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归于王化-《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王连被废为平民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廷中炸开了锅。百官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有些人对王连的遭遇深感惋惜,他们认为王连敢于犯颜直谏,是个难得的诤臣。他的直言不讳虽然有时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却能让皇帝听到真话,避免决策失误。这样的臣子,理应受到尊重和重用,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王连持负面看法。他们觉得王连不过是以强谏为名,实则是个伪君子。他的谏言往往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直,而非真正为国家和皇帝着想。被废黜,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第二天,丞相蒋琬入朝觐见刘禅。刘禅见到蒋琬,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丞相,对于朕罢黜王连一事,你有何看法?”

  蒋琬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回陛下,臣以为王连为人虽然刚正,但他过于拘泥,不知变通。先相国大人对他的评价也一直不高。所以,臣认为他此次被罢黜,实乃咎由自取。”

  刘禅听后,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朕并非是心胸狭窄之人。朕与他已经苦口婆心谈了许久,希望他能理解朕的良苦用心。只可惜,他始终未能明白,为了以防万一,朕也只能下定决心将他罢黜了。”

  蒋琬连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王连如此固执己见,实难担当大任。”

  刘禅随意地摆了摆手,似乎对刚才提到的人并不感兴趣,然后说道:“罢了,不必再提他了。丞相今日前来面见朕,可有何事要向朕奏报呢?”

  蒋琬躬身施礼后,回答道:“启禀陛下,之前奉陛下旨意征召和州牧诸葛均回京,他已于昨日抵达长安。微臣料想陛下或许急于召见他,故而特来禀报此事。”

  刘禅闻言,面露喜色,说道:“朕确实已久未见到他了。”说罢,他转头对身旁的张正道:“你快去宣诸葛均进宫觐见。”张正领命后,匆匆离去办理此事。

  待张正走后,蒋琬继续禀报道:“陛下,还有一事需禀报。神机营近日新制造了一万支炸筒,微臣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炸筒,是妥善保管于京城,还是直接运往前线呢?还望陛下示下。”

  刘禅略作思考,然后说道:“嗯,京师所属各部队的炸筒储备应该已经足够了。这样吧,将其中的一千支炸筒运到许昌军营,三千支运到徐州张剑那里,其余的六千支则全部运到荆州姜维处。如此安排,既可充实各地军备,又能确保京城的安全。”

  蒋琬听完,连忙应道:“微臣领旨。”随后,他向刘禅告辞,出宫去安排炸筒的运输事宜。

  又过了一会儿,诸葛均缓缓地走进了宫殿。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似乎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行过礼后,刘禅定睛一看,不禁心中一紧——诸葛均的两鬓已经斑白如霜,那张原本与诸葛亮颇为相似的面庞,如今也显得越发苍老。

  刘禅心中涌起一股感慨之情,他连忙走下御阶,紧紧握住诸葛均的手,说道:“多年未见叔父,今日一见,叔父竟已如此憔悴。远在异国他乡,想必叔父定然十分辛苦。”

  诸葛均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言重了。臣承蒙陛下隆恩,得以担任州牧之职,治理一方,为国效劳,实乃臣之荣幸。”

  刘禅点了点头,关切地问道:“不知倭国等地如今情况如何?”

  诸葛均略作思索,然后答道:“回陛下,当地百姓们尚未受到王化之熏陶,各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不过,自从他们得到了我大汉的新技术后,百姓们的生活确实有了显着的改善。他们学会了如何耕种土地,如何圈养家畜,总算知道了怎样才能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至于其他方面,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想法,因此治理当地百姓相对而言较为容易。”

  刘禅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着又问:“那么,石苞现在的进展如何呢?”

  诸葛均答道:“石苞仍在不断扩展净土,看来用不了多久,更多的土地都将纳入我大汉的治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