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雾气还未散尽,部队外围的马蹄声便越发的涌动起来。
孙德胜的骑兵师并未掩藏任何行踪,像一道褐色的洪流,沿着河谷迂回到第一装甲集群的补给线侧后方。
右翼出现大量骑兵的消息,引得第一集团军指挥部的所有参谋惊动。
随后纷纷传递出西南方面军、中五国方面军的调动计划。
克莱恩特非但没有害怕,还露出了很多兴奋。
“好好好,我正愁敌军主力避而不战,依托城市坚守呢。我巴不得他们的主力露头,依托强大的装甲师撞翻他们,吃掉他们。”
“苏维帝国的士兵像一盘散沙,只要坚持冲锋,装甲师必然攻无不克。”
“下令通知侧翼的14装甲师,不用担心骑兵师的问题,正面撞向中五国方面军,我要试试对方的成色。”
“同时下令第16装甲师、第25装甲师齐头并进,与14装甲师形成联同。”
克莱恩特一上来就调动绝对主力,让三个装甲师齐头并进,互相掩护着撞向沿线。
其配属的13军、52军都是步兵部队,辖四个步兵师。
此刻也被调动起来,负责掩护装甲师的侧翼,以及后方可能出现的威胁。
上午九点十五分,战场的前沿出现了炮兵齐射的场面。
中五国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投入3个炮团,分散到阵地外围,依托122/152毫米榴弹炮,向阵地前线齐射高爆榴弹。
猛烈的炮击一反常态。
有参谋提醒克莱恩特大将,“将军,敌军此次异动较为异常,与之前的防守态势不同,我们是否回缩阵线,以不变应万变?”
“敌军很可能是有预谋的合围。”
克莱恩特却是极为的自信。
“不必,装甲师最好的武器是进攻,而最好的防守也是进攻。”
克莱恩特大将坚信剑走偏锋,能够打开眼下的局面,手上的装甲师就是最有利的武器,他将用精妙的指挥,送苏维帝国部队一场接一场的大溃败。
南方面军在之前几个月的作战中损失了大量的兵力。
坦克损失1000余辆,各式火炮丢失损失4000余门,配合作战的飞机几乎损失殆尽。
根本没把对方的防御当回事,反正苏维帝国士兵只会依托城镇实施防守,没有什么花样。
就算有,也不是汉斯坦克的对手。
第14装甲师的反击异常迅速,双方的炮火在侧翼交错。
密集的炮弹落下地面,掀起一片又一片的泥坑。
高爆榴弹炸出来的深坑内迅速积水,反倒是成了天然的阻隔装甲部队的凹地。
沿着第14装甲师的进攻方向上,丁伟安排大量的反坦克火力,采用弹性防御的手段,梯次部署了多道反坦克火炮阵地。
这些反坦克炮阵地多用伪装遮盖,瞄着不断逼近的装甲部队,骤然偷袭开火。
泥浆遍布的战场,让坦克的速度下降很多,更有利于反坦克炮的发挥。
不仅仅是37毫米、45毫米、57毫米反坦克炮,还增加了76毫米加农炮,增加了反坦克火力。
梯次火力轮番开火,阻扰装甲师的推进。
重点打击目标是轻型坦克、三号坦克,至于四号暂时打不动。
在梯次防线的后方,则部署了T-34、KV-1坦克,以及38t改造的突击炮,用于配合步兵。
像一道道钢板,将装甲14师拦截在战场之上。
各道防线的反坦克武器同时发难。
战防炮的炮弹精准命中坦克的侧装甲,反坦克步枪手则集中火力射击坦克的履带和观瞄设备,76 毫米加农炮更是对着坦克集群进行拦阻射击。
后方的榴弹炮连也纷纷下达了开火命令,一瞬间密集的炮火化作漫天的火雨,接连坠落阵地。
中五国方面军的间瞄火力非常优越,突出一个精准,接连打掉装甲14师的掩护火力。
师属的炮团、炮营、高射炮营等,均遭受到了密集的火力覆盖。
这让装甲师的进攻为之受挫。
