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日头升得正高,林书月三人并不急着赶路,于是站在一旁观望。
两支商队正在整装,吆喝声此起彼伏,不过一刻钟,队伍就规整好了。
这时,旁边商队那个领头的络腮胡子大汉朝林书月这边看了几眼。
察觉到目光的林书月好奇看过去,就见那大胡子招了一个年轻小伙上前,不知说了什么。
过了一会,那个小伙子径直朝她们走来,走到跟前站定,他抱了抱拳,而后腼腆一笑,“这位公子,我家头让我过来问问你们打算何时出发。”
许是林书月三人眼里的疑惑太过明显,小伙子便主动开口解释。
“公子有所不知,再往前走个十几里,要经过一道垭口,那里常有悍匪出没。
我们头的意思是,公子若无要紧事,还是现在跟着我们商队一起走吧。
我们商队人多,就算遇到土匪也有招架之力,你们才三个人,要是落在后头,到时如果遇上土匪就麻烦了。”
林书月挑了挑眉,原来是这样。
思索片刻,当即抱拳应下,“好,我们这就收拾东西同你们一起出发。还请小哥代林某谢谢你们队长。”
“嗨,不用客气,不过一句话的事。”
小伙子憨笑着连连摆手,“那你们收拾东西吧,我先回去禀报了。”
“嘿,这大胡子人还挺好的。”
清芝看着小伙子小跑回商队的背影,又偷瞄了眼正忙碌指挥的络腮胡大汉,感慨了一句。
清荷好笑的戳了戳她的脑袋,“你呀你,好好的给人取的什么外号,还不赶紧帮忙收东西。”
“我错了我错了,别戳了,我这就来。”
清芝嬉笑着抱头躲避,然后帮着一起把锅具放进马车,又往火堆里泼了几勺水。
林书月进马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锅具收进空间,待东西全部收好,清荷赶着马车排到大胡子商队的后面。
这时,排在她们后面的另外一个商队里走出一个目光精明的男子,他策马上前,恭敬地向胡子大汉递去一个小包裹。
两人低语片刻,待那男子返回商队后,胡子大汉当即调转马头,扫视着长长的队伍,开始重新调配人员的位置。
只见他将几个手拿大砍刀,身形威猛的大汉安排在队伍最前面,这些大汉身后是一排手持弓箭的汉子。
剩下的汉子则手持大刀隔五步均匀分布在队伍两侧,一直延伸到林书月所在商队的末端。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清芝、清荷大感新奇,不由前后张望。
她们马车旁边的汉子见两人年纪小,又细皮嫩肉、瘦瘦弱弱的,便板着脸粗声粗气地叮嘱:\"过垭口时动作麻利些,别挡了后面人的路。要是真遇上土匪劫道,打起来你们就自己找地方躲好。\"
说完似乎又觉得威慑不够,又瞪圆了浓眉大眼恐吓道:“那些土匪可是会吃人的,就爱抓你们这样细皮嫩肉的小子下锅。”
这番凶神恶煞的警告里偏生透着几分憨直,清荷和清芝虽不惧怕土匪,心头还是涌起一股暖意,自感恩大汉的好意。
于是两人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跟进队伍,绝不拖队伍后腿。
见她们老实应下,浓眉大眼的汉子这才满意地微抬下巴,策马贴近她们的马车,紧紧护在她们马车旁边。
确认安排无误后,胡子大汉大手一挥,长长的队伍继续前进。
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山路开始变窄,原先能并排过五辆马车的大路慢慢的变成只能并排过三辆马车了,如此,队伍前进的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赶路的众人皆被燥热折磨得心浮气躁,一时间整个队伍都没人说话,山路上只听得见车轮碾过山路的辘辘声。
晃晃悠悠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行至一拐弯处时,走在最前面的胡子大汉忽然挥手示意队伍停下,林书月的马车以及身后的商队也跟着停了下来。
清芝陪着清荷坐在车辕上,见队伍停下,不由好奇询问旁边大眼汉子,“大哥,你知道前面发生什么了吗?为什么停下来啊?”
