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秦州知州托克清阿也表现出色。
他指挥若定,率领清军与南八营的铁正国、李朝栋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令人惊讶的是,托克清阿竟然在短时间内压制住了对方,使得南八营的回民军陷入了被动局面。
然而,就在回民军内部一片混乱之际,穆生花在柳师爷的怂恿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成立成正国。
穆生花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时也是为了凝聚甘肃哲派回民军的力量。
他还特意将同治二年定为成正元年,并遥尊金积堡的马化龙为最高首领。
然而,马化龙对于穆生花的拥戴却并不领情。
他深知清军的强大,如果接受了穆生花的拥戴,恐怕会引火烧身,让清军将全部的压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不仅要面对清军的攻击,还要应对来自蒙古的骑兵部队的威胁。
自从穆生华占领固原、平凉及陇东一些县城后,认为攻取平、固的目的已经达到,遂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一时放松了警惕和防范。
固原城驻防的是穆生花手下的王大桂,妥师,柳师爷几人。
王大桂府邸内,暗沉的檀香裹着压抑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成了沉重的铅块。
一名黑衣人负手立于堂前,斗篷如墨池般泼洒在青砖地上,阴影如鬼魅般攀上他的脸颊,唯有一双鹰隼般的眸子在缝隙中闪烁,声音如淬毒的刀锋划破死寂。
“王教长,多隆阿大人的三路铁骑已压境甘肃,马蹄踏碎山河的声响,您该比我还清楚吧?”
他忽地冷笑一声,指尖轻叩桌案,震落几粒浮尘:“别说你们哲派这点残兵,就是陕回精锐在渭城一战也是损兵折将——八员旅长,数十位营团长血溅黄土,连陈扶昊手下大将马德兴头颅还在朝廷那边放着!您以为那陈扶昊真能成事?”
“再说了陕回与各新门宦水火不容,今日他兵临成都城下,明日若他黄袍加身,第一个要剜的便是你们这些异己!”
“更别说,马化隆凭祖辈余晖坐教主之位,您却只能在这暗堂里饮冷茶——这口气,您咽得下去?”
王大桂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颤,茶汤在盏中泛起涟漪,映出他眉间褶皱:“阁下深夜造访,总不至于是来给哲派唱丧歌吧?”
他忽地抬眼,目光如针尖刺向斗篷下的黑影:“朝廷的刀悬在头顶,陕回的狼环伺四周,马化隆的权杖又压着脊梁……您这‘好心’提醒,莫不是藏着更毒的饵?”
黑衣人喉间发出低哑的笑声,斗篷忽地一震,露出腰间半截玄铁令牌,刻着盘踞的九头蛇纹:“王教长果然通透。我们希望您可以占据固原城并且夺取平凉城”
随后黑衣人身后的几人抱进来一箱子金元宝。
“王教长,只要您助我们夺取平凉城,到时候我上奏朝廷封您为哲派教主,教民不同意,我等用刀逼着他们同意!”
黑衣人嗓音骤沉,袖口忽地滑出一枚鎏金令符,其上蟠龙纹路在烛火下灼灼生辉,“这可不是空口许诺——朝廷已拟好诏书,只待平凉城头插上龙旗,您便是名正言顺的哲派之主!”
“穆生花?南八营?届时他们不过是你座下听令的蝼蚁罢了。”
他喉间溢出阴鸷笑意,指尖叩击箱中美金,金锭相撞的脆响如催命符咒,“更别说,甘肃提督萧庆高投敌,甘肃提督位置空了。而您在哲派的地位远远不如,甚至不如穆生花手下南八营的那些将领——难道您甘心永远屈居人下,做他人棋盘上随时可弃的卒子?”
王大桂掌心沁出冷汗,茶盏在指尖打颤,琥珀色的茶汤溅出涟漪。
他凝视着箱中金芒,喉头滚动,却仍强作镇定:“朝廷的许诺……我如何信得过?若事成之后翻脸不认,我岂不成了孤家寡人?”
