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出去很简单-《归处有青山》

  易年听着七夏的话,心下开始思考起来。

  是啊,七夏说的没错。

  按照七夏的说法,她在这里待了一年之久,可却从来没有见过那老和尚与完好寺庙的虚影,而自己来这里的第一个天亮,这虚幻,便出现了。

  或许,自己的到来,是触发这虚幻之境的钥匙?

  可易年想了想,却摇了摇头。

  不知道七夏说的是不是真的。

  不是不相信七夏的说法,而是不相信这虚幻情景是因为自己而起。

  这里看上去是个寺庙,但自己却不是修佛之人。

  虽说小时候看了许多的经书,可只是为了静心。

  易年对修佛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能喝酒,不能吃肉。

  不能…

  所以易年还是喜欢当个大夫,当个普通人。

  自己不是僧人,自然与寺庙扯不上关系。

  可这情况却真实的出现了。

  一时间,易年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向七夏,开口说道:

  “你在这里一年的时间都没见过那老和尚与白天时候的虚幻场景,而我前夜来,昨天白天的时候便见了,如果不是巧合,那一定是因为我,或者我身带着的东西,把这虚幻的场景触发了,可开始的时候咱们两个聊过,我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硬说特别,或许是因为我修行的是太玄经?”

  开始和七夏讨论为什么只有两人被困在这林子的时候,易年想过这个原因,但立马否定了。

  因为两人被困在这里,就应该是七夏说的那般,两人与常人有不同的地方,或者是两人有共同的地方。

  但太玄经,明显不是。

  自己在阴差阳错与师父的指引下,体内的太玄经自主运行了起来。

  师父说过,自己走上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可七夏修炼的不是太玄经。

  那运行路线易年见过,可看了许多的书,也没想出七夏的心法究竟是什么。

  或许还是自己见的少,但能确定,两人的心法不一样。

  而自己与七夏被困在这里,原因应该相同,那太玄经便不是原因。

  而此时七夏的问题,让易年又想起了太玄经。

  因为七夏在这里一年的时间没见老和尚与完好的寺庙,可自己来了,老和尚便出现了。

  如果白天的场景真的因自己而起,那真的有可能是太玄经。

  七夏听着,没点头,也没摇头。

  方才只是脑中闪了过一下这个想法便说了出来,但具体的原因,说不准。

  看向易年,开口说道:

  “我就是方才忽然想起,毕竟在你来之前一直都没见过,或许是你的原因,或许是这破庙的原因,可能你没来,这场景也会出现,说不准。”

  易年听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那试试?”

  七夏听着,开口回道:

  “得等到明早。”

  易年听着,说着好。

  两个人很有默契。

  不管是在抓妙空空的时候,还是现在。

  七夏明白易年的意思。

  试试,便是试试这虚幻场景是不是真的因为他而起。

  而试的方法也很简单,易年出去寺庙,自己在里面看着那场景还会不会出现。

  没出现,那就很可能是易年的原因。

  出现了,也不能把易年完全排除。

  毕竟是他到了这里之后,才出现了眼前的情况。

  易年或许是把钥匙,也或许这里的一切,真的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时间到了,老和尚便出来了。

  毕竟这里最少已经存在了百年的时间,而七夏,仅仅在这里过了一年。

  不是二人一定要弄明白这场景是不是因为易年而起,而是在这种时候,任何的发现,都有可能成为两人脱困的关键。

  七夏自己在这里待着的时候,推算出了易年隐瞒自己的事情,不想出去了。

  因为出去,会害人。

  七夏很善良,在想到那么多人因自己而陷入危险,内心的煎熬,比易年当初在青山和晋阳军中救不了所有人或是前几天看见安红豆的时候所承受的煎熬,更甚。

  那时七夏想着,或许,自己走进了这里,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最起码这里除了自己,再也没有活物,想害人也害不到。

  就是再也看不见那个瘦弱但却能为自己遮风挡雨身影。

  那个已经习惯了的身影。

  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他在身边,帮着自己疗伤,找着记忆。

  在城东树林陷入死境的时候,他破空而至,不惜发疯,救了自己。

  在自己害了许多人的时候,他日日不休,弥补着自己犯下的错。

  不知不觉间,那个瘦弱的身影,在自己那空落落的心中,占了许多的位置。

  出不去,或者不出去。

  唯一的遗憾,便是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

  而那时,七夏盼着易年来,又不想他来。

  矛盾煎熬中,过了一年。

  所以才会在认出易年的时候,丢了矜持羞涩,扑到了易年怀中,哭了起来。

  那泪中,有无助,有释放。

  但更多的,是相思。

  后来易年劝着,低落的心情,渐渐好了点儿。

  又听易年说着自己的黑气已经开始慢慢变淡,或许用不了多久,便再也不会有黑气的烦恼。

  七夏不是钻牛角尖的性子,也不似寻常女子那般扭捏,心里通透得很。

  自己害人,他帮自己救了,那以后还他便好。

  看着他为了救自己去圣山做的一切,自己自然不会辜负他的好意。

  还是之前想的那般,欠下了,那以后还就是了。

  想出去的心,又活了过来。

  听着易年的话,以后不与人交手就是,等黑气没了,也就不会害人了。

  能活着,没有人会想着死。

  能出去,七夏和易年才不会愿意呆在这里。

  就像易年想的那般。

  以后一起,但要活在阳光下,而不是这黑暗里。

  七夏重新坐了回来,这次没有靠在易年的肩头。

  昨夜被老和尚忽然出现打断的话题又提了起来。

  七夏开口说道:

