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缪安通讯中传来的捷报,如同投入沉重湖面的一颗石子,在阿米娅心中漾开一圈短暂却珍贵的涟漪——西南方向的腐巢之母彻底溃败,拉特兰第七营扫荡行动将大幅提前结束。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据点将迎来一支强大的、经验丰富的生力军。这无疑是对抗东北方向那悬顶之剑——阿尼克信息规则炸弹,以及随之可能掀起的滔天巨浪的重要砝码。
然而,这点振奋很快被全息沙盘上那猩红刺目、无情跳动的倒计时数字压了下去:47小时41分。新生壁垒的升级进度条,如同负重的老牛,刚刚艰难地爬过79.1%。沉寂之墙过载运行的嗡鸣,透过指挥中心的合金地板隐隐传来,像一头被强行催谷、濒临极限的巨兽发出的低吼。
压力并未减轻,反而因为时间的精确量化而显得更加迫在眉睫。阿米娅深吸一口气,将西南的捷报暂时封存心底,琥珀色的眼眸重新锐利如刀,聚焦于眼前迫在眉睫的生存之战。她十指在光幕上快速操作,调出据点最新的防御力量分布图、能量储备清单以及pRtS 2.0根据阿尼克攻击模式推演出的后续影响模型。
“pRtS,”阿米娅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基于新生壁垒升级完成时间(预计剩余约3.5小时)及阿尼克攻击倒计时(47小时41分),结合你推演的‘守秘者’协议结果,制定详细的四十八小时防御战规划。目标:在新生壁垒成功拦截信息规则炸弹后,确保据点能承受随之而来的物理冲击波和莱彻狂潮,直至援军回援。”
“指令确认。规划生成中……综合威胁模型、据点当前防御力量、能量储备及环境参数,建议采取‘双阶段弹性防御’策略。”pRtS 2.0的电子合成音伴随着大量数据流的刷新。
光幕上迅速展开一张时间轴清晰、区块分明的防御规划图。
第一阶段:静默潜渊(0-24小时)
核心策略:绝对静默,诱敌深入(信息层面),最大限度保存实力,迷惑潜在物理威胁。
具体部署:
1. 能源管制:新生壁垒升级完成后(预计约3.5小时后),除维持壁垒运转、核心维生系统(医疗、基础照明、循环)、沉寂之墙最低功率干扰场及pRtS 2.0核心算力外,所有非必要能源消耗设施立即进入深度休眠状态。熔炼区熔炉停止运行,仅保留基本保温。据点地表光源熄灭90%,地下非核心区域光源熄灭。
2. 通讯静默:除加密指挥链路及pRtS 2.0核心数据通道外,所有主动对外通讯、探测信号(雷达、声呐)关闭。据点进入“信息黑洞”状态,对外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被动信息接收(如pRtS对阿尼克攻击流的监控)。
3. 人员管制:所有非战斗及非关键岗位人员进入指定避难掩体,执行最严格灯火管制和噪音管制。战斗人员除轮值警戒哨外,尽可能在掩体内休整,保持体力与精神专注。禁止任何形式的地表暴露活动。
4. 防御姿态:地表防御工事(铳械手平台、戍卫队固定火力点)保持隐蔽待机状态,武器系统预热但不激活火控雷达。沉寂之墙维持最低功率的广域能量干扰场,制造据点“能量衰竭”或“已被信息攻击摧毁核心”的假象。地下关键节点(能源核心、壁垒信标、指挥中心)戍卫队执行最高级别物理警戒。
5. pRtS任务:持续运行“守秘者”协议,动态分析阿尼克攻击流特性,并模拟信息冲击波对据点物理结构、莱彻生态的可能扰动。同时,利用静默期,全力优化新生壁垒后续的“反制程序”加载序列。
“静默……”阿米娅低声重复,目光扫过规划图上大片代表“休眠”和“静默”的灰色区块。这确实符合逻辑。在信息规则炸弹被拦截前的这二十多个小时,任何主动暴露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物理攻击,消耗宝贵的防御力量。示敌以弱,让阿尼克误判攻击效果,或者让可能被信息流吸引而来的莱彻忽略这个“死寂”的目标,是保存实力等待致命一击后反扑的关键。她认可地点点头:“第一阶段规划通过。执行优先级:最高。”