言辞间却已泄露三分动摇。
黑衣人倏然逼近,斗篷掀起的阴风裹挟着血腥气:“王教长多虑了。”
“多隆阿将军亲口允诺,金印玉册皆已备妥。至于您担心的‘翻脸’……”
他忽地抽出腰间短刃,刃尖挑开箱底暗格,一卷朱砂御旨赫然显现,“此乃密诏,加盖军机处印鉴,您若不信,大可现在就验看真伪。”
“再说,您如今有固原城防之权,手握兵符,何愁没有筹码?若事有不协,您大可据城而守,朝廷断不会自毁长城。”
烛光摇曳,映得王大桂面色阴晴不定。
他忽地瞥向堂外,远处戍楼传来更夫梆子声,三更已至。
固原城的夜色如墨,城墙外隐约可闻战马嘶鸣——那是清军先锋营的哨探正游弋于十里之外。
他深知,穆生花手下铁正国等人被牵制陇南,主力要驻守华亭和平凉,固原城守军孤立无援,若清军铁骑压境,破城只在旦夕。
而黑衣人口中“甘肃提督”之位,恰如悬于眼前的蜜饵,让他喉间干渴难耐。
“若我应允……”他嗓音沙哑,终是吐出关键一问,“如何确保马化龙不从中作梗?他若插手,哲派内必生变故。”
黑衣人嘴角勾起诡笑,从怀中抽出一封密信,蜡封上印着九头蛇纹:“教主之位,朝廷自会颁旨册封,马化隆到时候就交给朝廷大军了,至于哲派内部……”
他压低声音,字字如毒,“您只需依计行事,待平凉城破之时,我们自有手段让那些反对者‘闭嘴’。柳师爷与妥师不是对您颇有微词吗?届时,他们的头颅可作您登位的祭品。”
王大桂瞳孔骤缩,指尖掐入掌心。
窗外忽有夜枭啼鸣,撕破死寂。
他望着箱中金元宝映出的自己扭曲面孔,终是长叹一声,将茶盏重重搁下:“好……我助你们夺平凉。但朝廷的承诺,必须立字为据,加盖督抚大印!”
言罢,他取过案头兵符,印章在烛光下泛着冷芒,“今夜子时,开南门放行清军——但记住,若食言,我拼得鱼死网破,也要拉你们陪葬!”
黑衣人桀桀大笑,斗篷翻飞如鸦翼:“成交!明日此时,平凉城头,必见王教主旌旗!”
他指挥若定,率领清军与南八营的铁正国、李朝栋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令人惊讶的是,托克清阿竟然在短时间内压制住了对方,使得南八营的回民军陷入了被动局面。
然而,就在回民军内部一片混乱之际,穆生花在柳师爷的怂恿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成立成正国。
穆生花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同时也是为了凝聚甘肃哲派回民军的力量。
他还特意将同治二年定为成正元年,并遥尊金积堡的马化龙为最高首领。
然而,马化龙对于穆生花的拥戴却并不领情。
他深知清军的强大,如果接受了穆生花的拥戴,恐怕会引火烧身,让清军将全部的压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不仅要面对清军的攻击,还要应对来自蒙古的骑兵部队的威胁。
自从穆生华占领固原、平凉及陇东一些县城后,认为攻取平、固的目的已经达到,遂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一时放松了警惕和防范。
固原城驻防的是穆生花手下的王大桂,妥师,柳师爷几人。
王大桂府邸内,暗沉的檀香裹着压抑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成了沉重的铅块。
一名黑衣人负手立于堂前,斗篷如墨池般泼洒在青砖地上,阴影如鬼魅般攀上他的脸颊,唯有一双鹰隼般的眸子在缝隙中闪烁,声音如淬毒的刀锋划破死寂。
“王教长,多隆阿大人的三路铁骑已压境甘肃,马蹄踏碎山河的声响,您该比我还清楚吧?”
他忽地冷笑一声,指尖轻叩桌案,震落几粒浮尘:“别说你们哲派这点残兵,就是陕回精锐在渭城一战也是损兵折将——八员旅长,数十位营团长血溅黄土,连陈扶昊手下大将马德兴头颅还在朝廷那边放着!您以为那陈扶昊真能成事?”
“再说了陕回与各新门宦水火不容,今日他兵临成都城下,明日若他黄袍加身,第一个要剜的便是你们这些异己!”
“更别说,马化隆凭祖辈余晖坐教主之位,您却只能在这暗堂里饮冷茶——这口气,您咽得下去?”
