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京都的夜比往常多了几分隐秘的躁动。
城南破庙内,周帝的贴身太监李公公正与几位武林人士低声议事。
“诸位英雄,”李公公将密信推到桌上,蜡封上的苍龙印记在火光中泛着冷光,“陛下的意思,三日后各自出发,秦都汇合。”他指了指身旁的十名死士,“他们是之前潜伏在秦地,可助各位一臂之力。”
丐帮长老捏碎了手中的酒碗:“放心,我丐帮在秦地有分舵。”
天松道长则取出一张羊皮地图,朱砂标记了几处隐蔽的山谷:“这些地方可藏车马,潜入秦地后将此地作为秘密据点。”
其余人也开始提出各自的意见,唯有十二寨寨主盯着李公公,忽然笑了起来:“百年前大周朝堂马踏江湖,可有想过如今也有求我们的一天?”
李公公垂下眼:“此一时彼一时。救出三皇子,陛下承诺归还你们的封地。”他眼神忽然看向十二寨,眼中杀意四射,“若你们不愿,我大周也可灭了你们,重新换一批人。”
“你...”
“好了。”天松道长连忙起身拦住双方,“先商议大事。”
三日后的黎明。几路人马悄然离开。丐帮弟子扮成战后流民,朝着大秦之地而去。天松道观等佛道之人扮成游方僧侣,背着经书走在官道上。十二寨的土匪则是劫了一支秦地商队,换上他们的衣服大摇大摆的往秦地而去。
此时的大秦帝都质子府内,姬明正坐在窗前,翻看着大秦这些年的政策。书页边缘已被翻得卷起,上面的批注密密麻麻,都是他这些日子的心得。
“轻徭薄赋,奖励耕地,免费学堂。难怪秦地百姓肯为朝堂如此卖命。”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几个字上。
一旁侍立的老仆叹了口气:“三殿下,您都自身难保了,还看这些做什么?”
姬明摇头,将书卷放回书架,那里摆满了秦法、秦史:“知己知彼,方能找出大周的不足。”他望向窗外的秦宫宫墙,“秦帝比我父皇想象的更厉害。难怪短短几十年的大秦能超过我大周与大楚。”
他想起入秦为质前,也曾见过前往大周的秦商说起秦帝实施军改之策,让战死的家属免赋税,子女由官府供养。那时的他还觉得不可置信。这番下来朝廷要付出多少代价。直到他入了秦,亲眼看到各地对于战死军属的抚恤,他才明白,这份朝廷对百姓的担当,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是大周而没有的。
“听说父皇派人来救我?”姬明忽然问道。
老仆愣了愣,点点头:“陛下旨意,我们暗中相助,让江湖人前来营救殿下回国。”
姬明却皱起眉头:“父皇这是...”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若真有人来,让他们带这封信回去。告诉父皇,我在秦地安好,勿要因为救我而乱了大局。开春之战要紧,守住山河、血月两关比救我这个质子更为重要。”
老仆接过信,看着上面的字迹眼眶微热。这位三皇子到了如此境地竟然想的还是大周的安危。
“殿下,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必须将您救回。”老仆顿了顿,“大周如今危机四伏,陛下需要您的帮助。”
姬明摇摇头:“我若走了,秦帝定会震怒,说不定会立刻发兵攻打大周。可短短时日,布防肯定还未稳固,不能冒这个险。”他看向窗外渐渐下沉的太阳,“只有坚守住两关,大周才能迎来新的开始。”
暮色降临时,质子府外的秦兵换了岗哨。姬明站在廊下,听着远处传来巡逻军的脚步声。他低头笑了笑,自己在秦境的这些日子,学到的竟然比在大周二十多年还要多。
大秦边境,潜入秦地的江湖人此刻刚过黑水关。丐帮长老望着远处的秦地炊烟对着身边的弟子们说道:“听说秦地官不欺民,赋税也轻...”
