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来回会面,事实上也没有对双方文明正在合作推进的烛光计划,
乃至其他领域,相关研究员持续进行着的交流,合作,造成什么影响。
和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交流时的双方会面不同,
那时候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会面是为了逐渐加深认知了解,奠定一定程度的合作基础。
现在,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会面,
是双方已经对互相有足够了解,已经完成理论知识层面到技术层面全面交换,
达成事关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深远历史走向的合作之后,
会面,就纯粹就是走个过场,纯粹就是人类文明到了附近星域,双方也就正好见上一面。
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
……
人联纪元2900年。
随着人类文明整体在目标星域附近已经再停泊超过六十年,
六十年时间里,在强人工智能按照负熵研究院,人联相应计划的执行下,
人类文明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区域,靠近人类文明疆域这边的星域,以及周边更广阔星域的开发建设,始终就没有停下来过。
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从人类文明原有疆域往着周边扩张。
每当一个新的恒星系统,行星系的开发建设完成,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掌握了更大规模的智能工业集群,更大的智能工业生产力,
可以投入到新一轮,更大范围,更多的行星系开发建设。
到这一年,
三十五光年直径范围内,人类文明完成开发建设的行星系,恒星系统,已经超过了两百。
因为资源和物质的密集,其中大部分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都是在以太阳系为中心,十五光年之内。
此刻,在人类文明范围内,距离太阳系最近的聚居区,已经不再是南门二,
南门二与太阳系之间超过四光年距离的宇宙空间里,
在目前这片物质资源密集的星空区域,已经能够容纳进太多其他恒星系统。
此刻,距离太阳系内环,也就是海王星轨道,最近的一个恒星系统,是‘微光星’。
微光星是一颗红矮星,对比太阳这颗红矮星,散发着微弱光亮,
也是其名字的来源。
微光星距离太阳系的太阳,不到一光年。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还是因为人类文明将太阳系打包走的时候,
除了太阳这颗恒星,八大行星之外,
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奥尔特星云范围内,
除了冥王星,谷神星这种对于人类文明算是比较熟悉,有一定特殊意义,
以及已经被建造成人类文明聚居区,星际城市的,
其他奥尔特星云范围,柯伊伯带范围的小星体,基本就留在了原地。
让微光星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曾经奥尔特星云所处的相对位置。
此刻,人类文明母地球上,夜晚除了能够看到一些一直都熟悉的超远距离星辰,
也能够看到许多,新出现在太阳系周边的恒星,在夜空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光亮。
周围星空宇宙中的物质资源丰富,让夜晚星空中能够看到的星星都密集了许多。
单从智能工业的规模,生产力的总和,人类文明的疆域以及整体的体量来说,
人类文明在此时此刻,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荣。
……
“……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也可以朝着周边其他两百多个行星系搬家?我对搬到现在咱们疆域最外围的南安行星系就很感兴趣。”
“应该可以吧,不过到现在,近百年开发建设完成的各行星系,基本都没有完全开放迁移。现在咱们开发的这些新的行星系,和之前我们开发建设各聚居区,定位还是不太一样。按照负熵研究院,人联的计划,这些行星系,更多基本都作为纯粹的智能工业行星系使用。”
“主要将为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而运转,而不是主要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员生存。”
“我倒是没有迁移到这些新开发建设完成的工业行星系的想法,就纯粹想要去各个新开发的行星系转一下,旅游一圈……我现在六十多岁,可能九十岁之前能够从高校毕业,我都准备好了。到时候人类文明疆域内的一个行星系我待一年,然后一辈子将人类文明疆域内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全都转一遍。”
“按照现在我们开发建设工业行星系的进程,你一生的时间就想把所有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转一遍,未必够啊。”
“与其各行星系转一遍,倒不如先考虑一下,去塞勒塔卡文明联合那边旅游一遍……据说,塞勒塔卡文明联合那边也快开放对咱们文明的旅游了。”
“126个智慧种族,加上路上需要的时间,挨个转一遍,一辈子的时间差不多就过去了吧。”
