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盖着北疆边陲小镇“**雪松屯**”公章的求助信,穿越风雪送至守真观。信中描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诡异雪灾:
1. **冰封不止:** 暴雪已停月余,但屯子及周围数十里山林河流,依旧被一层**坚逾钢铁、永不融化**的诡异冰层覆盖!阳光照射其上,冰层不仅不化,反而折射出刺骨寒意。
2. **生机断绝:** 被冰层覆盖的土地寸草不生,原本耐寒的雪松林成片枯萎。屯中水井冻结,牲畜莫名僵毙,连炉火都难以点燃,仿佛“**寒冷**”本身有了生命,在吞噬一切热量。
3. **人心惶惶:** 屯民体虚畏寒,面色青白,性情也变得冷漠麻木。更有人声称深夜看到冰层下有模糊的“**蓝影**”游动。
徐应德身体已恢复七成,心符造诣日益精深。他决定携三位弟子同往,此等大范围天地异象,非一人之力可解。
抵达雪松屯,恍如踏入冰河世纪。目之所及,皆是厚重、晶莹、散发着幽幽蓝光的坚冰。空气冷得刺肺,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冰晶。屯民们裹着厚厚的皮毛,眼神呆滞,行动迟缓。
* **徐应德观天察地:** 他仰望灰蒙蒙的天空,又俯身触摸冰面,眉头紧锁。“非自然寒潮!此地‘**天阳之气**’(阳光温暖之力)被严重阻隔,‘**地火之脉**’(地热生机)近乎冻结!冰层之下,蛰伏着一股极寒、惰性、带着‘**吞噬生机**’本能的‘**太阴玄煞**’!此煞非寻常阴气,乃天地间至寒至惰的异种能量,因何汇聚于此?”
* **林风奇门推演与地脉探查:** 他以特制耐寒罗盘定局。盘面水星(主寒)光芒刺目,而火星(主暖)微弱欲熄。地脉走向显示,屯子正下方,一处原本微弱的地热泉眼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寒煞漩涡**”,正源源不断地抽取着周围天地的热量与生机!“泉眼…是关键!定是此处地热异变,引来了这‘太阴玄煞’盘踞!”
* **清漪相面望气:** 屯民普遍“**面覆寒霜**”(肤色青白无光),“**目藏冰魄**”(眼神冷漠呆滞),此为“**生机被夺,神魂受冻**”之相。屯子上空,一股粘稠的、深蓝色的惰性气场笼罩,压制着一切生机活力。
* **明心诊病探源:** 检查僵毙牲畜和体弱屯民,发现其体内核心温度异常低下,细胞活性近乎停滞,仿佛被瞬间“冻结”了生命进程。取冰层样本分析,竟含有微量的、从未见过的**惰性冰晶孢子**,能加速热量流失!
“源头在那地热泉眼!”徐应德指向屯子中心被厚冰覆盖的广场,“玄煞以此泉眼为巢穴,将其转化为‘寒煞之眼’,逆转地火为寒源!需破其巢穴,导引地火,驱散玄煞!”
**解法:**
1. **破冰引阳:** 需在正午阳气最盛时,于寒煞之眼正上方,以特殊方法破开坚冰,引入天阳之光。徐应德决定以新悟的“**心符**”结合“**离火破煞符**”,凝聚纯阳真火之力,强行融穿冰层。
2. **疏导地脉,唤醒地火:** 由林风主持,在破开的冰洞周围,按九宫八卦方位,打入九根特制的“**地火引龙桩**”(以赤铜混合火山岩炼制,刻有引火符纹)。引动地下深处未被污染的地火余脉,疏通被寒煞淤塞的地热通道。
3. **净化孢子,复苏生机:** 明心需调配能中和惰性孢子、激发细胞活性的“**回春暖阳散**”,融入破冰后引入的泉水中,使其流遍屯子,内外兼治。
4. **安抚人心,稳固气场:** 清漪负责在屯子四周高地,以向阳的赤色晶石和燃烧的篝火(需特殊燃料)布设“**炎阳回环阵**”,汇聚阳光余热,形成保护屏障,驱散弥漫的惰性寒煞气场,并引导屯民参与,以人心暖意对抗冷漠。
正午时分,云层稍薄,一线天光艰难透下。
徐应德立于冰封广场中央,凝神静气。指尖在虚空中飞速勾勒,一道繁复无比、金光灼灼的“**离火破煞心符**”瞬间凝聚!他手掐引火诀,低喝:“离火真精,破煞焚阴!敕!”心符化作一道凝练如实质的金红色火柱,狠狠轰向脚下坚冰!
