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朝着一级文明发起冲锋-《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275年,

  顶着能源的巨大压力,华国范围内,生产力在继续爆发增长。

  从能源物资,各类工业原料的开采规模,到整个工业生产集群的规模都在加速膨胀。

  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城市级算力塔,已经在华国范围内,实现基本的普及。

  在智脑计划掌握了足够算力的同时,强人工智能也接入了整个华国范围内的各级交通,包括城市内交通和跨城市交通,

  同时也接入了其他各类基础社会服务,以及整个华国范围内,绝大多数智能化生产工厂。

  先前构想的,计划的,将整个工业各领域生产链兼容到同一个框架下,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强人工智能能够按照生产计划,下发给整个华国范围内各处的智能化生产工厂,

  让分处于上下游的多个智能工厂,如同流水线上的上下端,紧密协作,完成同一任务的生产。

  将道路轨道交通,变成生产线上的传送带,将整个华国范围内所有智能工厂,汇聚成一个跨越空间距离的‘万能工厂’。

  而生产计划本身,也能够通过强人工智能统计到的数据进行制定,

  依赖于强人工智能整合了的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消费端的数据汇聚到生产端,生产端的数据再汇聚到原料端。

  凭借着此刻若干算力塔提供的庞大运算力,整个社会在智脑计划或者说强人工智能之下,愈加高效而紧密地运转着。

  人联中,

  华国范围内的生产总值膨胀下,

  华国之外其他各方加起来的生产总值在人联中的占比也仅剩下个位数,

  而且可以预期,这个数值还会继续下落。

  而华国范围内,工业规模和生产力的膨胀,产出的产品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只在华国范围内消耗,

  哪怕只是往外漏一点,在悬殊的生产力下,带来的影响,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夸张的。

  到这一年时,整个世界范围内,‘物价’相比于智能时代到来之前,都降低了一些。

  在不少人高兴的同时,华国之外自然也有一些聪明人能够意识到,这是在发生什么。

  但这纯粹的生产力碾压,谁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一年,

  智脑计划的强人工智能,首次踏出了九州的范围。

  华国这边,开始向外队大规模大范围出售智能机械,搭建九州范围外的智能工厂,但要求,整个世界范围内,所有智能机械必须接入智脑计划,接受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控制。

  同一年,

  人联中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第一件事情,

  华国这边,提出了一个针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目标,

  即,‘人类文明向着一级文明发起最后的冲锋’

  在智能时代的算力问题被解决之后,

  人类文明之于一级文明的畅想,就差能源和生产规模再进一步提升的最后一步。

  从此刻开始,人类文明将开始朝着一级文明发起最终冲锋!

  第二件事情,

  在华国这边提议下,

  跨越两百多年,人联终于将社会集体抚养方式,确定为人类文明下一代的唯一孕育方式,

  确定将彻底消灭,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家庭养育方式。

  并且,

  要求人联中所有各方,均按照人联制定的人口新增计划,通过人体繁育装置,增加或者稳定人口数量。

  这一年,

  华国这边,进一步通过人体繁育装置,加快了人口增长速度,

  这一年,人口总数达到了23亿。

  不同于之前社会集体抚养和家庭传统抚养的争论,

  可以容许两种方式同时存在一段时间。

  此刻华国范围内,交易市场的取缔,私有企业的消亡,

  必须保证整个世界范围内,同时走到这一步,

  不然可能难免有一些反复的麻烦。

  所以,

  人联的逐步整合,是必要的。

  ……

  同一年,新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

  在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的主导下,完成了建造。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坐落于陵川市的城市外。

  庞大的体型,以及建造它时浩荡的声势,让它的存在压根都不太可能隐瞒得住。

  其主体加上配套发电装置,占地面积超越了绝大多数城市中心广场,赶得上一些大型机场。

  外观最高处,距离地面超过了两百米,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座人为垒砌起来的山峦,但它的一切,可比山岳来得精雕细琢的多,

  一个人站在这个庞大的聚变实验堆面前,感受到自身渺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来自于工业和科技伟力的震撼。

