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旅行团来了-《赶海:天天爆桶,人送外号一扫光》

  “你小子也是累坏了,别在这撑着了,咱们先去吃碗面醒醒神吧。”

  王强不由分说拉着柱子就往院门外走,“这里都是腥味儿,睡个锤子。”

  “嘿,要是换一种腥味儿,我还真睡的着。”

  “啊?!”

  王强一时没回过神,没有跟上柱子的车速,等回过味儿来的时候叹口气。

  “同样是人,你精力咋这么旺盛!”

  柱子咧着嘴笑了:“三哥,腊月我结婚,你给我出点儿主意呗,到时候该咋办?”

  “你们不是说了出去旅游结婚吗?”

  “是的哇,就是还没打定主意去哪里。”

  “不扯淡了,先吃饭,这事儿后边说。对了,现在手下用的人挺多的,你该好好的注意一下形象,说话注意分寸,女工听到了该……”

  柱子立刻瞪大了眼睛,一脸委屈:“三哥我跟你说,你是不在厂子里,你不知道那些妇女都聊些什么,我都不好意思听。”

  哥俩出了厂区,往饭馆走去了,路上虾扯蛋,人多了才切转了话题。

  天边逐渐开始亮堂了,一条黄线显现出来。

  有些游客在风中等了许久,有相机的人已经开始在拍照了。

  “太漂亮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啊!!”

  很多游客激动万分,一看就是第一次看海,被大海的壮阔美景给征服了。

  王强和柱子端着羊杂面走向了沙滩,边看日出边挑着面吃。

  “这有啥好激动的,都跟喝多了一样。”

  柱子在海边长大,对海景自然不感冒,他自然无法理解内地人对海的憧憬。

  想当初王强第一次跟着周德山去西北大地的时候,不也被壮阔的贺兰山震惊了。

  “啥是旅游?旅游就是从你呆烦的地方,去到别人呆烦的地方,就是图一新鲜!”

  “你绕口令呢!”

  一缕阳光穿破云层,海滩上人声沸鼎,游客开始欢呼起来。

  人群两极分化严重,游客们顾着看日出,本地的村民忙着在沙滩里翻腾海肠。

  因为大海饭馆可以提供赶海工具,也算是这边的一大特色,很快就有游客往饭馆这边来了。

  “今日特色,海肠捞饭?!”

  一位大姐兴冲冲的问:“要是我们捞到了海肠,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来做吗?”

  “必须的!”

  王强回答的干脆,心里暗笑,你能抓到一两根儿就不错了,想整一盘吃,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孙菊芳从店里走了出来,将筐子里抽海肠的工具摆了出来。

  “大姐,工具在这,自取啊!”

  王海端着一盘新鲜出炉的海肠走了出来,摆在了小黑板前边。

  “好香啊,嘿,这个卖相也好看,这多少钱一盘?”

  王海欲言又止,恍恍惚惚的,反而让游客有点不敢相信了。

  王强赶紧补上,诚恳的说:“大姐,不瞒你说,今天我们主推海肠捞饭,也是改良版的,刚好到了出海肠的时候,特意将海肠加量,价格比昨天贵一些,二十元一份儿。”

  “二十啊?!”

  大姐盯着盘子里的海肠分量看了又看,问:“这个海肠下边有没有扑黄瓜片啥的?”

  “大姐,我们这都是实在人,咋能干那事儿呢?”

  孙菊芳直接拉着大姐的手进了屋子,端着那盘海肠捞饭让大姐品尝。

  “您先尝尝,这一份儿我请您吃!”

  从大姐穿着上看她也不是差钱的人,她大大方方的拿起勺子,先在米饭中间的海肠里翻了一下。

  “分量真足,二十你们不亏吗?”

  大姐尝了两口,也打开了话匣子,她们昨天就到了这边,在镇上吃过海肠捞饭。

  “昨天那一家海肠捞饭,是饭和海肠一起炒的,看着一大盘,吃了几嘴,发现米饭下边垫的全是黄瓜片。”

  王强也不贬低别人,只说自己这边的,保证每一份儿海肠都是新鲜出炉的。

  大姐吃了一点儿之后,也让家人都尝了一下,对海肠捞饭非常满意。

  “我们先去玩,今天就在您这儿吃了!这饭做得真好!”

  临走的时候,大姐拿抽海肠工具的时候,特地问了一句:“这个要交押金吗?”

  “大姐,您这不是骂我们呢嘛?”

  王强放了碗筷,笑着说:“一个破铲子一个桶子,怎么滴,我还管您要点儿钱不成?”

  “哈哈!这个小伙子说话好听,我就说你们这边乡下人不能都是坑人的!”

  王强立刻笑着回道:“大姐,别人我管不着,但是俺们大海饭馆这边,一定是货真价实,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儿美实惠!”

  “得嘞!冲你们这服务态度,我今天就在你们这吃饭了!我还给你们多叫一些人过来!”

  “那多谢谢您啊大姐!”

  短暂的交谈之后,大姐拿着工具走了。

  王海迷里蒙登的还没有回过神来,他搓搓眼角,扭头看向老弟:“看样子有搞头?”

  “大哥,我说你……”

  王强也是不想说啥了,“合着你当我昨天晚上跟你开玩笑呢?”

  “你忙去了,你大哥一天到晚睡不醒。”

  孙菊芳将王海推进了屋里,让他去煮米饭了。

  王强吃过饭和柱子在沙滩上转了一圈,赶海的游客还挺多的,主要村子离镇子景区很近,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

  很多游客从景区边缘的沙滩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村子这边。

  人们一门心思盯着沙滩找海肠,头顶的太阳很快爬的老高了。

  风大,太阳大,王强也懒得在沙滩上多待。

  他看了一下时间,快十一点了,索性回家喝茶抱孩子,等着吃饭了。

  刚走到村口,远处一台中巴车开了过来,停在了别墅门口。

  “老乡,请问大海饭馆在哪边?”

  王强随手一指,问道:“你们是过去吃饭的嘛?”

  “对对!”

  王强加快脚步往饭馆那边跑去,中巴车跟着过去了。

  车上接二连三下来了三十多人,都是中老年人。

  还没等王强开口,早晨那位大姐冲了过来。

  “这边,这家饭馆的海肠捞饭好吃,中午就在这吃吧!”

  原来这些人是单位组织出来旅游的,这位大姐还是单位的负责人,她是先出来踩点看日出。

  “老板,海肠捞饭,一人一份儿,今天就吃海肠了,不够等下再加!”

  这下可把孙菊芳和王海高兴坏了,人家也没讲价,说好按照20元一份付钱。

  三十多个人,账面就是七百元的收入。

  主要是海肠捞饭制作简单,唯一考验的就是良心。

  “先进来坐,先上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