王大桂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发颤,茶汤在盏中泛起涟漪,映出他眉间褶皱:“阁下深夜造访,总不至于是来给哲派唱丧歌吧?”
他忽地抬眼,目光如针尖刺向斗篷下的黑影:“朝廷的刀悬在头顶,陕回的狼环伺四周,马化隆的权杖又压着脊梁……您这‘好心’提醒,莫不是藏着更毒的饵?”
黑衣人喉间发出低哑的笑声,斗篷忽地一震,露出腰间半截玄铁令牌,刻着盘踞的九头蛇纹:“王教长果然通透。我们希望您可以占据固原城并且夺取平凉城”
随后黑衣人身后的几人抱进来一箱子金元宝。
“王教长,只要您助我们夺取平凉城,到时候我上奏朝廷封您为哲派教主,教民不同意,我等用刀逼着他们同意!”
黑衣人嗓音骤沉,袖口忽地滑出一枚鎏金令符,其上蟠龙纹路在烛火下灼灼生辉,“这可不是空口许诺——朝廷已拟好诏书,只待平凉城头插上龙旗,您便是名正言顺的哲派之主!”
“穆生花?南八营?届时他们不过是你座下听令的蝼蚁罢了。”
他喉间溢出阴鸷笑意,指尖叩击箱中美金,金锭相撞的脆响如催命符咒,“更别说,甘肃提督萧庆高投敌,甘肃提督位置空了。而您在哲派的地位远远不如,甚至不如穆生花手下南八营的那些将领——难道您甘心永远屈居人下,做他人棋盘上随时可弃的卒子?”
王大桂掌心沁出冷汗,茶盏在指尖打颤,琥珀色的茶汤溅出涟漪。
他凝视着箱中金芒,喉头滚动,却仍强作镇定:“朝廷的许诺……我如何信得过?若事成之后翻脸不认,我岂不成了孤家寡人?”
言辞间却已泄露三分动摇。
黑衣人倏然逼近,斗篷掀起的阴风裹挟着血腥气:“王教长多虑了。”
“多隆阿将军亲口允诺,金印玉册皆已备妥。至于您担心的‘翻脸’……”
他忽地抽出腰间短刃,刃尖挑开箱底暗格,一卷朱砂御旨赫然显现,“此乃密诏,加盖军机处印鉴,您若不信,大可现在就验看真伪。”
“再说,您如今有固原城防之权,手握兵符,何愁没有筹码?若事有不协,您大可据城而守,朝廷断不会自毁长城。”
烛光摇曳,映得王大桂面色阴晴不定。
他忽地瞥向堂外,远处戍楼传来更夫梆子声,三更已至。
固原城的夜色如墨,城墙外隐约可闻战马嘶鸣——那是清军先锋营的哨探正游弋于十里之外。
他深知,穆生花手下铁正国等人被牵制陇南,主力要驻守华亭和平凉,固原城守军孤立无援,若清军铁骑压境,破城只在旦夕。
而黑衣人口中“甘肃提督”之位,恰如悬于眼前的蜜饵,让他喉间干渴难耐。
“若我应允……”他嗓音沙哑,终是吐出关键一问,“如何确保马化龙不从中作梗?他若插手,哲派内必生变故。”
黑衣人嘴角勾起诡笑,从怀中抽出一封密信,蜡封上印着九头蛇纹:“教主之位,朝廷自会颁旨册封,马化隆到时候就交给朝廷大军了,至于哲派内部……”
他压低声音,字字如毒,“您只需依计行事,待平凉城破之时,我们自有手段让那些反对者‘闭嘴’。柳师爷与妥师不是对您颇有微词吗?届时,他们的头颅可作您登位的祭品。”
王大桂瞳孔骤缩,指尖掐入掌心。
窗外忽有夜枭啼鸣,撕破死寂。
他望着箱中金元宝映出的自己扭曲面孔,终是长叹一声,将茶盏重重搁下:“好……我助你们夺平凉。但朝廷的承诺,必须立字为据,加盖督抚大印!”
言罢,他取过案头兵符,印章在烛光下泛着冷芒,“今夜子时,开南门放行清军——但记住,若食言,我拼得鱼死网破,也要拉你们陪葬!”
黑衣人桀桀大笑,斗篷翻飞如鸦翼:“成交!明日此时,平凉城头,必见王教主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