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秦家秘传-《红楼群芳谱》

  史家史论之言!

  隋唐关陇之论!

  秦业也是从同僚那里听来的。

  论来,自己对于钟儿的事情关注还真不多,却也不是自己不关注,实在是手上的事情不少。

  而且,钟儿现在宁国府,有可儿给于照顾,自己是完全放心的。

  史论?

  钟儿小小年纪能够知道什么史论?近年来,自己请人为他授教,所教导的也都是一些四书五经。

  史书?

  几乎没有。

  倒是家里有一些史书,难道是钟儿自己看的。

  上皇?

  上皇觉得钟儿的史论很新颖?很新奇?

  秦业心中没底,汉朝岁月,史家司马迁为了写就《史记》不知道耗费多少工夫和心血。

  如今的二十四史中,大都是一个个朝代有名的大儒汇聚一处,一起编撰的。

  而后给于史家之论。

  钟儿……多大年纪?

  史论!

  而且,钟儿还想要自己整理?

  自觉要不得。

  退一万步,就算钟儿整理的很好,很出色,之后呢?

  固然可以扬名,却也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今钟儿得上皇、恭亲王欣赏,既然有这等粗略的史论,完全可以大家一块研究的。

  为官做人数十年,秦业还是有些心得的,看向钟儿,给出自己的建言,只会有好处!

  就算接下来整理出来的史论不咋地,也不会有损太多。

  “爹之意!”

  “有可能文人相轻?”

  秦钟品茶的动作一滞,老爹此言……自己还是可以理解的,老爹所言好处……大体自己也能够……理解出来。

  似乎有些道理。

  思绪运转,又念及一些事情,不由神色微动,看向老爹,老爹是担心那些事情。

  “文人相轻!”

  “钟儿,你能够虑到这一点,为父欣慰。”

  “大体如此。”

  “你现在还小,已经位列一等男爵,已经是常人不可思得的了。”

  “身上还有医术之道!”

  “史家史论,固然不错,却于科举无太大作用。”

  “日后,你科举有成,再行细细探究也不晚,那个时候,探究史论才会有益于你的名气。”

  “文人士林,等你考中秀才之后,就会缓缓接触的。”

  “那些人看似不存在,却又存在大周朝野内外。”

  “宁国府的世交北静王虽说是弱冠,可是论名气……在京城之内,比起其它三位郡王都要响亮。”

  “无它!”

  “北静王袭爵之后,便是喜欢招揽一些文人请客,礼贤下士,是以,名声有了。”

  “就是在皇宫之内,有闻北静王说话都是有份量的。”

  “恭亲王亦是如此,他领着修书的差事,十多年了,想来那部欲要超越前朝《永乐大典》的书快要出来了。”

  “汇聚他那里的文人儒生,只会更多,更加的有名气!”

  “钟儿,接下来,你若是能够因此结交、认识一二,裨益良多,有那些人在,你所语的一些史论才会更好更快的被人所知。”

  “被人认同!”

  秦业放下手中的茶盏,将其落于旁侧茶几上,看向身边坐着的儿子,给于轻声缓言。

  自己一生为官不咋地,却不代表自己没有心得。

  如果重来一次,秦业自信可以做到六部侍郎,可以在四十岁左右做到六部侍郎。

  可惜。

  错了一步!

  慢了一步!

  许多事情就不容易弥补了。

  如今垂垂老矣,勉强有一些功劳立下,或许接下来会有擢升,然而……又有何用?

  自己也不会在位置上停留太久了。

  “爹!”

  “我明白了。”

  “论来,昨儿我为荣国府哥儿解围之后,北静王爷还相邀我闲暇前往北静王府。”

  “似乎接下来去见见也好,也不有损什么。”

  秦钟汗然。

  许多事情,自己有时候想的简单了,老爹所言,老成谋国,掏心挖肺之言!

  旁人就不会于自己说这些。

  文人!

  文人相轻!

  现在如此,前身岁月也是如此。

  如今的岁月,文人更有力量。

  麻烦!

  当有权衡麻烦!

  刚才还想着上下六七百年的史论不好整理,如今老爹有此语,秦钟心中思绪运转,已然所得。

  “你自己把握就好!”

  “钟儿,爹数十年来为官,也有一些心得。”

  “那也是爹坐在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这个位置如此安稳的缘故,今儿于你说一些,你要谨记!”

  “本想要等你将来考中秀才,考中举人之后再和你说的。”

  “现在你直接被封授一等男爵,许多事情就不太一样了。”

  “为官与做人都差不多。”

  “做任何事,不要只想着好处的一面,也要想一想做好之后,会有什么危险!”

  “居安思危!”

  “你的一些史家史论为上皇所喜,这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的祸患之源。”

  “别人或许会因此嫉妒你,也会因此在一些事情上使用小手段,如果你独立完成史论,那么,危险就来了。”

  “知道有可能的危险,就可以想到一些弥补之策。”

  “你将史论之功分润开来,同时,一些危险也就顺带分润了,恭亲王府的读书人都是大儒名宿,你的危险也就不算什么了。”

  “就如你让为父一观水泥之物,为父知道那是一个好东西,却非为父所能把握的一个好东西。”

  “你交给恒王就不一样了,所以,你有了一等男爵!”

