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关门打狗第一阶段的封锁-《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哎,怎么回事?为何总是不行?每次研究都要借助系统才能突破吗?”

  汤城打开系统界面,查看复合材料研究进度,依然卡在50%。

  自发现纳米技术可用于复合材料研究以来,至今未有实质进展。

  虽然汤城手中还有一张突破卡,但他认为将其用在这里太过浪费。

  这时,小灵告知汤城,臧小花来访。

  “请她进来吧。”

  汤城整理好心情,脱下实验服,迎接臧小花的到来。

  “晴晴,怎么了?论文遇到瓶颈了吗?”

  “是的,汤校长,这几天我一直在研读您给的资料,但我越看越觉得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不明白其工作原理。”

  “哦,原来是这样,别急,具体哪里不懂,我来解释给你听。”

  臧小花打开平板电脑,翻出一份资料,摆在两人面前。

  “就是这里,我不明白,在基础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它是如何大幅提升强度的,我实在难以理解。”

  “嗯,你感到困惑很正常,其实是被‘纳米材料’这四个字限制了思维。”

  汤城深知,若以传统纳米材料技术去解读他的研究,

  确实难以解释,但若跳出这四个字的框架,一切便豁然开朗。

  “虽然它基于纳米层面,但实际上已触及皮米级别的影响。”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精确控制到这一层级,但已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强度得以显着提升。” “原来如此,我反复验算了多次,竟也没能得到这个结论。”

  在汤城一番解释后,臧小花恍然大悟,但理解是一码事。

  要在这一基础上取得实质进展,绝非易事。毕竟,臧小花不可能如汤城般拥有超凡能力。

  “好,既然明白了,就抓紧完成你的论文吧,我期待你的成果。”

  “是的,我会尽快完成我的论文。”

  随后,臧小花离开了汤城的研究室。待她走后,汤城并未急于投身研究。

  毕竟,当前的研究已陷入新瓶颈,于是汤城决定前往缪有妙处,查看他的进展。

  “卜教授,缪有妙不在,他已经好几天没回宿舍了。”

  “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可能不是图书馆,就是在研究室,需要我们叫他过来吗?”

  听室友这么一说,汤城摆摆手。他刚试过给缪有妙打电话,却处于关机状态。

  因此,汤城打算让小灵帮忙找找,看缪有妙究竟去了哪里。

  “找到了,缪有妙在第三研究室。”

  小灵找到缪有妙后,汤城也来到了第三研究室,这里许多学生正忙得不可开交。

  大家正拼命地准备论文,希望能借此机会成为汤城的门生。

  “挺用功啊,研究室里待了几天了?”

  汤城走到缪有妙背后,此时的缪有妙竟未察觉汤城的到来,直至汤城开口他才反应过来。

  “啊?卜教授,您来了?”

  “我说,你在研究室待了几天了?”

  “嗯……记不清了,反正好些天了。”

  听缪有妙这么说,汤城摇了摇头,随即示意缪有妙先暂停实验。

  “那您稍等,再给我两分钟,数据马上就好。”

  “行,我等你。”

  听缪有妙这么说,汤城没有打扰他,而是去了旁边的休息室等待。

  两分钟后,缪有妙准时出现在汤城面前。汤城示意他坐下,缪有妙便坐在了汤城对面。

  “你的论文进展如何?之前发给我的大纲我看过了,大纲没问题,只是你选择的这个方向,你确定能驾驭吗?”

  早前,汤城让缪有妙两天内提交论文大纲,而缪有妙还真在两天内完成了。

  汤城看过大纲后,颇感意外,没想到他会选择这样一个方向。

  “怎么说呢,我现在信心不足,但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可行的。”

  “实话告诉你,你的方向确实可行,不仅方向可行,我甚至现在就能给你展示成品。”

  “但我不得不提,你现在想搞定,确实太难了。”

  “你已经有成品系统了?”

  听汤城这么一说,缪有妙惊讶地站了起来。汤城点头,示意他先坐下,然后说道:

  “小灵,来和缪有妙打个招呼。”

  汤城话音刚落,缪有妙惊讶的目光中,一个全息影像出现在汤城身旁。

  这个全息影像正是小灵的虚拟形象,却异常逼真。

  “你好,缪有妙,我是小灵,我很欣赏你的研究。”

  见到小灵的那一刻,缪有妙整个人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研究已有成品。

  接着,缪有妙围绕小灵转圈,小灵则始终微笑着回望他。

  “卜教授,您开发的这个系统能做什么?”

