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二小姐-《红楼群芳谱》

  人手!

  和小神医出京城,的确没有带太多人手,加一起也就十多人,人太多了……琐碎之事就多了。

  小神医之策。

  可行。

  也唯有那般行之了。

  的确需要派人前往罗家村询问一番,知晓事情是真是假为重,为真……当行。

  为假。

  这一家人就可恶了。

  为假……在自己看来可能性不大。

  旋即。

  于身侧的小成子吩咐着,父王派来的人……也太笨了些,早就注意他们了。

  既然一路无事,接下来他们当办事了。

  可用大事。

  小神医写就文书传到翰林院?

  小神医眼下是翰林院的官,真正实打实的官身,而非虚职。

  自己?

  《京城日报》!

  小神医之意……在报纸上第一版落下此事,可行,必须行之,自己定要行之。

  让京城的人都知道。

  让朝廷都知道。

  如此。

  一些人想要隐瞒……就难了。

  得罪山东的官员?

  ……

  不怕!

  他们也奈何不了自己。

  朝廷落下的国策法令……之所以会出现罗家村这样的情况,和吏治有关吧?

  果然吏治清明。

  果然政通人和。

  果然上下一心。

  ……

  如何会有罗家村之事,就算一些人有私心,也很快就会被压下,吏治……陛下近年来一直在整顿吏治。

  为此,处理的官员很多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少人。

  如此。

  还出现这样的事情?

  侥幸心理?

  觉得不会落到他们身上?

  真真……可恶。

  “小神医……要不文书之事,小王行之……让父王呈递上去,也是一样的。”

  “小王是皇族子弟,就算得罪了一些人也不怕。”

  “你不一样,你的仕途才开始,得罪了那些人不太好。”

  “……”

  “接下来文书……由小王写!”

  接着前言,没等小神医所言,小王爷又是急道。

  得罪人?

  若然罗家村事情为真,陛下定然会彻查,或多或少都会得罪一些人。

  或许连山东巡抚也会被陛下呵斥!

  事情传开了,对小神医不好,对自己?无所谓,别说山东巡抚,就是兼管山东些许事的直隶总督……自己都不怕。

  小神医不一样。

  小神医刚入仕途,就被一些人记下,还是因不太好的事情,不妥……不妥。

  “小王爷,无妨!”

  “既然要做官……一些事肯定不可避免的。”

  “何况……我接下来在翰林院为官,和山东的官员也无牵扯,数年之后,人员调离,事情就淡化了。”

  “如若事情为真,陛下派人来查,肯定知晓是我与小王爷所谋,当有所言!”

  “……”

  “吏治!”

  “无论吏治如何,欲要根治都极难的。”

  “为官的是人,而非天道!”

  “天道无情,人有七情六欲!”

  “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错大一些,吏治就败坏了。”

  “过错小一些、微不足道、无关紧要,吏治……就堪为大治了。”

  “……”

  “小王爷,多福他们回来了。”

  文书!

  这件事真在京城传开了,自己也是躲不过去的。

  秦钟摇摇头。

  小王爷有小王爷要做的事情,自己……也有自己的事情,具体情形……现在还不清楚。

  和小王爷前来历城,想不到却遇到这般事。

  早上到现在……城中行走也有一个时辰了,所见的行乞之人、落魄之人不少。

  在自己看来,有些多了。

  行乞之人?

  为何行乞?

  如果说行乞是一门营生,那……如此天候还出来行乞……那人活该赚钱。

  想来今日的行乞之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得已行乞,没有田地了?

  没有家了?

  没有一切?

  雪纷纷下,寒风愈发刺骨,那些人……,一时间,一颗心也是有些小小的沉重。

  不忍之心?

  有一些。

  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吧?

  助力之?

  一个时辰的时间,多福他们一些人多为那些事,采买的衣裳很多很多,采买的吃食也很多。

  可怜之?

  ……

  小王爷的反应有些大,自己……相对平静了一些,心中……亦有之。

  顺着小王爷的目光再次看向远处那一家人,大雪纷飞,视线受阻,看的不为十分真切。

  多福几个人已经肩扛手提的拿着东西回来了,正熟练的前往那一家人所在。

  衣裳、吃食,外加一点点银钱。

  若是罗家村的事情为真,这五个人还不能够离开他们的视线,待会派一个人盯着就好。

  “小神医!”

  “你说……有没有法子解决眼前之事?”

  小王爷对着远处那一家人摆摆手。

  那一家五口人正隐隐向着这里跪拜叩首,极力的叩首,观之,更为不忍之。

  多为可怜了一些。

  吏治?

  自己也知道难以解决,数千年的时间都没解决,现在想要彻底解决?

  很难。

  既然吏治难以解决。

  那眼前这些人的事情呢?

