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漫过顾家村的崖坪时,顾念安已经能扶着炕沿蹒跚学步了。这孩子继承了慕小雪的白皮肤,却有着顾大通般明亮的眼睛,尤其笑起来时,眼角会弯成月牙,像极了崖边初绽的野蔷薇。
“慢点走,别摔着。”慕小雪跟在儿子身后,掌心虚虚护着,生怕他磕到桌角。念安穿着顾母缝制的虎头鞋,一步三晃地扑向蹲在地上的顾大通,嘴里咿咿呀呀喊着“爹”,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滴在靛蓝色的小褂子上。
顾大通笑着张开双臂接住他,把儿子举过头顶:“咱念安是个男子汉,摔了也不哭,对不对?”话音刚落,念安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胳膊小腿在空中乱蹬——他最不爱听“摔”字,前几日在院子里摔了跤,至今还记着疼。
“你又逗他。”慕小雪无奈地接过儿子,从兜里掏出块麦芽糖塞进他嘴里。念安立刻止住哭声,含着糖含糊地笑,小手还不忘抓住母亲鬓角的木牌——那枚刻着“雪”字的木牌,如今成了他最爱的玩具。
顾大通挠挠头,从灶房端出刚熬好的小米粥:“娘说今日要去镇上赶集,让咱早点吃饭。”他往慕小雪碗里盛了满满一勺,“多吃点,昨天你又熬夜给念安缝肚兜了。”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顾母的大嗓门:“通儿!小雪!准备好了没?张奶奶说镇上新开了家布庄,正好给念安扯块新布做夏衣!”
一家人收拾妥当,顾父背着竹筐走在最前,里面装着些山货,打算换些油盐;顾母抱着念安,时不时往孩子嘴里塞颗小枣;顾大通则牵着慕小雪的手,走在最后。大黄摇着尾巴跟在旁边,时不时嗅嗅路边的野花。
山路蜿蜒,两旁的野花开得正盛。念安在顾母怀里指着天上的云,咿咿呀呀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慕小雪看着儿子的笑脸,忽然想起青玄上次来拜访时说的话——他说天帝有意让顾大通回仙界任职,却被顾大通一口回绝了。
“当时你怎么想的?”慕小雪轻声问,指尖在顾大通手心里划着。
“啥怎么想的?”顾大通低头看她,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脸上,映出些细碎的光斑,“仙界再好,能有家里的小米粥香?能有念安的哭声好听?”他握紧她的手,“再说了,我答应过你,要守着咱这个家。”
慕小雪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刚要说话,就见前面的顾母停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岔路口:“快看,那不是青玄道长吗?”
果然,青玄正站在岔路口的老槐树下,青色道袍在春风里轻轻飘动。他身边还站着个红衣女子,眉眼灵动,腰间悬着柄折扇,竟是好久不见的慕小白——只是如今的他,竟化作了女儿身。
“哥?”慕小雪惊讶地睁大了眼,念安也从顾母怀里探出头,好奇地盯着慕小白。
“别叫哥了,”慕小白笑着扇了扇扇子,声音清脆如银铃,“前几日在昆仑墟渡劫,不小心走火入魔,醒来就成这样了。索性就顺着性子,做几天女儿家尝尝。”她捏了捏念安的脸蛋,“这就是我大外甥?长得真俊!”
青玄在一旁补充道:“此次前来,一是慕仙子想看看外甥,二是有件事要告知你们。”他从袖中取出份卷轴,“三百年前旧案牵连甚广,如今虽已昭雪,但有些漏网之鱼逃到了人间,天帝命我等前来追查。”
顾大通接过卷轴,展开一看,上面画着几个模糊的人影,气息阴冷,显然是冥界的余孽。“他们敢来人间撒野?”他的眼神沉了沉,握住了腰间的“护世”剑。
“放心,有我们在,定不会让他们惊扰了顾家村的安宁。”青玄望向远处的群山,“只是可能要叨扰几日,还望海涵。”
“道长说的哪里话。”顾母连忙招呼,“快回家坐,我刚蒸了糖包,正好让你们尝尝。”
回到家,顾母忙着烧水沏茶,顾父则把山货倒在院里晾晒。慕小白抱着念安逗弄,时不时从袖中摸出颗糖塞给孩子,惹得顾母直念叨“吃多了坏牙”。青玄则和顾大通坐在炕边,仔细研究着卷轴上的人影。
“这些都是赵无常的旧部,擅长隐匿气息。”青玄指着其中一个黑影,“此人能化作凡人模样,专在人间吸食孩童的精气,十分阴毒。”
顾大通的眉头皱了起来:“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就混在镇上?”