“嗤——轰!”
坚冰遇火,发出剧烈爆鸣!白雾蒸腾,冰屑四溅!火柱如同热刀切黄油,硬生生在数米厚的玄冰上融开一个直径丈许的深洞!洞底,隐约可见被冻结的泉眼和翻滚的深蓝色寒煞!
“就是现在!风儿!”徐应德喝道。
林风脚踏罡步,手引法诀。九名弟子将烧得通红的“地火引龙桩”按方位狠狠砸入洞边冰层!桩身符文亮起,一股微弱却坚韧的暖流自地底深处被引动,顺着桩体向上蔓延,与洞中涌出的寒煞激烈交锋,发出“滋滋”声响。
“徐真人!敝寺…镇寺之宝‘**醒世钟**’,近月钟声有异!钟响之时,寺中僧众乃至附近香客,心中潜藏的恐惧、贪欲、嗔恨等心魔竟被莫名放大,引发数次骚乱!更有人陷入癫狂,险些自残!钟…似乎成了‘**引魔之钟**’!”
此案涉及精神层面,又与佛门至宝相关。徐应德携清漪前往,林风、明心在寺外策应。
踏入大觉禅寺,庄严肃穆。但当他们靠近悬挂醒世钟的钟楼时,一股无形的、令人心烦意乱的低沉压力笼罩下来。
* **徐应德观钟察气:** 醒世钟乃青铜所铸,古朴厚重。但此刻,钟体表面原本祥和的佛光黯淡,反而隐隐透出一股躁动的、暗红色的“**戾气**”。钟声余韵中,夹杂着极其细微、却能扰动心神的**次声波**!
* **清漪面相与气场感应:** 寺中一些定力稍浅的僧人,眉间隐现“**心火纹**”或“**郁结煞**”。钟楼周围的气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不断荡漾着放大负面情绪的“**心魔涟漪**”。“问题不在钟本身,而在其‘根基’!”清漪指向钟楼下的巨大木梁,“那梁木…有怨!”
查阅寺志与询问老僧得知,此钟楼百年前曾重修。当时一根主梁采自寺外一株传闻中吊死过人的百年老槐!
“槐木本就易聚阴,更沾染了自尽者的‘**怨戾死气**’!”徐应德了然,“此木为梁,经年累月受香火熏染和钟声震荡,本被压制。但近期或因地气变动,或受外界大环境负面情绪影响(如‘残秽’暗中作祟),那沉寂的怨戾死气被激发,与钟声共振,将其化为了勾动心魔的魔音!”
