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银事非小-《红楼群芳谱》

  “五月!”

  “京官之人离开的不会少,单单咱们翰林院,就有将近十人!”

  “京城内的六部诸司衙门,也不会少。”

  “河南地的民力很多很多,陛下要推进新政新策,那里是一个重要地方。”

  “肯定要派遣得力之人前往。”

  “……”

  刘东武夹过一块炒鸡蛋,这道菜算是饭堂的常见菜。

  想来也是因为鸡蛋容易采买,鸡蛋也容易处理,不过,咀嚼着饭堂的炒鸡蛋,对比自己在府中所吃的炒鸡蛋。

  还是有些差距的。

  炒的火候有些过了,不为鲜嫩,不为喷香,上乘的一盘炒鸡蛋,色泽金黄靓丽,火候适中,吃着刚刚好。

  然!

  都习惯了,什么时候饭堂的炒鸡蛋技艺更进一步,自己才会稍稍惊讶。

  梅学士要外放河南地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

  于翰林院的人而言,不算大事,毕竟外放之言,都已经有短时间了,也就外放布政使参政可以说道说道。

  如若梅学士在布政使参政做的好,保不齐明岁就会位列布政使。

  陛下近年来提拔的人,飞速晋升的不少,只要有才干,只要有决心,陛下会看到的。

  真好。

  有这样的一位陛下,他们为官也是一件好事。

  “河南地,千百年来的中原之地。”

  “那里占地很大,每一岁都会有许多事情发生,水灾、旱灾……多有出现。”

  “尤其,大河从河南地流淌,每到夏日的时候,河水迅猛,常常会有水灾出现。”

  “将来我若外放,也希望可以去河南地。”

  “……”

  淳峰加了一些酱菜,落于饭碗中,这个东西……老家的老母和妻子都会做,做的还不错。

  近月来,也有寄来一些。

  滋味很好。

  饭堂的酱菜,吃着也还行,很是下饭。

  外放!

  梅学士在翰林院待了好多年,都熬到直学士了,在京城也是一等一的清贵。

  河南地。

  自己知道的。

  对河南地的事情了解很多,那里……每一岁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

  惜哉。

  自己没有去过河南地,以后有机会了,定要去瞧瞧。

  在河南地为官,绝对可以历练很多,可以进益许多,就是……算起来,自己要外放,还要不短的时间。

  “忠岳兄,你就这么想要外放的?”

  刘东武笑道。

  和淳峰多为相熟,外放之事,淳峰多有所言,现在……又提起了,还真是特别!

  翰林院的官员,先天就比寻常做官之人……优势大一些。

  毕竟是天子门生。

  翰林院的官,直接就外放的话,太可惜了一些,大体都是在京城六部诸司历练一段时间,而后外放为官。

  如此,有高屋建瓴的眼界和心思,外放之后,许多事情就会更为便捷和方便。

  只要有心,一二十年后,翰林院出身的人,穿上一件绯服不难。

  “我的性子,怕是不太好在京城衙门为事。”

  淳峰吃了一大口米饭,在翰林院为官,在六部衙门为官,自然也不错,只是……那个时候,或许会遇到别的事情。

  官场上的弯弯绕绕,自己不是不明白,不是不知道。

  京城之内,单单自己所知的杂乱事都有许多,让自己在六部诸司衙门为事,自己会顺从?

  多难。

  许多人不会喜欢自己吧?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比起在京城做官,自己更喜欢外放一地,当一个县令,当一个知府,好好的造福一方。

  “以后的事情,不好说。”

  “说不定朝廷对忠岳兄你有别的安排。”

  “……”

  秦钟亦是郎朗一笑。

  外放,只要有心进益,将来都会外放的。

  淳峰的性子,京城的衙门行署也有合适之地,日后之事,毕竟难料,现在所思……有些早了。

  当然。

  说说还是无碍的。

  “京城的许多衙门官员外放,空缺出来的位置,鲜少有本部之人补上。”

  “外省之地的一些官员也会进来许多。”

  “最近,京营之事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动静不小,一些人员多有更换,上十二卫的一些人多有迁任!”

  “……”

  刘东武说着自己所知的一些事情。

  对京城内的一些人而言,还是秘密,实则……也就早晚耳闻罢了,真要是一些机密,也难知。

  “京营节度使桂云岩!”

