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段时间,朝堂之上,时常掀起纠纷。
一些文官仿佛打了鸡血似的,只要找到机会,就会不要脸面的弹劾柳家。
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那么几位,向来以不要脸着称的老帅跳出来,跟哪些文官胡搅蛮缠一顿,而后被皇帝罚上几个月的俸禄,草草收场。
尤其是前几天的大朝会,十几位御史台出身的言官,拿着他们号称的铁证,无论如何都要让陛下处置柳叶。
私自制造铠甲,乃是视同造反一般的大罪!
按照他们的说法,柳叶就该被千刀万剐!
到头来,还是程咬金他们几个,在朝堂之上一阵拳打脚踢,几乎是用耍无赖的方式,将言官们对柳叶的弹劾给糊弄过去。
这一次,程咬金等人被罚了半年的俸禄。
皇帝这种和稀泥的方式,让满朝文武都充满了无奈。
最无奈的,还要数三省的诸位宰相。
而三省诸位宰相之中,最无奈的当然是房玄龄!
他这个当朝首辅,当得无比憋屈,每当双方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能由他出面来调解矛盾。
在不知多少次调解过文武官员之间的矛盾之后,房玄龄和几个同僚,漫步在皇宫的御道边上,慢慢的朝着宫外走去。
房玄龄话里话外,都是不满的意思。
“老夫已经给他们调解过了无数次,你们好歹也是宰相,应当发挥一些作用!”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身肩重责,整天都把心思消耗在互相攻讦之上,这是何苦来哉?”
虞世南看天,萧瑀看地,高士廉是个暴脾气,根本就帮不上忙。
意思很明显,你才是当朝首辅,我们低了一个层次,就算是有了雷,当然也是你这个脑袋大的扛着!
只有长孙无忌,面色坦然的目视前方。
看着长孙无忌平静的脸色,房玄龄一下子找到了目标。
“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他凑到长孙无忌身边
“嗯?”
长孙无忌像是被房玄龄吓了一跳,身子微微一颤。
“房相刚才在说什么?”
房玄龄没好气的,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长孙无忌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点小事,只要房相出马,他们自然不敢再有微词!”
房玄龄被这句话给气了个半死,他毫不客气的指着几位宰相。
“要你们有什么用!”
老好人萧瑀哈哈一笑,道:“房相是我们这些人的能力最为出众的,平衡朝中局势乃是你我的份内之职,就有老你多多费心吧!”
房玄龄欲哭无泪,心中无比,怀念故去多年的杜如晦。
“老杜啊老杜,你走的太早了!”
当年他和杜如晦在朝堂之上守望相助,虽然还没有成为当朝首辅,确实是拥有了首辅的职权,日子过得无比潇洒。
哪像现在一样,整天过得无比憋屈...
“你们这些人呀,真碰见硬事儿了,一个个都派不上用场!”
众人不理会的说什么,看天的依旧看天,看地依旧的看地。
这天可真蓝呀,这地可真干净呀...
唯独长孙无忌,依旧目视前方,他似乎有什么问题想不清楚似的,时不时的挠挠头。
来到丹凤门外,和众人告别之后,年富力强的长孙无忌没有乘坐马车,只是带了一个仆从,翻身上马,径直赶往图书馆所在的上林苑。
...
图书馆周围愈发的热闹了。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外地人来到图书馆,只为瞻仰那些孤本的风采。
留宿在这里的着实不少,还没到吃中午饭的时间,各处餐馆酒楼就已经人满为患,别说坐下吃饭,站都快站不下了!
年轻人向来都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图书馆那些珍藏的书籍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他们也就随之爆发出了极大的热忱。
“希望诸位同窗加入我们读书社,每一旬都会在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我们已经征得了图书馆的同意,可以在顶楼的休息区域划分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交流!”
“诸位同窗加入我们关中读书社吧!”
“我们陇右读书社也已经成立,还请诸位踊跃报名!”
“有没有国子监出身的同窗?我们国子监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读书社!”
李延寿所在的酒楼里分外热闹,众多学子高谈阔论,话里话外都是朝廷上的大事。
读书社,是图书馆步入正轨之后的正常产物。
尤其是年轻学子,几乎全都加入了各地的读书社。
他们整天都凑在一起,要么是读书,要么就探讨一些政策上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读书社都是由同乡构成的,也有一部分,因为别的因素聚集在一起。
比如说国子监,作为整个天下的最高学府,他们的读书社规模也最大。
李延寿丝毫没有感到意外,他并没有加入国子监的读书社,而是加入了关中读书社。
他并不是很喜欢跟国子监里的那些同窗们打交道,主要是话题太过于晦涩,而且不接地气,让人没有参与的兴趣。
况且,国子监读书社里大多数都是学生,李延寿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先生,但怎么说也是一位助教,自然不可能和学生们混在一起。
坐在酒楼的一角,李延寿和几个其他关中读书的成员,点了满桌子的美食。
“小弟最近看到了一本西晋时期的古书,上边对《尚书》进行了一些注解,小弟这才发现,跟这几年的注解有很大区别!”
“哈哈,在下近日来也有不少的收获,却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还请诸位兄台予以解惑!”
“一会儿图书馆里要举行读书活动,诸位可千万不要迟到呀!”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李延寿也跟他们聊得很畅快。
年轻人凑在一起,欢乐总是多过烦恼。
吃了饭,李延寿和几个朋友一同向着图书馆走去。
刚到图书馆门口,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李延寿眼前一亮,急忙上前拱手道:“原来是义府兄啊,今日怎么来到图书馆了?”
李义府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延寿兄...今日卢照邻请假了,我过来顶替他一天,这几位就是延寿兄的朋友吧?”