一旁的天松道长打断他:“莫要动摇!我们的基业还是在大周,更何况我们是来救三皇子的,不是来夸奖秦帝的!都抓紧时间赶往秦都。”
帝都的晨雾还未散尽,街角的早点摊刚支起油锅,几个挑着菜担子的农夫悄悄交换了个眼神。两日间,他们这些潜入帝都的大周武林人士已经摸清了城防换岗时间。
城西的一座已经荒废的土地庙里,丐帮长老将地图铺在桌上,朱砂笔圈出几个地点:“质子府周围有秦军巡逻守卫,硬闯不行。今夜三更,我们兵分几路。一路人马攻击府衙与监牢吸引城门守军。一路人马在质子府外制造混乱,放烟,放火,不管怎么做必须将质子府的守卫调离!剩下的人趁乱潜入质子府将三皇子往城外带!”
十二寨寨主拍着胸膛:“好,我们去制造混乱。”
“救出三皇子后,分成几路向城外撤离。记住,一定要保护好三皇子的安全”说话间,天松道长从怀中取出几枚令牌,“城外有百人接应,成功后凭借此令去秘密据点汇合再撤出大秦。”
众人商议间,忽然有人轻叩房门。进来的是一个卖花女,鬓边插着朵将谢的红梅,这是周帝的人。
“三皇子似乎不愿意走,质子府的人传来消息,殿下写了信让你们送回陛下手中。”
丐帮长老骂了一声:“这傻皇子!”却也松了口气,“不愿意走才好,说明他还是在意大周的。行动时,不管三皇子愿不愿意,绑也要把他绑出城!”
皇宫,无极殿。
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案上摊开着暗组的密报,墨迹未干的纸页上清晰写着:大周方向潜入不明人士,目的地帝都。
“陛下,夜枭传信老奴,有不少不明人士已经摸到了质子府的墙根。”曹正淳躬身一礼。
“看来应该是周帝派来救姬明的人了。”萧照渊将茶盏往案上一放。
“有趣的是姬明入秦后,整日在府中读秦法,政策。有时还扮成书生去市集与百姓聊天,问的都是秦税比周税如何,学堂子弟如何入学一类的问题。”郭嘉淡淡一笑,“看来此子是想学我大秦改革。”
贾诩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陛下,杀了这群人只不过是断了周帝的念想。不如放他们将姬明救回去...”他声音压低,“这颗棋子或许能在周境掀起更大的风浪。”
城南破庙内,周帝的贴身太监李公公正与几位武林人士低声议事。
“诸位英雄,”李公公将密信推到桌上,蜡封上的苍龙印记在火光中泛着冷光,“陛下的意思,三日后各自出发,秦都汇合。”他指了指身旁的十名死士,“他们是之前潜伏在秦地,可助各位一臂之力。”
丐帮长老捏碎了手中的酒碗:“放心,我丐帮在秦地有分舵。”
天松道长则取出一张羊皮地图,朱砂标记了几处隐蔽的山谷:“这些地方可藏车马,潜入秦地后将此地作为秘密据点。”
其余人也开始提出各自的意见,唯有十二寨寨主盯着李公公,忽然笑了起来:“百年前大周朝堂马踏江湖,可有想过如今也有求我们的一天?”
李公公垂下眼:“此一时彼一时。救出三皇子,陛下承诺归还你们的封地。”他眼神忽然看向十二寨,眼中杀意四射,“若你们不愿,我大周也可灭了你们,重新换一批人。”
“你...”
“好了。”天松道长连忙起身拦住双方,“先商议大事。”
三日后的黎明。几路人马悄然离开。丐帮弟子扮成战后流民,朝着大秦之地而去。天松道观等佛道之人扮成游方僧侣,背着经书走在官道上。十二寨的土匪则是劫了一支秦地商队,换上他们的衣服大摇大摆的往秦地而去。
此时的大秦帝都质子府内,姬明正坐在窗前,翻看着大秦这些年的政策。书页边缘已被翻得卷起,上面的批注密密麻麻,都是他这些日子的心得。
“轻徭薄赋,奖励耕地,免费学堂。难怪秦地百姓肯为朝堂如此卖命。”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几个字上。
一旁侍立的老仆叹了口气:“三殿下,您都自身难保了,还看这些做什么?”