**解法:**
1. **换梁去秽:** 此为根本。择吉日吉时,由寺中武僧小心卸下那根槐木梁。徐应德以“净天地神咒”净化梁上残留怨气,再以三昧真火焚毁。
2. **重铸钟韵:** 更换为蕴含生机的楠木新梁。在更换梁木时,由徐应德亲手在梁上刻下一道“**清心正念心符**”,并引导高僧大德于梁下诵经七日,以正念佛光滋养新梁与钟楼。
3. **钟体净化:** 由清漪主持,以无根水(雨水)混合菩提叶、檀香粉,清洗钟体内外,洗去沾染的戾气。
4. **安僧定心:** 为受影响的僧众进行心理疏导,辅以明心配置的“**静心香囊**”。
吉日,梵呗悠扬。槐木梁被卸下,怨气在徐应德的神咒与真火下化为乌有。楠木新梁架起,徐应德指尖金光流淌,一道蕴含着宁静、智慧意境的心符深深烙印于梁木核心。高僧们的诵经声如同温暖的泉水,流淌在钟楼之中。
七日后,醒世钟重新敲响。
“当——”
钟声恢弘、清越、悠扬,涤荡心灵,再无半分躁动戾气。寺中僧众闻之,只觉心头尘埃尽扫,灵台一片清明。困扰古寺的“心魔钟声”之厄,终告解除。
守真观后山,新建的“**传道坪**”上。
徐应德一身青灰道袍,立于晨曦之中,为十几名新收的弟子讲解《奇门遁甲》入门精要。他声音平和,引经据典,更结合现代实例,将玄奥之理阐述得深入浅出。指尖偶尔于虚空轻点,便有简易的九宫八卦虚影浮现,引得弟子们惊叹连连。
林风在另一侧指导弟子演练“踏罡步斗”,步伐与呼吸、方位与星象相合,刚柔并济。
清漪则带着几名弟子辨识草药,讲解药性与人体气运、风水环境的关联。
明心的丹房外,新设了“义诊堂”,定期为山民百姓诊病祛邪,所用药散多由弟子们参与炮制。
观内香火鼎盛,不仅是信徒祈福,更有慕名而来寻求帮助或学习交流的各界人士。徐应德师徒来者不拒,能助则助,有问必答(除核心秘法)。守真观之声望,日益隆盛。
静室中,徐应德摊开手掌。左肩的深褐色疤痕依旧,但已无阴冷之感,反而像一块历经磨难的勋章。他心念微动,一道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凝练、圆融、仿佛蕴含着一方小天地生灭之理的淡金色心符在掌心缓缓旋转——这是他融合了诸般经历、众生愿力与天道感悟的最新领悟。
“残秽”未灭,鸮尊蛰伏,世间邪异之事仍会层出。但徐应德师徒心中,已无丝毫畏惧。他们深知,邪不胜正,非因天道注定,而在人心所向,在薪火相传。
道法玄妙,终为济世。
人心向善,可御万邪。
只要这人间尚有疾苦需要抚平,尚有邪祟需要驱除,尚有正道需要守护,张天师徐应德与他的弟子们,便会一直走下去。以奇门窥天机,以符箓镇邪魅,以医药救苍生,以一颗赤诚道心,守护这烟火人间。
喜欢风水大师善恶抉择
1. **冰封不止:** 暴雪已停月余,但屯子及周围数十里山林河流,依旧被一层**坚逾钢铁、永不融化**的诡异冰层覆盖!阳光照射其上,冰层不仅不化,反而折射出刺骨寒意。
2. **生机断绝:** 被冰层覆盖的土地寸草不生,原本耐寒的雪松林成片枯萎。屯中水井冻结,牲畜莫名僵毙,连炉火都难以点燃,仿佛“**寒冷**”本身有了生命,在吞噬一切热量。
3. **人心惶惶:** 屯民体虚畏寒,面色青白,性情也变得冷漠麻木。更有人声称深夜看到冰层下有模糊的“**蓝影**”游动。
徐应德身体已恢复七成,心符造诣日益精深。他决定携三位弟子同往,此等大范围天地异象,非一人之力可解。
抵达雪松屯,恍如踏入冰河世纪。目之所及,皆是厚重、晶莹、散发着幽幽蓝光的坚冰。空气冷得刺肺,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冰晶。屯民们裹着厚厚的皮毛,眼神呆滞,行动迟缓。
* **徐应德观天察地:** 他仰望灰蒙蒙的天空,又俯身触摸冰面,眉头紧锁。“非自然寒潮!此地‘**天阳之气**’(阳光温暖之力)被严重阻隔,‘**地火之脉**’(地热生机)近乎冻结!冰层之下,蛰伏着一股极寒、惰性、带着‘**吞噬生机**’本能的‘**太阴玄煞**’!此煞非寻常阴气,乃天地间至寒至惰的异种能量,因何汇聚于此?”
* **林风奇门推演与地脉探查:** 他以特制耐寒罗盘定局。盘面水星(主寒)光芒刺目,而火星(主暖)微弱欲熄。地脉走向显示,屯子正下方,一处原本微弱的地热泉眼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寒煞漩涡**”,正源源不断地抽取着周围天地的热量与生机!“泉眼…是关键!定是此处地热异变,引来了这‘太阴玄煞’盘踞!”