一些文官仿佛打了鸡血似的,只要找到机会,就会不要脸面的弹劾柳家。
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那么几位,向来以不要脸着称的老帅跳出来,跟哪些文官胡搅蛮缠一顿,而后被皇帝罚上几个月的俸禄,草草收场。
尤其是前几天的大朝会,十几位御史台出身的言官,拿着他们号称的铁证,无论如何都要让陛下处置柳叶。
私自制造铠甲,乃是视同造反一般的大罪!
按照他们的说法,柳叶就该被千刀万剐!
到头来,还是程咬金他们几个,在朝堂之上一阵拳打脚踢,几乎是用耍无赖的方式,将言官们对柳叶的弹劾给糊弄过去。
这一次,程咬金等人被罚了半年的俸禄。
皇帝这种和稀泥的方式,让满朝文武都充满了无奈。
最无奈的,还要数三省的诸位宰相。
而三省诸位宰相之中,最无奈的当然是房玄龄!
他这个当朝首辅,当得无比憋屈,每当双方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能由他出面来调解矛盾。
在不知多少次调解过文武官员之间的矛盾之后,房玄龄和几个同僚,漫步在皇宫的御道边上,慢慢的朝着宫外走去。
房玄龄话里话外,都是不满的意思。
“老夫已经给他们调解过了无数次,你们好歹也是宰相,应当发挥一些作用!”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身肩重责,整天都把心思消耗在互相攻讦之上,这是何苦来哉?”
虞世南看天,萧瑀看地,高士廉是个暴脾气,根本就帮不上忙。
意思很明显,你才是当朝首辅,我们低了一个层次,就算是有了雷,当然也是你这个脑袋大的扛着!
只有长孙无忌,面色坦然的目视前方。
看着长孙无忌平静的脸色,房玄龄一下子找到了目标。
“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他凑到长孙无忌身边
“嗯?”
长孙无忌像是被房玄龄吓了一跳,身子微微一颤。
“房相刚才在说什么?”
房玄龄没好气的,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长孙无忌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点小事,只要房相出马,他们自然不敢再有微词!”
房玄龄被这句话给气了个半死,他毫不客气的指着几位宰相。
“要你们有什么用!”
老好人萧瑀哈哈一笑,道:“房相是我们这些人的能力最为出众的,平衡朝中局势乃是你我的份内之职,就有老你多多费心吧!”
房玄龄欲哭无泪,心中无比,怀念故去多年的杜如晦。
“老杜啊老杜,你走的太早了!”
当年他和杜如晦在朝堂之上守望相助,虽然还没有成为当朝首辅,确实是拥有了首辅的职权,日子过得无比潇洒。
哪像现在一样,整天过得无比憋屈...
“你们这些人呀,真碰见硬事儿了,一个个都派不上用场!”
众人不理会的说什么,看天的依旧看天,看地依旧的看地。
这天可真蓝呀,这地可真干净呀...
唯独长孙无忌,依旧目视前方,他似乎有什么问题想不清楚似的,时不时的挠挠头。
来到丹凤门外,和众人告别之后,年富力强的长孙无忌没有乘坐马车,只是带了一个仆从,翻身上马,径直赶往图书馆所在的上林苑。
...
图书馆周围愈发的热闹了。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外地人来到图书馆,只为瞻仰那些孤本的风采。
留宿在这里的着实不少,还没到吃中午饭的时间,各处餐馆酒楼就已经人满为患,别说坐下吃饭,站都快站不下了!
年轻人向来都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图书馆那些珍藏的书籍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他们也就随之爆发出了极大的热忱。
“希望诸位同窗加入我们读书社,每一旬都会在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我们已经征得了图书馆的同意,可以在顶楼的休息区域划分出一块地方,专门用来交流!”
“诸位同窗加入我们关中读书社吧!”
“我们陇右读书社也已经成立,还请诸位踊跃报名!”
“有没有国子监出身的同窗?我们国子监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读书社!”
李延寿所在的酒楼里分外热闹,众多学子高谈阔论,话里话外都是朝廷上的大事。
读书社,是图书馆步入正轨之后的正常产物。
尤其是年轻学子,几乎全都加入了各地的读书社。
他们整天都凑在一起,要么是读书,要么就探讨一些政策上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读书社都是由同乡构成的,也有一部分,因为别的因素聚集在一起。
比如说国子监,作为整个天下的最高学府,他们的读书社规模也最大。
李延寿丝毫没有感到意外,他并没有加入国子监的读书社,而是加入了关中读书社。
他并不是很喜欢跟国子监里的那些同窗们打交道,主要是话题太过于晦涩,而且不接地气,让人没有参与的兴趣。
况且,国子监读书社里大多数都是学生,李延寿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先生,但怎么说也是一位助教,自然不可能和学生们混在一起。
坐在酒楼的一角,李延寿和几个其他关中读书的成员,点了满桌子的美食。
“小弟最近看到了一本西晋时期的古书,上边对《尚书》进行了一些注解,小弟这才发现,跟这几年的注解有很大区别!”
“哈哈,在下近日来也有不少的收获,却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还请诸位兄台予以解惑!”
“一会儿图书馆里要举行读书活动,诸位可千万不要迟到呀!”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李延寿也跟他们聊得很畅快。
年轻人凑在一起,欢乐总是多过烦恼。
吃了饭,李延寿和几个朋友一同向着图书馆走去。
刚到图书馆门口,就碰到了一个熟人。
李延寿眼前一亮,急忙上前拱手道:“原来是义府兄啊,今日怎么来到图书馆了?”
李义府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延寿兄...今日卢照邻请假了,我过来顶替他一天,这几位就是延寿兄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