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华夏宝库-《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

  大唐之亡,始于安史之乱。

  这是后世几乎所有历史学家共同认定了的。

  这一点张伟也非常赞同。

  大唐之亡,就是始于安史之乱。

  安,就是安禄山,粟特族,狼子野心之辈。

  史就是史思明,为了不连累家族,对外宣称自己是胡人,其实就是史家推出来搅乱天下局势的棋子。

  就是这两王八蛋把强盛一时的大唐王朝推入了深渊,从此之后,大唐进入灭亡倒计时。

  翻了翻手中的线装书,张伟气的牙痒痒。

  当时大唐经过百年励精图治,往西兵峰已经越过中亚,直指阿拉伯半岛,往东征服了高句丽,彻底统治朝鲜半岛,往南打服了安南,设立安南都护府,就连阿三都被捶了一顿,被王玄策一人给灭了一国。

  如此强盛一时的王朝,就因为这两王八蛋的私心,将华夏征服世界的节奏给打乱了,大唐从此一蹶不振,不得不收缩兵峰,辉煌不再。

  当时要不是爆发了安史之乱,即便是高仙芝在怛罗斯小败一场,以大唐的底蕴,卷土重来之后说不定后面整个中亚西亚的历史都将改写。

  这些地方的重要性无需多说。

  就一个石油就能让人彻底疯狂。

  一把将手中的线装书捏碎,张伟嘿嘿冷笑,杀机突起,转头看向从门外走进来的赤兀儿。

  “赤兀儿,史家族人都搬出去了吗?”

  受派监督史家搬离的赤兀儿满脸无奈,以史家在蒙古帝国的地位,其实他也不想随便招惹的。

  奈何这个驸马爷实在是太过强势,莫得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

  “启禀驸马,史家族人都搬出去了,现在芙蓉园内都是咱自己人。”

  赤兀儿打包票,信心满满的道。

  适才他受张伟指派,待史家族人出门之后,还在园内巡视了一番,确保芙蓉园里没有一个外人,这才找了过来。

  张伟脸色阴森森的。

  “呵呵,你派几个人去看看,他们都搬到那里去了。”

  赤兀儿大惊。

  这莽子想干嘛?

  作为宝音公主的近侍,在窝阔台那里都挂了号的人物,赤兀儿跟赫连达达塔木之流可不同,他的眼光比起这些普通的蒙古骑兵高明了不知多少。

  “驸马,你抢了他们家的房子也就算了,这赶尽杀绝的事还是不要再提了,否则我在大汗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赤兀儿说完,紧了紧手里的狼牙棒,一副为了帝国大义赴死的的模样。

  张伟脸色变了又变,看在宝音公主的面子上,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嘻嘻,赤兀儿你想到那里去了,我是个粗人,对这些个书书画画实在是看不上眼,所以想打听打听史家的落脚点,让他们过来把这些破烂玩意儿自己搬走,别碍我的眼而已。”

  赤兀儿松了一口气。

  “我当什么事呢,驸马放心,奴这就让人把这些书搬走,保证驸马眼前清静。”

  这货说完生怕张伟反悔,逃也似的出了天云书院。

  张伟脸色垮了下来,看向一旁的宝音公主。

  “公主,这人不能留,等下就让他滚蛋。”

  宝音公主内心里十分无奈。

  一边是从小伺候她长大的贴身近侍,一边是未来夫婿,后半辈子的依靠。

  “行吧,都听驸马的,有驸马在身边,我以后的安全也用不着别人操心,赤兀儿一直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证明自己,本公主就随了他的愿,让他回归我父汗帐下做一个小卒子。”

  “啪啪啪!”

  宝音公主刚说完,一旁就响起一连串的掌声。

  “公主此言,甚合吾心,此等勇武之士,就该让他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一直托庇在公主门下,实在是有辱蒙古勇士的荣耀。”

  芙蓉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张伟高来高去行的快,陆丰一介文人腿脚慢,好半晌终于是赶了过来。

  听到宝音公主说要把贴身近侍打发走,大宋举人那是一百个赞同。

  这赤兀儿不能跟张伟一条心,看在公主的面子上又不能杀,那就只能让他滚蛋那凉快那待着去。

  “校尉,这个书库乃是无价之宝,不能还给史家。”

  陆丰语气极为坚定,一副你不同意我就跟你丫的拼了的表情。

  张伟:……

  娘的现在他手下真正能用的人就这么一个人,即便是他有点臭脾气,那张大校尉也只能忍了。

  “呵呵,陆先生想到那里去了,这个书库的价值本校尉一清二楚,刚刚不过是随便找的理由糊弄人,这里的书,一本也不可能还回去的。”

  陆丰松了一口气。

  他一进来就发现了这个书库的重要性,生怕张伟这莽子不知道书库的价值,胡乱许人,把这等重要的华夏宝库拱手让人。

  没错,这个书库,简直可以堪称华夏宝库。

  张伟在书库里兜兜转转,随手拿起一本线装书。

  梦溪笔谈,第十七卷,阳燧照物。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物,如人之摇撸,若鸾飞空中,其影随鸾而移,或者中间为窗隙所束……

  张伟心中震惊万分。

  这是关于凹透镜与凸透镜的记载。

  翻了几页,居然还有凹凸两镜的详细图文解释跟具体功用。

  这恐怕是最早关于聚能跟散能的科学研究记载了。

  实在是没想啊,几百年前,古人就有了对于聚能散能的模糊认知,并且修书立传,将其记载了下来。

  (梦溪笔谈)

  北宋时期大儒沈括所着,共三十卷,包括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读笔谈一卷,全书洋洋洒洒数百万字,图形上万幅,囊括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诸多门类的学科,几乎总结了华夏古代所有的天文,气象,地理,化学,医药,工程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被后世称做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里程碑,宝库中的宝库。

  这天云书院的藏书库里,就有笔谈、补笔谈,读笔谈全卷,张伟随意翻阅了一下,足足有三个书架上都是这本百科全书本卷,还有各种注解内容。

  这本百科全书怎么落入史家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