  “最近名气不小,《京城日报》都有为他宣传造势,想要打听他的消息都不用。”

  “从甘肃提督改任京营节度使,接下来怕是还要晋升。”

  “也可能是陛下为以后的武事所准备。”

  “……”

  淳峰边吃边说。

  翰林院同皇城的联系比较紧密,许多消息灵通一些,刘东武所言的事情,一些自己也耳闻。

  朝廷之事,文武并进。

  文官的事情,变换许多。

  同样,武官、武将群体也有变化,近日来,名声势头比较显赫的就是那位桂云岩了。

  报纸上都有专门介绍此人。

  从那些文字来看,此人是武将世家出身,最初是文官,后来投笔从戎,一路征战,累功至今日。

  非同小可。

  如今又担任京营节度使,只要不出错,以后还会晋升的,位列军机处都不难。

  五城兵马司的变动,还有九门提督的变动,也都有一些耳闻。

  兵事!

  朝廷今岁没有兵事,倒是有闻西北异族多有异动,还有辽东塞外的靺鞨异族也不安分。

  陛下正对国朝各地梳理要事,兵事……此刻怕是无心,如若那些异族真的所动,朝廷自然也是不怕的。

  “武事!”

  “武事一动,朝廷的钱粮就要海量消耗了。”

  “鲸卿你之前所献的三种新式谷物,产量还真是不小,食用起来,滋味也很好。”

  “庶民可以吃饱,则不会轻易生事。”

  “不生事,则各地容易安稳,陛下的新政就容易推进,新政有成,朝廷的钱粮就会多出很多。”

  “于兵事也有助力。”

  “当不会出现数年前府库有缺的模样。”

  “……”

  身为文官,武事鲜少碰到。

  就算为官,就算外放,也基本上很少碰到那般事,除非在边地为官,除非靠近异族为官。

  陛下要文治武功。

  数年来,多有文治。

  武功之道,需在文治之后。

  武事,战事,非小事,能不发生,还是不发生为好,如若真的被异族叩关,武事也免不了。

  刘东武取过旁边的一碗鸡丝肉汤,喝了一口,微微颔首,这碗汤喝着还行。

  “武事之道,在于庙堂!”

  “陛下新政有成,外患不足虑。”

  秦钟又取了一些米饭,自己的饭量不小,饭堂的饭食固然不好,饿着肚子也不好受。

  “嘿嘿,鲸卿此言,妙理!”

  淳峰以为然。

  纵然盖世名将,纵然麾下有百万大军,根本之力还是在于庙堂,在于府库……。

  “哈哈,道理是这般。”

  刘东武悦然。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外乎如此。

  ******

  “林姑娘的那个堂兄,你下午见到他了?”

  “一些事,他也和你说了?”

  “……”

  休沐,是值得开心的。

  其实,秦钟也都习惯了。

  翰林院的事情不多,再加上自己还有宣南坊的一些事,每日间离开衙门不为晚。

  京城走动,其实也多轻松。

  也多自在。

  也能有不少时间去二姐、三姐她们那里去瞧瞧,许多事情自己不理会,看一看还是令人满意的。

  总归。

  自己也算是看着那些地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

  戌正有余,宁国府一处温香恬静之地,秦钟舒服的半靠在沙发软椅上,任由宝珠跪在身边按摩拿捏着。

  手中取过一只香蕉,将其一道道的剥开,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看着不远处还在案几后面处理营生要务的美人,多养眼怡心。

  “见到了。”

  “也一处吃酒了。”

  “一些事……大体也说了。”

  “姐姐看着处理就好,左右不过多赚一些银子、少赚一些银子。”

  “……”

  香蕉还是甜糯的,吃了一口,秦钟说着美人询问的那件事。

  林山。

  下午自己刚出翰林院衙门,刚回到府中,他便是登门拜访了。

  因宣南坊还有一些事,是以一块前往了,一些营生上的事情,林山和自己说了。

  他上午就拜访过东府。

  姐姐毕竟是诸般营生的总掌事之人,近年来的江南许多事情,都是姐姐在操持的。

  “你倒是说的简单。”

  “多赚一些,少赚一些,自非大事。”

  “只是一些人多贪心了些。”

  “金陵之地,也有那样的事情。”

  “直接干脆的退让,反倒会让人小瞧。”

  “不退让的话,咱们远在京城,虽有人手在那里,也难以压过地头蛇。”

  “……”

  身着一件女式淡青色青山苍翠细密纹理的合体风衣,一位形貌端丽艳绝的女子静坐于窗前宽大书案后。

  秦可卿手上动作不绝,执笔不住处理一份份文书,若非晚上和珍大奶奶多说了一会儿话,自己此刻应该处理完了。

  将一份处理完的报表文书放在一旁,瞥了不远处的安闲自在的坏胚子一眼。

  林山。

  他这一次入京,带来的消息……可是不太好的。

  那些事,坏胚子说的简单!美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