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郭靖在世-《红楼群芳谱》

  “小神医,这就是你以前在书院住的房间?”

  “还是书院的上等房间?”

  “也太……太小了吧?”

  “什么都没有!”

  “玻璃屏风没有,地龙管道没有,梳妆台没有,沙发没有,大一些的书案也没有!”

  “书架也没有。”

  “罩房也没有!”

  “……”

  “这里住着肯定不舒服!”

  “……”

  立足房门入口,便可一窥眼前这个房间全部。

  这个房屋房舍……是小神医先前在书院住的地方,未来之前,脑海中有过所想。

  应该诸般都有,也不小,挺舒服的。

  现在!

  根本就不一样。

  不仅不一样,还异常的简陋,异常的朴素,异常的……寒酸,对,有那一点点感觉。

  房间里什么都没有。

  连一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

  床也小小的,不是那种大大的、舒舒服服的、功用多多的描金刻漆拔步床,有桌椅,也是小小的。

  盥洗的地方,也好小好简单的。

  小神医当初就是在这里住着的。

  也太……太受苦了。

  把玩纸扇,踱步于内,端量一切,小郡主很是摇摇头,语落,再次摇摇头。

  “哈哈哈,这里又不是酒楼之地,也非居家之地,自然不能相比。”

  “就是山长所住的地方,也寻常。”

  “这里还算好的,刚才同郡主你们说过大通铺的事情,那里……更简单。”

  “这里……只是夜晚歇息的地方,白日里,要么在学堂,要么在讲经堂,要么在论道之地。”

  “归来,已经不早,稍稍歇息就好!”

  “……”

  “此外,书院之内,不推崇奢华靡费之风。”

  “一般而言,在书院里,是见不到衣着十分锦绣的学员,衣着布料都差不多的。”

  “近年来,书院还在制衣工坊定做不少统一制式的书院士子衣衫,以为所用,价格不高。”

  “衣食住行皆如此。”

  “饭堂之地,所有人吃的饭食都差不多,虽有小灶,也只是精细一点点,但是……价钱很高。”

  “小灶得来的钱财,多弥补大饭堂所需。”

  “住的地方,这里同大通铺的陈设大体一样,所不同,这里是一个人,房间稍稍大一些。”

  “……”

  “书院之内,讲究的是学业精进。”

  “纵然粗布麻衣,只要此次考核名列在前,便为众人瞩目,便为众人钦羡!”

  “否则,整日里吃食皆上,考核的成绩次次靠后,但凡还有一点点羞耻之心,都会很低调的。”

  “……”

  借着千金之女的名头,打开这处关闭的房间不难。

  行走其中,秦钟多感慨。

  不住想起在书院苦读的日子,不住想起在书院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现在回想起来,过去的很快。

  每日,早早起床,快速的盥洗。

  快速的步入学堂。

  诵读经义篇章。

  论道诗词歌赋。

  ……

  画面不住浮现,小郡主所言这里什么都没有,其实……已经足够了,足够了。

  这里是书院。

  有住的地方,吃的也还行,就足够了。

  这里是学业的地方,那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想要在书院里享受,那就来错地方了。

  房间里的一切……没有什么大变化。

  床榻上也是空空如也,棉被之物全部不在了,估计取走了,毕竟……冬日多霜雪,留在这里久了,难以继续使用。

  “真的好小,比我的书房还要小!”

  “小神医,这个房间现在是你老师住的地方?”

  “怎么你老师住在这里?”

  “他现在还是书院的学员?”

  “……”

  福清公主闪烁一双纯净好奇明眸,细细打量着这个……小房间,真的好小。

  自己睡的床,估计都能占据这里三分其一的地方了。

  而这个房间的那个床,也就是一个木架子,上面好像还有床帐架子,好破败的感觉。

  小神医在书院就住这样的地方?

  也太艰苦了。

  也太受苦了。

  也太煎熬了吧。

  自己……肯定受不了的。

  书桌也太小了,连自己宫里的一些案几大都没有,也没有地龙管道,只有一个小火盆?

  冬日里,岂不是要冻死?

  小神医先前就住在这个地方学业?

  也太……不可思议了。

  若非亲眼见到,还真是无法想象,这里也是人住的?就是身边宫女住的地方,都比这里好吧?

  刚才听小神医好像说过,眼下这里是他老师住的地方,那就更为奇怪了?

  自己刚才就想问的。

  “我的老师不少。”

  “先前在家启蒙的时候,请了几位老师,大都是进学的秀才,教导一个刚识文断字的我还是足够的。”

  “后来,我学业渐进,便是从书院寻了两位举人功名在身的老师,一位是此刻这间房舍的主人江师!”