  “昨天说的被困在这里的原因,只说了咱俩与旁人不同,但没什么头绪,那就剩了相同的地方,昨夜太困,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忘记想了,你能想到咱们可能有相同的地方,然后被困在这里了吗?”

  易年听着,摇了摇头。

  昨夜七夏睡下之后,易年在天亮之前也想了一会儿,但没什么头绪。

  看见七夏又起了话头,算着离天亮还有一会儿时间,便又开始想着。

  两个人讨论,总比一人想的周全。

  看向七夏,打趣的开口说道:

  “都是人?”

  七夏听着,没注意到易年的样子,只以为易年在认真的回答自己,便认真的开口回着:

  “应该不是,悬夜林就算再大,可上百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只有咱们两个来过。”

  易年瞧着七夏认真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再瞎说,仔细的分析了起来。

  片刻后,对着七夏说道:

  “都能用凤凰翎?”

  凤凰翎是神兵,而且是已经认主的神兵,如果不是七夏当初从自己这里取了一滴血,那自己不可能能用。

  不过自己只是简单的借用,不是认主。

  当七夏遇见危险的时候,凤凰翎直接从自己的手中挣脱而出,飞到了七夏身边。

  七夏听着,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进来的时候拿着凤凰翎,但你没有,凤凰翎应该也不是进来的原因。”

  易年想着,也是。

  “那我们都在医馆住过?或者都曾经被困在幻境之中?”

  七夏俯下身子,一边往火堆里扔着柴,一边回着易年的问题:

  “有可能,但还不能确定,咱们现在所说的一切都是假设,只能尽量多想些,然后挑着可能最大的想办法一一排查,还好这里奇怪,时间过得慢,有大把的功夫来实践。”

  七夏说着,没有转头看易年,依旧拢着火堆,犹豫了下,再次开口:

  “若是真的找不见出去的办法,你能出去的时候,即使我不在了,也一定好好好活着。”

  七夏说的很矛盾,出去又出不去。

  但易年明白七夏的意思。

  这里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多。

  自己在外面过了几天,七夏在这里竟过了一年。

  这也是易年从进来这里之后,发现了这里的问题却没有着急的原因之一。

  这古怪林子不像那些成名杀阵一般,不快点脱困便会要人性命。

  相反,这里给人的时间,更多。

  自打知道七夏在这里待了一年的时间之后,易年明白,一时间,自己与七夏可能出不去。

  但不会一直被困在这里。

  因为自己能出去。

  原因很简单。

  时间多。

  时间多,那修行的时间也会变多。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墟不在话下。

  外面的林子古怪,但天地元力还是存在的。

  七夏一年的时间没有什么提升,是因为她大多时间都待在破庙里面。

  这里,没有元力。

  而越早踏入归墟,破境真武的可能便越大。

  易年虽不喜欢修行,但也知道,自己破境归墟的那天,一定是天元大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归墟境界。

  当然,七夏除外。

  如果年纪轻时突破归墟,又有着众多功法心法在身,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自己还突破不了真武,那这世间,也没几个人能进入真武境界了。

  只要进了真武境界,那这古怪林子除非是圣人所栽,否则根本不可能挡住手握凤凰翎的自己。

  但易年不想这样。

  因为自己有时间,七夏没有。

  破庙里面流逝慢,但终究在流。

  这也是把七夏排除在外的原因。

  她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入归墟破真武。

  幻境中的死别,易年真的不想让它在现实里出现。

  没有七夏,破了这古怪林子又如何。

  而且易年不清楚这里的时间流速会不会一直保持现在的样子。

  万一不是一直保持这种情况,自己出去之后,天元的一切可能都变了。

  认识的人都消失了,熟悉的地方也变得陌生,那出去与待在这里也没什么区别。

  没有了熟悉的人和物,那世界,还能算是自己的世界吗?

  易年听着七夏的话,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要出去,那便一起出去,而且你想的又不一定对,万一呢?”

  七夏依旧没有看向易年,俯身弄着火堆。

  把头上不听话的青丝撩到耳后,理了理,漏出了脖颈处的一片雪白。

  “万一呢?”

  七夏回着同样的话,等着易年。

  而易年没有回答,因为此时全部的注意力都被七夏那脖颈处的雪白吸引了过去。

  不是少年起了色心,而是想到了两人走进了这里的原因。

  七夏的脖颈处,有根线…

  喜欢归处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