  语落,看着那一家五口人还在不住叩首,呼喊拜谢之音……有些飘来。

  不自觉走了过去。

  踏步之,又止住了。

  还是不了。

  否则,心中不忍的怜悯之意更甚,得了那些衣裳、吃食当可好好扛过雨雪。

  再有那些银钱,也能够支撑下去。

  将来?

  如小神医刚才所言,带回京城外的庄子上是一个法子。

  人力有时尽!

  城中还有更多的可怜人,自己……难以面面俱到。

  “只要耕者有其田,徭役赋税轻一些,这些人其实不太容易出现的。”

  “有时候国朝定下的徭役赋税不高,落下去的时候……。”

  “哈哈,小王爷,一些事情,你我暂时不必想太多。”

  “一些事情,欲要一下子解决很难的。”

  “唯有慢慢图之,陛下有励精图治之心,接下来正准备着手诸般事,会解决的。”

  “何况,随着新式谷物的推广,也是一件好事。”

  “小王爷无需心意过甚,小王爷现在已经在为他们出头了,若是罗家村事情为真,罗家村的村民就有运道了。”

  “至于天下另外之地,也当会警醒。”

  “要相信天下间尸位素餐的官员是少数,而非多数,否则,天下早就出问题了。”

  “……”

  法子?

  小王爷又询问自己法子?

  自己也非全知全能,有些事情有解决之法,现在却施展不了,也施行不了。

  小王爷是一位性情中人。

  恭王爷、王妃将其教导的纯良、仁善、德行……皆上,有时偶有遇到一二之事,便是入心。

  好事。

  也非好事。

  唯有……宽慰之。

  “唉!”

  “小神医,咱们先回酒楼吧,小王现在没有继续行走的心情了。”

  小王爷颔首。

  小神医所言道理,自己都明白,就是……想着一个时辰以来目睹的诸般情形。

  多感怀伤心了一些。

  伸出手掌,白雪落下,自己想要回去了。

  “世子!”

  “那些人来了。”

  小成子也刚好归来,身后安安静静的跟着一行人。

  ……

  ……

  “世子!”

  “秦公子!”

  “……”

  “许家二小姐闺名芳名不可知,我等一上午打探来的消息中,同许家二小姐有关的不少。”

  “很多消息!”

  “多有夸赞、誉美!”

  “许家二小姐近年来在历城名声不小,稍有打听,许多人都知道她!”

  “城中有一处制衣工坊便是许家二小姐开立,招入之人皆城中女子!”

  “非寻常女子!”

  “而是家境特殊的女子。”

  “要么家境十分贫寒,要么没了丈夫,要么是尚有余力的妇人……。”

  “在制衣工坊里做工,月钱不低,足可够那些人家过活,只此一点,为城中许多人称赞。”

  “是以,制衣工坊做出来的衣裳,在城中售卖不错,附近都有名气。”

  “……”

  “此外,许家二小姐在城中还有立下广济饭堂,里面的饭食很是便宜。”

  “就是每个月开启的时间不多,似乎是因银子短缺之故。”

  “对了,少爷,今儿下午……城中东方楼有一场宴饮,正是许家二小姐一些人发起的。”

  “目的是想要募捐一些银子,以为慈善之用,这些……奴才听着有些熟悉,好像有些类似京城一些事了。”

  “……”

  “此外,此外……还有事情和许家二小姐有关。”

  “有传城中车知府的小儿子近年来对许家二小姐有意,一直有心,城中知晓的人很多。”

  “世子,……。”

  “……”

  午时!

  秦钟和小王爷正在酒楼雅间吃午餐,临近丈许开外,有数人并肩而立,正低首不住说着什么。

  所言所语,秦钟很有兴趣。

  是关于城中许家的消息。

  关于许家二小姐的消息。

  还真不少。

  就是……自己听着也有些熟悉。

  制衣工坊?

  城中也有制衣工坊?

  广济饭堂?

  这……很低的价钱吃饭?每个月开启的时间不多?

  百草味?

  京城的百草味一直开着,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没有停歇,一直开着。

  有庄子的供应,再加上恒王、长乐公主她们投入的银子,足可长久维持低价物美饭事。

  东方楼?

  距离此间不远,上午行走城中……从其旁边走过,是一处占地很大的酒楼。

  许家大小姐……下午在那里出现?

  募捐银子?

  慈善之用?

  又有些京城的模样。

  无论是募捐之词。

  还是慈善之词。

  都是京城流出来的。

  归本……还是自己提出来,由长乐公主、小郡主她们推出去的,那些募捐之事、慈善之事为京城不少贵人喜欢。

  那些人闲着没事做,做一些慈善之事……正合心意。

  历城这里……也有了?

  着实有趣!

  就是……此刻所得许家小姐的消息同途中小王爷所言……不太一样吧?

  仕女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