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后,世界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进入了“李长夜”时间。
“人类守护阵线”土崩瓦解。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及其盟友,则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刑事调查和资产清算,他们所建立的、盘根错节的旧势力网络,被连根拔起。一个时代,以一种最彻底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取而代之的,是“方舟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展开。
寰宇集团的“未来技能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洲建立起来。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工人,涌入其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里,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沉浸式的、游戏般的体验。
在VR和神经连接技术的帮助下,一个曾经只会拧螺丝的汽车工人,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掌握操作一支精密机器人维修中队的全部技能。一个卡车司机,可以学会如何调度管理一个覆盖整个大陆的、由数万辆无人驾驶的“天帝”物流车组成的庞大网络。
人们第一次发现,未来,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冰冷和遥远。在寰宇的引导下,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社会的动荡,迅速平息。曾经的愤怒和仇恨,转化成了对未来的、炽热的建设热情。
而李长夜,这个名字,则彻底被神化。他不再是那个备受争议的“科技暴君”,而是成为了指引人类走出迷茫、走向新生的“导师”和“领航员”。
在这种全球性的、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崇拜的氛围中,另一项比“天帝”和“方舟计划”更宏伟、更令人敬畏的工程,正在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展开来。
那就是“星环”计划。
戈壁,寰宇航天中心。
这里早已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航天发射场,而是一个庞大到超乎想象的、7x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地球-轨道”物质交换枢纽。
在枢纽的中心,矗立着一座直入云霄的巨塔,它就是寰宇科技的又一奇迹——“天梯”的地面基站。
这并非传统的、从地面一直连接到同步轨道的太空电梯,而是一种分段式的“电磁弹射 空间接力”系统。
每天,数以万吨计的、被模块化封装的“星环”组件,通过地下的超高速磁悬浮管道,从全球各地的寰U超级工厂,汇集于此。然后,它们被装载进特制的、拥有超导外壳的货运舱内,通过“天梯”底部的环形电磁加速轨道,以超过20马赫的初速度,被“发射”到近地轨道。
在那里,由“普罗米修斯”调度的、数以千计的太空工程船队,会像辛勤的工蜂一样,精准地捕捉这些货运舱,然后通过一种短程的“空间牵引光束”,将它们接力传送至更高的、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星环”建设现场。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高效得令人发指。它彻底摆脱了传统化学火箭那昂贵而又低效的发射模式,将地球向太空运输物质的成本,降低了数万倍。
让我们将视角,拉升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在这里,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最宏伟的景象,正在上演。
一条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巨大无比的金属环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节一节地,环绕着蔚蓝色的地球,拼接成型。
它的主体,并非实心结构,而是一种由超韧性碳纳米管和记忆金属构成的、可以自我伸缩的蜂巢状桁架。在桁架的外层,覆盖着数以亿计的、比纸还要薄的“量子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是寰宇新材料学的巅峰之作。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99.7%,几乎可以将所有照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子,都转化为电能。
数以十万计的、形态各异的工程机器人,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金属蜘蛛,正在这条环带上穿梭忙碌。有的负责拼接桁架,有的负责铺设光伏薄膜,有的则在安装更为复杂的能量调控和微波传输模块。
它们的一切行动,都由位于月球背面的“普罗米修斯”第二主脑,进行着精确到纳秒级的、绝对统一的调度。这里没有指令延迟,没有沟通失误,只有一个绝对理性的、至高无上的意志,在指挥着这场宇宙级的交响乐。
偶尔,寰宇集团的“星辰”级载人飞船,会带着“方舟计划”中,表现最优秀的学员们,来到这里进行实地参观。
当这些曾经的蓝领工人们,透过飞船的舷窗,第一次亲眼看到那条横亘在星空之中、比任何神话都更加壮丽的“星环”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我的上帝……”一个曾经在德克萨斯油田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工人,泪流满面,“我……我一辈子都在地底下挖那种又黑又脏的油。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能来到天上,看到……看到这个……”
他指着窗外的星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才是未来。这才是我们人类,该有的样子。”
