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金銮殿内,楚帝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语气带着莫名的轻松:“传令西境,再增派三千精锐,务必在七月前抢回五千匹战马。趁着大秦眼下无暇南下,把骑兵给朕好好练出来,别等人家打到门口,咱们还没个像样的反击。”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六月已过半,不过两月便是秦军南下的日子,陛下怎会说无暇南下?独孤文忍不住出列:“陛下,距秋收不过两月,秦军动向频频,我等正该加紧固防备战,为何...”
楚帝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因为大秦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忙。”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天罚已经得手,大秦七公主萧雅,此刻已被我大楚所擒。”
“什么?!”
“陛下英明!”
惊呼声与赞叹声同时响起,群臣脸上的凝重瞬间被狂喜取代。户部尚书耶律鸿抚掌道:“有七公主在手,秦帝投鼠忌器,必不敢轻易南下!我军正好趁此时机操练,日后定能与秦军一战!”
“不错!”兵部尚书袁鸣紧随其后,“可派人去秦都送信,逼秦帝割让献州,否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满是狠厉。
楚帝笑着点头,正享受着群臣的吹捧,却没注意到,站在殿中央的林钦,那位娶了长公主司徒明月之女,上一届状元的吏部侍郎,垂下的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惊怒。
林钦,正是大秦潜伏在大楚的五皇子萧照凌。方才听到萧雅二字时,他握着笏板的手几乎要将其折断。那个在他身后喊哥哥的丫头,竟落入了楚帝的手里!
楚帝的笑声,群臣的附和声,此刻都像针一般扎在他心上。他想起自己在楚地的隐忍。娶了司徒明月之女,是为了获取司徒皇族的信任;考中状元,是为了打入大楚朝堂;甚至在楚帝面前装出对大秦的不屑,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助大秦一统天下。可如今,他的亲妹妹成了阶下囚,他却只能站在这里,听着仇人炫耀功绩。
“林爱卿,”楚帝忽然点名,“你是吏部侍郎,又娶了朕的外甥女,最是忠心。那萧雅性子刚烈,恐不服管教,你说该派谁人前去看管才好?”
‘林钦’猛地抬头,强压下眼底的怒火,躬身道:“陛下,天罚行事谨慎,交由他们看管最为妥当。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大秦七公主毕竟是秦室贵女,若受了苛待,恐激起秦帝的疯狂报复,不如派人善待,以示我大楚并非嗜杀之人,也能让秦帝投鼠忌器。”
这番话看似为楚帝着想,实则是想给七妹求得一线生机。楚帝果然沉吟片刻:“爱卿说得有理。传朕旨意,给萧雅换间干净的牢房,每日三餐不可亏待,但看管必须加严,一只苍蝇也不能飞出去!”
朝议散去,群臣带着笑意离去,唯有萧照凌走得极慢。他望着金銮殿的飞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七妹!哪怕暴露身份,哪怕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她在楚地受半分委屈。
回到府中,他屏退左右,独自都进书房,从书架的暗格后取出一枚玉佩。那是他的信物,可以调动随他而来的所有人。
烛火下,他提笔写下一行字:密牢在哪?速查!墨迹透过宣纸,带着决绝的重量。
窗外,楚地的月光与大秦帝都的一样冷,却照在两个同样焦灼的兄长心上。
大秦,帝都外的官道上,一行人马低调前行。盖聂一身素衣,腰间佩剑渊虹虽未出鞘,却自带一股锋锐之气;卫庄黑袍随风摇曳,鲨齿的寒意透过剑鞘,让随行的江湖人不敢近前。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遍访各大武林门派,邀高手共赴楚地,救七公主萧雅。
首站便是清风观。观主玄虚道长听闻盖聂亲至,连忙率弟子迎出山门。待宾主落座,盖聂开门见山:“道长,陛下有令,需借贵观十位高手,随我等潜入楚地执行秘密任务。此行凶险,恐有性命之忧,但事成之后,清风观及下属产业,三年免税。”
玄虚道长捻须沉吟。清风观虽是道观,却也是武林一员。三年免税足以让观中香火再盛三分。但楚地之行,不光要与大楚江湖对立,更有官方组织插手。潜入其中执行任务,与送死无异。
“盖聂先生,”玄虚道长苦笑,“非是贫道推辞,只是...”
