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我必取中-《红楼群芳谱》

  “嘿嘿。”

  “姐姐剥的虾仁最好吃。”

  秦钟嬉笑一声。

  别说……口感真不错,待会再品尝品尝?

  “人小鬼大的。”

  “不学好。”

  “钟儿,说来……接下来几日都是你的好日子。”

  “明儿就是县试最终结果出来的日子了。”

  “正场以来的所有考试,你都是第一,县案首……真好,直接就有了生员秀才之名。”

  “也不用参加接下来的后续考试了。”

  “后日也是好日子。”

  “后日是你的生日,三月初五……你的生日。”

  “如今爹爹远在金陵,你准备怎么过?”

  “要不姐姐在府中摆筵,一起庆祝庆祝?”

  剥着大虾的手指还是有些酥麻感觉,秦可卿再次瞪了某人一眼,钟儿肯定不知道跟谁学的!

  让自己知道了,定要好好收拾他。

  “自己夹着吃!”

  剥完一只大虾,这一次没有伸手递到某人的嘴边,而是落于某人的小碗中。

  “……”

  秦钟有些遗憾。

  “大操大办就不必了。”

  “月初西府二太太的生日都是简单的用了一顿饭,今儿下午我本来打算去西府走一走的。”

  “不曾想百草厅那里一前一后来了两位城外的肠痈之人,三姑娘那里的生日也是很简单。”

  “我之意……,嗯?”

  “后儿不行!”

  “若是明儿县试结果出来,后儿提督学政的事情又来了。”

  “事情还真是不少。”

  “待提督学政那边的事情解决,再办那件事吧。”

  “上元节以来,我多在书院学业,闲暇却是少了些。”

  “如今三月初,今儿还是上巳节,城外郊野踏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不……等我县试的事情彻底解决,咱们去城外游玩一日?西府那里姐姐和老太太说说。”

  “到时候由珠大奶奶或者凤婶子领着,林姑娘她们也一块前往。”

  “城外的庄子里也正是热闹。”

  “姐姐觉得如何?”

  明儿出结果。

  后日提督学政就要来了,不外其它,就因为顺天府衙和大兴县府几乎就是挨着。

  直接派人知会一声,很快就来了。

  过生日?

  对于过生日,秦钟其实没有太大感觉,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就无所谓了。

  姐姐之意,肯定要操办一下的。

  既如此,倒也有了主意。

  “出城郊野踏青游玩?”

  “这……这倒是一个好去处,三月初,也当其时,这几日出城的人不少,大都如此。”

  “嗯。”

  “钟儿你考虑的也是,西府二太太都没有大操大办,东府这里越是过于盛筵……也不合适。”

  “和老太太说说也不难,老太太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秦可卿略有起身,从宝珠手中接过香皂,滑动一二,便是盥洗一双纤白的小手。

  钟儿的建议,很好!

  比自己考虑的更加全面些。

  “去单家庄吧。”

  “那里种的五十亩花田都绽放大半了,这几日城外传来的消息,单家庄那里的花田都几乎成京城人士必去之地了。”

  “哈哈哈,为此,单家庄赚了不少入门费用。”

  “单家庄那里一切都有,好玩的地方也不少!”

  看着姐姐洗手完毕,秦钟更为遗憾。

  姐姐亲自递过来的虾仁,的确更加好吃。

  将桌上的转盘转了一下,面前一份东坡肉出现,这玩意自己一直爱吃。

  前提,做的好吃,起码要肥而不腻。

  “五十亩花田!”

  “听你先前说过,如今春日盎然,花儿全部盛开……当很是好看。”

  “单家庄!”

  “出城游玩……更不错了。”

  秦可卿坐回原位,从瑞珠手中接过一碗百合莲子薏米粥,城外的庄子……自己也都有好久没有去过了。

  接下来也该去瞧瞧。

  ******

  三月初四。

  大兴县府公布最后的名单,非为团案,而是真实名姓的长案,从第一名至两百名都在列。

  长案第一,为案首。

  县案首!

  秦钟!

  北直隶大兴人!

  于长案的那个结果,秦钟还是平静的,实在是覆试以来的团案都是第一。

  最终的结果也就定下了。

  白石书院这一次的大兴考生一共十一人,吕赉出了一点小问题,其余十人皆在榜单。

  前十之位,有两名!

  一位是自己,名列第一!

  一位是温巨。

  勉强第十,倒是令秦钟有些诧异,因为温巨先前的一次次团案名次都在二十名左右徘徊。

  最后的覆试也是垫底的。

  如今综合考量第十!

  想来孙有才自有考量。

  除了县案首有特别待遇,只要通过接下来的提督学政面试考校,无需后续考试。

  其余取中考生皆无特殊,除了前十的那些人。

  入县府,亲自于孙有才闲谈一二,定下明日考校之事,又同书院学员在城中燕来楼用餐。

  报馆待了一会儿了,便是前往青园先生府上。

  未时末,自己运气不错,先生刚刚回来。

  “不错!”

  “鲸卿,以你的经义才学,拿到那个县案首并不令我意外。”

  “不知道八月份的秋闱你是否能有收获!”