“极有可能。”青玄点头,“我与慕仙子打算去镇上探查,你们在家照看念安,切勿轻举妄动。”
慕小雪端着茶水进来,正好听见这话:“我也去吧,昆仑墟的法术或许能派上用场。”
“不行,”顾大通立刻否决,“你带着念安,在家等着。”他看向慕小雪,眼神里满是担忧,“我不想你再涉险。”
慕小雪知道他的心思,没再坚持:“那你们小心些,若有发现,先别惊动他们。”
青玄和慕小白吃过午饭便往镇上去了。顾大通心里不踏实,抱着剑在院里踱步,大黄趴在他脚边,尾巴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慕小雪看着他焦躁的样子,把念安交给顾母,拉着他往崖坪边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看。”她指着远处的河水,“这河水流了千百年,见过多少风雨?可它从来都是安安稳稳地流着,因为它知道,急也没用。”她握住顾大通的手,“青玄和我哥都是有本事的人,不会有事的。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等他们回来。”
顾大通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里的焦躁渐渐平息了。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还是你说得对。”
夕阳西下时,青玄和慕小白终于回来了。两人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笑意——他们在镇上的客栈里找到了那些冥界余孽,一番激战,总算将其悉数擒获,交由冥界处置了。
“多亏了小雪给的平安佩。”慕小白晃了晃手腕,上面戴着枚和慕小雪同款的白玉手镯,“那些邪祟见了这镯子,功力都弱了三分。”
顾母连忙端出热好的饭菜,席间,念安拿着块饼递给慕小白,奶声奶气地喊着“姨”,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慕小雪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就是这样——亲人在侧,灯火可亲,纵然有风雨,也有人与你并肩同行。
夜深了,念安早已睡熟。顾大通坐在炕边,看着儿子粉嫩的脸蛋,又看了看身边正在缝补衣物的慕小雪,忽然笑了。
“笑什么?”慕小雪抬头看他。
“觉得这辈子,值了。”顾大通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指腹的薄茧——那是日复一日操持家务留下的痕迹,却比任何珠宝都珍贵,“以前总想着斩妖除魔,扬名立万,现在才明白,能守着你们娘俩,比什么都强。”
慕小雪放下针线,靠在他肩上:“我也是。”
窗外的月光静静流淌,照亮了炕头的虎头鞋,照亮了墙上挂着的两柄剑,也照亮了这人间烟火里,最平凡也最珍贵的幸福。
第二天一早,青玄和慕小白便告辞了。慕小白临走前塞给慕小雪个锦盒,里面是些昆仑墟的雪莲,说是给她补身子的。青玄则留给顾大通一枚符咒,说若再有异动,点燃符咒,他便会赶来。
送走两人,顾大通牵着慕小雪的手,站在崖坪上看着远方。春风拂过,带来野菊的清香,念安在顾母怀里咯咯地笑,大黄在河边追逐着蝴蝶。
“你说,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吗?”慕小雪轻声问。
“或许吧。”顾大通望着连绵的群山,“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他的话音刚落,念安忽然指着天上,兴奋地喊着:“鸟!鸟!”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翠鸟正盘旋在崖坪上空,嘴里叼着片鲜红的枫叶,像个小小的信使,带来远方的祝福。
河水潺潺,群山静默,顾家村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关于七界的传奇,关于冥界的凶险,都已化作崖边的风,檐下的雨,融进柴米油盐的琐碎里,酿成了最温柔的岁月。
而顾大通与慕小雪,就在这片土地上,守着他们的家,守着他们的娃,守着这人间烟火,一日日,一年年,直到青丝变白发,直到岁月尽头。
