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往生起,安魂归-《归处有青山》

  仓嘉醒了,花想容还没醒。

  穿着易年衣服的小和尚谢过剑十一的搀扶,迈步到了易年身前。

  刚要双手合十行起佛礼,被易年拦了下来。

  仓嘉的伤不算重,醒了,便是好了。

  从怀中掏出了佛珠还给了仓嘉。

  仓嘉接下,放在手里轻轻摸着,对着易年点了点头,腾身上了易年方才祭奠的墙头,盘膝而坐。

  绵绵细雨落在光头上,顺着宝相庄严的脸往下流着。

  仓嘉没管,双手合十,佛珠悬于其上。

  嘴唇微动,一缕佛音传了出来。

  穿过绵绵细雨,传遍了地底世界。

  同一时间,易年借去的青衫之下,金色佛光照亮了城头。

  往生咒。

  这一刻,天地间,仿佛只有这小和尚一人。

  在用那无边的慈悲,安抚着森森白骨上的无声哀怨。

  梵音袅袅,不绝于耳。

  细雨点金,入土三分。

  往生广咒,片刻不停。

  仓嘉在渡这地底魂,与渡花想容不一样。

  七夏,桐桐,剑十一,顾清寒,包括处理尸体回来的两人,都默默站在仓嘉身后,没有一人言语。

  梵音入耳后逐渐变得平静的脸上,那抹微不可见的愁容慢慢消散。

  这里的人没有一个对不起这地底白骨,不管做与没做,做了多少,都为清风寨的覆灭出了力气。

  而这森森白骨与那残忍马贼,也给这些年轻人上了一课。

  这个世界,远没有想象中那般太平。

  或许在这些年轻人心中,会埋下一颗种子。

  不过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什么样的花,取决于每个人的造化。

  随着时间流逝,不知多少遍往生咒过。

  梵音不散,仓嘉转了身。

  看向一直站在身后的易年。

  易年抹了把脸上的水,点了点头。

  怀中拿出那白色小塔,说着小心,放在了仓嘉手上。

  那庞大的抓取灵魂的吸力,很是危险。

  仓嘉点头,说着放心。

  易年听着,慢慢将青光收回。

  等到青光散去,一抹金光,接替了青光位置。

  仓嘉掌心朝上托着小塔,闪动中带着卍字印记的佛光将小塔带离了掌心。

  迎着无边细雨,飞到了清风寨的正中。

  之前仓嘉说过塔里冤魂无数,易年只从其中抓出了一魂一魄,“还给”了那大当家。

  此时塔里的无数冤魂在金光指引之下,顺着小塔窗口,飘了出来。

  一团,两团。

  几个呼吸过后,清风寨的上空绿光连连。

  无主幽魂空中飘荡,无边怨念沁入人心。

  佛字金光渐渐变得透明,范围扩大了许多,将空中冤魂安抚其中。

  坐在城头的小和尚再次开口,依旧是佛音入耳。

  “天地清明,本自无心;涵虚尘寂,百朴归一。离合骤散,缘情归盏;我似菩提,纵化归虚…”

  安魂咒起,循环往复。

  欲渡冤魂,连绵不绝。

  不知是多少遍安魂咒后,空中的绿色光团起了变化。

  杂乱又有序的从空中落下,轻轻掠过白骨之地。

  白与绿交错间,佛音再出。

  “归去吧。”

  似劝,似说。

  “归去吧。”