“人生苦短啊……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贪心不足,小时候,认知到自己这辈子能够活六百岁的时候,习以为常。但也特别庆幸,庆幸自己出生之前,熵类011-2延寿针剂已经诞生,不然就不能活六百岁,只能够活四百岁了……现在,人近晚年,也五百岁了,又还是感觉时间不够了。人生短短五六百年,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希望,延寿技术能够再突破了。”
人联范围内,人们对于这些事情,总是免不了讨论。
不过就像是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知道的那样,
对于除了从前十光年范围内各聚居区之外,新的各行星系的开发建设,
人联完全采用了另一种策略。
新开发的行星系都是作为单纯的工业星系,后续可能依旧会允许一些人们,自愿迁徙到这些地方生活。
但规模肯定无法达到人联传统各聚居区的程度。
也是因此,虽然人类文明实际在星空宇宙中的疆域再扩展到了超过两百个行星系,
但对于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一是,人联范围内,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源,始终只是占很少一部分,
人联中的一众人们本身就已经生活在物质资源高度富裕的状态,
人联掌握的资源总量再提升,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也有限。
二是,这些为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开发建设出来的智能工业星系,智能工业集群运转提供大部分生产力,也基本也没有进入到各人类聚居区。
只是不断滚雪球往外,往新的待开发行星系扩张,为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提供着更加庞大的生产力基础。
……
也就是在这一年。
人类文明正式开始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全人联的同胞们。”
“我们经历了上千年的整体迁移,再经历过超过百年时间,对周边行星系的开发建设。”
“为此刻我们开始进行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做好了准备。”
“而早已经完成了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构想,更是来源于两千余年前,负熵研究院秦裕负责人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这是漫长的,从过于久远历史中延续至今的,我们对超越光速极限的追求,对文明发展到更加强大阶段的追求。”
“现在,为了继续这个追求,我们还将继续进入到一段新的,比过往历史更加漫长的文明进程。”
“但我此刻依旧坚信,对于超越光速极限的追求,对文明发展到更加强大阶段的追求,会让我们,人类文明坚持走完接下来这条更加漫长的道路。”
“……八万年,十万年,或者更漫长时间之后的人类文明,人联,以及人联中的所有同胞。”
“希望,你们在站在这片星空宇宙中,是为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完成而欢呼。”
人联,负熵研究院这一代的社哲所负责人,代表负熵研究院,向整个人联范围内的所有人,
在人类文明开始正式参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时,进行了宣告。
当这位社哲所负责人进行全息直播,讲话时,
秦裕就在他的旁边,作为负熵研究院社哲所的一位研究团队负责人。
这个时候,
秦裕已经再回到了负熵研究院。
虽然没有直接再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也离着并不远。
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是一件有明确计划,完成了整体设计的事情,
倒也不用秦裕向先前一样,带领着整个负熵研究院,乃至整个人联推进这件事情。
但,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所需要的时间,就决定了,完成它依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必要的时候,秦裕肯定需要再‘出现’,拨动一下人类文明历史的走向。
比如,让人联,负熵研究院始终坚定的坚持烛光计划的进行。
秦裕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文明目标。
在人类文明犹豫不定的时候,秦裕会站出来,为人类文明做决定。
秦裕望向这一任社哲所负责人,也没有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
历史的车轮,再继续滚滚向前。
对于这个时代人联中的人们来说,
的确是,他们肯定是看不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的那一天,
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在此刻开始建造的关注。
“我真想去到八万年,或者十万年之后,看看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完全体是什么模样?”
