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神明、凡人、虚神-《西游:修仙从逃出破庙开始》

  金蝉子奉师命,开始按自己的方式度化世人,传播释教。

  他一改师父的行事风格。

  并不急于向世俗宣讲高深的理论,而是深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走进他们的生活,跟他们交朋友,打成一片。

  帮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大到呼风唤雨,驱邪捉鬼,超度亡灵;小到给人们治病疗伤,甚至将识药诊脉的医术倾囊相授,培养了不少大夫。

  金蝉子所做的这些与世人的实际生活难题息息相关。

  这些小术神通充分向世俗展示了皈依释门后的得到利益。

  到底有没有来世,暂且不论,至少皈依后,拥有神通不是假的。

  神通解决了许多凡人许多无能为力的实际困难也是真的。

  鲜活的例子比空洞的理论更能让人信服。

  切实的帮助比漂亮的演讲更容易让人接受。

  亲眼见证了释门威力,每个利者不但自己皈依。

  还成了义务宣传员,不遗余力的向其他人宣扬所闻所见,告诉别人皈依的各种好处。

  事实证明,口口相传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良好的口碑是释门最好的广告。

  释门很快收获了一大批忠实信徒。

  随着信徒大量增多。

  其中涌现出许多颇有慧根,佛缘深厚的佼佼者。

  他们对于大道的领悟明显高于其他人,已经窥见了大道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悟道的他们成为释门的中坚力量。

  如果将释门比做一棵树。

  优秀者便是树干,树根。

  这棵树从最初细小的幼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大大小小,或粗或细的枝干便是那些修行有成的信徒。

  茂密的叶片当然是遍布乡村、城市、不同国度普通信众。

  经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释教在许多国家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于采用了越来越灵活的传播方式,释教的理论已经从最开始的深奥难懂,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让人们理解接受。

  释门弟子在这些国度中的地位极高。

  上至皇帝,下到平民。

  都是虔诚的释教信徒,他们将释教奉为国教,把佛陀和他的一众徒弟奉为偶像神明,每天诵经礼赞,上香叩拜。

  念诵佛陀的名字,就会得到佛陀的赐福,消灾免难。

  即使今世不能飞升见佛,因为佛在心头,虔诚称颂,累积的功德足以让他们下一辈子投个好胎,免堕恶道,甚至有飞升天界,在西方莲花池出生的机会。

  另一方面,因为虔诚信众时刻不停的称颂礼赞。

  佛陀和一众弟子得到了大量纯净的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转化为取之不尽的修行资源。

  一向不愿意追求神通的佛陀,其修为迅猛增长。

  释门发展到一定程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无处不在。

  释门的组织架构越发完善。

  佛陀已不是刚刚悟道时的佛陀了。

  他的修行、见识、对天道的领悟更为深入。

  原来佛眼看向虚无之地,只能看清极小的一块区域,绝大多数地区模模糊糊,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雾气。

  境界增长后,他的目光再投向虚无之地。

  佛陀惊讶地发现,虚无之地并不虚无。

  那里是一个随心所欲,变化多端的世界。

  它会随着观察者的心念的变化,随时变化形态。

  观察者心情舒畅,那个世界比天界还要祥和宁静。

  观察者忧心郁闷,那个世界就会狂风暴雨,大雪飘飞,一片肃杀的凛冬景象。

  更令佛陀惊异的是,他在那里发现了人。

  虚空之地竟然有人!

  佛陀经过长时间观察,终于发现了那些人跟世人的不同。

  虚空人的身体纯净如水,虽然有与世人高度类似的身体结构,但他们的灵魂之强韧,比佛陀这种等级的神明还要高出无数倍。

  他们互相交流的语言、文字跟世间也非常相似。

  但是这些语言和文字呈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光是文字的力量几乎让那些人有了言出法随的能力。

  虚空世界的社会机构等与世间差不多,却是比世间高级无数倍的存在

  这就是当初那个声音口中的虚神吗?

  怪不得那人问他,为什么穹宇中所有生灵,如果想要进一步演化发展,其终极形式必然是人类的模样。

  因为虚神就是这样子的。

  人类这个短命种,竟然和虚神一样。

  佛陀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想下去。

  脑袋中灵光一闪,一下子抓住了关键所在:

  人族才是虚神的宠儿。

  或者再大胆猜测,人族的存在与虚神的命运紧密相连。

  人族可以短命,可以被放在残酷的环境中,却绝不能灭绝。

  佛陀的思路再向前一步,将神明、人类、虚神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由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表面看,神明比人高级,实际并非如此。

  神明是人族信仰中诞生出来的,为了回报人类的信仰,神明担负着护佑人类的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过来,人类之所以产生信仰,是因为对恶劣环境的不适,对于穹宇中一些现象的不解和恐惧。

  他们害怕雷电,便产生了掌管雷电的神明。

  他们崇拜火焰,便产生了火神。

  日月东升西落、星辰遍布天空。

  这一切都是人类信仰产生的根源。

  人类的恐惧、喜悦、忧闷、悲伤、这些情绪凝聚,就是信仰之力的源泉。

  而诸多神明就在信仰之力中诞生了。

  所以人族的信仰才是神明诞生和存在的基础。

  人族与神明的关系。

  就是皮肤与毛发的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没有神明,人类失去护佑者,残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生存。

  没有人类,绝大多数神明不会产生,那些自有自生的古神,最终会因为没有信仰之力提供的足够的生存能量,而逐渐消亡。

  佛陀窥探到天道真谛越多,悟道越深,对二徒弟金蝉子的观察也越发深入。

  金蝉子入门最早,却被佛陀钦定为二徒弟。

  没把金蝉子做为大徒弟,说到底还是对他不放心。

  虽然流星雨般的祥瑞降临南瞻部洲,给那里的世人灵魂中烙上神秘的印记。

  而金蝉子灵魂中的祥瑞多如星海,在亿万灵魂中尤为显眼,

  所以选择他做佛陀的徒弟。

  但那个声音说的明白:收了金蝉子,若释门传教失败,佛陀等神明照样不能避免灭亡。

  只不过有了金蝉子,增加了避开劫难的机率。

  佛陀大为失望,觉得自己上当了。

  说不定那个声音故意设局,故意凸显金蝉子的灵魂异样,让他挑中。

  实际金蝉子是对方安插在佛陀身边的卧底,用来监视他的。

  所以从一开始,佛陀就对金蝉子没有信任。

  金蝉子领命,传播释门事业,工作做的风风火火。

  释门的势力不但在尘世风间越来越大,独占鳌头。

  在天界神明中,也拥有不小力量。

  跟儒、道和其他几大门派分足鼎立,虽然起步较晚,却成了不可忽视的门派。

  做出如此优异的成绩,佛陀不得不重新打量、评估这个徒弟。

  以佛陀现在的高深修为,在他眼中的金蝉子果然与初见面时,大大不同。

  喜欢西游:修仙从逃出破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