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回城-《红楼群芳谱》

  以工赈济!

  春秋岁月就有的法子,齐国齐景公之时的晏子,便是行过这般法子。

  根源还是为了稳定。

  灾情发生,那是第一要务,而后才能够缓缓给于救灾,拨下钱粮给于恢复安稳。

  然!

  无缘无故的将大批钱粮无偿救灾,未免可惜,是以……以工赈济由此而出。

  既可以将受灾之地快速重建起来,使之不容易生乱。

  同时,也能够趁机将灾民救济,发挥平时发挥不到的功能。

  雨势已经不存了,太阳也出来,唯一……天气缓缓步入深秋,逐步转凉,愈发寒禁禁了。

  寒热交替,又时而的有一些寒寒细语落下。

  方圆三五十里的区域,尽皆民力调动。

  冲垮的桥,需要重建!

  冲毁的道路,也需要重建,而且更为省力了一些,京城那边已经有了回应。

  就地取材,以水泥之物,重塑道路,使得通州之地早日与京城相连,在铺就水泥前,主要便是平整与夯实地基了。

  农田沟渠需要一一梳拢。

  化作废墟的庄子,也需要将其一一整理一番,将尽可能用的东西取出来。

  如一个房子的横梁,那东西很难损坏,偏偏又很是重要,果然寻找到,重建房屋之时,可以省很大力气和财物。

  还有其余的河道交汇码头场地。

  还有村落集镇的场地。

  ……

  以工赈济的总体方略,是刘延顷亲自拟定的,小胖子扫了一眼,觉得不错。

  秦钟也看了一下,也觉得大致熟悉。

  就是许多方面可以更加细化一下,将银子花在刀刃上最好,在实施之前,先派人将各个项目给于预算规划一下。

  银子!

  小胖子写了不少奏章回京城要银子,结果京城一共才批下五万两银子,实在是……不充裕了。

  五万两!

  再加上顺天府、大兴县府拿出来的银子,统共六万两银子!

  看上去是不少,实则较之整个方圆三五十里区域而言,六万两银子太少太少。

  借粮、购买粮草需要银子。

  一万石粮草!

  就算是友情价,也得三万两银子左右,如果不是友情价,五万两以上都有可能。

  如此,直接耗费一半以上了。

  而整个三五十里区域,人员密集,村落集镇加起来数十个,平均下来,一个村落也就数百两银子。

  而修路需要花钱!

  修桥也需要花钱!

  砖石木料也需要花钱!

  ……

  如此,一个村落可以落下的银子更少了,微乎其微了。

  那些银子如果不花在刀刃上,根本不够花,是以提前花一点点时间,将各个受灾地域细细分析,细细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情施策!”

  “为官者,本该如此,大楚一十八省地域辽阔,每一个地方都不同,果然一种法子解决所有事情。”

  “那是不可能的。”

  “就如一把把锁头,欲要将其打开,需要合适的钥匙!”

  “秦钟,你负责的那些区域核查很好,还做成了表,看起来很是直接。”

  “根据受灾范围、村落大小、民众数量、林木砖石多寡……,不错,很不错!”

  “有些地方虽然受灾不大,却周围没有可以使用的材料,因而,可以多拨下去一些银子。”

  “有些地方受灾不小,可是民众伤亡损失不大,周围还有许多山石、林木,完全可用。”

  “可以酌情削减一些。”

  “一份份表册的对比!”

  “不错,更为明显和清晰了,一看就可以明白!”

  “殿下,我没有意见,可以施为!”

  在具体的村落重建策略落下去之前,道路、沟渠、桥、码头……已经动工了。

  秦钟负责受灾地三分其一的具体调查。

  耗费三四日的时间,总算是搞定,也将一份文书写出来的,若没有异议,则可以拨下银子,给予助力。

  扫着手上这份文书,字体很好,明显的柳体……却又有那么一点点……独特,更有韵味了。

  文书之上除了许多文字以外,还有附带的许多表格,尽管一看有些迷糊,可刘延顷稍有琢磨,便是不住颔首。

  双眸闪烁亮光,给于赞叹。

  将许多复杂的数据明确化、具体化、清晰化,这才是文书的目的,若然写的复杂繁密纷纭,言之无物,令人难以看明白,非好事。

  秦钟!

  年岁不大,的确有些天资。

  对于他的身份,自己是了解的。

  他父亲是工部的郎中,年岁不小的了,七月份的时候倒是有些献策,接下来福康园建成,可以有功。

  他姐姐是宁国府的奶奶。

  宁国府!