第二阶段:磐石怒涛(24-48小时)
核心策略:硬抗冲击,梯次防御,粉碎莱彻狂潮,为最终反击或坚守待援创造窗口。
威胁预测:pRtS 2.0的推演模型以醒目的血红色字体标注:“信息规则炸弹被新生壁垒成功拦截后,其逸散的规则级能量及失败信息流将形成强烈‘信息海啸’,预计将席卷半径150公里内所有莱彻集群。该能量将极度刺激莱彻生物本能,引发大规模、无差别、高烈度的‘躁狂冲击’。冲击波抵达据点时间:预计在信息炸弹被拦截后0.5-3小时内。冲击核心强度持续时间:预计24-36小时。”
更触目惊心的是下方列出的重点威胁:
> 预测主要冲击力量:
> 领主级莱彻集群:数量≥15,包含高速突击型(剃刀追猎者变种)、重装攻坚型(壁垒守卫者变种)、精神污染型(织网者变种)。
> 暴君级莱彻(确认): 数量≥3。根据信息海啸强度及周边已探知高能反应源定位:
> ‘裂地者’(代号tyrant-07):西南方向(原腐巢之母活动区域),特性:超重型甲壳,地脉震荡攻击。
> ‘蚀心者’(代号tyrant-11):东南方向(枯萎裂谷边缘),特性:精神尖啸,范围心智干扰\/控制。
> ‘焚空者’(代号tyrant-03): 东北方向(阿尼克信息流路径附近),特性:高机动飞行单位,能量吐息。
> 海量低阶莱彻: 数量级:十万 ,受信息海啸与暴君威压驱使,形成毁灭性潮汐。
“三只暴君……”阿米娅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领主级集群已是巨大压力,三只特性迥异、能力恐怖的暴君级同时出现,这几乎是毁灭性的力量!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据点现有的力量……戍卫队、铳械手、萨卡兹术士营、工程大队的辅助战斗人员……对抗领主集群尚可支撑,但要同时面对三只暴君?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防御力量清单,大脑飞速计算着可用兵力、火力配置、防御工事的承受极限……焦虑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就在这沉重的压力几乎要让她呼吸一滞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拉特兰第七营留在据点的驻防力量标识上。
一个清晰的数字跳入眼前:约130人。
是了!蕾缪安枢机在率主力出征进行“炽焰净空”扫荡时,并非倾巢而出!为了确保据点基本防御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为了保留一支应对突发状况的预备队,她将第七营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留在了工厂据点!这其中,包括:
一个完整的戍卫小队(30人): 装备重型塔盾和链锯长戟,是据点目前最坚固的移动盾墙。
两个精锐铳械手分队(60人):装备精良的制式铳械,部分成员还配备了“裁决之枪”的简化支援型号。
教宗骑士预备队(15人)及后勤\/医疗人员(约25人):虽然教宗骑士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那15人的冲锋力量在关键时刻足以撕开敌阵或稳固战线。
这130人,尤其是那30名戍卫战士和15名教宗骑士,在此刻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他们不仅补充了据点防御的厚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拉特兰特有的协同作战体系和强大的精神意志支撑。有他们在,据点防御的中坚力量瞬间得到了质的提升,不再是仅仅依靠萨卡兹术士营的爆发力和博士留下的铳械手部队进行远程火力压制,而是拥有了真正能硬撼领主集群、甚至短暂阻滞暴君冲击的坚实“铁砧”!