* **清漪相面望气:** 屯民普遍“**面覆寒霜**”(肤色青白无光),“**目藏冰魄**”(眼神冷漠呆滞),此为“**生机被夺,神魂受冻**”之相。屯子上空,一股粘稠的、深蓝色的惰性气场笼罩,压制着一切生机活力。
* **明心诊病探源:** 检查僵毙牲畜和体弱屯民,发现其体内核心温度异常低下,细胞活性近乎停滞,仿佛被瞬间“冻结”了生命进程。取冰层样本分析,竟含有微量的、从未见过的**惰性冰晶孢子**,能加速热量流失!
“源头在那地热泉眼!”徐应德指向屯子中心被厚冰覆盖的广场,“玄煞以此泉眼为巢穴,将其转化为‘寒煞之眼’,逆转地火为寒源!需破其巢穴,导引地火,驱散玄煞!”
**解法:**
1. **破冰引阳:** 需在正午阳气最盛时,于寒煞之眼正上方,以特殊方法破开坚冰,引入天阳之光。徐应德决定以新悟的“**心符**”结合“**离火破煞符**”,凝聚纯阳真火之力,强行融穿冰层。
2. **疏导地脉,唤醒地火:** 由林风主持,在破开的冰洞周围,按九宫八卦方位,打入九根特制的“**地火引龙桩**”(以赤铜混合火山岩炼制,刻有引火符纹)。引动地下深处未被污染的地火余脉,疏通被寒煞淤塞的地热通道。
3. **净化孢子,复苏生机:** 明心需调配能中和惰性孢子、激发细胞活性的“**回春暖阳散**”,融入破冰后引入的泉水中,使其流遍屯子,内外兼治。
4. **安抚人心,稳固气场:** 清漪负责在屯子四周高地,以向阳的赤色晶石和燃烧的篝火(需特殊燃料)布设“**炎阳回环阵**”,汇聚阳光余热,形成保护屏障,驱散弥漫的惰性寒煞气场,并引导屯民参与,以人心暖意对抗冷漠。
正午时分,云层稍薄,一线天光艰难透下。
徐应德立于冰封广场中央,凝神静气。指尖在虚空中飞速勾勒,一道繁复无比、金光灼灼的“**离火破煞心符**”瞬间凝聚!他手掐引火诀,低喝:“离火真精,破煞焚阴!敕!”心符化作一道凝练如实质的金红色火柱,狠狠轰向脚下坚冰!
“嗤——轰!”
坚冰遇火,发出剧烈爆鸣!白雾蒸腾,冰屑四溅!火柱如同热刀切黄油,硬生生在数米厚的玄冰上融开一个直径丈许的深洞!洞底,隐约可见被冻结的泉眼和翻滚的深蓝色寒煞!
“就是现在!风儿!”徐应德喝道。
林风脚踏罡步,手引法诀。九名弟子将烧得通红的“地火引龙桩”按方位狠狠砸入洞边冰层!桩身符文亮起,一股微弱却坚韧的暖流自地底深处被引动,顺着桩体向上蔓延,与洞中涌出的寒煞激烈交锋,发出“滋滋”声响。
“徐真人!敝寺…镇寺之宝‘**醒世钟**’,近月钟声有异!钟响之时,寺中僧众乃至附近香客,心中潜藏的恐惧、贪欲、嗔恨等心魔竟被莫名放大,引发数次骚乱!更有人陷入癫狂,险些自残!钟…似乎成了‘**引魔之钟**’!”
此案涉及精神层面,又与佛门至宝相关。徐应德携清漪前往,林风、明心在寺外策应。
踏入大觉禅寺,庄严肃穆。但当他们靠近悬挂醒世钟的钟楼时,一股无形的、令人心烦意乱的低沉压力笼罩下来。
* **徐应德观钟察气:** 醒世钟乃青铜所铸,古朴厚重。但此刻,钟体表面原本祥和的佛光黯淡,反而隐隐透出一股躁动的、暗红色的“**戾气**”。钟声余韵中,夹杂着极其细微、却能扰动心神的**次声波**!