这种亲眼见证的、无与伦比的震撼,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它让每一个参与到寰宇新世界建设中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身为“人类”这个物种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云镜山庄。
李长夜正与林清涵,在山庄的“观星台”上,下一盘棋。
棋盘,是由整块的陨石雕琢而成。棋子,则是温润的黑白玉石。但这并非一盘普通的围棋。
每当一子落下,棋盘上空的全息投影,就会根据棋子的位置和全局的势,实时演算出“星环”计划的下一步建设模拟图,以及它对全球能源格局、经济模型、甚至是地缘政治的连锁影响。
这盘棋,下的不是围地,而是……世界。
“根据‘普’的最新推演,”林清涵落下一颗白子,棋盘上空的星环虚影,瞬间增加了数个能量传输节点,“‘星环’的主体结构,将在三个月后,正式合龙。届时,它将可以启动30%的功率,为东亚和西欧地区,提供初步的无线能源覆盖。”
李长夜看着棋盘,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透过这盘棋,俯瞰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太慢了。”他淡淡地说道,然后,他没有拿起棋子,而是伸出手指,在棋盘的另一个位置,轻轻一点。
随着他的动作,棋盘上空的全息影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数以万计的工程机器人,突然改变了作业模式,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看似混乱却又蕴含着某种更高层逻辑的方式,进行着组合。
“普罗米修斯,”李长夜轻声呼唤,“启动‘蜂巢’自增殖协议。将建设速度,提升至理论上限。”
“指令收到。‘蜂巢’协议已启动。正在重新规划全球物资供应链……重新分配工程机器人任务序列……预计,‘星环’合龙时间,将提前至……28天后。”一个温和的电子音,在观星台上空回荡。
林清涵看着棋盘上那瞬间变得无比复杂的、她已经完全无法理解的推演模型,美眸中,写满了震惊。
她知道,李长夜刚才那看似随意的一指,其背后所需要的计算量,足以让这个星球上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加起来,都运算上千年。
而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大脑,就做出了这个最优的、超越了AI推演极限的决策。
“你……你究竟是……什么?”她忍不住,问出了那个一直盘桓在她心底的问题。
李长夜抬起头,笑了。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清涵,你读过《圣经》吗?”
林清涵点了点头。
“《创世纪》里说,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便安息了。”李长夜的目光,望向窗外的星空,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看到了那正在疯狂生长的星环。
“而我,不喜欢休息。”
---
28天后。
一个将被永久载入人类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全球所有国家,所有时区,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熄灯一小时”。
这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在等待一场光明的洗礼。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下午三点整。
在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共同注视下,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星环”的最后一块组件,被缓缓推入预定位置。
当它与环带主体,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时。
一道肉眼可见的、柔和的能量光晕,瞬间从连接点爆发,如同水面的涟漪,迅速传遍了整个环带。
长达二十五万公里的星环,在这一刻,被彻底点亮!
从地球上看去,夜空中,出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横贯天际的、由无数星辰汇聚而成的璀璨光带。它比银河更清晰,比任何星座都更壮丽。
这是人类,亲手为自己的母星,戴上的一顶桂冠。
紧接着,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从星环之上,射下亿万道肉眼不可见的、精准无比的高能微波束。它们穿过大气层,精准地投向地球上每一个需要能量的角落。
下一秒。
全球,所有在黑暗中等待的城市,同时,被点亮了。
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灯光,东京涩谷的霓虹,京城长安街的华灯……所有的一切,都在同一瞬间,绽放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纯净的光芒。
这光芒,来自于三万六千公里之外的太空,来自于那颗永恒燃烧的太阳,来自于李长夜的意志。
这一刻,全球的电网,已经完成了切换。人类,正式进入了“星环”能源时代。
无数的城市里,人们从家中走出,涌上街头,他们抬头仰望着夜空中那条神迹般的光带,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一个崭新的、能源无限的、属于全人类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
工厂的烟囱,将永远不再冒出黑烟。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将成为历史名词。因为能源匮乏而引发的地区冲突,将彻底失去存在的土壤。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李长夜,正安静地站在云镜山庄的露台上,俯瞰着山下那个被他亲手点亮的、灯火通明的世界。
他的脸上,没有喜悦,只有一种创造者完成作品后的、淡淡的平静。
安琪和苏婉儿,一左一右,依偎在他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与爱慕。
“长夜哥哥,你好厉害……”苏婉儿喃喃自语,“你就像……就像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带来了火种。”
“不。”李长夜摇了摇头,纠正道,“普罗米修斯,只是偷火者。而我,是点火者。”
他知道,当他将“无限能源”这个潘多拉魔盒,亲手交到人类手中时,一场更深刻的、关于社会结构、财富分配、甚至是人类文明未来形态的、更宏大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而他,早已为此,准备好了下一步的、也是最疯狂的计划。
