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众人都吃得颇为尽兴。
饭后,伙计们上前收拾餐桌。
几人便移步里间,围炉而坐,冲上一壶新茶,旁边还摆了些细点心,正好慢慢消食。
闲话几句后,终于转入正题。
也就是郑佑最关心的事。
“林小举人,那木船模型,你看要怎么做?”
林向安也没再绕圈子。
说到底,当初能做出那艘模型船,也不过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
最初的念头,是想给林嘉月、王和忠做些能动手拆装的玩具,于是就四处打听木匠。
可当地大多数木匠以打家具、做屋架为主。
擅长的也多是基础明榫结构,像直榫、燕尾榫、马牙榫一类,讲求实用、耐用、效率高。
可他要的却不是这个。
林向安想锻炼两个小家伙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于是就想打造鲁班锁这类小玩意。
鲁班锁的原理,正是榫卯结构的灵活应用。
它不靠钉、不用胶,全靠木块之间榫头与卯眼的错位咬合,形成复杂稳定的三维结构。
易拆难装,这一特性最能锻炼空间感和手眼协调,以及逻辑能力。
但鲁班锁,讲究的是“闷榫”技巧。
外表看不出榫卯,拆装全靠手感与判断,普通木匠极少能做。
就在林向安快要放弃的时候,正巧遇上一位早年避乱迁至南方的木匠。
此人年轻时曾在船厂待过,如今靠打家具为生。
造船对木结构的强度、防水、抗扭要求极高。
其所掌握的榫卯与搭接技艺自然不在寻常工匠之下。
林向安懂些数学和几何,那木匠也愿制作,两人一拍即合,一起试着做起了鲁班锁。
大概是这种形状,鲁班锁有非常多的造型。
从六柱锁、球型锁,到笼中取球梅花锁、方锁,几种常见结构都做了出来。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起了做木船模型的念头。
镇上靠水,画舫、渔船、客船、货船样样俱全,那位木匠又懂船,林向安便顺势设计了一款木船模型。
参考了地方志、书籍、绘画,以及老匠人的经验,绘制出了总装分解图、榫卯节点图和零件编号图。
那模型船以福船为原型,全长约一尺三五(约45c,共设计了百余个榫卯结构。
【备注:真有实物参考,漳州明代海商墓出土冥器船(48c,实测榫卯数 102个,可惜没找到图片。】
“原本是给家里两个小家伙做的玩意,”林向安笑着道,“谁知阿泽要离开,当时就送给了他,当作离别礼。”
“那船光是木材处理,就耗了两个月。从准备,到做好,差不多用了将近五个月。”
耗费时间长,还费钱,性价比不高,之后林向安就没有再做了。
当然郑佑这样的身份,钱和时间,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若你想做,得找精通榫卯明暗高超技艺的木匠,图纸当初是凭经验绘制的,若能找到正经造船图,按比例缩小,船的大小在一尺到一尺五之间最合适。”
太小了结构难做,太大又占地方。
怕众人不清楚,还特地解释了一番榫卯结构的门道,以及拼装时最忌讳哪里松了、哪里卡了。
一旦误差积累,整艘船就组不起来了。
“这种模型,做得好是机关结构,做不好就是一堆木茬。”
郑佑听完,不住点头。
他当初就是看过赵泽那艘船被拆开的模样,才对这东西生出几分兴趣。
如今听了个中来由,更觉别有趣味。
“图纸、木匠、材料这几样我来张罗,你若肯帮我画图,后头真要动工了,再麻烦你从旁协助,行不行?”
说着又笑了笑:“放心,等这事成了,绝不会亏待你。”
林向安略一沉吟。
以经验来说,光木材处理就得两个月起步。
眼下虽是正月初,还得备考。
会试定在二月初九开考,连考九天,真到要动手的时候,差不多放榜了。
只要考完会试,其他的都好说。
“你先把人找好,材料备齐,到时候真要做了,我再出面,从旁协助也不迟。”
这话既是答应,也是留了缓冲的余地。
郑佑闻言,登时一喜,抱拳笑道:“林小举人,那就先谢过了!”
这人既然出手大方,那不妨多尝试一些,林向安觉得这种机会也难得。
搞不好日后拿来送人,或者高价售卖,未尝不可!
