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金樱子熬糖-《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今日看见的事情太过震撼,哪怕桑榆回到棚中也久久未能回过神。

  桑兴嘉伸手在她面前挥了挥:“小妹,你怎么了?”

  他似乎总是能第一时间察觉到桑榆的异常。

  “没、没什么。”桑榆不打算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家人,事情牵连甚广,他们知道只会徒增烦恼。

  桑兴嘉并不打算让她随意糊弄过去,追问道:“你去还铁器之前还很正常,是在峡谷里发生了什么事?”

  “……”这人真是,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又格外聪明。

  “是看见了些事情,但和我们无关。”桑榆只能这么说。

  她倒不是个冷血无情、能对眼前惨案置之不理的性格,但眼下她们一家生存都是个问题,哪来的闲工夫去管别人的事。

  尤其桑永景、桑兴嘉两父子饱读圣贤书,书读得不怎样,却满脑子仁义道德,若是被他们得知事情内幕,指不定要闹成什么样。

  “是不公之事?”桑永景继续追问。

  “唉……”桑榆长叹一声,双手交叉枕在脑后,透过头顶的窟窿看天:“大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处处都有公正。”

  哪怕是她,也不敢说自己是个多么光伟正的人物,谁心里没有些不能更不敢对人言的阴暗事。

  个人如此,更何况是整个世界。

  桑永景被她一番话说得沉默,学着她的动作靠墙望天:“小妹,你说读书真的有意义吗?”

  他自小便在父亲的影响下努力用功读书,十分勤奋,刚开始的时候还常常被夫子夸奖。

  可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得到其他几房兄长的欺凌,将事情告诉父亲,父亲也只让他多忍让。

  自那以后,他就算学了九分也只展露两分,做个同学中的庸人。

  他读了很多很多书,知晓古籍会写文章,若没有出现抄家流放一事,本该在这次科举中崭露峥嵘。

  他还记得开蒙第一课时,夫子用《礼记·大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开头,给他们一群稚童讲述读书的意义。

  可随着读过的书越来越多,他却越来越迷茫。

  在举家被抄家流放后,更是时常后悔,觉得自己读书根本无用,若是早习些拳脚功夫,事到临头也能保护家人。

  被他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桑榆侧头看他。

  见他一双眼睛在火堆的映衬下忽明忽暗,脸上满是迷茫,心下就是一惊,自己这位哥哥该不会想不开吧。

  “读书自然是有用的,不然为何各个都要用功读书考科举呢。”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绝大多数苦读的目的都是为了考中科举、功成名就、光耀门楣。

  以桑榆自己的观点来看,这些人读书的目的太过功利,但带着功利心去读书就不是读书了吗?

  看进去的文字、学到的知识难道会因为功利心而消失吗?显然不会,都是切实的收获。

  “那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中科举?”桑永景又问。

  不论是父亲还是学堂的夫子都时常叮嘱他要用功读书,努力考取功名。

  他却时常在想,大伯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考中功名、为官多年,一朝行差踏错连累全家,往事皆成空。

  他不想像大伯一样,提心吊胆地在朝堂上度日。

  桑榆一瞪眼睛:“当然不是!考中科举算是一种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可不是目的啊。”

  “大哥你读书这么多年,难道从没想过考中科举以后要做什么?没有想做的事吗?”

  这话问住了桑永景,他还真没仔细思考过,只一门心思地读书再读书,好像考中科举以后,一切就会划上休止符一样。

  他不再多言,只望着天空陷入沉思,重新思考起自己读书的意义。

  桑榆又望向天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那些人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她还是愿意帮一帮他们的。

  一夜无梦,清晨时分,桑榆掀开盖在稻种上的蒲叶,惊喜地发现它们短短一夜之间窜高了三四厘米,已然成了稻苗。

  这个长度差不多已经勉强能用,她当即就准备开始制糖。

  将之前去刺去籽只保留果肉的金樱子用淡盐水浸泡十来分钟去涩,再次冲洗沥干后起锅烧火。

  果肉与清水按一比三的比例放入锅中,大火煮沸,等沸腾后加入清洗干净的稻苗。

  之后只添些细枝,用小火慢慢熬煮,直至果肉软烂。

  等锅中的水分逐渐变少,就可以捞出过滤掉果渣,保留汁液继续熬煮。

  一般来说这个步骤用纱布最好,但如今条件有限找不到纱布,便照旧用蒲草叶编出个小漏斗用来过滤。

  过滤完的汁液倒回锅中,继续小火熬煮并不断搅拌,熬至汁液黏稠挂勺,类似于蜂蜜状,就算完成。

  若是现在往里面加入些草木灰或者石灰,中和沉淀其中的杂质,提升糖的纯度便能得到真正的结晶糖也就是沙糖。

  不过这种法子成功的概率太低,耗费的时间还很长,得不偿失,桑榆直接没考虑过。

  熬好的糖散发出浓烈的香气,在旁的几人伸长脖子不断嗅闻,口中开始分泌口水,好香啊好想吃。

  桑榆将熬好的糖从火堆上取下免得时间过长烧糊发苦,一转头便瞧见全家咽口水的场面,她不由失笑:“有这么香吗?”

  桑兴皓一颗小脑袋连连点头,满眼期待地看向她问:“阿姐,什么时候能吃啊,我就吃一点点。”

  他知道这是阿姐做来卖的东西,但他真的很想尝一口。

  金樱子本就香甜,之前处理的时候,他就吃过几个果肉,甜甜的很好吃。现在经过熬煮后,香味更加浓郁,味道想来也更好。

  桑榆笑着轻点在他鼻尖:“小馋猫,想吃就吃点。”

  东西确实是做来卖的,但全家人参与其中,辛辛苦苦才做出来的糖,也应该自己先尝尝。

  用勺子挖出一大勺放进碗中,桑榆招呼众人一起来尝尝。

  她用竹筷筷尖挑出一点糖浆,放在嘴边吹凉后才缓缓送入口中,其他人也都学着她的动作品尝起来。

  喜欢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