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安排到位-《红楼群芳谱》

  白石书院!

  里面的学员还是不少的,根据顾师、江师所言,如果白石书院在册的学员汇聚一处。

  可有三百有余!

  然……其中两百左右都是没有进学的童生!

  何为进学?

  官府规定,凡是取得生员之名的童生,可以入官府所立的官学上学,有县学、府学、国子监之列。

  如此,可为进学!

  是以,白石书院的大部分学员都只能称为学前班教育,考取生员秀才之后,方可称之为进学。

  进学之后,可入官学,也可入官府允许设立的私学,白石书院便是官府允许设立的私学。

  官学!

  私学!

  两者优劣不好比较,私学大体也在向着官学靠拢!

  他们教导的主要东西便是科举经义文章,外加一些算学、书法、律法……诸类。

  有些私学很好,如白石书院这一类的天下闻名书院。

  有些官学很好,如国子监,以及一十八省的许多府学!私学是官学一个巨大的补充。

  官学是官府设立,若然一些偏僻之地,自然足够容纳学员,而一些民众繁多之地。

  官学名额有限,唯有以私学补充。

  顺天府就是这样的区域,除了白石书院这等有名气的书院外,还有其余的私学书院。

  白石书院内,除了两百位的童生外,便是一些考上秀才,暂时没有考上举人的学员!

  还有一些考上举人,暂时没有考中进士的学员!

  还有一些考中进士,却觉得名次不满意的,想要冲击一甲以及二甲榜单的学员。

  再加上书院的其余人,诸般加起来,一共三百多人。

  而书院中的一些举人、进士往往出外游历精进比较多,是以,如今的书院还剩下两百七八十人!

  两百七八十人并未全部前往,有一些留在白石镇了,随时一观书院动静,剩下两百七十人前往南成庄。

  安排两百七十人!

  于南成庄而言。

  秦钟觉得……压力应该不算很大。

  南成庄占地五十顷,庄子的房屋大都汇聚一处,此外……还有总管庄子的一座大宅院。

  那座大宅院是四进的院子,左右大致对称建造,然……左侧的区域相对明阔、敞亮许多。

  以左为尊,那里为主家闲暇所住,外加后进院以及罩房之地,也是主家之地。

  大致占据六成以上的面积。

  因自己时有前往那里读书,南成庄那里的诸多院落每日都有人打扫,不为脏乱与腐朽。

  前往白石镇之前,便是命多福先一步前往南成庄吩咐,将宅院内的许多空余院落整理出来。

  还有临近不远的工坊院子。

  自己在三个庄子都设置有工坊,南成庄上个月就在建造火柴工坊、肥皂工坊、香水工坊……。

  大致形体有了,还没有全部的投入使用。

  现在倒是要用上了。

  “万仓,事情安排的如何了?”

  南成庄的中央正厅内。

  秦钟与白石书院的一些核心之人在那里停留歇息着,一应诸事,由院里的掌事们和白石书院的一些人协调处理。

  “少爷,已经安排大部分了。”

  “院里的两处倒房安置四十人!”

  “两处群房安置三十人!”

  “还有一些厢房,安置超过四十人!”

  “还有一些耳房,加起来安置也超过四十人!”

  “还有一些花园之地,还有一些楼阁之地,那里的地方也用起来了,安置超过四十人!”

  “加起来已经有两百一十人了。”

  “如今院中还没有安置的地方是后罩房,那是是少爷您先前吩咐留下的!”

  万仓!

  南成庄的大掌事,年四十有余的一位壮硕男子。

  闲暇之时,负责大小之事。

  先前便是大掌事,接手庄子之后,观他能力不错,便是没有换掉,如今事情做的还是有条不紊。

  “白石书院的人一共来了两百七十人!”

  “安置了超过两百一十人,还剩下六十人!”

  “后罩房之地,可以容纳二十人!”

  “那还剩下四十人,院中没有地方了?”

  后罩房之地,那是院中的上佳之地。

  秦钟于万仓吩咐的时候,就说道先将后罩房外的所有区域安置好,如今两百一十人有了空间?

  “鲸卿!”

  “后罩房之地,我观极大……容纳三四十人都可的,何以容纳二十人?”

  一侧,顾永寿闻此出言。

  对于这里还算是熟悉的,先前鲸卿自己做经义卷子的时候,自己和广继兄在院中行走打发时间的。

  后罩房。

  一般为女眷之地,如今,鲸卿没有成亲,自然没有女眷,而且,那里的确是上佳之地。

  地处院落后方,还很是清静。

  房间不少的。

  厢房、上房、耳房、群房加在一块,容纳三四十人不成问题的,鲸卿准备安置二十人?

  “后罩房那里,为山长、山丞、主簿等人所备,还有你们!”

