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暗潮】 死亡时间-《请不要害怕》

  等常依情绪差不多稳定后,常威才小心地扶着她,一步步挪到王准旁边。

  “王队,我们是留在这里上课,还是出去?”常威问道。

  此时,一名男老师走进教室讲台,开始调试麦克风设备。

  王准将目光从讲台上收回,回答道:“先上课……”

  “还有,不要在这里打开任务界面。”

  “不确定教室里有没有其他的试炼者,先别暴露自己。”

  王准的话音刚落,“呲”地一声,刺耳的麦克风试音声响起,教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讲台上。

  “大家好,我是这次的代课老师,我姓赵。”男老师身着白衬衫牛仔裤,看起来干净利落。

  虽然自称是代课老师,他脸上却没有一丝紧张的神情。

  “我是一名法医,应院长的邀请,特意过来给大家上两节课,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到底有什么区别。”

  赵老师转身,拿起红外线指示笔,在多媒体屏幕上点出第一个问题。

  “尸体为什么会腐烂?”

  “有谁知道答案?请举手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王准等人面面相觑。

  这个学校,怎么教的课程都那么的……硬核!

  很快,被点到的女学生起身。

  “尸体腐烂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微生物分解,体内的微生物在没有免疫系统的控制后,开始大量繁殖……”

  “其次,是细胞自溶。细胞死亡后,内部的消化酶跑出来,开始分解身体里的有机物质。”

  “很好,还有吗?”赵老师靠在桌子上,赞许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女生。

  “最后,是环境因素,比如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回答得很好,你先坐下。”

  “看来大家对这个知识点记得很熟……”

  对回答问题的那位女生点了点头,赵老师点击屏幕上的ppt,翻到了下一页。

  “下一个问题……”

  “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如何初步判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嗯……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明明这排没人举手,赵老师却指向了王准的方向。

  作为队长,自然要有队长的觉悟。

  王准硬着头皮站了起来,旁边的张文将身体伏低,趴在桌面上开始小声偷笑。

  王准在椅子下用力踢了他一脚,张文才消停下来。

  “对,就是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赵老师目光温和地注视着王准。

  对方的态度很是和善,但即使是35岁的成年人,在面对老师提问时的紧张感依然难以消除。

  脑子里没用的知识开始快速整理归纳,最后还是定格在了以前看过的tVb电视剧上。

  “尸斑,对,就是这个……”王准支支吾吾地回答道:“通过尸斑的数量和大小,可以初步估计尸体的死亡时间。”

  总算通顺地将一句话说完,王准松了一口气。

  “还行,你先坐下来……”

  赵老师对这个答案似乎不大满意,他提高了音量,“尸斑确实是判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它的颜色、分布和变化情况,可以大致推测出死亡时间。”

  “这位同学,记好了,不是观察它的数量和大小。”

  王准下意识地像学生一样连连点头,然后就又听到了张文的偷笑。

  “不过……”

  赵老师话锋一转,“观察尸斑有着其局限性,在死后12小时尸斑达到最高峰,24小时后几乎就固定下来不再转移。”

  “时间超过一天之后,仅凭尸斑就很难估计尸体的死亡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用另一种方法……”

  屏幕上出现了一只苍蝇的图片。

  “苍蝇,大家应该都认识。”

  “而它产的卵,就是蛆虫,通过观察蛆虫的状态,就能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种方法。”

  王准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张文,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大学生的课程,还挺有意思的。”

  他读过大学,不过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很多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

  他只记得,那时候的课程就是老师在上面拿着书照念,念完之后,刚好下课。

  枯燥乏味,陈旧腐朽……

  像这种比较新奇的内容,自然引起了他的兴趣。

  不止是王准,常威和常依几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还行吧,我也没上过这种课,确实有意思。”

  张文跟着伏到桌面,小声回应:“不过王队你刚刚回答问题时的神态,我觉得你想考研。”

  话音刚落,张文嘴里又冒出几声笑声。

  笑声的音量没控制好,引起了站在讲台上的赵老师的不满,他扫了一眼王准这边,倒是没有说什么。

  两人见状立刻坐直身子,装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模样。

  “别说了,听课先。”王准嘴唇不动,将目光移到了屏幕上。

  “在人死亡后十分钟至十五分钟,苍蝇就会飞到尸体的口鼻处产下蛆宝宝,夏天的时候蛆宝宝每天能长0.2至0.3厘米。”

  可能是为了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赵老师特意将‘蛆虫’改成了‘蛆宝宝’。

  他翻动到下一页,屏幕上出现了一只蛆虫的特写镜头。

  “通过测量最长的一只蛆宝宝的长度,我们可以推断出尸体的大致死亡时间,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蛆宝宝没那么听话,它不会老老实实原地让你测量长度。在爬行过程中,它的尾部会膨胀,不断向前推进,推到头部的时候再缩小,长度就会发生变化。”

  “那么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赵老师双手环抱在胸前,微微一笑。

  “还能怎么测?直接拍死!”一个学生的声音在教室响起。

  “我觉得拿个尺在旁边,等到它不动的时候量……”另一个学生提议道。

  “可以用镊子夹住它的头部和尾部,慢慢拉伸再进行测量。”

  学生们没有举手,直接抢答,教室内顿时闹成一团。

  “安静一下!”赵老师双手往下压,示意学生们消停下来,随即开口说道:“我刚听到了几种方法,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拍死肯定是不行的,一拍就扁了,会导致它身体变形。”

  “然后,有人提到等它不动的时候再量,对吧?”赵老师打开保温杯,喝了口水,“这样会不会太耗时间了,小心领导扣你的年终奖。”

  “我们一般是这么做的……”

  “直接烧一壶开水,把几个看起来发育得最好的蛆宝宝扔进去烫死,这样就能测量它们的长度了。如果尸体旁边有蛆宝宝的蛹壳,则表明死亡时间至少超过十四天。”

  “接下来,我再和大家说一些解剖方面的知识……”

  相对论说的没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时间过得飞快。

  上自己喜欢上的课也是一样。

  直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王准仍有些意犹未尽。

  不得不说,这位赵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没有用太多的专业术语,主打一个大白话,让几个门外汉都能听得明白。

  看着他收拾好讲台上的物品,走出了教室。王准几人随即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