  “还有一位在山脚白石镇住着。”

  “当时我学业水准很低,二师教导我是足够的,绰绰有余的,我学业也因此进益很快。”

  “后来,和恒王殿下办差的时候,碰到刘师!”

  “哈哈哈,论起来,同我所写小说文字中的郭靖有些类似,老师不少,皆受益。”

  “好在,没有辜负一位位师长的教导,学业有成,举业有成。”

  “而几位启蒙师长和江师、顾师他们,运道之故,还在一次次尝试,希望接下来都可以举业有成!”

  “……”

  于福清公主所言,秦钟笑语。

  行至房中的桌案前,上面有一盏铜台,还有一根燃烧一小部分的蜡烛,表面落了不少灰尘。

  老师!

  自己的老师还真不少。

  年关前后,都有礼仪的。

  宣南坊的宋师,年关前后,去了两次,身子还行,年岁有长,仍未放弃举业。

  还在一次次尝试。

  在直隶顺天府治下,……略难,希望有成。

  “嘻嘻,小神医,还别说……还真和那个郭靖有些类似。”

  “郭靖也有好多师父,你也有不少师长,算起来,御前军机大臣刘延顷算是洪七公吧?”

  “嘻嘻,那个郭靖一开始武功不咋地,后来,他七位师父都打不过他了。”

  “再后来,洪七公也打不过他了。”

  “小神医,你也是那样的天才!”

  “这里……也太简陋的。”

  “小神医,你说上元节后,我们慈善捐赠一些银子给白石书院怎么样?”

  “好歹添一些实用的东西。”

  “这里也太简陋了。”

  “……”

  秀步轻抬,行至小神医身边,瞧着小神医伸手轻抚那根铜台蜡烛,小郡主抿嘴含笑。

  小神医刚才拿那个郭靖对比,还真像!

  郭靖的一位位师父最开始之时都比郭靖厉害,后来,都不如郭靖了。

  如今,小神医都举业有成了,还点中恩科探花了。

  除了他那位军机处的老师之外,其余师长还在学业、举业,还不知道何时有成的。

  看来,举业之路还真不是一般的难!

  小神医手中的这根蜡烛也纤细,很小,不如王府用的明烛粗壮,从烛芯来看,质地也寻常。

  心有所动,忽闪忽闪的眼睛眨动,念及一件事情,说着,看向同样近前的长乐姐姐三人。

  “慈善捐赠?”

  “哈哈,无需如此,无需如此。”

  “说起来,公主你们之前捐赠的东西,现在都没用完呢。”

  “至于说添置一些实用的东西,也没有必要,如我先前所言,书院不需要那些的。”

  “不过,真要捐赠的话,倒是用在别的地方。”

  “比如在书院可以立下一些奖学金、助学金之类!”

  “那个还是不错的。”

  “……”

  小郡主的提议,自然好心。

  于书院来说,无大用。

  近一二年,长乐公主她们于书院就有不少捐赠,无论钱两,还是衣物纸笔之类,都没有用完。

  再捐赠一些,用作添加一些实用之物上,用处不大,也没有什么必要。

  迎着小郡主此刻略有不满的噘嘴,秦钟话锋一转,说到另外一个建议。

  “奖学金?”

  “助学金?”

  “这个……好像听小神医你以前说过,只是……没有细说。”

  长乐公主美眸有动,若有所思。

  这两个词……以前听过。

  却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

  “奖学金?”

  “是奖励那些学员钱财吗?”

  “我好像也听过。”

  “助学金什么意思?”

  “……”

  “哼,人家捐赠书院可是好心,你还不愿意。”

  “……”

  小郡主白了某人一眼,让书院的学员住舒服些不好吗?或者让书院盖多一些的房屋,省的挤在一块不好吗?

  小神医还不愿意!

  国子监那里的人有几次也想要请长乐姐姐多捐赠一些银子,自己还不同意呢。

  奖学金?

  助学金?

  如长乐姐姐所言,小神医以前绝对说过的,自己也有些印象,更多的就不明白了。

  “哈哈,郡主之心,自然为上。”

  “书院,其实并不缺少什么钱财,数十年来,从书院走出的才学之士很多很多。”

  “每年,都有不少书院旧人送来各种东西。”

  “如我,每年都要捐赠一千两银子,外加一些常用的丸散膏剂之物。”

  “书院的学风,就是艰苦朴素,也是取自先贤所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子弟来此读书,可以锤炼心志!”

  “寻常人家子弟来此读书,亦可磨炼性情!”

  “……”

  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