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先付出一点儿代价-《穿成八零老太,断亲后靠空间暴富》

  等贾大山的事情完结后,时间已经进入到四月份了。

  看着春暖花开的京市,林璃放下浇花的水壶。

  港城那边的事情,也该了结一下了。

  回到房间后,拿出地下赌城的地图,反复琢磨着怎么才能捣毁这个地下赌城。

  经过几天的思考,林璃想到了一个办法。

  东星帮和另一伙黑帮“洪胜堂”最近因为地盘问题闹得很凶,年前还在码头发生了一场械斗。

  她决定利用这个矛盾,给东星帮的地下赌城制造点麻烦。

  她出门去买了些鞭炮和易燃的杂物。

  等到深夜时,乔装打扮好,一个念头就到了地下赌城的后门。

  后门的守卫相对松懈,两个混混正靠着墙抽烟聊天。

  林璃趁他们不注意,把鞭炮和杂物堆在后门的角落里,点燃了引线,然后迅速躲到了远处的垃圾桶后面。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突然响起,伴随着火光冲天,地下赌城里的人顿时乱作一团。

  守卫们以为是洪胜堂的人打过来了,纷纷拿起钢管、砍刀冲了出去。

  赌徒们也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趁着混乱,林璃利用空间的隐身术偷偷溜进了那个存放赌资的小房间。

  用事先准备好的撬棍撬开了保险柜,把里面的现金和一些值钱的金表、项链装进了早就准备好的布袋里,然后迅速从后门跑了出去。

  随后,她将用左手写的匿名信送到了港城最敢说真话的《港城晚报》社。

  她在信里详细描述了东星帮地下赌城的位置、运作方式以及绑架勒索的恶行,希望报社能够曝光他们的罪恶行径。

  虽然她知道报社可能因为害怕东星帮的报复而不敢报道,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等一切事情做完后。

  她一个念头就回到了京市。

  看着夜空中的圆月,心情舒畅。

  随后,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

  四月的风卷着榆叶梅的落瓣,斜斜扫过四合院的青砖地。

  林璃被院里的麻雀吵醒。

  她披衣走到院心,看见石榴树抽出了新芽,青砖地上的榆叶梅瓣被露水浸得发潮。

  林老三和两小只早已去学校上课去了。

  她将两小只的转学材料整理整齐。

  将户籍证明、成绩册、疫苗本、奖状,还有她连夜誊写的家庭成员关系说明等等。

  一一放进了档案袋里。

  一走出院门。

  胡同里的早点摊飘着油条香气扑面而来。

  林璃直接拐进了早餐店。

  点了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一笼鲜肉包,就吭哧吭哧的吃了起来。

  两京市两年了。

  京市特产的老豆浆,她也喝出了甜味。

  一个月不喝,心里还怪想它。

  大快朵颐的吃完早餐。

  把饭钱放到桌子上后,笑着跟老板打了一声招呼就回到院门口,骑上自行车就去向派出所。

  路上蹬着二八自行车的邮递员跟她擦将而过,他车筐里的《人民日报》露出“经济特区建设”的标题。

  林璃急忙叫住他,买了一份今天出版《人民日报》。

  站在街角,就快速的翻阅起来。

  二十分钟后,把上面的重点新闻看完后,脸上含笑的骑上车继续前进。

  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她已经养成了每日阅读报纸的习惯。

  到达派出所门口。

  他旁边的青砖楼前竖着根木电线杆,广播里正播着《新闻和报纸摘要》。

  合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京腔,她将车停在公共停车场。

  进门时,传达室的老张头眯着眼打量她。

  “来办事?”

  林璃点头,把手里档案袋扬了扬。

  “给俩孙子办转学证明。”

  老张头往屋里喊了声“王户籍在”,便继续低头用红蓝铅笔在登记簿上划勾,搪瓷缸子在桌上留下圈水渍。

  户籍室里飘着墨水和烟草混合的气味。

  王户籍员正趴在绿漆办公桌前写着什么,桌上的马蹄表滴答作响,表盘玻璃裂了道缝。

  他抬头推了推黑框眼镜,看了看林璃,指了指靠墙的长凳。

  “先坐着,填这个表。”

  递过来的表格是油印的,林璃摸出别在胸前的钢笔。

  沙沙沙的写了起来。

  “监护人写你?”

  王户籍员抽着烟问,烟雾缭绕中看见表格上“祖母”两个字。

  林璃赶紧点头,拿出户籍证明。

  “孩子们现在跟我,我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

  王户籍员接过资料,开始认真仔细的查看资料。

  时不时的还会向林璃询问孩子的父母情况。

  林璃都一一作答。

  如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林璃都拿出资料来一一展示。

  “俩孩子属啥的?”

  王户籍员突然问道。

  林璃掐着指头算:“虎子属蛇,耀耀属羊。”

  他点点头,在证明上添了行资料属实,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声,却又忽然停住。

  “学校的学籍证明带来没?”

  林璃赶紧从布包里抽出两张泛黄的纸。

  那是前几天去小学和幼儿园开的,盖着“某某区实验小学”的红章,教导主任用毛笔写的评语墨迹还泛着光。

  王户籍员把证明和申请表订在一起,蓝封皮上贴着张褪色的老照片,是林璃年轻时的照片,辫子垂在胸前。

  他对着照片看了看林璃,忽然笑了:“十几年过去了,你这眉眼没变啊。”

  林璃不好意思地拢了拢鬓角,微微一笑。

  资料审核完成后,王户籍员把盖好公章的证明递给林璃。

  接过来,看了上面的资料都没有问题后。

  笑着向他表达了感谢。

  然后,将证明资料放进了档案袋里,朝着林虎的小学骑去。

  十分钟后,到了小学门口。

  小学的校门是两扇铁栅栏门,门柱上刷着红漆,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传达室的李大爷认识林璃,隔着窗户喊:“来找张主任?”

  林璃应着,看见操场上有几个学生正在扫着落叶,扫帚把上绑着红布条。

  教导主任办公室在西厢房,门口挂着块木牌。

  张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女老师,梳着齐耳短发,袖口别着块蓝布袖套。

  她看见林璃手里的档案袋,赶紧把正在批改的作业本推到一边。

  “昨儿就听说你要来。”

  林璃把从派出所开的证明递过去,张主任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忽然指着“迁往地”一栏问。

  “港城?那得要教育局的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