“道长可知所行任务为何?”卫庄忽然开口,声音冷冽如冰,“此行是为了救大秦七公主。楚帝抓她,是想以皇室贵女要挟朝廷,动摇我大秦根基。”他顿了顿,鲨齿轻轻一叩案几,“道长修道,修的是济世救人。如今有机会救公主,安天下,难道要因惧死而退缩?”
玄虚道长脸色微变,猛地起身:“贫道并非贪生怕死!观中愿出十五位弟子随二位赴楚。”
盖聂起身拱手:“道长高义。”
接下来几日,盖聂与卫庄兵分两路,足迹踏遍各州郡。遇到犹豫的门派,盖聂便陈说利害,卫庄则更直接,以朝廷之势与江湖道义相逼。
一路行来,响应门派众人,纷纷派出门中高手前来相助。有白发老者,有青衫剑客,甚至有擅长易容、追踪的奇人异士。他们中,有的是为了免税之恩,有的是为了江湖名声,更有的是敬佩七公主在云州的善举。
帝都外,萧照渊望着这支临时拼凑却气势肃然的队伍,朗声道:“诸位,楚地之行,九死一生。但朝廷不会忘记尔等之功。生,有重赏;死,朝廷也会养尔等家眷,立碑记功!”
“愿为大秦赴死!”几十人齐声高呼,声震林野。
三日后,这支队伍换上楚地服饰,分批潜入楚境。盖聂与卫庄各领一队,约定在帝京集合。临行前,萧照渊亲手将楚地影卫令牌交到盖聂手中:“朕已吩咐影七他们搜查关押之地,你们负责安全将七妹救出。记住,护好自身!”
风掠过大秦的稻田,带着夏日的湿热。一场由朝堂与江湖联手的救援正悄然展开。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六月已过半,不过两月便是秦军南下的日子,陛下怎会说无暇南下?独孤文忍不住出列:“陛下,距秋收不过两月,秦军动向频频,我等正该加紧固防备战,为何...”
楚帝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因为大秦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忙。”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天罚已经得手,大秦七公主萧雅,此刻已被我大楚所擒。”
“什么?!”
“陛下英明!”
惊呼声与赞叹声同时响起,群臣脸上的凝重瞬间被狂喜取代。户部尚书耶律鸿抚掌道:“有七公主在手,秦帝投鼠忌器,必不敢轻易南下!我军正好趁此时机操练,日后定能与秦军一战!”
“不错!”兵部尚书袁鸣紧随其后,“可派人去秦都送信,逼秦帝割让献州,否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满是狠厉。
楚帝笑着点头,正享受着群臣的吹捧,却没注意到,站在殿中央的林钦,那位娶了长公主司徒明月之女,上一届状元的吏部侍郎,垂下的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惊怒。
林钦,正是大秦潜伏在大楚的五皇子萧照凌。方才听到萧雅二字时,他握着笏板的手几乎要将其折断。那个在他身后喊哥哥的丫头,竟落入了楚帝的手里!
楚帝的笑声,群臣的附和声,此刻都像针一般扎在他心上。他想起自己在楚地的隐忍。娶了司徒明月之女,是为了获取司徒皇族的信任;考中状元,是为了打入大楚朝堂;甚至在楚帝面前装出对大秦的不屑,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助大秦一统天下。可如今,他的亲妹妹成了阶下囚,他却只能站在这里,听着仇人炫耀功绩。
“林爱卿,”楚帝忽然点名,“你是吏部侍郎,又娶了朕的外甥女,最是忠心。那萧雅性子刚烈,恐不服管教,你说该派谁人前去看管才好?”
