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4章 心如蜜糖-《红楼群芳谱》

  “非如此。”

  “鲸卿,这如何是掺和那些事?”

  “不过是一观顺天府是否会依从国朝律法处理那些事。”

  “……”

  “一些事情,报纸上有所言。”

  “另外一些事,鲸卿你刚才也有所言。”

  “顺天府衙,处理辖内私斗械斗之事,在一些高门世勋贵胄面前,竟然无功而返?”

  “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天子脚下?”

  “陛下近年来多为整顿吏治。”

  “何为吏治?”

  “首要法道并行!”

  “顺天府昨日所为,实在是……。”

  “鲸卿。”

  “这不是一件小事。”

  “连天子脚下都如此,外省外地呢?”

  “更为偏僻一些的地方呢?”

  “地方官府面对那些豪强绅衿大族,岂非也是多有低头?”

  “庶民百姓如何?”

  “那些人本就力弱,受到欺压的时候,连官府对那些人都要退让,连国法也要退让?”

  “如何是好?”

  “天子脚下都这般,地方官府……怕是不为少。”

  “……”

  “先前我还在福建老家的时候,地方官府也常有那些事情发生,为此,我多有替那些人写状子!”

  “勉强一些力量。”

  “京城。”

  “应该更好。”

  “应更好的!”

  “……”

  掺和那些事?

  淳峰没有半点兴趣,也完全没有那个意思。

  实在是管中窥豹,顺天府衙做出来的那件事,令人心中不悦,也令人实在是不喜。

  顺天府!

  在有宋一朝,那就是开封府!

  那位开封府尹包龙图行事,万民欢喜,不是因为包龙图偏向他们,而是包龙图就事论事。

  而是包龙图以王法为王法!

  数百年来,包龙图的事情传遍天下间,庶民百姓皆想要自己所在的地方出现一位包龙图。

  那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愿望。

  对于官员而言,淳峰觉……是最应该做到的事情,当官不为民做主,还做什么官?

  顺天府前去的人,面对荣国府、王家那些高门大户,退缩了?岂非令人心寒?

  略有黝黑的朴实面上,多有皱眉,深深皱眉。

  看向鲸卿,言语沉沉。

  说着说着,尚未说完,长长的叹息一口气。

  不该如此的。

  不该出现那样的事!

  一隅窥全貌。

  也可见顺天府平日里处理类似之事的做法,媚上欺下?欺软怕硬?辜负陛下的信任!

  陛下让顺天府处理诸事,绝对不是让顺天府那样做的。

  长此以往,人心有失,国朝都会……。

  不再多言。

  又是一叹。

  那亦是自己想着在翰林院停留期满之上,希望外放的缘故,比起在六部诸司衙门做一些事情。

  在外为官一方,更好。

  更可以做一些好事!

  方不负平生所学!

  “……”

  “惭愧!”

  “惭愧!”

  “国有忠岳兄,幸事!”

  “马车随意忠岳兄取用。”

  耳边之音,皆黄钟大吕。

  耳边之音,皆振聋发聩。

  耳边之音,皆当头一棒。

  耳边之音,皆铿锵有力!

  ……

  又听淳峰深深一叹,秦钟多有无言,多有沉默,数息之后,深深一礼。

  自己。

  自己……不如淳峰。

  不如淳峰的为官坚韧之心。

  淳峰的一些性子,自己早早就知道的,早早就明悟不少的,今日……心神颤动。

  “鲸卿,无需此言。”

  “唉。”

  “我只是想着顺天府衙派出去的人,面对高门大户,都那般作为?实在是……心中不是滋味。”

  “这还只是私斗械斗没有出人命的事情。”

  “真要出了人命,而顺天府又这般,岂非放任凶手随意施为?”

  “我若前往顺天府,怕是会为许多人讨厌。”

  “但我心平静,我心如蜜糖。”

  “……”

  淳峰再次叹息一口气,摆摆手,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多言。

  鲸卿行事,已经很好了。

  在宣南坊的诸事中,都是可以看出来的,而今年岁之故,或许对自己所感知的事情不为深刻。

  或许是因为身份少幼尊贵之故,难入庶民之中。

  但。

  鲸卿如今的品性品德,已经超越自己所见的大部分官员。

  鲸卿刚入仕途,只要可以一直持这般本心,就已经极好极好,就已经是许多人的幸事。

  自己!

  鲸卿以前说过,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世上的树叶,也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

  自己的路,不适合鲸卿。

  同样,鲸卿的路,也不适合自己。

  ……

  ……

  “忠岳兄真的去了?”

  “还真是……我所难为。”

  “那也是忠岳兄的性情!”

  “……”

  临近午时。

  因天候愈发闷热而前来走动闲聊的刘东武闻此,不自拱手虚空一礼,一处这般长的时间,淳峰的性子……所知。

  他!