“莫名感觉有些悲伤,我们能够看到建造的开始,却没有办法看到结尾。”
“你们说会不会,突然哪一天,我们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就建造不下去了。”
“或许会有起伏和反复吧,但我还是相信,我们还是能够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
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面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开始,情绪都有些复杂的。
激动振奋,热血汹涌,充满斗志的同时,难免也有些担忧。
他们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
但他们也无法确定的是,下一代人,再更下一代……几十代人,乃至上百代人,是否能够在这件事情上从一而终。
烛光计划,汇聚着此刻人类文明,人联最纯粹的理想。
但人们,也不会完全忽略这其中的困难。
这一年,
人联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的两百多个智能工业星系的百分之八十生产力都投入到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剩下的部分,则是继续开发建设着更多智能工业星系。
目前,
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疆域,事实上都已经侵入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范围,
所以,
人类文明开始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时,有些特殊意义的,
第一个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中的‘点’,
实际上就距离太阳系内太阳0.2光年的距离。
包括太阳系内,这个‘点’附近两光年半径的所有行星系,聚居区,
都参与了对这第一个‘点’的建造。
这个‘点’本身就是一个庞然的,精密的巨构。
它也不是‘实心’的,但这个单个‘点’,直径最终也很垮了1.6个天文单位。
在人联大量生产力的参与下,
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人类文明负责的这部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中,‘01点’的构建。
在人联为人联范围内的人们,宣告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人类负责的第一个‘点’完成建造同时。
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内。
那个许久没有什么太大动静的,智能预警程序。
将那个对人类文明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末日危机概率’从常态的百分之二,
瞬间上跳到了百分之十。
意味着人类文明遭遇末日危机的可能性暴增了许多。
只不过,
这一次末日风险,不再来源于外部威胁,而纯粹就是人类文明自己的选择,创造了一个可能出现的‘末日危机’。
自然就是因为,人类文明开始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这是人类文明,人联早有预期的事情,
此刻智能程序上跳的概率,就是人联自己这种预期的象征。
进行烛光基础实验装置这种超级工程,
哪怕是对于一个三级文明,也是危险的事情。
成功了,一切好说。
成功了之后能够获得的收益,足以抹平这过程中所有需要承担的风险,
如果说失败了,或者半途而弃。
意味着,人联中庞大的生产力,都打了水漂。
甚至生产力打了水漂都没有太大关系,
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文明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足够让人类文明挨一下狠的,
受到重创,短时间内,可能都很难再爬起来,整个文明彻底躺平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
此刻的人们,
还是选择,面对这个不由外部威胁产生的,
人类文明自己创造出来的‘末日危机’。
人类文明还是需要战胜这一次,人类文明自己选择带来的‘末日危机’,
迎难而上。
然后,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
……
人联纪元2903。
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人联负责这部分建造中,第一个‘点’的建造完成的同时,
人类文明疆域内,其他各智能工业行星系,也已经同时在进行着其他‘点’的建造。
此刻,
哪怕是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提前开始建造,已经完成建造的‘点’,
全部加起来,也仅仅还只是整个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乃至其他领域,相关研究员持续进行着的交流,合作,造成什么影响。
和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交流时的双方会面不同,
那时候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会面是为了逐渐加深认知了解,奠定一定程度的合作基础。
现在,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会面,
是双方已经对互相有足够了解,已经完成理论知识层面到技术层面全面交换,
达成事关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深远历史走向的合作之后,
会面,就纯粹就是走个过场,纯粹就是人类文明到了附近星域,双方也就正好见上一面。
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
……
人联纪元2900年。
随着人类文明整体在目标星域附近已经再停泊超过六十年,
六十年时间里,在强人工智能按照负熵研究院,人联相应计划的执行下,