‘林钦’猛地抬头,强压下眼底的怒火,躬身道:“陛下,天罚行事谨慎,交由他们看管最为妥当。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大秦七公主毕竟是秦室贵女,若受了苛待,恐激起秦帝的疯狂报复,不如派人善待,以示我大楚并非嗜杀之人,也能让秦帝投鼠忌器。”
这番话看似为楚帝着想,实则是想给七妹求得一线生机。楚帝果然沉吟片刻:“爱卿说得有理。传朕旨意,给萧雅换间干净的牢房,每日三餐不可亏待,但看管必须加严,一只苍蝇也不能飞出去!”
朝议散去,群臣带着笑意离去,唯有萧照凌走得极慢。他望着金銮殿的飞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七妹!哪怕暴露身份,哪怕牺牲自己,也不能让她在楚地受半分委屈。
回到府中,他屏退左右,独自都进书房,从书架的暗格后取出一枚玉佩。那是他的信物,可以调动随他而来的所有人。
烛火下,他提笔写下一行字:密牢在哪?速查!墨迹透过宣纸,带着决绝的重量。
窗外,楚地的月光与大秦帝都的一样冷,却照在两个同样焦灼的兄长心上。
大秦,帝都外的官道上,一行人马低调前行。盖聂一身素衣,腰间佩剑渊虹虽未出鞘,却自带一股锋锐之气;卫庄黑袍随风摇曳,鲨齿的寒意透过剑鞘,让随行的江湖人不敢近前。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遍访各大武林门派,邀高手共赴楚地,救七公主萧雅。
首站便是清风观。观主玄虚道长听闻盖聂亲至,连忙率弟子迎出山门。待宾主落座,盖聂开门见山:“道长,陛下有令,需借贵观十位高手,随我等潜入楚地执行秘密任务。此行凶险,恐有性命之忧,但事成之后,清风观及下属产业,三年免税。”
玄虚道长捻须沉吟。清风观虽是道观,却也是武林一员。三年免税足以让观中香火再盛三分。但楚地之行,不光要与大楚江湖对立,更有官方组织插手。潜入其中执行任务,与送死无异。
“盖聂先生,”玄虚道长苦笑,“非是贫道推辞,只是...”
“道长可知所行任务为何?”卫庄忽然开口,声音冷冽如冰,“此行是为了救大秦七公主。楚帝抓她,是想以皇室贵女要挟朝廷,动摇我大秦根基。”他顿了顿,鲨齿轻轻一叩案几,“道长修道,修的是济世救人。如今有机会救公主,安天下,难道要因惧死而退缩?”
玄虚道长脸色微变,猛地起身:“贫道并非贪生怕死!观中愿出十五位弟子随二位赴楚。”
盖聂起身拱手:“道长高义。”
接下来几日,盖聂与卫庄兵分两路,足迹踏遍各州郡。遇到犹豫的门派,盖聂便陈说利害,卫庄则更直接,以朝廷之势与江湖道义相逼。
一路行来,响应门派众人,纷纷派出门中高手前来相助。有白发老者,有青衫剑客,甚至有擅长易容、追踪的奇人异士。他们中,有的是为了免税之恩,有的是为了江湖名声,更有的是敬佩七公主在云州的善举。
帝都外,萧照渊望着这支临时拼凑却气势肃然的队伍,朗声道:“诸位,楚地之行,九死一生。但朝廷不会忘记尔等之功。生,有重赏;死,朝廷也会养尔等家眷,立碑记功!”
“愿为大秦赴死!”几十人齐声高呼,声震林野。
三日后,这支队伍换上楚地服饰,分批潜入楚境。盖聂与卫庄各领一队,约定在帝京集合。临行前,萧照渊亲手将楚地影卫令牌交到盖聂手中:“朕已吩咐影七他们搜查关押之地,你们负责安全将七妹救出。记住,护好自身!”
风掠过大秦的稻田,带着夏日的湿热。一场由朝堂与江湖联手的救援正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