  “半年的时间,你还可以更进一步。”

  “若是用心用力,我观……也是不难,就是名次前后而已!”

  刘府。

  书房。

  刘延顷看着面前的少年人,不为吝啬赞誉,这般年岁就进学了,比当年的自己还要出色。

  还要做的好!

  尤其自己是了解鲸卿的经义水准的,此时此刻放在乡试都足够,所差别名次高低。

  眼下三月初,而乡试惯例一般都是八月初十前后,近半年的时间……鲸卿还可以更进一步。

  至于进步到哪里……就不好说了。

  轻捋颔下短须,刘延顷笑语不断,若是自己的孙儿也这般才学,就好了。

  正儿!

  去岁的打算,是今岁上元节后和鲸卿一块入书院学习受教的,毕竟正儿的年岁比鲸卿还要大一些。

  一切都基本上定下了,也都说好了,夫人也同意了。

  谁曾想,正月十六……正儿犯了风寒,一连病了数日,书院的招生日子错过了。

  那不是大问题,只要正儿还愿意前往,可以送过去的。

  夫人却不愿意了,怕正儿一个人在书院还会出现病患之事,若有碍就不好了。

  正月下旬,拗不过夫人。

  在夫人的坚持下,将正儿送入城中国子监了,以备将来直接参与顺天府乡试。

  国子监那边的学长、博士自然也不差,不比白石书院差,却是……管理上松弛不少。

  京城国子监里的许多学员背景不一,因此,国子监的学员参与乡试,有所成之人鲜少高门大户、高官重臣之子。

  多各省选拔而来的上佳贡监生!

  且看看吧,果然再过半年、一年,正儿没有什么进益,无论如何,都要把他送入白石书院。

  小小年纪,如何可以怕吃苦?

  当年自己求学的时候,一年四季,风霜雪雨,都基本上没有停歇过。

  方有后来早早中进士。

  但……夫人所忧……也不能不考虑,正儿从小娇生惯养,直接前往白石书院,怕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嗯。

  那些都是外事了,都是外事了。

  鲸卿!

  既然位列县案首,至于接下来的提督学政面试考校,基本上走过程比较多。

  除非提督学政对大兴县令很不信任,不准备给他面子,亦或者鲸卿的才学是虚无的。

  “先生!”

  “我会尽力而为。”

  “直隶之地,乡试录取一百余人,希望位列其中。”

  秦钟一礼。

  八月份的秋闱有成,接下来数年会省很多工夫,因为……摆在自己面前就只剩下最后一关了。

  只剩下会试了!

  殿试?

  通过会试,殿试不会黜落的,也就是名次而已。

  “乡试!”

  “是天下间各省竞争最大的举业之事。”

  “直隶之地上一次乡试,参与之人八千多,八千多人取中一百余人,可见其难。”

  “鲸卿,你若要取中,接下来不能放松。”

  “我因今岁要参与主持科举之事,我这里你怕是不能常来了,一些教导也艰难。”

  “接下来我会整理一些书籍,给你送到书院。”

  “嗯,江南之地,我也有一些故友,天下间文风鼎盛之地,在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之地。”

  “那里一些书院的好东西不少,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送过来,于你参照,当有受益。”

  “山长师兄那里,我也会写信的,接下来你要多多请教于他,哈哈,不需要与他客气!”

  “毕竟白石书院接下来若是出了一位十一岁的乡试举人,对山长师兄来说,与有荣焉。”

  “于白石书院而言,也是极大的好事。”

  刘延顷踱步书房。

  鲸卿童试有成,接下来就是乡试。

  自己有心亲自教导,奈何职责科举,要避嫌!

  能做的就是多多为鲸卿准备一些可用之物,近半年的时间,鲸卿只要不放松,定可前进一大步。

  乡试的机会就更大了。

  “多谢先生!”

  秦钟深深一礼。

  先生虽未收自己为弟子,可……这般恩情不亚于师徒情分。

  江南之地一些书院的经义典籍,好像前几日林如海托人送给了自己一些。

  负责送来的人是林家之人,后来知道是林伶俐拜托林如海收集的。

  还真是……有心了。

  那些经义典籍自己看了,童试所用比较多,于接下来的自己用处不大。

  “鲸卿,若你这次乡试举业有成。”

  “我准备收你为弟子,你觉如何?”

  刘延顷近前两步,端量面前的鲸卿。

  同鲸卿相识数月,对于鲸卿也有许多了解,鲸卿的实干之才……自己很欣赏。

  那些商事营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还有去岁治水的一些建言。

  性情!

  医者仁心可观。

  学业水准,十一岁的县案首……虽不错,但……十一岁的举人会更好。

  心中有动,笑语看向鲸卿。

  十多年来,因一些事情,山长师兄多有建议自己空出一些时间,收一些门人弟子,传授所学。

  自己一直没有那么心思。

  现在……得遇合适之人,焉能错过?

  “这……。”

  “先生,秦钟今岁乡试必不让您失望!”

  霎时。

  秦钟先是一怔,而后大喜。

  旋即,一礼深深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