* **清漪面相与气场感应:** 寺中一些定力稍浅的僧人,眉间隐现“**心火纹**”或“**郁结煞**”。钟楼周围的气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不断荡漾着放大负面情绪的“**心魔涟漪**”。“问题不在钟本身,而在其‘根基’!”清漪指向钟楼下的巨大木梁,“那梁木…有怨!”
查阅寺志与询问老僧得知,此钟楼百年前曾重修。当时一根主梁采自寺外一株传闻中吊死过人的百年老槐!
“槐木本就易聚阴,更沾染了自尽者的‘**怨戾死气**’!”徐应德了然,“此木为梁,经年累月受香火熏染和钟声震荡,本被压制。但近期或因地气变动,或受外界大环境负面情绪影响(如‘残秽’暗中作祟),那沉寂的怨戾死气被激发,与钟声共振,将其化为了勾动心魔的魔音!”
**解法:**
1. **换梁去秽:** 此为根本。择吉日吉时,由寺中武僧小心卸下那根槐木梁。徐应德以“净天地神咒”净化梁上残留怨气,再以三昧真火焚毁。
2. **重铸钟韵:** 更换为蕴含生机的楠木新梁。在更换梁木时,由徐应德亲手在梁上刻下一道“**清心正念心符**”,并引导高僧大德于梁下诵经七日,以正念佛光滋养新梁与钟楼。
3. **钟体净化:** 由清漪主持,以无根水(雨水)混合菩提叶、檀香粉,清洗钟体内外,洗去沾染的戾气。
4. **安僧定心:** 为受影响的僧众进行心理疏导,辅以明心配置的“**静心香囊**”。
吉日,梵呗悠扬。槐木梁被卸下,怨气在徐应德的神咒与真火下化为乌有。楠木新梁架起,徐应德指尖金光流淌,一道蕴含着宁静、智慧意境的心符深深烙印于梁木核心。高僧们的诵经声如同温暖的泉水,流淌在钟楼之中。
七日后,醒世钟重新敲响。
“当——”
钟声恢弘、清越、悠扬,涤荡心灵,再无半分躁动戾气。寺中僧众闻之,只觉心头尘埃尽扫,灵台一片清明。困扰古寺的“心魔钟声”之厄,终告解除。
守真观后山,新建的“**传道坪**”上。
徐应德一身青灰道袍,立于晨曦之中,为十几名新收的弟子讲解《奇门遁甲》入门精要。他声音平和,引经据典,更结合现代实例,将玄奥之理阐述得深入浅出。指尖偶尔于虚空轻点,便有简易的九宫八卦虚影浮现,引得弟子们惊叹连连。
林风在另一侧指导弟子演练“踏罡步斗”,步伐与呼吸、方位与星象相合,刚柔并济。
清漪则带着几名弟子辨识草药,讲解药性与人体气运、风水环境的关联。
明心的丹房外,新设了“义诊堂”,定期为山民百姓诊病祛邪,所用药散多由弟子们参与炮制。
观内香火鼎盛,不仅是信徒祈福,更有慕名而来寻求帮助或学习交流的各界人士。徐应德师徒来者不拒,能助则助,有问必答(除核心秘法)。守真观之声望,日益隆盛。
静室中,徐应德摊开手掌。左肩的深褐色疤痕依旧,但已无阴冷之感,反而像一块历经磨难的勋章。他心念微动,一道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凝练、圆融、仿佛蕴含着一方小天地生灭之理的淡金色心符在掌心缓缓旋转——这是他融合了诸般经历、众生愿力与天道感悟的最新领悟。
“残秽”未灭,鸮尊蛰伏,世间邪异之事仍会层出。但徐应德师徒心中,已无丝毫畏惧。他们深知,邪不胜正,非因天道注定,而在人心所向,在薪火相传。
道法玄妙,终为济世。
人心向善,可御万邪。
只要这人间尚有疾苦需要抚平,尚有邪祟需要驱除,尚有正道需要守护,张天师徐应德与他的弟子们,便会一直走下去。以奇门窥天机,以符箓镇邪魅,以医药救苍生,以一颗赤诚道心,守护这烟火人间。
喜欢风水大师善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