“人类守护阵线”土崩瓦解。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及其盟友,则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刑事调查和资产清算,他们所建立的、盘根错节的旧势力网络,被连根拔起。一个时代,以一种最彻底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取而代之的,是“方舟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展开。
寰宇集团的“未来技能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洲建立起来。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工人,涌入其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里,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沉浸式的、游戏般的体验。
在VR和神经连接技术的帮助下,一个曾经只会拧螺丝的汽车工人,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掌握操作一支精密机器人维修中队的全部技能。一个卡车司机,可以学会如何调度管理一个覆盖整个大陆的、由数万辆无人驾驶的“天帝”物流车组成的庞大网络。
人们第一次发现,未来,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冰冷和遥远。在寰宇的引导下,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社会的动荡,迅速平息。曾经的愤怒和仇恨,转化成了对未来的、炽热的建设热情。
而李长夜,这个名字,则彻底被神化。他不再是那个备受争议的“科技暴君”,而是成为了指引人类走出迷茫、走向新生的“导师”和“领航员”。
在这种全球性的、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崇拜的氛围中,另一项比“天帝”和“方舟计划”更宏伟、更令人敬畏的工程,正在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展开来。
那就是“星环”计划。
戈壁,寰宇航天中心。
这里早已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航天发射场,而是一个庞大到超乎想象的、7x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地球-轨道”物质交换枢纽。
在枢纽的中心,矗立着一座直入云霄的巨塔,它就是寰宇科技的又一奇迹——“天梯”的地面基站。
这并非传统的、从地面一直连接到同步轨道的太空电梯,而是一种分段式的“电磁弹射 空间接力”系统。
每天,数以万吨计的、被模块化封装的“星环”组件,通过地下的超高速磁悬浮管道,从全球各地的寰U超级工厂,汇集于此。然后,它们被装载进特制的、拥有超导外壳的货运舱内,通过“天梯”底部的环形电磁加速轨道,以超过20马赫的初速度,被“发射”到近地轨道。
在那里,由“普罗米修斯”调度的、数以千计的太空工程船队,会像辛勤的工蜂一样,精准地捕捉这些货运舱,然后通过一种短程的“空间牵引光束”,将它们接力传送至更高的、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星环”建设现场。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高效得令人发指。它彻底摆脱了传统化学火箭那昂贵而又低效的发射模式,将地球向太空运输物质的成本,降低了数万倍。
让我们将视角,拉升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在这里,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最宏伟的景象,正在上演。
一条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巨大无比的金属环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节一节地,环绕着蔚蓝色的地球,拼接成型。
它的主体,并非实心结构,而是一种由超韧性碳纳米管和记忆金属构成的、可以自我伸缩的蜂巢状桁架。在桁架的外层,覆盖着数以亿计的、比纸还要薄的“量子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是寰宇新材料学的巅峰之作。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99.7%,几乎可以将所有照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子,都转化为电能。
数以十万计的、形态各异的工程机器人,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金属蜘蛛,正在这条环带上穿梭忙碌。有的负责拼接桁架,有的负责铺设光伏薄膜,有的则在安装更为复杂的能量调控和微波传输模块。
它们的一切行动,都由位于月球背面的“普罗米修斯”第二主脑,进行着精确到纳秒级的、绝对统一的调度。这里没有指令延迟,没有沟通失误,只有一个绝对理性的、至高无上的意志,在指挥着这场宇宙级的交响乐。
偶尔,寰宇集团的“星辰”级载人飞船,会带着“方舟计划”中,表现最优秀的学员们,来到这里进行实地参观。
当这些曾经的蓝领工人们,透过飞船的舷窗,第一次亲眼看到那条横亘在星空之中、比任何神话都更加壮丽的“星环”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我的上帝……”一个曾经在德克萨斯油田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工人,泪流满面,“我……我一辈子都在地底下挖那种又黑又脏的油。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能来到天上,看到……看到这个……”
他指着窗外的星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才是未来。这才是我们人类,该有的样子。”
这种亲眼见证的、无与伦比的震撼,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它让每一个参与到寰宇新世界建设中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身为“人类”这个物种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云镜山庄。