人类文明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区域,靠近人类文明疆域这边的星域,以及周边更广阔星域的开发建设,始终就没有停下来过。
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从人类文明原有疆域往着周边扩张。
每当一个新的恒星系统,行星系的开发建设完成,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掌握了更大规模的智能工业集群,更大的智能工业生产力,
可以投入到新一轮,更大范围,更多的行星系开发建设。
到这一年,
三十五光年直径范围内,人类文明完成开发建设的行星系,恒星系统,已经超过了两百。
因为资源和物质的密集,其中大部分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都是在以太阳系为中心,十五光年之内。
此刻,在人类文明范围内,距离太阳系最近的聚居区,已经不再是南门二,
南门二与太阳系之间超过四光年距离的宇宙空间里,
在目前这片物质资源密集的星空区域,已经能够容纳进太多其他恒星系统。
此刻,距离太阳系内环,也就是海王星轨道,最近的一个恒星系统,是‘微光星’。
微光星是一颗红矮星,对比太阳这颗红矮星,散发着微弱光亮,
也是其名字的来源。
微光星距离太阳系的太阳,不到一光年。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还是因为人类文明将太阳系打包走的时候,
除了太阳这颗恒星,八大行星之外,
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奥尔特星云范围内,
除了冥王星,谷神星这种对于人类文明算是比较熟悉,有一定特殊意义,
以及已经被建造成人类文明聚居区,星际城市的,
其他奥尔特星云范围,柯伊伯带范围的小星体,基本就留在了原地。
让微光星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曾经奥尔特星云所处的相对位置。
此刻,人类文明母地球上,夜晚除了能够看到一些一直都熟悉的超远距离星辰,
也能够看到许多,新出现在太阳系周边的恒星,在夜空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光亮。
周围星空宇宙中的物质资源丰富,让夜晚星空中能够看到的星星都密集了许多。
单从智能工业的规模,生产力的总和,人类文明的疆域以及整体的体量来说,
人类文明在此时此刻,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繁荣。
……
“……这是不是意味着,咱们也可以朝着周边其他两百多个行星系搬家?我对搬到现在咱们疆域最外围的南安行星系就很感兴趣。”
“应该可以吧,不过到现在,近百年开发建设完成的各行星系,基本都没有完全开放迁移。现在咱们开发的这些新的行星系,和之前我们开发建设各聚居区,定位还是不太一样。按照负熵研究院,人联的计划,这些行星系,更多基本都作为纯粹的智能工业行星系使用。”
“主要将为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而运转,而不是主要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员生存。”
“我倒是没有迁移到这些新开发建设完成的工业行星系的想法,就纯粹想要去各个新开发的行星系转一下,旅游一圈……我现在六十多岁,可能九十岁之前能够从高校毕业,我都准备好了。到时候人类文明疆域内的一个行星系我待一年,然后一辈子将人类文明疆域内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全都转一遍。”
“按照现在我们开发建设工业行星系的进程,你一生的时间就想把所有开发建设完成的行星系转一遍,未必够啊。”
“与其各行星系转一遍,倒不如先考虑一下,去塞勒塔卡文明联合那边旅游一遍……据说,塞勒塔卡文明联合那边也快开放对咱们文明的旅游了。”
“126个智慧种族,加上路上需要的时间,挨个转一遍,一辈子的时间差不多就过去了吧。”
“人生苦短啊……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贪心不足,小时候,认知到自己这辈子能够活六百岁的时候,习以为常。但也特别庆幸,庆幸自己出生之前,熵类011-2延寿针剂已经诞生,不然就不能活六百岁,只能够活四百岁了……现在,人近晚年,也五百岁了,又还是感觉时间不够了。人生短短五六百年,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希望,延寿技术能够再突破了。”
人联范围内,人们对于这些事情,总是免不了讨论。
不过就像是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知道的那样,
对于除了从前十光年范围内各聚居区之外,新的各行星系的开发建设,
人联完全采用了另一种策略。
新开发的行星系都是作为单纯的工业星系,后续可能依旧会允许一些人们,自愿迁徙到这些地方生活。
但规模肯定无法达到人联传统各聚居区的程度。
也是因此,虽然人类文明实际在星空宇宙中的疆域再扩展到了超过两百个行星系,
但对于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一是,人联范围内,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源,始终只是占很少一部分,
人联中的一众人们本身就已经生活在物质资源高度富裕的状态,
人联掌握的资源总量再提升,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也有限。
二是,这些为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开发建设出来的智能工业星系,智能工业集群运转提供大部分生产力,也基本也没有进入到各人类聚居区。
只是不断滚雪球往外,往新的待开发行星系扩张,为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提供着更加庞大的生产力基础。
……
也就是在这一年。
人类文明正式开始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全人联的同胞们。”
“我们经历了上千年的整体迁移,再经历过超过百年时间,对周边行星系的开发建设。”
“为此刻我们开始进行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做好了准备。”
