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尽想美事-《红楼群芳谱》

  “钟哥儿没有意见?”

  “岂非……答应了?”

  “亲家翁……,还望钟哥儿于亲家翁多说道个中缘由,待数月之后,铺子周转过来,四十万两银子,当有归还。”

  “嗯,契约文书?”

  “这个……?”

  钟哥儿这般就干脆应下了。

  嗯。

  少年人办事就是豪爽,扶危济困,就是利落,贾珍喜欢!

  只是……却也不是应下,钟哥儿所言还要找亲家翁商议一下,那个问题……应该不大吧。

  而且有必要吗?

  据自己所知,那些银子……归根结底钟哥儿现在年岁终究略小,一应银子的确当长辈所管。

  四十万两银子!

  论来,对于亲家翁也不算太熟悉,……西府政老爷熟悉,还是多年同僚。

  若然由政老爷给于出面,说道一番难处,应该无碍。

  当无碍。

  钟哥儿之意,还要立下契约文书?

  这个需要吗?

  都是舍亲了。

  还要契约文书吗?

  这么见外的?

  这一点……贾珍没有料到,虽如此,面上还是一丝兴奋之意未散,毕竟,钟哥儿现在已经应下了。

  “契约文书?”

  “文书……于情于礼,的确当立下一个!”

  贾琏旁侧颔首。

  心中也安稳不少。

  钟哥儿手中果然有钱,四十万两银子直接同意了,唯一不确定就是……要同亲家翁商议?

  自古借钱非小事。

  尤其还是四十万两银子。

  契约文书?

  钟哥儿有这个要求也不过分,毕竟……空口白牙借钱四十万?在京城内是不可能的。

  亲家终究也是亲家!

  自己问父亲借钱……还要挨打呢。

  “立下……立下也好?”

  “蓉儿,快去取来纸笔!”

  贾珍还要说些什么,乍闻得贾琏已经应下了,不由……心中无奈,只得颔首。

  于身侧的蓉儿吩咐着。

  贾蓉连忙行向一侧的偏厅之地,那里有一个简单的书案,就是以备不时之需所用的。

  “这份契约文书,我以为……不太妥当。”

  “上面写道,待数月之后,铺子的银子周转有余,当有偿还。”

  “道理如此,却还不为细致。”

  “而且,关于铺子的利银之事,宁府这里,珍大爷自然是做主的,西府那里,琏二叔可以做主?”

  少顷!

  便是一份契约文书当场写出来。

  字数不算多,秦钟拿在手中,快速一览,而后……迎着再次看过来的三道目光,略有摇摇头。

  文书上的信息写的很粗糙,简单提及今儿从自己这里借走四十万两银子。

  待日后两府银子周转过来,待铺子利银有转,便即刻还上!

  立下契约者为贾珍、贾琏二人。

  秦钟手持文书,语落上面的内容,微微一笑,说道这份契约文书的不妥之处。

  如果真签下这份文书,那就完犊子了。

  还是说打量自己年幼,容易糊弄?

  打量老爹非商贾之人,对于一些契约文书不为敏感?

  “不为细致?”

  “钟哥儿怎么说?”

  贾珍轻捋颔下短须,面色有动。

  “钟哥儿无需担心,我前来东府,也是父亲之意,是以,上面留下我的名字。”

  贾琏解释着。

  “的确不为细致!”

  “一则,没有具体的偿还具体时间。”

  “二则,没有相应的补偿约定,其实……因舍亲之故,我是愿意借钱的,爹爹那边想来意见也不大。”

  “还有一点,我因时常在城中行走,对于铺子的情况大体了解一些,眼下,京城内有不少相似的铺子出现。”

  “他们的价格更为便宜,接下来会分走两府铺子的许多盈利。”

  “可以预见,府上铺子的生意会受到影响。”

  “我可以借钱,可我的条件之一是我需要铺子从这个月十四号以后的账本。”

  “从那上面,我可以窥得大概。”

  “以每日大致获取的银两,算出铺子接下来的盈利,如此,制定一个大致期限。”

  “如此,在固定的期限内,给予偿还四十万两银子。”

  “可以偿还,自然事情皆无。”

  “若然不能偿还,则有其它代价弥补,如两府名下的一些田产、铺子、古玩字画等等。”

  “……”

  “此外,四十万两银子乃是涉及两府公中之事,立下契约的文书上,东府这里的珍大爷自然没问题。”

  “西府那里……我要赦老爷和政老爷的亲笔签名和印记!”

  “……”

  秦钟将手中那份先拟定的契约文书落于桌案上。

  借钱!

  也是要有诚意的!

  古往今来,借钱人、欠钱人之间麻烦许多。

  更别说还是贾珍这货。

  一二十年来,都敢从国库掏钱,胆子不用说。

  端量自己年岁小,想要在某些方面糊弄自己?或是尽想美事?

  说着以铺子利银偿还,而两府点心蛋糕铺子的模样自己心中有数,继续这样下去,撑不了多久。

  若然铺子没了,自己四十万两银子打水漂?