“这木材可多准备些,也能多做几艘不同的船,当然也可以做其他的物件。”
事已敲定,众人也没在酒楼多停。
杨道与郑佑要回杨府,便在酒楼门口分道扬镳。
赵泽则继续跟着林向安一行,去逛庙会。
定制首饰耗时太久,这不是寻常物件。
还得给家中置办些其他特产,托赵川捎回去。
不过在这之前,先绕去钱庄一趟,兑好银票,把欠赵泽的银钱还了。
周后林向安、林远、王和信三人,才正式开始给家里置办礼物。
无论哪个年代的女性,就没有不爱首饰和化妆品的。
不光得给家中女眷准备,还得顾及关系亲近的亲戚,都得备一份。
宁可多买些,也不能少。
怎么送、送给谁,到时自有家里长辈安排。
所以得考虑数量和性价比,以及方便携带等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京城特色。
几番挑选,最终选中的是京城近来流行的绒花,这是仿真头花,做工精巧,色彩艳丽,造型栩栩如生,能久戴不褪。
又去了京城老字号的胭脂铺子,依照掌柜推荐,买了几款上等胭脂水粉。
女眷的礼物备妥,接着就要给家中男丁选礼。
最实在的,自然是一双双结实舒适的千层底布鞋。
又挑了些皮货。
北方的皮料质量好、价钱公道,比南方划算许多。
便备了几顶皮帽子,几件皮坎肩、皮护膝、护腰之类的御寒用品。
除此之外,还买了几样京城特色的泥塑玩具,颜色鲜艳、造型可爱,不光小孩子喜欢,大人看了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干货也没落下。
香菇、木耳、黄花菜是标配;
红枣、核桃、榛子、松子这些北地坚果质量上乘,分量十足;
再添了些虾皮、紫菜、海带等沿海特产,实用又实惠。
临了赵泽还特别推荐去六必居挑了几样酱菜,说是酱香浓郁、咸中带鲜,是京城酱菜中的翘楚,耐放又下饭。
一番采买下来,每人手上都提了大包小包。
等回到会馆时,不少人侧目看着他们进门,回头率颇高。
人家都是拿东西出去拜年,他们倒好,活像刚扫了半条街似的。
饭后,伙计们上前收拾餐桌。
几人便移步里间,围炉而坐,冲上一壶新茶,旁边还摆了些细点心,正好慢慢消食。
闲话几句后,终于转入正题。
也就是郑佑最关心的事。
“林小举人,那木船模型,你看要怎么做?”
林向安也没再绕圈子。
说到底,当初能做出那艘模型船,也不过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
最初的念头,是想给林嘉月、王和忠做些能动手拆装的玩具,于是就四处打听木匠。
可当地大多数木匠以打家具、做屋架为主。
擅长的也多是基础明榫结构,像直榫、燕尾榫、马牙榫一类,讲求实用、耐用、效率高。
可他要的却不是这个。
林向安想锻炼两个小家伙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于是就想打造鲁班锁这类小玩意。
鲁班锁的原理,正是榫卯结构的灵活应用。
它不靠钉、不用胶,全靠木块之间榫头与卯眼的错位咬合,形成复杂稳定的三维结构。
易拆难装,这一特性最能锻炼空间感和手眼协调,以及逻辑能力。
但鲁班锁,讲究的是“闷榫”技巧。
外表看不出榫卯,拆装全靠手感与判断,普通木匠极少能做。
就在林向安快要放弃的时候,正巧遇上一位早年避乱迁至南方的木匠。
此人年轻时曾在船厂待过,如今靠打家具为生。
造船对木结构的强度、防水、抗扭要求极高。
其所掌握的榫卯与搭接技艺自然不在寻常工匠之下。
林向安懂些数学和几何,那木匠也愿制作,两人一拍即合,一起试着做起了鲁班锁。
大概是这种形状,鲁班锁有非常多的造型。
从六柱锁、球型锁,到笼中取球梅花锁、方锁,几种常见结构都做了出来。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起了做木船模型的念头。
镇上靠水,画舫、渔船、客船、货船样样俱全,那位木匠又懂船,林向安便顺势设计了一款木船模型。
参考了地方志、书籍、绘画,以及老匠人的经验,绘制出了总装分解图、榫卯节点图和零件编号图。