姬明摇头,将书卷放回书架,那里摆满了秦法、秦史:“知己知彼,方能找出大周的不足。”他望向窗外的秦宫宫墙,“秦帝比我父皇想象的更厉害。难怪短短几十年的大秦能超过我大周与大楚。”
他想起入秦为质前,也曾见过前往大周的秦商说起秦帝实施军改之策,让战死的家属免赋税,子女由官府供养。那时的他还觉得不可置信。这番下来朝廷要付出多少代价。直到他入了秦,亲眼看到各地对于战死军属的抚恤,他才明白,这份朝廷对百姓的担当,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是大周而没有的。
“听说父皇派人来救我?”姬明忽然问道。
老仆愣了愣,点点头:“陛下旨意,我们暗中相助,让江湖人前来营救殿下回国。”
姬明却皱起眉头:“父皇这是...”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若真有人来,让他们带这封信回去。告诉父皇,我在秦地安好,勿要因为救我而乱了大局。开春之战要紧,守住山河、血月两关比救我这个质子更为重要。”
老仆接过信,看着上面的字迹眼眶微热。这位三皇子到了如此境地竟然想的还是大周的安危。
“殿下,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必须将您救回。”老仆顿了顿,“大周如今危机四伏,陛下需要您的帮助。”
姬明摇摇头:“我若走了,秦帝定会震怒,说不定会立刻发兵攻打大周。可短短时日,布防肯定还未稳固,不能冒这个险。”他看向窗外渐渐下沉的太阳,“只有坚守住两关,大周才能迎来新的开始。”
暮色降临时,质子府外的秦兵换了岗哨。姬明站在廊下,听着远处传来巡逻军的脚步声。他低头笑了笑,自己在秦境的这些日子,学到的竟然比在大周二十多年还要多。
大秦边境,潜入秦地的江湖人此刻刚过黑水关。丐帮长老望着远处的秦地炊烟对着身边的弟子们说道:“听说秦地官不欺民,赋税也轻...”
一旁的天松道长打断他:“莫要动摇!我们的基业还是在大周,更何况我们是来救三皇子的,不是来夸奖秦帝的!都抓紧时间赶往秦都。”
帝都的晨雾还未散尽,街角的早点摊刚支起油锅,几个挑着菜担子的农夫悄悄交换了个眼神。两日间,他们这些潜入帝都的大周武林人士已经摸清了城防换岗时间。
城西的一座已经荒废的土地庙里,丐帮长老将地图铺在桌上,朱砂笔圈出几个地点:“质子府周围有秦军巡逻守卫,硬闯不行。今夜三更,我们兵分几路。一路人马攻击府衙与监牢吸引城门守军。一路人马在质子府外制造混乱,放烟,放火,不管怎么做必须将质子府的守卫调离!剩下的人趁乱潜入质子府将三皇子往城外带!”
十二寨寨主拍着胸膛:“好,我们去制造混乱。”
“救出三皇子后,分成几路向城外撤离。记住,一定要保护好三皇子的安全”说话间,天松道长从怀中取出几枚令牌,“城外有百人接应,成功后凭借此令去秘密据点汇合再撤出大秦。”
众人商议间,忽然有人轻叩房门。进来的是一个卖花女,鬓边插着朵将谢的红梅,这是周帝的人。
“三皇子似乎不愿意走,质子府的人传来消息,殿下写了信让你们送回陛下手中。”
丐帮长老骂了一声:“这傻皇子!”却也松了口气,“不愿意走才好,说明他还是在意大周的。行动时,不管三皇子愿不愿意,绑也要把他绑出城!”
皇宫,无极殿。
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案上摊开着暗组的密报,墨迹未干的纸页上清晰写着:大周方向潜入不明人士,目的地帝都。
“陛下,夜枭传信老奴,有不少不明人士已经摸到了质子府的墙根。”曹正淳躬身一礼。
“看来应该是周帝派来救姬明的人了。”萧照渊将茶盏往案上一放。
“有趣的是姬明入秦后,整日在府中读秦法,政策。有时还扮成书生去市集与百姓聊天,问的都是秦税比周税如何,学堂子弟如何入学一类的问题。”郭嘉淡淡一笑,“看来此子是想学我大秦改革。”
贾诩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陛下,杀了这群人只不过是断了周帝的念想。不如放他们将姬明救回去...”他声音压低,“这颗棋子或许能在周境掀起更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