  整座可控聚变实验堆,完全就呈现着一种既暴力又精巧的极致美感,

  完全就是智能时代的生产力奇迹。

  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奇迹。

  虽然在这个时候,花费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建造,

  但如果放在智能时代之前,就不知道要建造多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年10月。

  在十月的节日过后,

  在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的主导下,

  这座新建的巨型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准备进行首次试运行点火实验,

  秦裕,以及那位老领导,这时候自然也在场。

  在进入到点火指挥中心之前,

  秦裕在可控核聚变实验堆之外,再远远眺望了聚变实验堆一眼。

  哪怕是它作为这个实验堆设计的主导者,此刻在这个堪称工业巨构的东西面前,也能够感受到不小的震撼,

  或者说,正是因为更加了解,才更能够感觉到震撼。

  如果从空中俯瞰,透视这个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内部结构,

  就会发现,走得‘托卡马克’路线的它如同四面周围环绕着圆环高墙的一座城市,

  只是内里并没有居民建筑,有的只是各类仪器装置,用作加热和磁约束的线圈。

  而这个主体的外部,配套设施有发电机组,也有算力支持的算力塔,同样于主体的庞大针锋相对。

  而在这个庞大之下,内里是各种精细的,庞杂的结构,仪器,以实现对于核聚变实验堆运行时的精密控制。

  这种庞大与精密的对比,带来的冲击还要更加强烈。

  毫不夸张地说,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主系统,配套系统,子系统,子模块……能够顺利跑起来,也简直是控制系统的奇迹。

  在秦裕之前,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设计研究,也已经凝聚了无数研究人员们的智慧。

  ……

  “……秦院士,您来宣布吧。”

  巨型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点火实验指挥大厅,

  负责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另外两位院士,和秦裕站在一起,

  其中一位院士抬手,笑着对秦裕请道。

  秦裕这次摇了摇头,

  在氘氚聚变技术上,他做得贡献并不多,只是在最后一步临门一脚的时候,稍有参与。

  这个历史性时刻,他也没必要占据主位。

  见秦裕摇头,另外两位院士想了想,最后再对秦裕说道,

  “那,秦院士,我们就一起吧。”

  “行。”

  “现在……我们宣布,02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点火实验,启动!”

  伴随着包括秦裕在内,三位院士的声音同时叠加在一起响起。

  这一座前所未有庞大的可控聚变实验堆首次运行试验就正式开始了。

  剩下的时间,基本也就不需要秦裕乃至其他参与这项研究的研究员们在此刻做什么了。

  在这座新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设计中,他们将绝大多数控制任务,都交给了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

  依托于可控聚变实验堆配套算力塔提供的算力,强人工智能会精密地执行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启动和运行,

  并不需要人为太多干涉。

  秦裕在此刻,也就仅仅只是作为这座氘氚聚变实验堆首次点火运行的见证者,和同样作为见证者的老领导等人差不多。

  首先被启动的肯定是算力塔,为了启动氘氚聚变实验堆主体和配套设施,

  设计建造时,还为实验堆在旁边建造了一座不小规模的发电站,

  此刻,发电站的电力涌入,整座氘氚聚变实验堆主体和配套设施挨个被唤醒。

  伴随着强人工智能反馈的一些提示声,

  可以知道,

  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约束线圈,加热线圈开始发挥作用,

  已经被加入到装置中的‘氘氚燃料’被加速的同时,持续拔高着温度,

  等温度抵达一定程度,‘燃料’化为等离子体,但依旧被托卡马克装置强大的约束力牢牢约束在整个实验堆的核心位置。

  当温度超过千万度,

  实验堆中精密的探测仪器,已经监测到,有聚变反应在实验堆核心区域内发生。

  同时,

  强人工智能反馈,实验堆各部分运行依旧保持稳定,

  核心区域内,对于等离子体的约束压力,依旧在安全范围内。

  狂暴的能量,已经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疯狂释放,

  但面对精巧设计的实验堆结构,也只能够被乖巧的驯服,牢牢镇压于地面之上。

  到这一步时,

  见证着这次试运行实验的研究员们,都鼓掌起来了。

  因为到这一步,基本已经相当于,可控核聚变已经实现了大半。

  不过,一众研究人员们也没有着急太激动。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

  先前的实验堆上,就早已经实现过类似的目标。

  最重要的,还是这座新实验堆的Q值问题,是否能够达到商业化运行的预期,

  这才是此刻,对于可控核聚变发电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这个目标,

  秦裕还是很乐观的。

  此刻,这座巨型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运行结果,

  秦裕是有足够心理预期的,所以此刻情绪也很平稳。

  按照先前的设计和计算,

  这次这座巨型可控聚变实验堆持续运行之后,能够达到的Q值是远大于一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远大于上一座更小规模的聚变实验堆。