  当年京营贾代化的府邸,当年……可惜了,终究世事难料。

  还有荣国府的贾代善,也是见过的,也是言谈过的。

  因水泥之物,陛下难得的给于封授一等男爵,因佐助恒王殿下有功,恭王也有荐言,便是加了一个云骑尉。

  再有一个云骑尉,就可为子爵了,位同一品,还真是运气不错。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崭新身份。

  白石书院的学员。

  还是刚进入书院不久的,还是山长师兄亲自引入的,一则白石书院因受灾之地,在南成庄暂留。

  二则,秦钟此人的确才学不错。

  秦钟的确好学。

  这些时日以来,他白日里忙碌许多灾情之事,夜晚则是读一些经义之学的文章和书籍。

  还有做经义文章。

  而他自身的才学,自己也有一观,的确有处事之能,病者营地便是他负责的。

  原本自己还担心,恒王殿下却很是放心。

  而病者营地,的确运转很好。

  药材方面的事情,也处理很好。

  论来。

  京城之内,他的名声也是不小,百草厅自己都有所耳闻,甚至于近来自己也有服用他送来的滋补养神丸药。

  百草厅!

  百草味!

  ……

  异人所教?

  聪慧灵敏?

  非凡人!

  得天垂怜之人!

  甚至于,从恒王殿下多日来的随意之言中,都了解……自己能够被殿下选中,也是因他的缘故。

  也是机缘了。

  入军机处,为军机章京,能够有机会为国办事,自然上佳。

  还是白石书院的学员,这一次灾情于白石书院还有那般的恩情。

  上个月,捐输之外,额外捐了十万两银子,这一次受灾,又低价捐出大量的药材。

  可见其人对于金银财货的眼界和心意。

  品行很好!

  很难得!

  的确难得!

  他比当年的自己还要出色!

  “哈哈,既然刘大人没有意见,那就按照文书调拨银子吧。”

  “小神医,本王就知道你做的只会超过本王期待。”

  “这份文书……本王觉得很好,比起另外二人好多了,好歹也是顺天府的通判,怎么……!”

  “唉!”

  “小神医,接下来另外两个地方,你也帮忙看着,争取将银子完好的花下去。”

  “赈灾的银子还是太少了。”

  “这么大的地方,才拨下五万两!”

  “太子殿下那边……直接就拨下了六十万两!”

  “……”

  小胖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看不起自己?

  五万两!

  打发谁呢?

  太子殿下直接就调拨了六十万两?还有常平仓那里,也有十二万石的粮草直接调拨!

  真是……闹心。

  好在,事情现在都稳稳的推进,大体无碍。

  “殿下!”

  秦钟一礼!

  方圆三五十里的区域,一共三个人负责核查具体细节,另外二人中,以为是顺天府的通判。

  顺天府一共六位通判,分别负责不同的事情,毛腾是其一,还有另外一人,一共两位通判前来。

  另一位是大兴的县丞。

  品级都是不低的。

  足堪为用。

  至于小胖子所言太子殿下得朝廷调拨的银子很多很多,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太子殿下负责整个顺天府已经整个直隶之地、山东以北的区域灾情灾事。

  “如今距离十月都不远了。”

  “刘大人,你说那些事情能否在十月十五之前搞定?”

  日子过的很快。

  领旨的时候,已经九月下旬了,现在更是接近九月底了。

  小胖子伸出胖手,盘点着一件件事情,面上还是笑意点点的,接下来的事情是不少,可……民力数十万可用。

  只要分配得当,重建会很快的。

  “十月十五!”

  “殿下无需着急,殿下所负责的这片区域,为京城和通州之间的要地。”

  “重建之后,还可给于紧要之地以额外的加固,今岁风雨无常,冬日下雪,可能性也会很大。”

  “也有备无患!”

  十月十五!

  那就还剩下半个多月的时间,刘延顷略有默算,一礼而言。

  “冬日雨雪?”

  “这……,难道还会有雪灾?”

  “不会吧!”

  小胖子表示强烈的狐疑,旱灾、水灾已经有了,再有雪灾,那么……直隶之地也太艰难了吧。

  天下也艰难了。

  “殿下,刘大人所言有备无患。”

  “眼下,先将诸般事完结再论,若有余力,却也不难。”

  秦钟点点头。

  “也好!”

  “也好!”

  小胖子点点头。

  ******

  “少爷!”

  “少爷!”

  “您回来了!”

  “……”

  惊喜!

  绝对是惊喜!

  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少爷,采星、晴雯等人无尽笑靥近前,少爷怎么突然间就回来了。

  她们都没有任何准备呢。

  幸而,院中也无大事,府中……也没有大事。

  “哈哈,看到少爷回来,喜欢不?”

  “城外的事情大体稳固,我得空归来一日!”

  “明儿一早再出城。”

  十月初一,巳时正刻。

  秦钟驭马,领着多福等人回城,

  天况早几日就恢复如常了,就是……城外还有许多水灾的痕迹,城内倒是依稀看不到的。

  从东便门入城,距离宁荣街很近,便是先入姐姐这里,稍后再去工坊、百草厅、百草味等地。

  回家一趟也是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