  若然在外面的钱庄借钱,人家还要抵押物以及利息,自己这里……已经极其优待了。

  起码没有利息。

  起码没有提前索要什么抵押物。

  随秦钟语落,厅内陷入小小的寂静,贾珍、贾琏、贾蓉三人相视一眼,一时间没有回应。

  “钟哥儿,真要那般细致?”

  “你我舍亲一样的人,还信不过我等?”

  贾珍摇摇头。

  钟哥儿所言的细致……也太细致了,具体偿还的时间?

  还有相应偿还不上的代价。

  要查看铺子六七日来的账目?

  田亩?

  铺子?

  古玩字画?

  还要赦老爷、政老爷的亲笔签名?

  ……

  铺子这六七日以来的账目,自己是知道的,较之中秋节前,账收下降一半不止。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麻烦,怕是账收会更少了一些。

  若然更为艰难,所得会再次减少。

  偿还四十万两银子,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之所以寻找钟哥儿借钱,便是想要在铺子银子不行的情况下,给于拖一拖。

  好歹是亲家。

  拖一拖总无碍吧?

  现在钟哥儿将契约文书弄得这么细致?

  不为所愿。

  “……”

  “如果珍大爷、琏二爷你们觉得立下那样细致的契约合同有损舍亲之故。”

  “那么,还有一种方式,无需契约合同。”

  “也无需很麻烦。”

  “甚至于我就可以做主,而且我爹爹也不会有意见!”

  信不过!

  真信不过!

  贾珍那货真敢说。

  秦钟点了点案上的契约文书,觉三人目光愈发的纠结与难以断决之意,再次一语。

  “嗯?”

  “钟哥儿快说?”

  贾琏大喜,不需要立下契约合同?

  还有这样的事情?

  果如此,钟哥儿先前提出不久好了,也省许多麻烦。

  “不需要立下契约合同?”

  贾珍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也是惊奇不已。

  “嗯。”

  “那种方式也很简单。”

  “只需要老太君开口便好了,有了老太君之意,四十万两银子即刻奉上!”

  秦钟看向三人。

  道出那个不需要立下契约文书的条件。

  “这……,老太太开口?”

  贾琏神色一怔,愕然的看向秦钟。

  小秦相公真敢想?

  让老太太开口借钱?

  小秦相公怎么想的?

  “……”

  贾珍父子无言。

  这个条件的确不需要立下契约文书,老太太开口,钟哥儿送上四十万两银子。

  “钟哥儿,刚才我想着是否还有一种方式。”

  “契约合同可以立下,区别就是,两府从铺子的七成份例中转让于你两成份例!”

  “以为偿还四十万两银子。”

  “如此,更简单了,你觉如何?”

  让老太太开口借钱?

  贾琏连忙将这个念头抛开,万万行不通的。

  更有,刚刚自己又想了一个。

  “两成份例!”

  “四十万两银子!”

  “琏二叔,其实……我对于铺子的份例并无兴趣。”

  “否则,当初也不会将其转手了。”

  秦钟此刻想笑。

  真将自己当做冤大头了?

  两成份例偿还四十万两银子?

  两府铺子的现状,他们心中都没数?

  “老二说的对,钟哥儿,如果两成份例不行,三成份例如何?”

  “如今铺子的生意比你当初转手的时候好些,三成份例偿还四十万两,应该足以!”

  贾珍也表示赞同。

  “我对于铺子真没有兴趣!”

  秦钟再次摇摇头。

  “我之意!”

  “便是这两个。”

  “立下契约文书!”

  “老太君开口!”

  随即,秦钟没有和他们三个继续废话。

  而且,继续废话也无用。

  借钱都这么事多,有本事去城中的钱庄去借,看看人家会开出什么条件。

  想要占尽便宜。

  不可能的。

  “父亲!”

  “我觉得……让老太太知道也好。”

  贾蓉一侧低语建言。

  比起立下那般细致的契约文书,还是让老太太开口好一些,有老太太在,兴许那四十万两以后就不用还了。

  就算要还,也可以拖一下。

  偿还四十万两银子!

  除非将两府掏空,或许等铺子的银子真正积少成多,那也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时间。

  而铺子的银子?

  有西府大老爷、琏二叔在,还有父亲在,嗯,自己也想要得一些银子呢。

  想要积少成多,亦是艰难。

  终究……银子惹的祸。

  不还国库银子?

  降爵?

  见恶于天子?

  那不是四十万两可以弥补的,十多年前,两府已经不得天子之心了,再有这般事……更繁难了。

  “……”

  “钟哥儿,此事……难以断决。”

  “非有回去商量一下。”

  贾琏有些沉默。

  权衡二者,不能做出决定。

  “……”

  贾珍亦是眉目微蹙,原想着以钟哥儿一个少年人,不为有什么麻烦的,谁想到……会是这般。

  略有苛刻的契约文书!

  当然,比起城中黑心钱庄的确好些,却非自己所愿,案上刚刚拟定的那份文书就很好。

  奈何,钟哥儿不接受。

  果然,钟哥儿非等闲少年人可以看待。

  老二有意老太太开口?

  反正,自己不掺和那个事情,就算要让老太太开口,也得他们出面,自己不会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