  此刻,秦裕更关心的,

  其实是这座巨型可控聚变实验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其他数据,

  以为之后,氦3聚变的尝试,找一些参考。

  这时候,

  02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内,聚变反应的发生趋于稳定,

  澎湃的能量开始被实验堆导向发电机组。

  第一缕,来源于02号可控聚变实验堆的电,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紧接着的,是一个夸张的,庞大的电量疯狂产出。

  02号可控聚变实验堆的体型被放大的同时,

  释放的能量总和,也比之前的实验堆要更夸张许多。

  似乎,一个小太阳,被人类文明的工业奇迹,牢牢约束在了地面之上。

  原先的发电站逐渐和聚变实验堆断开了连接,

  从实验堆配套装置中释放出的电能,部分开始回转到实验堆中,支撑实验堆的持续运转。

  与此同时,

  研究员们最关心的Q值,也得到了最直观的呈现。

  在强人工智能的反馈中,

  研究员们能够看到,

  在实验堆开始自持之初这段时间,Q值是不断上调的。

  然后,等着终于,Q值如同预期的那样,突破了10时,

  指挥大厅里,

  一众研究员们都发出了最热烈而激动地欢呼声,

  就连秦裕身旁,另外两位院士,也激动而振奋地,用力鼓起掌来。

  因为,

  到这个时候,

  基本就已经意味着,

  此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试运行已经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

  在目前可控核聚变实验堆试运行体现出来的结果下,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商用,普及运用了,已经可以实现了!

  “秦院士,秦院士……”

  旁边一位老院士激动地鼓掌过后,再走到秦裕身边,紧紧握住了秦裕的手,

  重复称呼着秦裕,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只是一切都已经在这位老院士有些发红的眼眶中。

  另一边,那位同样是来亲自见证这一刻的老领导,

  自然也明白这一刻意味着什么,

  先是忍不住攥紧了自己的手,再然后将一只手搭在了秦裕的臂膀上,

  “好……好……太好了!”

  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已经步入智能化的时代有多么紧要,

  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这位老领导望着大屏幕上显示着的关键信息,连道了几声,难掩振奋。

  欢呼声和掌声,

  在这儿指挥大厅里持续了很久,

  有些人可能手已经生疼,但在这万分激动而心潮澎湃的时刻,也已经感受不到,

  只想更加热烈地庆祝这一刻,牢牢记住这一刻、

  秦裕一定程度上,也有些人们这些激动的情绪感染,

  心绪也不时有些起伏。

  做我一半身处其中,一半又像是处于历史长河之上的人,

  彷佛能够在此刻看到,历史在此刻起伏,在此刻掀起惊涛。

  这一瞬间的画面,必然汇聚成人类文明中的历史性时刻,

  只要人类文明还依旧存在,这都依旧会是重要的一刻。

  人类文明,首次掌握了一把,打开更加磅礴近乎无限能源大门的钥匙。

  当然,

  在这儿情绪有些起伏的同时,秦裕也半眯着一些眼睛,

  注意着此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堆运行中,他比较在意的一些数据,思考着一些事情。

  指挥大厅里的欢呼声,激动和振奋,

  硬生生持续到了这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结束。

  等着强人工智能反馈,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完成逐步关机流程。

  直到秦裕和其他两位院士,正式宣布此次试验完成之前,

  整个指挥大厅里,才重新安静了下来。

  但也仅仅只是安静了一小段时间。

  “我们宣布,02号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首次点火试运行试验,圆满成功!”

  “我们在这里宣布……经过过去我们漫长时间的共同努力。”

  “可控核聚变,在此刻得以真正意义上实现。”

  在这一声宣布之后,

  整个指挥大厅里,复又重新热闹起来。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