  “它能做任何你能想象的事。”

  “真是太神奇了……”

  听汤城这么说,缪有妙对眼前的小灵愈发感兴趣。

  “卜教授,它是基于什么载体进行运算的?”

  “它自身就是载体,可以存在于任何电子设备中。”

  “即便没有电子设备,仅凭人脑电波,它也能维持一段时间。可以说,小灵无处不在。”

  对于小灵的基本原理,汤城其实也不甚明了,毕竟这是来自未来的超级智能助手,但这不妨碍他知道它的强大。

  而缪有妙的论文主题,正是要研发一个类似小灵的超级智能助手。

  “你说你喜欢我的研究,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缪有妙直接向小灵提问,小灵也直接回应。

  “我知道你在研究我的同类,我希望你能成功,这样我就不再孤单了。”

  “族群认同?情感系统?”

  缪有妙的专业素养让他从回答中分析出小灵的一些特征,随后他看向汤城。

  “卜教授,这是您为它设定的吗?”

  汤城摇摇头。

  “这不是我设定的,这是它本身就具备的。”

  “那您认为我能做出类似的系统吗?”

  “我认为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一定能成功,尽管很难。”

  对缪有妙而言,之前只是有个想法,但现在他有了明确的目标。

  原本他的论文旨在论证此事的可行性,但现在看来,论文方向或许可以调整,毕竟可行性已得到确认。

  “不过,卜教授,我不明白,您已经有了小灵,为何还希望我继续研究?”

  在缪有妙看来,汤城已拥有如此强大的小灵,理论上他的研究已无太大意义。

  即便研究出来,恐怕也比不上小灵,那还有研究的必要吗?

  “实话告诉你,小灵虽在这里,但我无法对它进行任何改造升级。”

  “如果你能重新研发出一个与小灵同等的超级智能,将对我们的未来大有裨益,因为你能够不断对它进行改进升级。” 走在灯火阑珊的归途中,汤城的话语如影随形,萦绕在缪有妙的心头。

  他从未料到,自己选定的这个课题,竟会成为未来波澜壮阔的变数之源。

  起初,他的论文仅旨在探讨这项技术的可行性边界。

  然而,事实证明,这不仅仅可能,而是触手可及。汤城临别时的低语,再次回响。

  “我坚信你能成功,未来,‘超级智能助手之父’缪有妙的名字将被铭记。”

  对缪有妙来说,名与利不过是浮云。

  出身中产,既无匮乏之苦,亦无奢华之欲,他对名利并无太多贪恋。但“超级智能助手之父”这一称号,却让他心湖泛起涟漪。

  “爸,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说吧,孩子。”

  “我打算投身一项研究,或许前路茫茫,也可能辉煌无限。”

  “如果我终其一生在这领域默默无闻,您会支持我吗?”

  此刻,缪有妙已决心全情投入超级智能助手的研发。

  他渴望得到最后一块拼图——家人的支持。

  “小旭,你知道登山者为何钟情于山吗?”

  “我不清楚,爸。”

  “一位着名登山家曾言:‘为何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现在,你也将攀登心中的高峰。爸为你自豪,这是你最明智的决定。”

  父亲的支持如同暖流,让缪有妙眼眶湿润。

  他强忍情绪,不让哽咽泄露。

  “谢谢爸,我懂了。”

  挂断电话,他毅然步入宿舍,果断清空了原有的论文框架。

  过去,他只想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如今,既然可行,他必须找到新的起点。

  ……

  “小灵,你认为缪有妙能成功吗?”

  “您想听理性的分析,还是感性的预判?”

  “两者都说说吧。”

  “理性分析,缪有妙成功的概率不足万分之一。”

  “感性而言,他的成功率高达99.99%。”

  汤城闻言,会心一笑。这结果,确在他的预料之中。

  结局如何,虽不可知,但他坚信缪有妙必有所成。

  即便无法企及小灵的高度,至少也能成为超一流的辅助工具,

  对未来的空天母舰系统控制将是巨大助力。

  “遗憾,若我能分身,有我相助,他的路定会更顺畅。”

  “那可不一定。”

  汤城随口一叹,未料小灵即刻回应,令他微怔。

  “难道你认为我对此也束手无策?”

  “正因您无法解决,否则您早有对策对付我了。”

  汤城未置可否,小灵的话不无道理。

  他随即又沉浸于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