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丁伟建议炸掉所有桥梁-《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打完电话回来后,丁伟、周卫国两人已经有了一些建议。

  “长官,您来的正好,我建议安排一支骑兵专门负责炸掉所有的桥梁,阻断敌军所有的撤退路线,将第一装甲集群堵在这片区域,来一个关门打狗。”

  “您看,这几座桥是第一装甲集群撤退的关键通道,只要炸掉它们,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抬头瞥了一眼丁伟。

  李峰抬头瞥了一眼丁伟,心里暗笑,这小子还是老样子,对炸桥情有独钟。

  周卫国也点头附和:“丁伟说得有道理。而且骑兵行动灵活,在这种泥泞地形里比机械化部队更有优势,适合执行这种突袭炸桥的任务。我觉得可以让骑兵师来执行这个任务。”

  李峰看着地图,手指点在几个大型桥梁,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个建议不错。不过炸桥不是小事,得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你们俩再完善一下炸桥的方案,包括骑兵的行进路线、炸桥的具体时间和备选方案,等会儿咱们再详细讨论。”

  他突然咳嗽一声:“诸君先暂停一下,有新的消息同步。”

  众多参谋纷纷看过来,看向李峰的方位。

  “此次作战兵力不仅仅是我们中五国方面军,刚刚接到电话,西南方面军的35万兵力也将跟我们联合作战。”

  “所以这是一场80万对20万的优势兵力战。”

  作战室内瞬间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声,参谋们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80 万对 20 万,这样悬殊的兵力差距,让胜利的天平瞬间倾斜。

  “我最初的设想是投入少量兵力,重创第一装甲集群,那么现在的策略要变一变喽,以四倍兵力,不仅仅是重创对方那么简单,来点难度,吃掉它们。”

  “80 万收拾 20 万,还能让他们跑了不成?把克莱恩特的第一装甲集群连根拔起。”

  周卫国眼中放光,他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第一装甲集群的核心区域:“如果西南方面军能从正面顶住,我们就可以派骑兵和部分机械化部队从两翼迂回,配合丁伟说的炸桥行动,彻底切断他们的退路和补给线。到时候前后夹击,不愁吃不掉他们。”

  对于参谋而言,如何分配部署是难题。

  可参战兵力达到80万的情况下,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作战,难度指数直线下降。

  “卫国,你亲自牵头,重新计算兵力部署,研究地形对德军撤退的影响,草拟新的作战计划。”

  “丁伟、张大彪、涅佐夫等人,以及参谋部所有,全面配合,务必在三天内给我拿出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出来。”

  “三天后西南方面军统帅铁木将军,将到我部参观。”

  “届时,我会以该方案作为此次会战计划的蓝板,此次会战计划将作为我方面军首次大规模作战的模板战,代号大本钟计划。”

  简单的两句话,瞬间让整个计划的格调提升了不少。

  原本的突袭战变成了大规模会战,小规模的局部突袭升级为全方位的歼灭作战。

  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难度级别。

  从突袭到会战,需要投入的火炮、弹药、坦克等物资都得重新详细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得绞尽脑汁去考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突袭讲究轻装快攻,以出其不意制胜,讲究的是出奇制胜。

  歼灭战就必须是光明正大的围攻,符合“以正合”的核心。

  “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周卫国起身立正,沉声应道。

  丁伟也收起了之前的兴奋,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放心吧长官,我跟张大彪他们肯定全力配合周参谋长,一定在三天内拿出让您满意的计划。”

  涅佐夫作为苏维方面的参谋代表,也郑重表态:“我会调动所有苏维参谋的力量,提供最详尽的地形和德军兵力情报,协助制定计划。”

  这一点还真不需要,李峰本人就是活地图。

  不仅知晓附近的地形情况,还知晓敌军的部署分布情况。

  先依托现有的侦察部队,探查敌军实情,在真正计划落地前,他会借助即时战略视野修正计划,休整炮火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铁木司令的车队从北边过来,绕了一个弧形,到达中五国方面军驻防的核心区。

  李峰摆出来的是铁桶阵,中心区域属于机动兵力,外围则是步兵。

  拱卫其司令部的所在。

  车刚停稳,他就裹着厚重的军大衣跳下来,苏维人的长相也大不相同,铁木司令具备蒙古血统,头上不怎么长头发,鼻梁高挺笔直,有股岁月的沉着与坚毅。

  “李同志的指挥部倒是比我想象的整洁。”

  “沿途的士兵刚正坚毅,已经没有溃兵的迹象了。”

  李峰呵呵一笑,老子的治军水平还需要你吹。

  “里面暖和,咱们边看计划边聊。”

  大家是为了歼灭第一装甲集群而来,没工夫闲扯皮。

  进入指挥部大楼后,周卫国顶着疲惫的眼圈,刚刚喝了一杯浓茶,准备展示他的作战计划。

  作战室里的巨大地图前已经挤满了人。

  眼看各位参会人员都到了,他毫不客气的开场。

  用指挥棒指着顿河沿岸的桥梁:“开战之前,我部骑兵师将在一天内炸掉这三座桥,同时派出三个骑兵师袭扰第一装甲集群的补给线。”

  随后指挥棒猛地转向西北侧,“西南方面军的坦克旅需要在这里建立防线,阻止克莱恩特向第六集团军靠拢。”

  “主力作战方位在东南、东北两个方向。我部坦克师与西南方面军的坦克师协同压进,形成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

  “正面则依托步兵师、炮兵师、航空师,提供火力输出。”

  “如此一来,必将第一装甲集群拦截在60公里范围内,进而吃掉他们。”

  铁木司令的参谋们立刻围了上来,有人掏出卷尺测量地图上的距离,有人用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这些人随后发出了一些疑惑。

  “贵部对第一装甲集群的侦查如此清晰,作图水平超出意料。”

  “连对方后勤点位,以及重要的仓库都标记了出来。”

  “真是让人佩服。”

  战争之所以难打,莫过于它属于一团迷雾。

  如果能侦查清楚敌军的部署情况,难度就大大滴下降了,只需针对性的投入兵力、火力,便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