那模型船以福船为原型,全长约一尺三五(约45c,共设计了百余个榫卯结构。
【备注:真有实物参考,漳州明代海商墓出土冥器船(48c,实测榫卯数 102个,可惜没找到图片。】
“原本是给家里两个小家伙做的玩意,”林向安笑着道,“谁知阿泽要离开,当时就送给了他,当作离别礼。”
“那船光是木材处理,就耗了两个月。从准备,到做好,差不多用了将近五个月。”
耗费时间长,还费钱,性价比不高,之后林向安就没有再做了。
当然郑佑这样的身份,钱和时间,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若你想做,得找精通榫卯明暗高超技艺的木匠,图纸当初是凭经验绘制的,若能找到正经造船图,按比例缩小,船的大小在一尺到一尺五之间最合适。”
太小了结构难做,太大又占地方。
怕众人不清楚,还特地解释了一番榫卯结构的门道,以及拼装时最忌讳哪里松了、哪里卡了。
一旦误差积累,整艘船就组不起来了。
“这种模型,做得好是机关结构,做不好就是一堆木茬。”
郑佑听完,不住点头。
他当初就是看过赵泽那艘船被拆开的模样,才对这东西生出几分兴趣。
如今听了个中来由,更觉别有趣味。
“图纸、木匠、材料这几样我来张罗,你若肯帮我画图,后头真要动工了,再麻烦你从旁协助,行不行?”
说着又笑了笑:“放心,等这事成了,绝不会亏待你。”
林向安略一沉吟。
以经验来说,光木材处理就得两个月起步。
眼下虽是正月初,还得备考。
会试定在二月初九开考,连考九天,真到要动手的时候,差不多放榜了。
只要考完会试,其他的都好说。
“你先把人找好,材料备齐,到时候真要做了,我再出面,从旁协助也不迟。”
这话既是答应,也是留了缓冲的余地。
郑佑闻言,登时一喜,抱拳笑道:“林小举人,那就先谢过了!”
这人既然出手大方,那不妨多尝试一些,林向安觉得这种机会也难得。
搞不好日后拿来送人,或者高价售卖,未尝不可!
“这木材可多准备些,也能多做几艘不同的船,当然也可以做其他的物件。”
事已敲定,众人也没在酒楼多停。
杨道与郑佑要回杨府,便在酒楼门口分道扬镳。
赵泽则继续跟着林向安一行,去逛庙会。
定制首饰耗时太久,这不是寻常物件。
还得给家中置办些其他特产,托赵川捎回去。
不过在这之前,先绕去钱庄一趟,兑好银票,把欠赵泽的银钱还了。
周后林向安、林远、王和信三人,才正式开始给家里置办礼物。
无论哪个年代的女性,就没有不爱首饰和化妆品的。
不光得给家中女眷准备,还得顾及关系亲近的亲戚,都得备一份。
宁可多买些,也不能少。
怎么送、送给谁,到时自有家里长辈安排。
所以得考虑数量和性价比,以及方便携带等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京城特色。
几番挑选,最终选中的是京城近来流行的绒花,这是仿真头花,做工精巧,色彩艳丽,造型栩栩如生,能久戴不褪。
又去了京城老字号的胭脂铺子,依照掌柜推荐,买了几款上等胭脂水粉。
女眷的礼物备妥,接着就要给家中男丁选礼。
最实在的,自然是一双双结实舒适的千层底布鞋。
又挑了些皮货。
北方的皮料质量好、价钱公道,比南方划算许多。
便备了几顶皮帽子,几件皮坎肩、皮护膝、护腰之类的御寒用品。
除此之外,还买了几样京城特色的泥塑玩具,颜色鲜艳、造型可爱,不光小孩子喜欢,大人看了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干货也没落下。
香菇、木耳、黄花菜是标配;
红枣、核桃、榛子、松子这些北地坚果质量上乘,分量十足;
再添了些虾皮、紫菜、海带等沿海特产,实用又实惠。
临了赵泽还特别推荐去六必居挑了几样酱菜,说是酱香浓郁、咸中带鲜,是京城酱菜中的翘楚,耐放又下饭。
一番采买下来,每人手上都提了大包小包。
等回到会馆时,不少人侧目看着他们进门,回头率颇高。
人家都是拿东西出去拜年,他们倒好,活像刚扫了半条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