  似舍,似离。

  当最后一声归去吧自仓嘉口中出现,无数绿光同时升空,上升中,慢慢变淡。

  等第一抹绿光与两侧峭壁顶端持平之时,消散,开始了。

  一抹散,片片散。

  当最后一道绿光散去之后,方才暂时亮起的幽黑雨夜,重新回归了黑暗。

  不过此时,多了些变化。

  无论是易年还是其余人,都能感觉的到,地底的狰狞白骨地,没了方才的阴森。

  此时的细雨中,也没了那无声的哀怨。

  魂归黄泉,再入轮回。

  仓嘉最后一遍往生咒止,叹了口气。

  小塔自空中飞回,落在了手中。

  起身后的仓嘉下了城头,将小塔放在易年手中。

  没有说话,脸色变得有些白。

  比方才白,不过不会晕了。

  易年伸手接下,放在了怀中。

  手刚拿出之时,耳中进了声音。

  那是一颗山坡石子滑落的声音,自东边峭壁顶端,快速滚落。

  易年听着,背起了竹篓。

  两个托着药罐的火炉一手一个,招呼着众人下城墙。

  桐桐与七夏扶起还在昏睡的花想容,剑十一又去抚仓嘉。

  这次,没有拒绝。

  或许是真的累了。

  顾清寒没问什么,与几人一起从城楼上飘下。

  两名仆人远远跟着。

  一行人越过护城河,停在了河水南岸。

  易年停了下来,转身回望。

  几人看着易年的动作,也转身回望。

  就在回望的同时,又有了声音。

  这次不只是易年听见,而是所有人都听见。

  现在的声音,大了许多。

  不再是石子滑落,而是整个东边峭壁,向西歪了过去。

  黑暗中的庞大山体,再连绵不绝的轰隆声中,再几人脚下大地的颤抖中,缓缓沉入了地底的巨大空间。

  不知是易年的穿云一箭坏了山体结构,还是仓嘉的慈悲心感动了天,让这深山,埋了白骨。

  或许两者都有。

  随着东边峭壁的倒塌,西边也受了影响。

  唯一的雨棚也沉入了地下,被紧接着倒了的峭壁埋在了下面。

  震动过后,天谴不再。

  两山堆叠,清风寨的地面之上,多了个圆圆的土堆。

  巨大无比。

  之前易年有些感叹的坚固南墙也在震动中倒塌,只剩了面平整竖直的长形城墙,留在了雨中。

  留在了巨大土堆的正前方。

  易年看着,叹了口气。

  城墙,竟成了墓碑。

  不过依旧不知刻上什么字。

  下面的人,不知名字。

  就连那两个罪魁祸首,也不知道名字。

  仓嘉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易年最后看了眼那空空城墙,说着走吧。

  这深山中,不会有人来祭奠,没有名字,便没有名字吧。

  一行九人,七人同行,两人后面跟着。

  虽然雨夜难走了些,不过对于这些修行之人来说,不算什么。

  没一会儿功夫,到了马车旁,之前离去的马儿正等在那里。

  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

  见易年回来,就要往前凑,易年开口说道:

  “一边去,身上那么脏,找地方洗洗。”

  不算大的声音将听话的马儿赶走,到了车前。

  这里地势平坦,桐桐与剑十一在此搭了雨棚。

  在仓嘉为难易年同意的眼神中,桐桐与七夏将还在昏睡的花想容扶上了马车。

  火炉扔在棚下继续烧着,从车上取了油灯挂在了雨棚之下。

  拿出椅子茶壶。

  把已经熬好的药给仓嘉倒了一碗,茶壶接替了药罐的位置。

  加了水,茶叶放在了旁边。

  瞧见顾清寒在雨中由仆人撑着伞站着,笑着开口说道:

  “顾公子,夜黑雨凉,进来喝杯茶暖暖身子。”

  顾清寒也是笑着开口:

  “那就多谢易兄弟了,不过这公子可莫要再叫了,喊我名字便是。”

  说着,与那二人点了点头,交代着你们先走。

  在那二人有些不愿的目光中眼睛一瞪,二人见了,行礼退下。

  顾清寒进了雨棚,开口说道:

  “父亲管的严,一出门就左一个右一个派人跟着,烦都烦死了,让易兄弟见笑了。”

  易年请着顾清寒坐下,开口回道:

  “有人惦记那是好事,像我们这般无人管着的人,想得这待遇还得不到呢。”

  “我有爹…”

  没等顾清寒开口,剑十一旁边急忙回着。

  好家伙,这要是慢了一嘴,亲爹差点儿让小师叔说没了。

  正喝着药的仓嘉听见易年与剑十一的话,一脸无措的看向易年,小声的开口说道:

  “小僧也有…”

  易年本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让剑十一与仓嘉这般一说,不是也成是了。

  懒得与他俩争辩,有些尴尬的咳了下,开口说道:

  “是我说错了,行了吧。”

  剑十一满意的点了点头,仓嘉继续喝着难喝的药。

  顾清寒见此场景,开口说道:

  “易兄弟几人情谊深厚,清寒着实是羡慕不已啊。”

  没等易年回话,一向嘴比剑快的剑十一开口了。

  “你没有朋友吗?”

  易年听着,毫不客气的在剑十一头上拍了一下。

  一是报下方才的“仇”,二是教训下这口无遮拦的小胖子。

  剑十一吃痛,揉着头,胖脸上满是委屈。

  不过顾清寒没有在意,听见剑十一的口无遮拦后,点了点头,看向剑十一,开口回道:

  “打小就长在家里面不让出来,后来闹的凶了才终于让出来见见世面,认识的人不多,能算的上朋友的,之前还没有过,试比高上认识几人,都是各怀心思,打那以后,便不再往来了。”

  脸上还是那般从容,就是这话有些凄苦。

  易年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都有朋友,这一看就是隐世大派人家的孩子,竟一个朋友都没。

  听顾清寒这么一说,忽然想起了他被千秋雪击败后的情景。

  难怪与那几人谈笑间都透着不自在。

  剑十一的性子大大咧咧,在听见顾清寒的话后,往顾清寒身边凑了凑,伸出胖手拍了拍顾清寒的肩膀,开口说道:

  “以后你就有朋友了。”

  顾清寒被剑十一这么一拍,还是之前那般从容,点头说着清寒有幸。

  易年看着,觉着这顾清寒的修养还真不错。

  用周晚的话来形容,顾清寒有些端着。

  不过这端与不端,不重要。

  外向所表,皆是性子使然。

  能千里迢迢追凶而来,心肠好,比什么都强。

  若是平时,烦事了结,又有故人相见新人相识,定是要喝上几杯的。

  不过今夜不行,还有件事没有处理…

  喜欢归处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