步坦炮协同,才能发挥装甲师的真正实力,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必然影响突击。
第 14 装甲师的进攻势头瞬间被遏制,克莱恩特脸色终于变得难看。他没想到中五国方面军的反坦克防御如此严密,更没想到对方会放弃城镇,在开阔地带与他的装甲师正面对抗。
“让第 16、第 25 装甲师加快推进,从两翼包抄!” 克莱恩特咬着牙下令,他不信自己三个精锐装甲师,会拿不下对方的防线。
对方投入重兵的同时,李峰也终于下达了全面拦截的作战意图。
“分别通知张大威、张大彪、佟伟、涅佐夫、曹振宇,从正面拦截敌军三个装甲师,坦克师主力全部出击,来一场正儿八经的装甲对决。”
放在之前,李峰还会考虑避敌锋芒。
现在分批装备了600多辆T-34坦克之后,坦克集群的战斗力已经质变。
足够顶得住三号、四号坦克的冲击,也足够应付对方的反坦克火力。
双方的飞机半斤八两,各自有二三百架。
第一装甲集群配备的是BF-109战斗机,以及斯图卡轰炸机。
西南方面军手上则是伊尔-2“黑死神”攻击机,I-16等战机性能肯定是不如BF-109E型战斗机的。
但汉斯帝国的空军部署,不足以影响整个阵线,此刻空军的主力必然先保证苏维科夫战役。
真正用在眼下战场的,顶多是一二百架飞机,不足以影响战斗的走向,真正的交锋还是在地面。
随着李峰一声令下,中五国方面军的坦克集群如同一道钢铁壁垒,猛地撞向进攻队列。
有了李峰装甲集群的阻拦,让三个气势汹汹的装甲师瞬间出现进攻停滞的状态。
侧翼的进攻部队接连涌现出来。
首当其冲的是骑兵集团,接连涌现在南部战场,朝着克莱恩特兵团的腰腹位置猛刺。
大量的轻型坦克、摩托化步兵随即露面,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插向德军装甲师与步兵师之间的结合部,不断分割着他们的联系。
正面牵扯、侧翼迂回的战术,李峰也是轻车熟路的。
克莱恩特想凭借装甲优势击溃他们,显然是痴人说梦。
北部战场也出现了西南方面军的身影,两股兵力从南北夹击,共同投入大量的火炮。
炮声震天,如同天罚。
孙德胜的骑兵师并未掩藏任何行踪,像一道褐色的洪流,沿着河谷迂回到第一装甲集群的补给线侧后方。
右翼出现大量骑兵的消息,引得第一集团军指挥部的所有参谋惊动。
随后纷纷传递出西南方面军、中五国方面军的调动计划。
克莱恩特非但没有害怕,还露出了很多兴奋。
“好好好,我正愁敌军主力避而不战,依托城市坚守呢。我巴不得他们的主力露头,依托强大的装甲师撞翻他们,吃掉他们。”
“苏维帝国的士兵像一盘散沙,只要坚持冲锋,装甲师必然攻无不克。”
“下令通知侧翼的14装甲师,不用担心骑兵师的问题,正面撞向中五国方面军,我要试试对方的成色。”
“同时下令第16装甲师、第25装甲师齐头并进,与14装甲师形成联同。”
克莱恩特一上来就调动绝对主力,让三个装甲师齐头并进,互相掩护着撞向沿线。
其配属的13军、52军都是步兵部队,辖四个步兵师。
此刻也被调动起来,负责掩护装甲师的侧翼,以及后方可能出现的威胁。
上午九点十五分,战场的前沿出现了炮兵齐射的场面。
中五国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投入3个炮团,分散到阵地外围,依托122/152毫米榴弹炮,向阵地前线齐射高爆榴弹。
猛烈的炮击一反常态。
有参谋提醒克莱恩特大将,“将军,敌军此次异动较为异常,与之前的防守态势不同,我们是否回缩阵线,以不变应万变?”