一股强烈的庆幸感冲淡了阿米娅心头的寒意。幸好!幸好蕾缪安枢机深谋远虑,留下了这支力量!否则,面对三只暴君引领的狂潮,她真的看不到多少希望。
“pRtS,将拉特兰第七营驻防部队(戍卫小队30人、铳械手分队60人、教宗骑士预备队15人)纳入第二阶段防御核心力量序列。与据点原有戍卫队、铳械手部队混编,由菲亚梅塔指挥官统一协调地面防御。”阿米娅迅速调整部署,声音恢复了力量,“萨卡兹第一精锐术士营作为核心火力支援与区域控场力量,部署在关键节点,优先打击领主级单位及为前线提供法术屏障。工程大队战斗工程组负责快速修复工事、布设临时障碍及E陷阱,迟滞莱彻推进速度。”
光幕上的防御部署图随之动态调整,代表拉特兰部队的金色光点与据点原有的绿色(戍卫)、蓝色(铳械)、紫色(术士)力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更为厚实、更有韧性的防御网络。
然而,三只暴君级的威胁依然如同三座大山压在头顶。阿米娅的目光在代表“裂地者”、“蚀心者”、“焚空者”的三个狰狞图标上来回移动。该如何分配有限的顶尖战力去应对?萨卡兹术士营的强力法术能否有效击穿暴君的护甲?菲亚梅塔和她的教宗骑士预备队,能在正面抵挡住暴君的冲击多久?针对“蚀心者”的精神污染,现有的精神防护药剂和术士营的群体精神稳固结界是否足够?那高踞天空的“焚空者”,又该由谁来制衡?据点的对空火力……
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阿米娅眉头紧锁,大脑全速运转,结合着据点地形图、工事分布、各部队特性以及pRtS提供的暴君能力模型,紧张地推演着各种应对方案。她调动起自己跟随博士学习、观察、实践所积累的所有战术知识。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
“如果博士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这个念头并非软弱或逃避,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寻求最优解的潜意识路径。博士的身影仿佛瞬间出现在指挥席旁,那双总是带着冷静审视、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的眼睛,正扫视着眼前这复杂的沙盘和光幕。阿米娅甚至能想象出他那修长的手指会如何点向地图上的关键隘口,如何调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部队进行致命穿插,如何在看似绝望的兵力对比中,精准地找到敌人最薄弱的一环,然后……用最疯狂也最有效的方式,砸碎它!
他会把拉特兰的戍卫队和教宗骑士用在哪里?是作为阻挡“裂地者”的最终壁垒,还是作为撕裂领主集群的尖刀?他会让萨卡兹术士营集中火力先秒掉威胁最大的“蚀心者”,还是分散压制?他会如何利用据点复杂的地下结构和那些尚未完工的防御节点设伏?他会怎么处理那只讨厌的“焚空者”?是集中所有对空火力强行击落,还是……用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它引下来?
阿米娅的思维,不由自主地沿着那条熟悉的、属于“恶灵”的战术逻辑延伸开去。她仿佛能听到博士那低沉平静、却蕴含着绝对掌控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剖析着敌人的弱点,布置着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死亡陷阱。他从不畏惧数量劣势,他擅长的是将战场切割、扭曲,在局部创造出绝对的优势,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他的战术里,永远藏着令人胆寒的侵略性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
“如果是博士……”阿米娅喃喃自语,琥珀色的眼眸深处,倒映着光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和跳动的倒计时,也倒映着那个永远站在风暴中心、以凡人之躯执棋对抗命运的身影。一个模糊的、带着强烈博士风格的防御反击框架,开始在她心中逐渐勾勒成型。
然而,这点振奋很快被全息沙盘上那猩红刺目、无情跳动的倒计时数字压了下去:47小时41分。新生壁垒的升级进度条,如同负重的老牛,刚刚艰难地爬过79.1%。沉寂之墙过载运行的嗡鸣,透过指挥中心的合金地板隐隐传来,像一头被强行催谷、濒临极限的巨兽发出的低吼。
压力并未减轻,反而因为时间的精确量化而显得更加迫在眉睫。阿米娅深吸一口气,将西南的捷报暂时封存心底,琥珀色的眼眸重新锐利如刀,聚焦于眼前迫在眉睫的生存之战。她十指在光幕上快速操作,调出据点最新的防御力量分布图、能量储备清单以及pRtS 2.0根据阿尼克攻击模式推演出的后续影响模型。
“pRtS,”阿米娅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基于新生壁垒升级完成时间(预计剩余约3.5小时)及阿尼克攻击倒计时(47小时41分),结合你推演的‘守秘者’协议结果,制定详细的四十八小时防御战规划。目标:在新生壁垒成功拦截信息规则炸弹后,确保据点能承受随之而来的物理冲击波和莱彻狂潮,直至援军回援。”
“指令确认。规划生成中……综合威胁模型、据点当前防御力量、能量储备及环境参数,建议采取‘双阶段弹性防御’策略。”pRtS 2.0的电子合成音伴随着大量数据流的刷新。
光幕上迅速展开一张时间轴清晰、区块分明的防御规划图。
第一阶段:静默潜渊(0-24小时)
核心策略:绝对静默,诱敌深入(信息层面),最大限度保存实力,迷惑潜在物理威胁。
具体部署:
1. 能源管制:新生壁垒升级完成后(预计约3.5小时后),除维持壁垒运转、核心维生系统(医疗、基础照明、循环)、沉寂之墙最低功率干扰场及pRtS 2.0核心算力外,所有非必要能源消耗设施立即进入深度休眠状态。熔炼区熔炉停止运行,仅保留基本保温。据点地表光源熄灭90%,地下非核心区域光源熄灭。
2. 通讯静默:除加密指挥链路及pRtS 2.0核心数据通道外,所有主动对外通讯、探测信号(雷达、声呐)关闭。据点进入“信息黑洞”状态,对外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被动信息接收(如pRtS对阿尼克攻击流的监控)。
3. 人员管制:所有非战斗及非关键岗位人员进入指定避难掩体,执行最严格灯火管制和噪音管制。战斗人员除轮值警戒哨外,尽可能在掩体内休整,保持体力与精神专注。禁止任何形式的地表暴露活动。
4. 防御姿态:地表防御工事(铳械手平台、戍卫队固定火力点)保持隐蔽待机状态,武器系统预热但不激活火控雷达。沉寂之墙维持最低功率的广域能量干扰场,制造据点“能量衰竭”或“已被信息攻击摧毁核心”的假象。地下关键节点(能源核心、壁垒信标、指挥中心)戍卫队执行最高级别物理警戒。
5. pRtS任务:持续运行“守秘者”协议,动态分析阿尼克攻击流特性,并模拟信息冲击波对据点物理结构、莱彻生态的可能扰动。同时,利用静默期,全力优化新生壁垒后续的“反制程序”加载序列。
“静默……”阿米娅低声重复,目光扫过规划图上大片代表“休眠”和“静默”的灰色区块。这确实符合逻辑。在信息规则炸弹被拦截前的这二十多个小时,任何主动暴露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物理攻击,消耗宝贵的防御力量。示敌以弱,让阿尼克误判攻击效果,或者让可能被信息流吸引而来的莱彻忽略这个“死寂”的目标,是保存实力等待致命一击后反扑的关键。她认可地点点头:“第一阶段规划通过。执行优先级:最高。”
第二阶段:磐石怒涛(24-48小时)
核心策略:硬抗冲击,梯次防御,粉碎莱彻狂潮,为最终反击或坚守待援创造窗口。
威胁预测:pRtS 2.0的推演模型以醒目的血红色字体标注:“信息规则炸弹被新生壁垒成功拦截后,其逸散的规则级能量及失败信息流将形成强烈‘信息海啸’,预计将席卷半径150公里内所有莱彻集群。该能量将极度刺激莱彻生物本能,引发大规模、无差别、高烈度的‘躁狂冲击’。冲击波抵达据点时间:预计在信息炸弹被拦截后0.5-3小时内。冲击核心强度持续时间:预计24-36小时。”
更触目惊心的是下方列出的重点威胁:
> 预测主要冲击力量:
> 领主级莱彻集群:数量≥15,包含高速突击型(剃刀追猎者变种)、重装攻坚型(壁垒守卫者变种)、精神污染型(织网者变种)。
> 暴君级莱彻(确认): 数量≥3。根据信息海啸强度及周边已探知高能反应源定位:
> ‘裂地者’(代号tyrant-07):西南方向(原腐巢之母活动区域),特性:超重型甲壳,地脉震荡攻击。
> ‘蚀心者’(代号tyrant-11):东南方向(枯萎裂谷边缘),特性:精神尖啸,范围心智干扰\/控制。
> ‘焚空者’(代号tyrant-03): 东北方向(阿尼克信息流路径附近),特性:高机动飞行单位,能量吐息。
> 海量低阶莱彻: 数量级:十万 ,受信息海啸与暴君威压驱使,形成毁灭性潮汐。
“三只暴君……”阿米娅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领主级集群已是巨大压力,三只特性迥异、能力恐怖的暴君级同时出现,这几乎是毁灭性的力量!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据点现有的力量……戍卫队、铳械手、萨卡兹术士营、工程大队的辅助战斗人员……对抗领主集群尚可支撑,但要同时面对三只暴君?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防御力量清单,大脑飞速计算着可用兵力、火力配置、防御工事的承受极限……焦虑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就在这沉重的压力几乎要让她呼吸一滞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拉特兰第七营留在据点的驻防力量标识上。
一个清晰的数字跳入眼前:约130人。
是了!蕾缪安枢机在率主力出征进行“炽焰净空”扫荡时,并非倾巢而出!为了确保据点基本防御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为了保留一支应对突发状况的预备队,她将第七营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留在了工厂据点!这其中,包括:
一个完整的戍卫小队(30人): 装备重型塔盾和链锯长戟,是据点目前最坚固的移动盾墙。
两个精锐铳械手分队(60人):装备精良的制式铳械,部分成员还配备了“裁决之枪”的简化支援型号。
教宗骑士预备队(15人)及后勤\/医疗人员(约25人):虽然教宗骑士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那15人的冲锋力量在关键时刻足以撕开敌阵或稳固战线。
这130人,尤其是那30名戍卫战士和15名教宗骑士,在此刻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他们不仅补充了据点防御的厚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拉特兰特有的协同作战体系和强大的精神意志支撑。有他们在,据点防御的中坚力量瞬间得到了质的提升,不再是仅仅依靠萨卡兹术士营的爆发力和博士留下的铳械手部队进行远程火力压制,而是拥有了真正能硬撼领主集群、甚至短暂阻滞暴君冲击的坚实“铁砧”!