大眼汉子奇怪了看了清芝一眼,“你不知道吗?前面拐个弯就到那个垭口了,你们是第一次去北地?”
清芝恍然大悟,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现在停下来是?”
“噢,因为不知道前面垭口到底有没有人埋伏,所以我们头儿每回走到这儿,总要派几个弟兄先去探路。真要遇上埋伏,也好提前应对。”
果然,大眼汉子话音刚落,最前面就有三人走出队伍,进了前面的林子,转眼就看不见人影。
马车里,林书月听到男人的话,心里暗道:前面这个商队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商队,行事如此周密稳妥,尤其那领头的大胡子壮汉,举手投足间竟透着几分行伍之气。
因为一时半会还走不了,胡子大汉便让大家原地休息,等前去探查的兄弟回来。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林子突然传来动静,没一会,探路的三人从林子里钻了出来。
三人面色凝重,其中一人上前汇报:“老大,前面山崖上确实有埋伏,我们仔细探查过,两侧崖顶估摸着埋伏了十余人,全都藏身巨石后面,身旁还堆放着大量石块。”
“阿豹,你确定只有十几人?”
胡三浓眉一皱,有些粗糙的脸上有些严肃。
连豹很肯定地点头,“山崖上确实只有十几人,看样子已经守在那里有一会了。”
“十几个人就敢出来劫道?”
胡三有些困惑,他望向拐弯处,忽然猛然醒悟,重重拍了下大腿,“不对,出口那边肯定还有人埋伏,那山崖上面的土匪应该是用来阻止我们往后撤的。”
若出口处早有埋伏,待商队完全通过垭口时,埋伏的土匪骤然杀出,必能打商队个措手不及。
届时无法向前突破的商队必然仓皇后撤,而埋伏在山崖上的土匪只需推下巨石截断退路,整支商队便如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想到这里,胡三不由冷抽一口气。
两支商队正在整装,吆喝声此起彼伏,不过一刻钟,队伍就规整好了。
这时,旁边商队那个领头的络腮胡子大汉朝林书月这边看了几眼。
察觉到目光的林书月好奇看过去,就见那大胡子招了一个年轻小伙上前,不知说了什么。
过了一会,那个小伙子径直朝她们走来,走到跟前站定,他抱了抱拳,而后腼腆一笑,“这位公子,我家头让我过来问问你们打算何时出发。”
许是林书月三人眼里的疑惑太过明显,小伙子便主动开口解释。
“公子有所不知,再往前走个十几里,要经过一道垭口,那里常有悍匪出没。
我们头的意思是,公子若无要紧事,还是现在跟着我们商队一起走吧。
我们商队人多,就算遇到土匪也有招架之力,你们才三个人,要是落在后头,到时如果遇上土匪就麻烦了。”
林书月挑了挑眉,原来是这样。
思索片刻,当即抱拳应下,“好,我们这就收拾东西同你们一起出发。还请小哥代林某谢谢你们队长。”
“嗨,不用客气,不过一句话的事。”
小伙子憨笑着连连摆手,“那你们收拾东西吧,我先回去禀报了。”
“嘿,这大胡子人还挺好的。”
清芝看着小伙子小跑回商队的背影,又偷瞄了眼正忙碌指挥的络腮胡大汉,感慨了一句。
清荷好笑的戳了戳她的脑袋,“你呀你,好好的给人取的什么外号,还不赶紧帮忙收东西。”
“我错了我错了,别戳了,我这就来。”
清芝嬉笑着抱头躲避,然后帮着一起把锅具放进马车,又往火堆里泼了几勺水。
林书月进马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锅具收进空间,待东西全部收好,清荷赶着马车排到大胡子商队的后面。
这时,排在她们后面的另外一个商队里走出一个目光精明的男子,他策马上前,恭敬地向胡子大汉递去一个小包裹。
两人低语片刻,待那男子返回商队后,胡子大汉当即调转马头,扫视着长长的队伍,开始重新调配人员的位置。
只见他将几个手拿大砍刀,身形威猛的大汉安排在队伍最前面,这些大汉身后是一排手持弓箭的汉子。