喜欢星神大传
“慢点走,别摔着。”慕小雪跟在儿子身后,掌心虚虚护着,生怕他磕到桌角。念安穿着顾母缝制的虎头鞋,一步三晃地扑向蹲在地上的顾大通,嘴里咿咿呀呀喊着“爹”,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滴在靛蓝色的小褂子上。
顾大通笑着张开双臂接住他,把儿子举过头顶:“咱念安是个男子汉,摔了也不哭,对不对?”话音刚落,念安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胳膊小腿在空中乱蹬——他最不爱听“摔”字,前几日在院子里摔了跤,至今还记着疼。
“你又逗他。”慕小雪无奈地接过儿子,从兜里掏出块麦芽糖塞进他嘴里。念安立刻止住哭声,含着糖含糊地笑,小手还不忘抓住母亲鬓角的木牌——那枚刻着“雪”字的木牌,如今成了他最爱的玩具。
顾大通挠挠头,从灶房端出刚熬好的小米粥:“娘说今日要去镇上赶集,让咱早点吃饭。”他往慕小雪碗里盛了满满一勺,“多吃点,昨天你又熬夜给念安缝肚兜了。”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顾母的大嗓门:“通儿!小雪!准备好了没?张奶奶说镇上新开了家布庄,正好给念安扯块新布做夏衣!”
一家人收拾妥当,顾父背着竹筐走在最前,里面装着些山货,打算换些油盐;顾母抱着念安,时不时往孩子嘴里塞颗小枣;顾大通则牵着慕小雪的手,走在最后。大黄摇着尾巴跟在旁边,时不时嗅嗅路边的野花。
山路蜿蜒,两旁的野花开得正盛。念安在顾母怀里指着天上的云,咿咿呀呀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慕小雪看着儿子的笑脸,忽然想起青玄上次来拜访时说的话——他说天帝有意让顾大通回仙界任职,却被顾大通一口回绝了。
“当时你怎么想的?”慕小雪轻声问,指尖在顾大通手心里划着。
“啥怎么想的?”顾大通低头看她,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脸上,映出些细碎的光斑,“仙界再好,能有家里的小米粥香?能有念安的哭声好听?”他握紧她的手,“再说了,我答应过你,要守着咱这个家。”
慕小雪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刚要说话,就见前面的顾母停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岔路口:“快看,那不是青玄道长吗?”
果然,青玄正站在岔路口的老槐树下,青色道袍在春风里轻轻飘动。他身边还站着个红衣女子,眉眼灵动,腰间悬着柄折扇,竟是好久不见的慕小白——只是如今的他,竟化作了女儿身。
“哥?”慕小雪惊讶地睁大了眼,念安也从顾母怀里探出头,好奇地盯着慕小白。
“别叫哥了,”慕小白笑着扇了扇扇子,声音清脆如银铃,“前几日在昆仑墟渡劫,不小心走火入魔,醒来就成这样了。索性就顺着性子,做几天女儿家尝尝。”她捏了捏念安的脸蛋,“这就是我大外甥?长得真俊!”
青玄在一旁补充道:“此次前来,一是慕仙子想看看外甥,二是有件事要告知你们。”他从袖中取出份卷轴,“三百年前旧案牵连甚广,如今虽已昭雪,但有些漏网之鱼逃到了人间,天帝命我等前来追查。”
顾大通接过卷轴,展开一看,上面画着几个模糊的人影,气息阴冷,显然是冥界的余孽。“他们敢来人间撒野?”他的眼神沉了沉,握住了腰间的“护世”剑。
“放心,有我们在,定不会让他们惊扰了顾家村的安宁。”青玄望向远处的群山,“只是可能要叨扰几日,还望海涵。”
“道长说的哪里话。”顾母连忙招呼,“快回家坐,我刚蒸了糖包,正好让你们尝尝。”
回到家,顾母忙着烧水沏茶,顾父则把山货倒在院里晾晒。慕小白抱着念安逗弄,时不时从袖中摸出颗糖塞给孩子,惹得顾母直念叨“吃多了坏牙”。青玄则和顾大通坐在炕边,仔细研究着卷轴上的人影。
“这些都是赵无常的旧部,擅长隐匿气息。”青玄指着其中一个黑影,“此人能化作凡人模样,专在人间吸食孩童的精气,十分阴毒。”
顾大通的眉头皱了起来:“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就混在镇上?”