  “我算着房间刚好,也因后罩房的构造,相对宽松一些,若然三四十人住进去,就拥挤了许多。”

  秦钟解释着。

  “这……,山长、山丞他们?”

  “我记得还有一些工坊之地的,那里应可容纳不少人!”

  顾永寿言语一滞。

  山长年岁较大,此外,书院还有一些更老的人,那是早年就待在书院的,有功于书院的。

  也该处于清静。

  如若和年轻学员挤在一块,场面……的确不合礼仪。

  府中能够安置两百多人,已经出乎意料了。

  估计那位掌事也用力用心了。

  两百七十人,还剩下四十人!

  何以安置?

  院中没有地方,那么,就院外给于安置?

  临近一二里之地,也有工坊院子的,是鲸卿将庄子里一些残破院落修补而成。

  住人没问题的。

  “席芦兄,你们回来了!”

  “学员安排的怎么样了?”

  未待秦钟有所语,厅外又行入数人。

  正于一旁同书院主簿说话的江墨轩本能看过去,见状,走了过去,临近不远鲸卿和熙民兄之言,也有闻。

  秦钟也看过去,除了书院的人,还有庄子的人,一位小管事——万三,是万仓的侄儿,年岁二十有余。

  虽然年轻些,不过,身体应该没有万仓好,整个人别样清瘦,不为健壮和魁梧。

  “广继兄!”

  “熙民兄!”

  “秦相公!”

  “已经安排两百有余了,还剩下四十人左右。”

  席芦!

  白石书院一位老牌的秀才学员,年二十左右,身材不显,稍微矮了一些,也胖了一些,留有短须。

  整个人很精神。

  之前顾师介绍过,此人在书院是斋长,负责学员在书院的大小要事,负责稽查考勤,帮忙管理财产、图书、监考。

  还有协助书院发放学员膏火银子。

  “少爷!”

  “如今还剩下四十人,是安置后罩房,还是其余地方?”

  万三也是近前一步,看向主家主子。

  “后罩房之地。”

  “那里……也已经安排好了,眼下唯有那些工坊院子了。”

  “顾师,江师,那里你们也有知晓,若是全部用起来,百人都足够的,容纳四十人不难。”

  “接下来再派去数位负责吃食用度的人,应该无碍。”

  秦钟拱手一礼,看向左右。

  “鲸卿,我也正有此意。”

  “那些工坊院子距离这里也就一二里,不算远,你都已经修整好了,正合用!”

  江墨轩颔首。

  “万三,你去从院里选几个人过去,负责日常的庖厨、浆洗、烧水之事,再从库房送一些财米油盐、蜡烛、灯油等物。”

  “一应诸般,需要齐备!”

  秦钟看向万三。

  “是,少爷!”

  万三应下。

  “如此,甚好!”

  席芦含笑一礼。

  眼下书院遭劫,能够有一处安稳之地就已经很好了,这位小秦相公安排的面面俱到。

  其实……府上的一些房间,如果挤一挤,将剩下的四十人分完不难,却是……那位万大掌事之言。

  那位小秦相公之命,尽可能宽松一些,再以观结果。

  现在……解决了。

  南成庄!

  自己还是知道的,原本是户部康侍郎所有,后来他犯了事,便是抄家灭族。

  庄子也收归内务府了。

  想不到落在小秦相公身上了。

  “鲸卿!”

  “多谢!”

  观席芦等人再次离去,顾永寿看向某人,舒缓一口气。

  此事是自己和广继兄所建言,若是不能办好,多有惭愧,好在……一切无碍。

  “鲸卿,接下来要麻烦你了。”

  江墨轩也是神态轻松许多。

  “哈哈,何有麻烦?”

  “论来,我也没有做太多事。”

  “倒是万仓,你们接下来要辛劳一些了。”

  “分配好人手,负责专门的区域,省的出错!”

  秦钟摆摆手。

  自己也就是动动嘴,真正办事的是万仓那些掌事和院里的小厮,先后回礼。

  视线落于万仓身上,再次嘱咐着。

  “少爷放心,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万仓给于肯定的回应。

  “万掌事,有劳了。”

  顾永寿、江墨轩二人讶然,微微一笑,也是一礼看向那位南成庄大掌事。

  “……”

  “两位先生多礼,都是份内之事!”

  万仓忙深深还礼。

  对于这两位自己还是熟悉的,少爷时常读书在此,他们两位就是师长,还是举人老爷。

  这般年轻……将来还有可能中进士的。

  这般礼数……未有所料。

  “二师,今日人多,厨房那边估计要缓一缓。”

  “不如现在先带着山长他们去后罩房?那里因鲜少住人,稍微简陋了一些。”

  “若然有缺,可从库房取出。”

  厅外院中的雨还在下,就是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瞅了一眼怀表,酉时正刻了。

  若然现在还是晴天,当还有骄阳余晖的存在。

  “也好!”

  顾、江二人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