剩下的汉子则手持大刀隔五步均匀分布在队伍两侧,一直延伸到林书月所在商队的末端。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清芝、清荷大感新奇,不由前后张望。
她们马车旁边的汉子见两人年纪小,又细皮嫩肉、瘦瘦弱弱的,便板着脸粗声粗气地叮嘱:\"过垭口时动作麻利些,别挡了后面人的路。要是真遇上土匪劫道,打起来你们就自己找地方躲好。\"
说完似乎又觉得威慑不够,又瞪圆了浓眉大眼恐吓道:“那些土匪可是会吃人的,就爱抓你们这样细皮嫩肉的小子下锅。”
这番凶神恶煞的警告里偏生透着几分憨直,清荷和清芝虽不惧怕土匪,心头还是涌起一股暖意,自感恩大汉的好意。
于是两人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跟进队伍,绝不拖队伍后腿。
见她们老实应下,浓眉大眼的汉子这才满意地微抬下巴,策马贴近她们的马车,紧紧护在她们马车旁边。
确认安排无误后,胡子大汉大手一挥,长长的队伍继续前进。
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山路开始变窄,原先能并排过五辆马车的大路慢慢的变成只能并排过三辆马车了,如此,队伍前进的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赶路的众人皆被燥热折磨得心浮气躁,一时间整个队伍都没人说话,山路上只听得见车轮碾过山路的辘辘声。
晃晃悠悠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行至一拐弯处时,走在最前面的胡子大汉忽然挥手示意队伍停下,林书月的马车以及身后的商队也跟着停了下来。
清芝陪着清荷坐在车辕上,见队伍停下,不由好奇询问旁边大眼汉子,“大哥,你知道前面发生什么了吗?为什么停下来啊?”
大眼汉子奇怪了看了清芝一眼,“你不知道吗?前面拐个弯就到那个垭口了,你们是第一次去北地?”
清芝恍然大悟,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现在停下来是?”
“噢,因为不知道前面垭口到底有没有人埋伏,所以我们头儿每回走到这儿,总要派几个弟兄先去探路。真要遇上埋伏,也好提前应对。”
果然,大眼汉子话音刚落,最前面就有三人走出队伍,进了前面的林子,转眼就看不见人影。
马车里,林书月听到男人的话,心里暗道:前面这个商队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商队,行事如此周密稳妥,尤其那领头的大胡子壮汉,举手投足间竟透着几分行伍之气。
因为一时半会还走不了,胡子大汉便让大家原地休息,等前去探查的兄弟回来。
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林子突然传来动静,没一会,探路的三人从林子里钻了出来。
三人面色凝重,其中一人上前汇报:“老大,前面山崖上确实有埋伏,我们仔细探查过,两侧崖顶估摸着埋伏了十余人,全都藏身巨石后面,身旁还堆放着大量石块。”
“阿豹,你确定只有十几人?”
胡三浓眉一皱,有些粗糙的脸上有些严肃。
连豹很肯定地点头,“山崖上确实只有十几人,看样子已经守在那里有一会了。”
“十几个人就敢出来劫道?”
胡三有些困惑,他望向拐弯处,忽然猛然醒悟,重重拍了下大腿,“不对,出口那边肯定还有人埋伏,那山崖上面的土匪应该是用来阻止我们往后撤的。”
若出口处早有埋伏,待商队完全通过垭口时,埋伏的土匪骤然杀出,必能打商队个措手不及。
届时无法向前突破的商队必然仓皇后撤,而埋伏在山崖上的土匪只需推下巨石截断退路,整支商队便如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想到这里,胡三不由冷抽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