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黄道周、顾横波-《学名张好古》

  张好古话一说完,就意味着这场酒宴即将画上句号。张好古的酒量似乎并不是很好,但他却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此时此刻,张好古已经喝得有些高了,但他仍然强撑着最后一丝清醒,心里盘算着要趁着还没完全喝醉,赶紧找个借口回去,以免在众人面前出丑。

  然而,其他宾客们显然还没有喝够,酒兴正浓,哪里肯轻易放过张好古呢?张好古见状,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但也不好驳了大家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和众人一边闲聊,一边喝酒。

  就在这时,方以智突然开口了。原来,方以智本就是青楼里的常客,此刻借着酒劲,他竟然毫不顾忌地打趣起顾横波来:“哈哈,顾姑娘,‘目中有媚,心中无眉’!”

  顾横波一听,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恼怒地反驳道:“哼!还不是你们这些人故意捉弄我,害得我如此难堪!不过呢,黄公可绝对是个正人君子!”

  方以智和顾横波的对话,恰巧被张好古听到了。由于酒精的影响,张好古的思维有些模糊,他下意识地开口问道:“黄公,哪位啊?”

  方以智并没有意识到张好古在偷听他们的谈话,随口回答道:“还有哪位值得被称为黄公呢?当然是你的那位老搭档啦。”

  张好古听到这里,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他试探着问道:“莫非是道周老兄?”

  方以智哈哈一笑,回答道:“哈哈,正是。”

  张好古心中的好奇被彻底勾起,他对黄道周和顾横波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黄道周可是他的老朋友,而顾横波则是一个妓子,两人能有什么故事呢?

  张好古听到这里,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满脸兴奋地对方以智说道:“密之,快快快,快给我讲讲,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啊?”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仿佛这个故事对他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方以智则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吓了一跳,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张好古。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陈子龙突然笑了起来,他插嘴说道:“哈哈,还是我来说吧!”原来,陈子龙当时也在场,对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了,秦淮河畔的复社诸子们正聚集在余氏园中,饮酒作诗,谈笑风生。方以智、冒襄、陈子龙等这些江南名士们,个个都是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之辈,他们在吟诗咏词之间,常常夹杂着对那些礼法之士的嘲讽和戏弄。

  然而,就在这一天,一位特别的访客打破了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黄道周黄公的到来,给这个文人雅集增添了几分凝重的气息。

  黄道周乃是当世大儒,以其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闻名于朝野。他面容清瘦,目光如炬,举止之间总透露出几分拘谨和严肃。复社诸子们虽然在内心深处对他的气节暗自钦佩,但却总觉得他太过古板,与他们的放浪不羁有些格格不入。

  酒过三巡之后,方以智忽然站起身来,提议道:“黄公既然来到了金陵,何不请顾横波来为我们助兴呢?”他的话音刚落,众人便都心领神会,明白了他的意图。

  那时顾横波是金陵第一名妓,不仅容貌倾城,更通晓诗书。那日园中下着大雪,顾横波素衣白裙而来,抚琴清歌,直把满园名士迷得神魂颠倒。黄道周却只是微微颔首,神色如常。诸人见状,纷纷劝酒,硬是把黄道周灌得酩酊大醉。

  时光流转,夜幕降临,明月高悬中天。此时,众人搀扶着黄道周缓缓步入园中特意设置的暖阁。这暖阁内的布置简约而精致,仅有一榻、一枕、一衾和一茵。

  最为精妙的是,众人特意安排顾横波褪去外衣,仅身着一袭薄衫前来服侍。这样一来,顾横波那婀娜的身姿便若隐若现,更添几分妩媚动人。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小心翼翼地锁上了门窗,然后像幽灵一般躲藏在暗处,屏息凝神,窥探着暖阁内的一举一动。

  不多时,黄道周悠悠转醒,他只觉得周身有些凉意,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自己的衣服,却发现衣衫早已不知去向。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最终落在了近在咫尺的顾媚身上。

  尽管顾媚身着薄衫,曲线毕露,但黄道周的眼神却依旧清明如昔,没有丝毫的波澜。他静静地看着顾氏,似乎对眼前的情景并不感到惊讶。

  顾媚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

  然而,当顾媚靠近黄道周时,黄道周却突然用衾被将自己紧紧裹住,仿佛那衾被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将他与顾媚隔绝开来。

  “黄公,这茵褥如此窄小,妾身怕是难以安睡。”顾媚娇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委屈。

  黄道周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指了指那窄小的茵褥,示意她睡在那里。

  顾媚无奈,只得依从黄道周的意思,紧贴着他躺在那窄小的茵褥上。

  “黄公当真不动心?”顾横波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仿佛羽毛一般轻盈,却又似乎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黄道周微微转过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淡淡地说了句:“无用尔。”这三个字说得如此平静,就像一潭静水,没有丝毫波澜。

  众人在一旁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渐渐开始感到不耐烦。然而,就在这时,他们注意到黄公的呼吸渐渐变得平稳而均匀,显然已经进入了梦乡。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一下又一下地响着,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四更的梆子声响起,黄公忽然翻了个身,面朝外侧。顾横波见状,心中一动,她决定趁机试探一下黄公。于是,她装作熟睡的样子,故意将身体稍稍向黄公靠近了一些。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黄公竟然毫无反应,依旧睡得很沉,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顾横波的举动。他的呼吸声依旧平稳,甚至连姿势都没有改变。

  第二天清晨,当顾横波出来向众人复命时,大家都注意到她的眉眼间似乎带着几分怅惘。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名士,饮酒赋诗不过是一种消遣罢了。要想成为圣人、成佛,或者尽忠尽孝,终究还是需要像黄公这样的人啊。”

  说完,顾横波突然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清脆而响亮,穿过庭中的梅枝,惊落了一地的残雪。雪花在空中飞舞,仿佛也在为她的笑声伴奏。

  园中诸人面面相觑,方以智手中的酒杯忽然坠地,碎了一地。自此之后,复社中再无人敢小觑黄道周。而这段轶事,也在秦淮两岸悄然流传开来,成为评判真君子与假名士的一杆标尺。

  听陈子龙说完,张好古不禁惊叹一声:“道周老兄真乃是真君子啊!不过,密之说的那句‘目中有媚,心中无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子龙微微一笑,解释道:“哈哈,这其中的缘由嘛,说来倒也有趣。横波单字一个‘媚’字,顾横波其实就是顾媚,顾媚也就是顾横波。黄公当时看着顾媚,眼中自然会流露出欣赏之意,但他心中却并无杂念,只有对家中妻子的深情。如此一来,黄公既能欣赏美人,又能坚守对妻子的忠贞,实乃真君子所为,怎能不让人敬重呢?”

  张好古听完陈子龙的解释,恍然大悟,原来黄道周还有这样一段轶事。他不禁对黄道周的为人更加钦佩起来,心中暗自感叹:“道周老兄果然是个品行高洁之人啊!”

  喜欢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