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调周卫国至战区参谋长一职-《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接下来三个月时间,第八战区全面休整。

  春末夏初,已然燥热。

  天气燥热,日军的内心也非常燥热。

  千田、王英两人凑在一起,暗中数钱。

  这俩人在一年的时间里,靠鸦片赚了上亿日元,供应的烟草、烟膏子已经遍布华北方面军内。

  几乎每个部队都有他们的影子。

  连关东军、华中派遣军、华南派遣军内,也出现了绥远的货。

  仗打不打无所谓,钱确实得赚到手。

  “王桑,最近的我惴惴不安啊,第八战区完成了对第一军的作战,一如当年的驻蒙军,杀的干干净净,清理的干干净净。”

  “我有预感,第八战区随时可能对华北方面军动手。”

  “咱们得想办法提前往南调拨,避开李峰这个瘟神。”

  王英猛点头。

  李峰这家伙确实有点邪性,能打又能杀,驻蒙军被干掉也就算了,第一军几万人也被他收拾了。

  还是手起刀落,一两个月时间迅速清理干净。

  如果打个十个月半年,还不让人头皮发麻。

  仅仅两个月,把第一军的势力清扫一空。

  这明显有较大的实力差距啊。

  华北方面军的日子不好过,八路闹、雁门纵队闹、35军闹,依托太行山向外辐射,搞得日军头皮发麻。

  往北部增调了2个师团主力,勉强维持局面。

  从始至终,日军从来没有占领过县城内的土地,一直是沿铁路线驻防。

  县城大片的农村,就成了游击部队的活跃范围。

  赵刚带雁门纵队往东,顺正太线扑向石门,目前三个主力旅分别在石门周边活跃,盯着日军的大型据点流口水。

  尤其是李云龙,一直叫嚣着打龙城。

  结果龙城被楚云飞搞定了,现在开始叫着进攻石门。

  一个纵队的兵力,跟石门110师团对峙,牵扯住了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

  35军同样,付无义在冀中焕发出了第二春,吸收了一些兵力,占据了3座县城。

  背靠太行山,背靠察南。

  进可以到冀中平原游击,退可以撤入察南山区。

  统帅部甚至还在偷偷拉拢付无义,支持他在冀中做大做强。

  北方不能只有第八战区,还得扶持牵扯的人手。

  付无义显然是很合适的一个。

  如能从统帅部拿到军饷、物资,他有信心在平原地带开设一片基业。

  李峰对此心里明镜一样,睁一眼闭一眼。

  第八战区要在三个月时间完成整编、休整、军工产能的提升。

  还要迎来一件大事,那就是从漠北至集宁的铁路贯通。

  一年的修筑工程,此刻加钱加人,已经在夏末的时候看到了收尾。

  还有十几天,便可通行火车进行试路。

  三个月时间几乎是一晃而过。

  大批的风冷式重机枪涌入第八战区部队,取代水冷马克沁、九二式重机枪。

  独立军、46军等主力部队,率先更换为ZB37重机枪。

  一共300余辆轻型坦克,600多门榴弹炮,装备给主力师。

  李峰还在龙城晃悠,冯牧、楚云飞两人陪同。

  “距离龙城军工的恢复还需要些时间,扩建的战车工厂将在9月份启用,我们已经搞定了10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龙城战车工厂就专门生产自行火炮。”

  “金城第二座战车工厂已经投产,依旧是先生产38t坦克,待产量补足至2000辆,再考虑生产歼击车、防空坦克这两类。”

  李峰打断了冯牧。

  “歼击车、自行反坦克炮的版本要优先。”

  “优先?我们没有这方面需求啊。日军的豆豆车、97式坦克数量不多,依托火炮、反坦克炮足够解决,没必要过早的生产歼击车。”

  “谁说我要对付日本人的坦克了?”

  “不对付日本人,那对付谁?”

  “当然是为了远征,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手下的日本人,还有更广阔的西方战场。我已经在抽调独立军的主力了,准备从晋战区撤离,向金城方向集结。”

  “晋战区交给龙城集团军足够,接下来对日军作战,由云飞牵头,为我解忧。”

  “当然了,在撤离之前,独立军还是要挑选1-2个师团,以雷霆手段歼灭之。”

  李峰得尽快解决盛有才的问题,把兵锋推到西疆,随时能够进入中亚。

  按照希元首的进度,年底会签署计划,明年六七月份,会贸然打开东线战场。

  那时候就是李峰千载难逢的机会。

  手上反坦克的武器不足,轻型坦克由无法跟动物园、T34等中型坦克争锋,李峰必须有1-3个反坦克营,装备38t改装的追猎者歼击车。

  依托即时战略视野,可以避开敌军装甲集群,不打硬碰硬的战斗。

  但必须有反制的手段。

  摩步师必须有歼击车,才有把握跟坦克师、装甲师、机械化师作战。

  李峰对独立军的定位根本不是打日军师团,目标是搞西线装甲师的。

  接下来的军工生产,按照他的要求即可。

  打乱一些原有的计划。

  “另外,调周卫国回龙城,金城的战车工厂已经进入正轨,马龙蛟、马红宾各军也完成了一轮完整的整顿,不需要他在金城坐镇了,调到我第八战区参谋部,任参谋长一职。

  他得把脑子用在指挥作战上。”

  从独立军参谋部,调入战区参谋部,确实是李峰的一言堂。

  一句话的事情,手下不需要反对,也不需要反驳。

  各级军官也利用三个多月的休整时间,完成了一轮深造。

  三个月能学多少?

  若是有心,便如同海绵一样疯狂汲水,开拓视野。

  若是无心,你给他三年也是一无所知。

  考核的作用,不就是筛除浑水摸鱼之辈,筛除毫无天赋之人吗。

  考核的残酷,不及战场的残酷的十分之一。

  中华之地大物博,有一点很好,从不缺少有天分之人。

  李峰对军官的要求要提升,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就能担任主要军官,要知晓现代化作战,知晓机械化作战。

  不合格者,随时准备淘汰。

  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精锐,保留下来的才能保证部队战斗力。

  月末,

  龙城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

  通知师级以上军官,全部到龙城进行会议。

  这也算是第八战区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战区会议,李峰要为战区点足方向,调动战区内的军长,主动承担到一线作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