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林子:李峰有事儿真上啊-《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每时每刻都有士兵命丧战场。

  慈不掌兵,作为一支部队的指挥官,要时刻保持头脑冷静,寻找破局的办法。

  丁伟所能掌握的三个师,通过不断添油的手段,稳住了战线。

  但也仅仅是稳住战线而已,延缓装甲师的推进。

  想要抗衡装甲师,非得让坦克师上不可。

  步兵师配备的火力严重不足,纯步兵更无法抵抗坦克压进。

  要么有飞机支援,要么有大量的火炮,否则就只能通过地形、河流、沼泽等地段,限制装甲师的压进。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丁伟的指挥可圈可点。

  能在23装甲师的猛攻下稳住局面,足够证明指挥能力了。

  李峰逐步接过指挥权。

  准备投入更多的兵力,三个师不够,再加六个师的兵力,利用即将到来的夜间,发动一波反攻。

  他最大的手段是即时战略视野,能够充分发挥炮兵威力。

  而夜间,装甲师的突击能力大打折扣,步兵师能够有所发挥。

  十几公里的阵线上,士兵接连接到反击的消息。

  无线电台无法通知的,就让骑兵通讯。

  确保各师各团各营各连,都能接到最新的指令,都能按要求进行战术动作。

  在李峰精准的指挥下,各支部队仿佛突然间有了默契,如同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不断向敌军进攻的薄弱处反击。

  步兵突击的位置,赫然是装甲师的衔接处,亦或者后勤车辆位置。

  装甲师最精锐的部分在于装甲团,其次是2个摩托化步兵团,其他的是炮团、反坦克炮、高射炮部队。

  左右两翼同时发起反击,支援炮火朝着精准的坐标覆盖。

  依旧是间瞄火炮大狙的玩法,利用火炮的精准度,弥补装甲力量不足的弊端。

  连续几炮落下,将停滞不前的坦克开盖。

  几个装甲班组正吃饭呢,炮弹从天而降,直接来了一波灌顶伤害。

  无论是四号短管,还是三号坦克,遭遇榴弹炮灌顶,也是遭不住的。

  邪门。

  真他娘的邪门。

  23装甲师的师长是伦斯菲尔德少将。

  这位年轻少将放下饭盒,几乎是同一时间,收到了来自多个防线的求援信息。

  敌军竟然从多段突击,宛若握紧的手掌,反击的势头异常猛烈。

  在炮火掩护之下,辛辛苦苦推进的阵地防线,再一次被夺了回去。

  战场之上一共有10个师的兵力在调动,从上帝视角看下去,宛若一群小蚂蚁朝着西方反推。

  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优势兵力,对阵线上的汉斯部队进行包围。

  全都是以多打少的局面。

  李峰异常清楚敌军的部署情况,你部署一个连,那就调一个营打你。

  你部署一个团,那就调一个师打你。

  从兵力而言,苏维帝国从始至终都有兵力优势。

  此次反击,穿插了不少T-34坦克跟38t改造的突击炮,平均每个连队搭配2辆坦克作战。

  不管是从火力,还是从部署上,都让汉斯帝国的军人吃了大亏。

  打起来异常憋屈。

  任他们拼死反击,也挡不住苏维帝国士兵的反扑。

  这些兵力被李峰精准地投放到各个关键节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优势兵力集群,对着阵线上的汉斯部队展开包围。

  兵力如同好多个张开的巨网,朝着阵地罩去。

  汉斯帝国士兵的阵地在优势兵力的冲击下,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孤舟,摇摇欲坠。

  伦斯菲尔德少将看着不断传来的战报,脸色铁青。

  他试图调动预备队反击,却发现无论将兵力投放到哪里,都会遭遇数倍于己的苏维帝国部队。T-34 坦克的履带声和 38t 突击炮的轰鸣声如同催命的丧钟,不断在他耳边回响。

  “撤退,立刻向第六集团军主力靠拢!” 伦斯菲尔德少将不甘心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23装甲师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放弃攻占的防线,被迫向后撤退。

  于撤退过程中,遭遇的反击更为猛烈。

  夜间的炮火如同白昼,漫天的硝烟,仿佛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

  这一撤,意味着花费一天进攻打出来的十几公里纵深,一口气全部丢了出去。

  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装甲师的攻势?

  第六集团军的主力重新调整部署,向中五国方面军的位置逼近。

  大将赖歇瑙一夜没睡,于第二天天明时分,调动了3个主力师,与23装甲师汇合,挡在了战场的前线。

  “我们似乎被牵着鼻子走了,难道就不能考虑,对中五国方面军执行一次迂回包抄的手段吗?”

  “也对他们来一次大包围,歼灭其主力。”

  集团军参谋摇摇头。

  “将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策略是夺取哈尔科夫,威胁苏维帝国的工业区,贸然改变进攻方向,会让帝国的战略难以实施。”

  “哼,战略,战略,我差点损失一个装甲师。”

  伦斯菲尔德少将一夜损失了48辆坦克,气的吹胡子瞪眼。

  当然了,李峰这边的损失更大,主要体现在兵力的损耗上。

  手头上大部分士兵是溃败下来的西南方面军老兵,还有一部分是中五国预备役士兵,训练不足,作战能力不佳。

  在反扑作战的过程中,不少人死在己方火炮之下。

  步炮协同、步坦协同过程中,造成了不少误伤。

  好的方面是反推阵线,夯实了士兵的士气,向他们证明了自己的指挥能力。

  缴获的汉斯坦克、步枪、机枪就是最好的证明。

  伤兵送到后方治疗,部队轮番换防,继续向第六集团军发起小规模的进攻。

  依托炮火,训练预备役师。

  靠汉斯帝国的精锐练兵,也只有李峰干得出来了。

  枪声、炮声连绵,一直持续了三五天,等第六集团军的主力集结,稍微调整了作战方位后,李峰突然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

  在敌军集结之前,猛地向后撤退20公里。

  23装甲师、第三装甲师陡然前扑,动用了三百多辆坦克,结果扑了一空。

  阵地上连个人影都没有。

  “将军,敌军阵地已经空无一人,是不是作战意图被对方提前察觉了?”

  空无一人?

  赖歇瑙倒吸一口凉气。

  “不可能,是不是你们突进的太慢,让敌人跑了?”

  两位少将纷纷摇头,装甲师半天突进十几公里,这是常规的突进速度。

  正常部队根本反应不过来。

  除非对方提前预知了装甲师的意图,提前向后调动了。

  20公里距离,恰恰是装甲师一波冲锋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