  “还有将一件事完全做好之后,不要着急出风头,越是想要着急出风头,就越有可能引起麻烦。”

  “枪打出头鸟,要学会中庸。”

  “为父也是近年来才有所悟,可惜……为父的仕途已经定下了,若是早二十年悟出来,为父现在有可能是工部侍郎。”

  “也可能为你留下许多世交故友!”

  “奈何!”

  “奈何啊!”

  “钟儿,为父一生走错了许多,方有如今地步,而你就不能走那些路了。”

  秦业那略有苍老的容颜上,一双骤然明亮之眸盯着儿子,儿子现在有大运道。

  万万不能走错一步的。

  好在自己现在还有一些好活,还能够盯着一些。

  “爹!”

  “我记在心中!”

  秦钟深深颔首。

  为官?

  前身岁月,自己没有做过官。

  这段时日以来,都跟随在恒王小胖子身边,行走工部以及宫中,似乎觉得为官很轻松。

  起码小胖子就很轻松。

  如今,闻老爹如此深沉之言,心中不住忐忑,不住一突,自己貌似小看了一些事情。

  小看了一些人!

  而且……老爹言外之意,似乎还有提及自己不要太出风头,不要因为得了一等男爵就觉得了不得了。

  或许老爹没有言落于此。

  秦钟却不得不想到这一点。

  尽管不想要承认,但秦钟自觉还是欢喜的,起码也是一等男爵,还可以世袭的。

  接下来立功,还能够爵位晋升。

  可那是爵位,并非官位!

  爵位固然尊贵,官位更有力量!

  若然自己得了是一个实权的官位呢?

  也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哈哈,钟儿,你也不要多想,为自己平添繁闹。”

  “无论如何,你现在年岁如此,还不大,为父提前告诉你这些,是想要让你做事的时候,多想一想,多一些三思。”

  “你现在还小,纵然犯一些错误,也无碍的。”

  观眼前的儿子陷入小小沉默,秦业想了想,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是否自己的话让儿子想多了。

  有了心中障碍了?

  这可不是好事。

  自己是提醒一下儿子,并非给儿子添堵的。

  “爹!”

  “我没事,就是在想近来的一些事情。”

  “好在,没有什么隐患。”

  秦钟舒缓一口气。

  这个老爹真够意思,这等经验……都是一生最本源的经验了,自己所得如此,加上前身经历,所得许多许多。

  “那就好!”

  秦业安心。

  “爹!”

  “荣国府、宁国府那里的点心蛋糕铺子三成份例,我转手了,转给贾府世交王家了。”

  “三成份例,获得三十五万两银子!”

  “倒是事先没有和您知会。”

  “……”

  似乎,需要多多同老爹聊聊天了,老爹在仕途上不算成功者,却也不是失败者,好歹一个工部正五品官呢。

  经验可用。

  摇摇头,将心中一些杂念仍开,落于另一个话题上。

  “银子?”

  “银子够用就行了。”

  “你看内阁首席军机大臣李衡山,他们家五代都有进士,前明都是显耀的。”

  “豪富之家?”

  “他们家算不上的。”

  “然而,天下间的富商大贾在他们家面前又能如何?”

  “谁敢轻视他们。”

  “三成份例转手就转手了,钟儿,为父现在所愿,其一就是你安稳长大,科举有成,你如今也有那个心,当有所得。”

  “其二,就是将来娶上一门好亲事。”

  “为秦家开枝散叶,咱们家子嗣艰难,你姐姐……,后来才有你,你将来娶亲之后。”

  “如果子嗣不足,也多纳几个女子为妾侍,争取生上十个八个,反正多多益善!”

  “其三,为父若是能够在临死之前,看到你穿上绯服,就真正的心满意足了。”

  “哈哈,若然你能够将前两件事办好,为父已经很满足了。”

  “绯服!”

  “正常情况,你要三十岁之后,才有机缘可能穿上绯服。”

  “三十岁,二十年!”

  “为父……怕是艰难。”

  “就算穿不上绯服也无碍,你也比我强了,好歹有了一个世袭的爵位,子孙有福了。”

  “子孙有福了。”

  点心蛋糕铺子的生意?

  秦业知道的。

  利润也知道的。

  如今钟儿将其转手,秦业也不为心疼,比起读书,比起其它事情,银子算不得什么。

  够花就行!

  有城南的庄园田地,每一岁所得就花不完了。

  钟儿!

  他很好!

  近来开窍之后,真的长大了。

  心中欢喜。

  秦家没有在自己手上广大门楣,在钟儿手上还是很有可能的。

  自己子嗣艰难,钟儿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想着将来秦家血脉盛开,面上忍不住的欢喜之色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