“极有可能。”青玄点头,“我与慕仙子打算去镇上探查,你们在家照看念安,切勿轻举妄动。”
慕小雪端着茶水进来,正好听见这话:“我也去吧,昆仑墟的法术或许能派上用场。”
“不行,”顾大通立刻否决,“你带着念安,在家等着。”他看向慕小雪,眼神里满是担忧,“我不想你再涉险。”
慕小雪知道他的心思,没再坚持:“那你们小心些,若有发现,先别惊动他们。”
青玄和慕小白吃过午饭便往镇上去了。顾大通心里不踏实,抱着剑在院里踱步,大黄趴在他脚边,尾巴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慕小雪看着他焦躁的样子,把念安交给顾母,拉着他往崖坪边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看。”她指着远处的河水,“这河水流了千百年,见过多少风雨?可它从来都是安安稳稳地流着,因为它知道,急也没用。”她握住顾大通的手,“青玄和我哥都是有本事的人,不会有事的。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等他们回来。”
顾大通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里的焦躁渐渐平息了。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还是你说得对。”
夕阳西下时,青玄和慕小白终于回来了。两人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笑意——他们在镇上的客栈里找到了那些冥界余孽,一番激战,总算将其悉数擒获,交由冥界处置了。
“多亏了小雪给的平安佩。”慕小白晃了晃手腕,上面戴着枚和慕小雪同款的白玉手镯,“那些邪祟见了这镯子,功力都弱了三分。”
顾母连忙端出热好的饭菜,席间,念安拿着块饼递给慕小白,奶声奶气地喊着“姨”,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慕小雪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就是这样——亲人在侧,灯火可亲,纵然有风雨,也有人与你并肩同行。
夜深了,念安早已睡熟。顾大通坐在炕边,看着儿子粉嫩的脸蛋,又看了看身边正在缝补衣物的慕小雪,忽然笑了。
“笑什么?”慕小雪抬头看他。
“觉得这辈子,值了。”顾大通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指腹的薄茧——那是日复一日操持家务留下的痕迹,却比任何珠宝都珍贵,“以前总想着斩妖除魔,扬名立万,现在才明白,能守着你们娘俩,比什么都强。”
慕小雪放下针线,靠在他肩上:“我也是。”
窗外的月光静静流淌,照亮了炕头的虎头鞋,照亮了墙上挂着的两柄剑,也照亮了这人间烟火里,最平凡也最珍贵的幸福。
第二天一早,青玄和慕小白便告辞了。慕小白临走前塞给慕小雪个锦盒,里面是些昆仑墟的雪莲,说是给她补身子的。青玄则留给顾大通一枚符咒,说若再有异动,点燃符咒,他便会赶来。
送走两人,顾大通牵着慕小雪的手,站在崖坪上看着远方。春风拂过,带来野菊的清香,念安在顾母怀里咯咯地笑,大黄在河边追逐着蝴蝶。
“你说,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吗?”慕小雪轻声问。
“或许吧。”顾大通望着连绵的群山,“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他的话音刚落,念安忽然指着天上,兴奋地喊着:“鸟!鸟!”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翠鸟正盘旋在崖坪上空,嘴里叼着片鲜红的枫叶,像个小小的信使,带来远方的祝福。
河水潺潺,群山静默,顾家村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关于七界的传奇,关于冥界的凶险,都已化作崖边的风,檐下的雨,融进柴米油盐的琐碎里,酿成了最温柔的岁月。
而顾大通与慕小雪,就在这片土地上,守着他们的家,守着他们的娃,守着这人间烟火,一日日,一年年,直到青丝变白发,直到岁月尽头。
喜欢星神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