李长夜正与林清涵,在山庄的“观星台”上,下一盘棋。
棋盘,是由整块的陨石雕琢而成。棋子,则是温润的黑白玉石。但这并非一盘普通的围棋。
每当一子落下,棋盘上空的全息投影,就会根据棋子的位置和全局的势,实时演算出“星环”计划的下一步建设模拟图,以及它对全球能源格局、经济模型、甚至是地缘政治的连锁影响。
这盘棋,下的不是围地,而是……世界。
“根据‘普’的最新推演,”林清涵落下一颗白子,棋盘上空的星环虚影,瞬间增加了数个能量传输节点,“‘星环’的主体结构,将在三个月后,正式合龙。届时,它将可以启动30%的功率,为东亚和西欧地区,提供初步的无线能源覆盖。”
李长夜看着棋盘,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透过这盘棋,俯瞰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太慢了。”他淡淡地说道,然后,他没有拿起棋子,而是伸出手指,在棋盘的另一个位置,轻轻一点。
随着他的动作,棋盘上空的全息影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数以万计的工程机器人,突然改变了作业模式,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看似混乱却又蕴含着某种更高层逻辑的方式,进行着组合。
“普罗米修斯,”李长夜轻声呼唤,“启动‘蜂巢’自增殖协议。将建设速度,提升至理论上限。”
“指令收到。‘蜂巢’协议已启动。正在重新规划全球物资供应链……重新分配工程机器人任务序列……预计,‘星环’合龙时间,将提前至……28天后。”一个温和的电子音,在观星台上空回荡。
林清涵看着棋盘上那瞬间变得无比复杂的、她已经完全无法理解的推演模型,美眸中,写满了震惊。
她知道,李长夜刚才那看似随意的一指,其背后所需要的计算量,足以让这个星球上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加起来,都运算上千年。
而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大脑,就做出了这个最优的、超越了AI推演极限的决策。
“你……你究竟是……什么?”她忍不住,问出了那个一直盘桓在她心底的问题。
李长夜抬起头,笑了。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清涵,你读过《圣经》吗?”
林清涵点了点头。
“《创世纪》里说,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便安息了。”李长夜的目光,望向窗外的星空,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看到了那正在疯狂生长的星环。
“而我,不喜欢休息。”
---
28天后。
一个将被永久载入人类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全球所有国家,所有时区,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熄灯一小时”。
这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在等待一场光明的洗礼。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下午三点整。
在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共同注视下,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星环”的最后一块组件,被缓缓推入预定位置。
当它与环带主体,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时。
一道肉眼可见的、柔和的能量光晕,瞬间从连接点爆发,如同水面的涟漪,迅速传遍了整个环带。
长达二十五万公里的星环,在这一刻,被彻底点亮!
从地球上看去,夜空中,出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横贯天际的、由无数星辰汇聚而成的璀璨光带。它比银河更清晰,比任何星座都更壮丽。
这是人类,亲手为自己的母星,戴上的一顶桂冠。
紧接着,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从星环之上,射下亿万道肉眼不可见的、精准无比的高能微波束。它们穿过大气层,精准地投向地球上每一个需要能量的角落。
下一秒。
全球,所有在黑暗中等待的城市,同时,被点亮了。
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灯光,东京涩谷的霓虹,京城长安街的华灯……所有的一切,都在同一瞬间,绽放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纯净的光芒。
这光芒,来自于三万六千公里之外的太空,来自于那颗永恒燃烧的太阳,来自于李长夜的意志。
这一刻,全球的电网,已经完成了切换。人类,正式进入了“星环”能源时代。
无数的城市里,人们从家中走出,涌上街头,他们抬头仰望着夜空中那条神迹般的光带,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一个崭新的、能源无限的、属于全人类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
工厂的烟囱,将永远不再冒出黑烟。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将成为历史名词。因为能源匮乏而引发的地区冲突,将彻底失去存在的土壤。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李长夜,正安静地站在云镜山庄的露台上,俯瞰着山下那个被他亲手点亮的、灯火通明的世界。
他的脸上,没有喜悦,只有一种创造者完成作品后的、淡淡的平静。
安琪和苏婉儿,一左一右,依偎在他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与爱慕。
“长夜哥哥,你好厉害……”苏婉儿喃喃自语,“你就像……就像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带来了火种。”
“不。”李长夜摇了摇头,纠正道,“普罗米修斯,只是偷火者。而我,是点火者。”
他知道,当他将“无限能源”这个潘多拉魔盒,亲手交到人类手中时,一场更深刻的、关于社会结构、财富分配、甚至是人类文明未来形态的、更宏大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而他,早已为此,准备好了下一步的、也是最疯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