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这计划太大胆了-《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只是这道理,现在他们才恍然大悟。

  不过没关系,事情总有收尾的时候。

  此刻汤城最惊讶的,竟是汤国富看透了他的心思。

  其实他当时上天,并非单纯报复,而是对方竟然把卫星放眼皮子底下,不打下来真是亏大发了。

  他只是想参与其中。

  说报仇,不过是让这事儿听起来更有意思罢了。

  对抗老鹰国,本来就不是当前汤城能匹敌的。

  毕竟人家是个国家,而他仅是一人。

  他又怎会傻到跟人家硬碰硬,往刀口上撞。

  但现在看来,这事反倒是成了好事。

  汤国富理解汤城的心思,这次带了不少人,特地安排给汤城,还说:“这次你还是得小心,我知道你眼光远大,但你也得清楚,这次算是彻底惹恼了老鹰国。”

  即便汤国富他们有意没把汤城推到风口浪尖。

  现在大家还以为这太空战机是中科院的作品,只有少数人知道真相。

  就算网友都在猜这是否出自汤城之手。

  仍有人不愿买账。

  不管于做出什么成绩,多出色。

  他们仍认为汤城不如自己。

  甚至觉得汤城的所有成就,都是沽名钓誉。

  有的人因嫉妒而看不清,面前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就算解释百遍千遍,也是徒劳。

  汤城并未正式公开此事。

  毕竟太空战机确实是自己捣鼓出来的,别人几句话就能抹杀他的努力?不可能。

  他也不在乎被聚焦到那程度。

  真正让他开心的,是众人夸赞这成果为社会带来的便利与福祉时,他会感到一切还是值得的。

  毕竟制造这些东西,本就是为了生活更美好。

  而非其他杂七杂八的原因。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些事有问题。”

  每当谈及这些,他内心也翻涌。

  每次一聊起来,都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汤城无奈地看着,问:“那你们怎么看?”

  “我好奇的是,你那‘南天门计划’,打算多久搞定。你这性子,恨不得一两个月就把项目吃透。”

  汤国富向来知道,汤城是个急性子。

  虽研究稳如泰山,但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就算这次“南天门计划”规模宏大,

  汤国富也很担心,汤城是否还会像从前那样,

  全身心投入,废寝忘食。

  “南天门计划系统庞大,牵扯到月球和太空领域,一两个月绝对不够,或许半年内有戏。”

  汤城虽然急着推进进度,

  但首先得研发,还得在月球建基地。

  “我有个疑问,为啥在月球建基地叫南天门,不叫广寒宫?”

  “嘿,也不是不行嘛!”

  汤城没想到汤国富在纠结这事儿。

  “南天门是计划名,不是基地名,完全可以叫广寒宫,上面的设施也能取名叫吴刚、嫦娥、月兔啥的。”

  汤城琢磨着,不就是项目细分没起名嘛?

  整体而言,这计划他想取个响亮的名。

  毕竟古传说中,南天门是凡人通往仙界的第一站。

  跨过那扇门,便是另一番天地。

  取此名,也是图个吉利。

  汤城心中暗自盘算,诸多疑问,在这一刻似乎有了答案。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挺有意思的。”

  汤国富了解汤城,一贯如此。

  他不喜欢给成果命名。

  一旦命名,基本都是《山海经》里或古神话中的。

  不过,上古神话转化为现代科技力量,似乎找到了更完美的归宿。

  就连汤国富也无法抵挡这种手段的魅力。

  因为在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能清晰感受到,汤城正在着手干什么。

  那一刻,仿佛拉近了与过去人们的距离。

  “行了,我只想知道,我要的人啥时候能到?我这边可是急得很。”

  “我希望‘南天门计划’能尽快启动,毕竟我们毁了他们那么多卫星,得防着狗急跳墙嘛。”

  虽说现在他们有机甲,有各色防护武器。

  但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老鹰国那帮人,历来都不是容易服软的主。

  他们必定还会有小动作。

  至于这个问题怎么解,谁都犯难。

  “我们已经在帮你一个个联系了。”

  虽说汤城这边提供了名单求人,但这些人也得先接上头,再帮忙安排好手头的工作。

  汤城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只是他自我感觉,仿佛一直在等那些人到来。

  “我就先打听打听。”汤城无奈道:“对了,我需要的材料,他们能供得上不?”

  “这问题我已经问了,他们都保证了,绝对优先供给你需要的材料。”

  现在大家都清楚,汤城这项目有多宏大。

  一旦成真,那是直冲云霄的架势。

  “其实我在想,要有能直接上太空的电梯该多好。”

  汤国富心里冒出了这个念头。

  只是感觉难度太大,恐怕不容易搞定。

  “国内要做到可不容易。”

  汤城这句话一出口,汤国富明显愣了愣。

  “你什么意思,真能造出上太空的电梯?”

  “没错。”

  汤城见汤国富眼中闪烁着兴奋,这才说:“不过太空电梯最适合的位置在赤道上,我们国内目前没合适的地点。”

  对汤国富而言,这事确实出乎预料。

  他本以为自己只是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结果汤城告诉他,技术上可以,地理上不行。

  “那,哪里行?”

  “得在赤道上。”

  汤城讲完,又望向了汤国富。

  “也就是说,这计划可行,但得国际合作,这事儿我可操不了心。”

  毕竟他能做的,就是研发东西。

  汤国富一听要在赤道上,脑子就开始转悠起来。

  这样,他可以找中科院那帮人谈谈。

  他们关系还不错。

  “这次的事儿,你真打算不管?”

  汤城说这话时,也没多想。

  他盘算的是,先把“南天门计划”搞定,名声打出去,到时候华夏就能掌握更多话语权。

  毕竟他们在空间站等项目上抢了先机。

  更别提,月球上他们还打算直接建基地。

  先下手为强的情况下,汤城不介意多掌控些。

  毕竟,没了月球,嫦娥住哪儿呢?

  汤城半开玩笑地把这事又摆平了。

  不过得说,这情况不算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