看样子,唐家寨是有高人指点呐。”

  说着他瞥了一眼胡明诚,

  “大人,今年您有机会更上一层楼,郡守那边上下都打点好了,就差一个机会。”

  “唐家寨如今来得正是时候,您看……”管家胡二试探地问道。

  胡明诚面色古井无波,喝骂道,“独眼龙也真是废物。”

  “纠集那么多人,竟然折在了唐家寨。”

  “老夫倒是对这个唐家寨愈发好奇了!”

  “不仅清风寨大当家折在了唐家寨,让我胡家失去了清风寨的掌控。”

  “接着又是三当家,加上现在的独眼龙。”

  “这唐家寨莫非是山匪的坟墓绝地不成?”

  胡二赶忙点头道,“大人,这唐家寨实在是太诡异了。”

  “传闻说唐家寨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因为唐家寨有人懂妖法,豢养了山魅草寇。”

  “小的倒是以为,那是有心人在故布疑阵。”

  “说不得是有心人在唐家寨安插了人手,就是为了专门针对咱们胡家。”

  “老爷,您觉着呢?”

  胡明诚沉思片刻,“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宝通县的平稳格局已有多年,那些有野心末流豪族想把水搅浑也不是不可能。”

  沉默半响,胡明诚赶忙对管家说道,“你赶紧让人去发布告。”

  “这送上门的富贵,可不能让齐洪武一个人独占了。”

  “独眼龙的死,给老夫换一个升迁的机会,也算是歪打正着。”

  胡二顿时会意,赶忙躬身行礼,“小的这就去办。”

  他从小跟着胡明诚,既是胡明诚的管家,又是他在县衙的师爷。

  诸多小事都是他一手操持。

  在齐洪武还带着一众山匪在县城巡游之际。

  胡二便吩咐衙差,将写好的布告以最快的速度,张贴在了宝通县城各个坊间的布告栏内。

  不仅如此,胡二还派出了胡家的门客,在布告栏处大肆宣扬。

  “诸位父老乡亲,胡大人是我们宝通县的父母官呐。”

  “他爱民如子,知道山匪横行,为祸乡里,痛心不已呐。”

  “大家都知道,每次县尉大人带人去剿匪,那些山匪往山里一钻,县尉大人带去的县兵根本没辙。”

  “人吃马嚼,耗不起啊!”

  “县令大人见此状况,不得不另谋他法。”

  “最终在唐家寨布下天罗地网,等着那些山匪恶霸往里面钻。”

  “如此这般,终将以独眼龙为首的八股山匪流寇一网打尽。”

  “宝通县有如此为民做主的父母官,是我们宝通县百姓之福,国之幸甚……”

  听着书生的慷慨陈词,一众百姓恍然大悟,纷纷感慨称赞起来。

  “原来以前我们错怪胡大人了啊!”

  “胡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书生见此情形,嘴角不由上扬。

  这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实在是太好忽悠了。

  就这么一张告示,啥都没做,就给胡大人赚足了名声。

  今日之后,老百姓一提到县令胡大人,那肯定都是竖起大拇指叫好。

  只有极少数人,没有人云亦云,眼神中尽是鄙夷与不屑。

  齐洪武带着一行人在城里高调巡游了一圈。

  最后才让阿九押解着一众活着的山匪,送去了县衙大狱。

  几百号人一关进去,宝通县大狱顿时人满为患。

  而那些已经死掉的山匪,齐洪武让县兵将其首级全部割下。

  悬挂于四方城头之上,以儆效尤。

  清点好抓获的山匪,齐洪武让阿九将跟着进来的百姓遣送出城。

  这么多敢和山匪硬刚的乡民,放在县城里面,他可不怎么放心。

  人是他带进城的,要是出了什么乱子。

  他齐洪武那就是百口莫辩,根本脱不了干系。

  最后唐风只得留下了大牛和唐云两人跟着自己去拿赏钱。

  “今日多谢县尉大人,草民才能够安稳地拿到赏钱呢。”

  “请大人放心,草民定会登门拜谢。”

  齐洪武见唐风如此上道,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真的,本县尉都有些羡慕你了。”

  “一个活口赏金一百个铜子儿,一个首级也能有十个铜子儿。”

  “你们今天能够领到不少赏钱啊!”

  不过想想,能够一下子活捉和剿灭如此多的山匪。

  这在宝通县乃是头一遭,是能够记入县志的大事件。

  唐风赶忙回答道,“回县尉大人,一共是三万七千个铜子儿。”

  这数目他早已算好。

  见他回答得如此流利,齐洪武顿感惊讶。

  随后想到这小子行的是书生礼,也便明白了缘由。

  三万七千个铜子儿,在大盛也可以称之为三十七贯小钱。

  按照法定兑换比例,一千个铜子儿,就是一贯小钱,也等于一两银子。

  但实际上,根本不会有人用一两银子去兑换一贯小钱。

  世家豪族的生存经验,便是积存金子和银子这样的硬通货。

  一旦遭遇不测或者山河动荡,这些硬通货比铜子儿更方便携带。

  在黑市渠道,想要换到一两银子,兑换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千一百个铜子。

  可是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别说拿出一两银子。

  就算能拿出五百个铜子的家庭,都少之又少。

  唐家寨的族老三爷爷,一辈子的积蓄,也不过两百来个铜子儿。

  如今一下子能够拿到三十七贯的赏钱,对于唐家寨众人来说。

  绝对是发了一笔难以想象的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