  他竟然就这样去顺天府了。

  刚才饭堂用饭,忠岳兄都没有提及那件事。

  若非自己前来鲸卿这里走一走,怕是也难知那些事,刚进来的时候还怀疑忠岳兄怎么不在。

  去顺天府了?

  为报纸上的一事。

  亦是从鲸卿口中所知更多的一些细节。

  是因为那些,忠岳兄才决意前往顺天府的?

  这……。

  一些事情,不同的人观之,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自己所觉……顺天府前去的差官……似乎没有大碍。

  仅仅晚了一些,今日那个薛蟠还是前往顺天府的。

  荣国府非寻常府邸,一些颜面还是要给的。

  王家那里也是一样。

  忠岳兄所觉……国法律法之下,一切皆小,纵然天潢贵胄也是一样,那……也是无错。

  也许。

  自己有错。

  也许。

  许多人都有错。

  也许,在许多人眼中,忠岳兄才是错的,才是大错特错的。

  但!

  对于天下万万数的庶民百姓而言,忠岳兄所为才应该是对的,可……天下间的事情,有时候并非非黑即白。

  忠岳兄这样的人,很少见。

  出现一位,都是百姓之福。

  其实。

  顺天府那样的作为,也并非罔顾国法,也并非……。

  心间深处,滚动万般思绪,正要深深感慨之,耳边骤然传来一道雷霆炸鸣之音!

  忙看向声音来源处,紧走两步,行至窗前。

  打雷了?

  要下雨了?

  起风了?

  一上午都没有什么风,此刻……突然有了一些风,还有些微凉的风,就是风势不太大。

  虚空之上,前一刻还是万里没什么乌云存在,突然间就出现这么多厚重的乌云?

  随着先前的那道雷霆之音,一道道雷霆之音紧随其后。

  “这就下雨了?”

  “这么突然的?”

  “……”

  秦钟也是多奇异。

  连续数日的炎热、闷热天候,预料之中会有大雨降临,若言今儿就下,还真是没有预兆。

  昨晚上的太虚深处,群星还在不住闪烁。

  这就下雨了?

  算着时间,淳峰现在应该差不多到顺天府了,不知会如何施为?顺天府衙的官员应会头痛吧?

  ******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嘻嘻,姑娘,如今的天候,如今的雨势,这首诗可是不太合适的。”

  “姑娘以前说过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日霜寒秋雨。”

  “如今还是夏日呢。”

  “……”

  突如其来,倾盆大雨由空而落。

  府中原定下午之时,姑娘和姨娘一处城中走一走、转一转的,现在也去不了了。

  只有待在府中了。

  这场雨来的很突然。

  午时快要用饭的时候,便是一阵轰隆隆的雷鸣之音落下,当即便是大雨滂沱。

  现在都快申时了,雨势还是很大,也就比午时的时候小一点点,不知道傍晚之前是否可以停下。

  不过。

  这场雨下来的也正是时候。

  端午这几日,着实炎热,连往年不太容易感觉到很热的姑娘,身子都有些小小的受不了。

  现在好多了。

  窗户半掩盖,织工细腻的窗纱落下,凉风悄悄涌入,多为清凉,不为寒冷,很舒服的感觉。

  老爷这几日多闲暇,若非大雨,府上当是热闹的。

  姑娘!

  五月以来这几日多在家里,大观园那里……去的不多。

  待在家里,老爷多带着姑娘,还有府上姨娘,城中各处游逛,还有城外一些地方。

  自己也跟着去了不少地方。

  待老爷从京城离开之后,姑娘就要长久住在大观园了,再想要如此……就难了。

  雨天之下,自己的事情也不多,打发雪雁去玩耍了。

  姑娘一时兴起,想要动笔写点东西,自己……便是熟练的研墨,瞧着纸上一枚枚熟悉的文字。

  紫鹃一一道出。

  这首诗……自己早早就从姑娘口中听到过的。

  现在。

  姑娘又将它写了出来。

  只是。

  现在写出来不合适吧?

  若说自己擅长欣赏诗词?

  不至于!

  还是姑娘平日里闲着无事同自己说的,说的多了,便是记下了,这首诗是秋雨下的霜寒萧瑟景象。

  寓意……有些哀伤了一些。

  姑娘,莫不是因老爷快要离开京城之故?

  还是单单的写这首诗?

  “李义山的这首诗,不在于秋日、冬日,而在于这首诗的内蕴之意。”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枯荷!”

  “府中也有一处碧波之地,虽不大,也有荷叶,这般大的雨势,荷叶怕是有损。”

  “夏日的荷叶,正是生机勃发之时,枯荷当为残荷。”

  “紫鹃,随我去瞧瞧怎么样?”

  “我想要画一幅画了。”

  “……”美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