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无妄之灾-《红楼群芳谱》

  手中的试卷是未冠题!

  何为未冠?

  年岁低于二十的便是未冠!

  试卷的难度相对低一些,但在秦钟看来……和那些已冠题差别不算大。

  因为据自己观察,大兴县府前来参考的许多人都是年轻人,低于二十岁的有很多很多。

  既如此,优势不为明显,除非年轻人只有寥寥数人,那样的未冠题才会有优势。

  书院也有语论,纵然是未冠题,也要当做已冠题去做,对自己更高的标准,考试的时候会受益。

  这是诚挚之言!

  试卷上的内容不多,四书题一道,经题一道,再做一首五言六韵的排律诗。

  书院考试的时候,这样的模式早已经习惯了。

  四书题!

  ——诚不以富,孰与不足!

  观此题,秦钟面上一笑。

  这是论语中的话语。

  去岁书院也有类似的题目,自己也有解答,后来青园先生随意抽论语给于论述,也有提及。

  虽非一样,大致可以参考。

  砚台中的墨汁有成,秦钟取过草稿纸,开始落笔大致的文章内容构造。

  草稿纸上,还可以修改!

  若是落于试卷上,……想要修改只有等下一次考试了。

  施施然。

  两个时辰之后,六百字左右的四书题文字搞定。

  开始下一题!

  是经题!

  题目而观,有些莫名其妙,一共两句话,分别取自《周易》、《礼记》!

  ——何谓人情?既忧之,无咎!

  好家伙!

  果然没有完整摘抄至经义典籍的话语,都是东拼西凑,千年考试,估计该有的题目都有了。

  这是排列组合?

  放在各自的书中,意思不一样,现在列成一句话,也亏得出题人想得出来。

  果然是正场的题目!

  后面虽说还有几场,却题目和深意上逊色许多。

  如先前做题,取过草稿纸,细细思忖,《礼记》这个东西,自己对它的研究属于正常偏上。

  《周易》!

  必须优秀,毕竟青园先生擅长的就是那个东西!

  一个半时辰后,又一题搞定。

  此般,只剩下最后的作诗。

  作诗!

  也和做一篇文章差不多,随意从前人诗句弄出一句,以其为题,亦是八股承转。

  五言六韵!

  一共需要八联十六句,每一句有五个字,足足八十个字!

  试卷上的题目是——敦俗劝农桑!

  这是唐朝李隆基的一首诗化出!

  如二师所言,童试的一些诗文引用,大体会从名家身上化出,乡试和会试就晦涩了。

  非有真正的博览群书不可得。

  好在自己的记忆力还行,千年以来的名姓诗人都记忆一些,他们的诗词也都记忆一些。

  以后用得上。

  一边研墨,一边取过草稿纸。

  思忖八股承转的五言六韵派律诗!

  一炷香后!

  秦钟有所得,再次将草稿上的诗文琢磨一番,大体还是满意的,不说罕见,起码也是不错的。

  赋得——

  耕织鸿图肇,农桑凤诏温。

  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

  考礼钦祈谷,歌宾重采蘩。

  ……

  以自己对韵律的掌控驾驭,再配上这首诗文的深意,这首诗……秦钟觉得不错。

  过关不难。

  题目搞完,浑身轻松。

  至于外面的天色,早已经明亮了,案上的火烛也是不知何时燃烧殆尽。

  应该到下午了,就是从房间门窗外的光亮来看,估计未时时间段可能性比较大。

  交卷?

  不着急。

  嗯?

  似乎有想要交卷的,这个房间二十五人中,已经有人和看管之人言语了。

  ……

  ……

  “少爷!”

  “少爷!”

  “钟叔!”

  “……”

  提前交卷?

  那是不可能的。

  要养成良好习惯,现在就提前交卷,以后的乡试、会试怎么办?

  申时末!

  秦钟手提考篮走出县府大门,刚有走下阶梯,耳边便是传来熟悉之音。

  “哈哈哈。”

  “走,先回去。”

  将手中的考篮递给多福,观四周仍为密密麻麻的一些人,朗朗一笑,直奔马车。

  尽管书院里也有考试,但……感觉不一样。

  对于精力、心力的消耗还真大。

  更别说吃都没吃好,也就吃一些点心,外加一些专门制作的熟食,姐姐还想要继续拿一些,被自己拒绝了。

  是去考试的?

  还是吃饭的?

  喝的水也是凉的!

  都怀疑今儿要闹肚子了。

  回去先吃点药预防一下,身子才是一切事情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子,其余都是虚妄。

  ******

  “紫鹃。”

  “你说钟哥儿今儿考试,应该出考场了吧?”

  “应该回来了吧?”

  荣国府。

  碧纱橱。

  傍晚已至,清香之地已经烛光闪耀,锦绣着身的林伶俐坐于梳妆台前,任由身后的紫鹃服侍着。

  待会就要去老太太那里用饭了,仪容体态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秀眸扫了一眼窗外的昏黑之色,想着今儿的事情,若有所得,看向镜子里的紫鹃,微微一笑。

  “都这么晚了,肯定回来了。”

  “小秦相公不是说过,傍晚之前肯定要交卷,不给烛火的。”

  紫鹃手持梳子,动作轻缓的捋顺姑娘那愈发柔顺的青丝,自从姑娘的身子好转,发丝都更有生光坚韧了。

  不似以前每一次梳头,都会有一些发丝掉落,小秦相公以前说过,也是身子本源不充足的表现。

  青丝,肾水之精源。

  五脏衰弱,自然有损体外之症状,若是本源充沛,则一应皆上佳。

  小秦相公说的还真有道理。

  今儿是二十四!