“敌军很可能是有预谋的合围。”
克莱恩特却是极为的自信。
“不必,装甲师最好的武器是进攻,而最好的防守也是进攻。”
克莱恩特大将坚信剑走偏锋,能够打开眼下的局面,手上的装甲师就是最有利的武器,他将用精妙的指挥,送苏维帝国部队一场接一场的大溃败。
南方面军在之前几个月的作战中损失了大量的兵力。
坦克损失1000余辆,各式火炮丢失损失4000余门,配合作战的飞机几乎损失殆尽。
根本没把对方的防御当回事,反正苏维帝国士兵只会依托城镇实施防守,没有什么花样。
就算有,也不是汉斯坦克的对手。
第14装甲师的反击异常迅速,双方的炮火在侧翼交错。
密集的炮弹落下地面,掀起一片又一片的泥坑。
高爆榴弹炸出来的深坑内迅速积水,反倒是成了天然的阻隔装甲部队的凹地。
沿着第14装甲师的进攻方向上,丁伟安排大量的反坦克火力,采用弹性防御的手段,梯次部署了多道反坦克火炮阵地。
这些反坦克炮阵地多用伪装遮盖,瞄着不断逼近的装甲部队,骤然偷袭开火。
泥浆遍布的战场,让坦克的速度下降很多,更有利于反坦克炮的发挥。
不仅仅是37毫米、45毫米、57毫米反坦克炮,还增加了76毫米加农炮,增加了反坦克火力。
梯次火力轮番开火,阻扰装甲师的推进。
重点打击目标是轻型坦克、三号坦克,至于四号暂时打不动。
在梯次防线的后方,则部署了T-34、KV-1坦克,以及38t改造的突击炮,用于配合步兵。
像一道道钢板,将装甲14师拦截在战场之上。
各道防线的反坦克武器同时发难。
战防炮的炮弹精准命中坦克的侧装甲,反坦克步枪手则集中火力射击坦克的履带和观瞄设备,76 毫米加农炮更是对着坦克集群进行拦阻射击。
后方的榴弹炮连也纷纷下达了开火命令,一瞬间密集的炮火化作漫天的火雨,接连坠落阵地。
中五国方面军的间瞄火力非常优越,突出一个精准,接连打掉装甲14师的掩护火力。
师属的炮团、炮营、高射炮营等,均遭受到了密集的火力覆盖。
这让装甲师的进攻为之受挫。
步坦炮协同,才能发挥装甲师的真正实力,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必然影响突击。
第 14 装甲师的进攻势头瞬间被遏制,克莱恩特脸色终于变得难看。他没想到中五国方面军的反坦克防御如此严密,更没想到对方会放弃城镇,在开阔地带与他的装甲师正面对抗。
“让第 16、第 25 装甲师加快推进,从两翼包抄!” 克莱恩特咬着牙下令,他不信自己三个精锐装甲师,会拿不下对方的防线。
对方投入重兵的同时,李峰也终于下达了全面拦截的作战意图。
“分别通知张大威、张大彪、佟伟、涅佐夫、曹振宇,从正面拦截敌军三个装甲师,坦克师主力全部出击,来一场正儿八经的装甲对决。”
放在之前,李峰还会考虑避敌锋芒。
现在分批装备了600多辆T-34坦克之后,坦克集群的战斗力已经质变。
足够顶得住三号、四号坦克的冲击,也足够应付对方的反坦克火力。
双方的飞机半斤八两,各自有二三百架。
第一装甲集群配备的是BF-109战斗机,以及斯图卡轰炸机。
西南方面军手上则是伊尔-2“黑死神”攻击机,I-16等战机性能肯定是不如BF-109E型战斗机的。
但汉斯帝国的空军部署,不足以影响整个阵线,此刻空军的主力必然先保证苏维科夫战役。
真正用在眼下战场的,顶多是一二百架飞机,不足以影响战斗的走向,真正的交锋还是在地面。
随着李峰一声令下,中五国方面军的坦克集群如同一道钢铁壁垒,猛地撞向进攻队列。
有了李峰装甲集群的阻拦,让三个气势汹汹的装甲师瞬间出现进攻停滞的状态。
侧翼的进攻部队接连涌现出来。
首当其冲的是骑兵集团,接连涌现在南部战场,朝着克莱恩特兵团的腰腹位置猛刺。
大量的轻型坦克、摩托化步兵随即露面,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插向德军装甲师与步兵师之间的结合部,不断分割着他们的联系。
正面牵扯、侧翼迂回的战术,李峰也是轻车熟路的。
克莱恩特想凭借装甲优势击溃他们,显然是痴人说梦。
北部战场也出现了西南方面军的身影,两股兵力从南北夹击,共同投入大量的火炮。
炮声震天,如同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