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光是捐献一些没什么含金量的藏书,有多大意思?-《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李世民的不满来源于柳叶不给他汤喝,而李大师的不满,则来源于,知道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晚了!

  在接到儿子的书信时,已经是图书馆开门的第四天了。

  年长者的阅历,不是毛头小子能比的。

  李大师一眼就看出了柳叶的真正意图所在!

  “这是在邀买人心呀!”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认为卢氏才是正根,就连朝廷之上的那些文官们,都摆明了态度支持卢氏,可他们却不曾想,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不同了!”

  “柳叶这是要抓住年轻人的心,跟那些文官们分庭抗礼!”

  “真是一招妙棋呀!”

  “换成老夫,怕是都想不出这么高的招数!”

  “既然连荥阳郑氏和赵郡李氏都掺和了进去,老夫自然也要帮帮场子!”

  李大师跟传统的读书人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之处,并不仅仅体现在为人处事上,还体现在对于学问的态度上。

  早在前隋的时候,他就已经致力于和那些世家大族抗争,尤其反对世家大族在学问上的垄断!

  要知道,他本身就出身于世家大族,甚至于算得上是皇族的旁支。

  如果真的按照血脉高低来算,其实他的血脉,要比李世民他们家还要纯正。

  因为他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长房,乃是北魏龙骧将军李承的玄孙!

  出身的不同,以及对待学问的态度,让李大师对李世民他们家的造反行为极其厌恶。

  他抛弃了前隋的官职,加入了窦建德的大夏政权,当了礼部侍郎和鸿胪寺卿,竟然还代表大夏政权出使李唐!

  在大唐立国之后,李大师自然而然受到了惩罚,被发配到西会州。

  其实他压根就不用去,因为他的才能和名声实在是太大了,是仅次于李纲他们这样的人物,不管是皇帝还是当时的房玄龄,都拼了命的阻拦他。

  可李大师却执意被发配,在西会州,一待就是六年!

  到了贞观年之后,才等同于被刑满释放,回到长安城。

  这些年他着书立传,名声越来越大,朝廷无数次邀请他当官,却都被他给拒绝了。

  说白了,他看不上世家大族,更看不上世家大族建立的政权。

  当年之所以支持窦建德,也是因为窦建德是十八路诸侯,七十二路烟尘之中,唯一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跟世家大族没有半点的关系。

  这是一个充满了斗争精神的人,从来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

  在得知柳叶要跟世家大族作对之后,李大师懊恼的顿足捶胸。

  既然决定了要帮帮场子,就不能随便帮,下就下死力气!

  李大师换上了一身古朴的长袍,头上还戴了一顶古香古色的高冠。

  “去,派人给皇帝陛下送个信,就说老夫要拜访他!”

  “这一次,老夫不光要把家中的所有藏书都捐献给图书馆,还要让他皇族,把那些该捐却没捐的书籍全都拿出来!”

  “光是捐献一些没什么含金量的藏书,有多大意思?”

  “老夫清楚的很,在皇宫的麟德殿之中,有历朝历代皇族流传下来的孤本,依照皇帝的性子,是绝不可能拿出来的!”

  ...

  在天下的读书人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越有傲骨的大儒,就越受人敬仰!

  或许是受到了东晋时期那些名士的影响,学问高的人普遍不乐意入朝为官。

  他们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进入朝中为官在他们眼中,那是贱骨头的行为!

  李纲的名头之所以不如王积,纯粹是因为李纲在朝堂之中供职,而王积则是隐居洛阳,多年以来一直在兢兢业业的教导学生。

  李大师也是一样的,在士林中人的眼里,他的傲骨甚至比王积还要强一些!

  王积远在洛阳,而李大师就住在长安城,还死活不愿意入朝为官,这得是多硬的骨头呀!

  何况,李大师本身就出身于陇西李氏,他要是想当官,给个王爷都不过分!

  如此一来,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在李世民得知,李大师要前来拜访他的时候,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紧张!

  “快,快!”

  “给朕换上最正式的衣服!”

  “观音婢,朕的通天冠呢?”

  “君威先生最为重视古礼,绝不能让他认为朕轻慢于他!”

  “在天下文人的眼中,君威先生是一个标杆一样的人物,如果他肯入朝为官,不知道有多少隐居于山林之中的大儒,也会随之响应!”

  “一会儿你随朕亲自前去皇宫的大门口,迎接君威先生!”

  对于王积,李世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有了一个仅次于王积的人物,他当然要认真对待!

  皇帝和皇后紧赶慢赶,终于来到皇宫的大门口,也就是丹凤门外。

  恰好此时,一辆牛车慢吞吞的走过来。

  这头黄牛老的厉害,在仆役的催促之下,依旧不疾不徐。

  仆役也不年轻了,少说也有五六十岁,一边催促老黄牛,还要一边回头看一看主人,千万不要掉下去...

  这辆车似乎年头也不短了,刷的桐油掉了大半,看着有点斑驳,两个轮子一新一旧,一看就换上没多长时间。

  李世民特意吩咐金吾卫驱散了周围的百姓,眼瞅着李大师来了,连忙上前。

  “君威先生,久违了!”

  李大师脸色臭臭的,似乎对李世民驱散百姓的行为感到格外不满。

  他慢吞吞的走下牛车,冲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老夫拜见陛下!”

  说是拜见,也仅仅是拱手而已,腰板都没有一点要弯的意思。

  李世民却觉得这已经是莫大的光荣,急忙拱手还礼。

  “君威先生里边请,您能够来到皇宫,朕已经感到很有颜面了!”

  李世民说着,心里边却把一心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那老小子的才学放在一边不说,光是他写的那些诗,就让天下的有识之士藏起了一大半!

  在他们的眼,入朝为官好像成了一件特别丢人的事情!

  否则的话,堂堂的皇帝陛下,哪里用得着对一个老儒,如此的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