  小秦相公去考试了。

  因长待在姑娘身边,许多事情也有了解,小秦相公现在肯定已经回来了。

  “不知道钟哥儿考的怎么样。”

  林伶俐轻捋颈间垂落的一束发丝,绕在手中,随心把玩,钟哥儿帮了自己那般多。

  自己能做的……寥寥无几。

  如今,唯有多多祝福。

  期盼钟哥儿举业顺利,举业有成!

  “姑娘,小秦相公才学非凡,定然有成。”

  “小秦相公不也是说了,今晚或者明儿就有结果了,只要第一场榜上有位,便是有成。”

  “便可准备下一场的考试了。”

  “嘻嘻,我虽不认识字,现在对于举业也了解一些呢。”

  姿容清丽,身段高挑,紫鹃话语间,忍不住自我一笑,实在是姑娘她们这几日的讨论,对于举业的事情有些多。

  自己随意有闻,都记在心中了。

  比如县试要考好几场,然而,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第一场有名,就是取中了。

  便可以准备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了。

  至于后面的几场,考不考随意,似乎和一些名次有关,更为具体就不太清楚了。

  “希望钟哥儿明日有成!”

  林伶俐双手本能的交握心口,黛眉弯弯,含水灵眸微闭,低语喃喃。

  “姑娘,这两日……宝二爷来咱们这里倒是不多了。”

  “我猜……若是小秦相公接下来举业有成,怕是老爷对宝二爷更加严厉了。”

  观姑娘神态,紫鹃抿嘴一笑。

  手上动作不停,扫着不远处的时辰钟,去老太太那里用饭,还有一段时间的。

  小秦相公今儿举业考试。

  宝二爷!

  这两日宝二爷每日都要去学堂读书,归来还要写字,很是忙碌,这一次……太太都有劝说宝二爷多多用心读书。

  颇为罕见,以前很少劝说的。

  估计是小秦相公的缘故。

  也是为此,宝二爷来她们这里的次数减少,每日也就一次,每一次都来去匆匆。

  三姑娘她们那边也是一样。

  “二哥哥!”

  “这几日真是难为他了,他一直不喜欢读那些书。”

  “舅舅这几日每日晚上都有考察他的课业,还有写的一些字,我们就算想要帮忙就艰难。”

  “唯有二哥哥自己扛过去了。”

  “如若钟哥儿这一次举业有成,舅舅对二哥哥……怕是会严厉很多。”

  林伶俐澄眸睁开,听得紫鹃戏谑之言,白了某人一眼,就知道幸灾乐祸。

  二哥哥性子那般,舅舅强逼如此,二哥哥读书只怕也煎熬,只怕少不了一些责骂之类。

  这两日和老太太用饭的时候,老太太都有不住提起二哥哥的事情的。

  说道二哥哥再有一二年再读书也不迟,若是苦读熬坏了身子就不好了。

  “严厉一些也好。”

  “自从大花厅那里的百花开始盛开,宝二爷就经常去那里采花蕊。”

  “一些小丫头经常凑过去,宝二爷的性子又犯了。”

  “吃她们嘴上的胭脂,和一些小丫头拉拉扯扯的嗅香。”

  “如今宝二爷也一日日大了,以前倒没有什么,接下来还是那般,若是出事了,就不好了。”

  紫鹃将手中的木梳放下,退后一两步,打量姑娘的发丝,微微颔首。

  再次近前,扫视梳妆台上的一些发饰,挑选适合姑娘穿戴的东西。

  宝二爷!

  也该老爷管一管了,宝二爷也非很小了。

  以前大家都不大,拉拉扯扯,吃一些丫鬟嘴上的胭脂,趴在小丫头的胸口、颈间嗅香……大家也不在意。

  现在……宝二爷都十多岁了,该有男女之别了。

  自己年长姑娘许多,于一些事情知道些,若是放任宝二爷那般,将来无论是对于宝二爷自身,还是姑娘们都非好事。

  这一点上,小秦相公做的就很好。

  “二哥哥的性子……,不好说。”

  “不知道这一次可以持续多久。”

  “其实,舅舅也是为了二哥哥好。”

  “就它吧……,我看着还算顺眼。”

  林伶俐再次白了身后的某人一眼,小小的丫头操心的事情不少,但……紫鹃所言,不无道理。

  数年来,和二哥哥彼此一处,如何不知道二哥哥的性情。

  然而,知道又如何?

  有太太和老太太她们在,一些事情难说。

  这一次因钟哥儿的缘故,舅舅对二哥哥严厉一些,长远来看,是好事。

  就是舅舅平日里还要操劳衙门的事情,不知道可以监管二哥哥多久?

  心中无奈,素手伸出,从梳妆台的盒子里,取过一只精雕细琢的花红桃蕊银色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