一股强烈的庆幸感冲淡了阿米娅心头的寒意。幸好!幸好蕾缪安枢机深谋远虑,留下了这支力量!否则,面对三只暴君引领的狂潮,她真的看不到多少希望。
“pRtS,将拉特兰第七营驻防部队(戍卫小队30人、铳械手分队60人、教宗骑士预备队15人)纳入第二阶段防御核心力量序列。与据点原有戍卫队、铳械手部队混编,由菲亚梅塔指挥官统一协调地面防御。”阿米娅迅速调整部署,声音恢复了力量,“萨卡兹第一精锐术士营作为核心火力支援与区域控场力量,部署在关键节点,优先打击领主级单位及为前线提供法术屏障。工程大队战斗工程组负责快速修复工事、布设临时障碍及E陷阱,迟滞莱彻推进速度。”
光幕上的防御部署图随之动态调整,代表拉特兰部队的金色光点与据点原有的绿色(戍卫)、蓝色(铳械)、紫色(术士)力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更为厚实、更有韧性的防御网络。
然而,三只暴君级的威胁依然如同三座大山压在头顶。阿米娅的目光在代表“裂地者”、“蚀心者”、“焚空者”的三个狰狞图标上来回移动。该如何分配有限的顶尖战力去应对?萨卡兹术士营的强力法术能否有效击穿暴君的护甲?菲亚梅塔和她的教宗骑士预备队,能在正面抵挡住暴君的冲击多久?针对“蚀心者”的精神污染,现有的精神防护药剂和术士营的群体精神稳固结界是否足够?那高踞天空的“焚空者”,又该由谁来制衡?据点的对空火力……
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阿米娅眉头紧锁,大脑全速运转,结合着据点地形图、工事分布、各部队特性以及pRtS提供的暴君能力模型,紧张地推演着各种应对方案。她调动起自己跟随博士学习、观察、实践所积累的所有战术知识。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
“如果博士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这个念头并非软弱或逃避,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一种在巨大压力下寻求最优解的潜意识路径。博士的身影仿佛瞬间出现在指挥席旁,那双总是带着冷静审视、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的眼睛,正扫视着眼前这复杂的沙盘和光幕。阿米娅甚至能想象出他那修长的手指会如何点向地图上的关键隘口,如何调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部队进行致命穿插,如何在看似绝望的兵力对比中,精准地找到敌人最薄弱的一环,然后……用最疯狂也最有效的方式,砸碎它!
他会把拉特兰的戍卫队和教宗骑士用在哪里?是作为阻挡“裂地者”的最终壁垒,还是作为撕裂领主集群的尖刀?他会让萨卡兹术士营集中火力先秒掉威胁最大的“蚀心者”,还是分散压制?他会如何利用据点复杂的地下结构和那些尚未完工的防御节点设伏?他会怎么处理那只讨厌的“焚空者”?是集中所有对空火力强行击落,还是……用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它引下来?
阿米娅的思维,不由自主地沿着那条熟悉的、属于“恶灵”的战术逻辑延伸开去。她仿佛能听到博士那低沉平静、却蕴含着绝对掌控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剖析着敌人的弱点,布置着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死亡陷阱。他从不畏惧数量劣势,他擅长的是将战场切割、扭曲,在局部创造出绝对的优势,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他的战术里,永远藏着令人胆寒的侵略性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
“如果是博士……”阿米娅喃喃自语,琥珀色的眼眸深处,倒映着光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和跳动的倒计时,也倒映着那个永远站在风暴中心、以凡人之躯执棋对抗命运的身影。一个模糊的、带着强烈博士风格的防御反击框架,开始在她心中逐渐勾勒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