“而早已经完成了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构想,更是来源于两千余年前,负熵研究院秦裕负责人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这是漫长的,从过于久远历史中延续至今的,我们对超越光速极限的追求,对文明发展到更加强大阶段的追求。”
“现在,为了继续这个追求,我们还将继续进入到一段新的,比过往历史更加漫长的文明进程。”
“但我此刻依旧坚信,对于超越光速极限的追求,对文明发展到更加强大阶段的追求,会让我们,人类文明坚持走完接下来这条更加漫长的道路。”
“……八万年,十万年,或者更漫长时间之后的人类文明,人联,以及人联中的所有同胞。”
“希望,你们在站在这片星空宇宙中,是为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完成而欢呼。”
人联,负熵研究院这一代的社哲所负责人,代表负熵研究院,向整个人联范围内的所有人,
在人类文明开始正式参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时,进行了宣告。
当这位社哲所负责人进行全息直播,讲话时,
秦裕就在他的旁边,作为负熵研究院社哲所的一位研究团队负责人。
这个时候,
秦裕已经再回到了负熵研究院。
虽然没有直接再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也离着并不远。
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是一件有明确计划,完成了整体设计的事情,
倒也不用秦裕向先前一样,带领着整个负熵研究院,乃至整个人联推进这件事情。
但,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所需要的时间,就决定了,完成它依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必要的时候,秦裕肯定需要再‘出现’,拨动一下人类文明历史的走向。
比如,让人联,负熵研究院始终坚定的坚持烛光计划的进行。
秦裕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文明目标。
在人类文明犹豫不定的时候,秦裕会站出来,为人类文明做决定。
秦裕望向这一任社哲所负责人,也没有在这个时候说什么。
……
历史的车轮,再继续滚滚向前。
对于这个时代人联中的人们来说,
的确是,他们肯定是看不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的那一天,
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在此刻开始建造的关注。
“我真想去到八万年,或者十万年之后,看看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完全体是什么模样?”
“莫名感觉有些悲伤,我们能够看到建造的开始,却没有办法看到结尾。”
“你们说会不会,突然哪一天,我们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就建造不下去了。”
“或许会有起伏和反复吧,但我还是相信,我们还是能够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
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面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开始,情绪都有些复杂的。
激动振奋,热血汹涌,充满斗志的同时,难免也有些担忧。
他们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
但他们也无法确定的是,下一代人,再更下一代……几十代人,乃至上百代人,是否能够在这件事情上从一而终。
烛光计划,汇聚着此刻人类文明,人联最纯粹的理想。
但人们,也不会完全忽略这其中的困难。
这一年,
人联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的两百多个智能工业星系的百分之八十生产力都投入到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剩下的部分,则是继续开发建设着更多智能工业星系。
目前,
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的疆域,事实上都已经侵入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范围,
所以,
人类文明开始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时,有些特殊意义的,
第一个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中的‘点’,
实际上就距离太阳系内太阳0.2光年的距离。
包括太阳系内,这个‘点’附近两光年半径的所有行星系,聚居区,
都参与了对这第一个‘点’的建造。
这个‘点’本身就是一个庞然的,精密的巨构。
它也不是‘实心’的,但这个单个‘点’,直径最终也很垮了1.6个天文单位。
在人联大量生产力的参与下,
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人类文明负责的这部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中,‘01点’的构建。
在人联为人联范围内的人们,宣告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人类负责的第一个‘点’完成建造同时。
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内。
那个许久没有什么太大动静的,智能预警程序。
将那个对人类文明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末日危机概率’从常态的百分之二,
瞬间上跳到了百分之十。
意味着人类文明遭遇末日危机的可能性暴增了许多。
只不过,
这一次末日风险,不再来源于外部威胁,而纯粹就是人类文明自己的选择,创造了一个可能出现的‘末日危机’。
自然就是因为,人类文明开始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这是人类文明,人联早有预期的事情,
此刻智能程序上跳的概率,就是人联自己这种预期的象征。
进行烛光基础实验装置这种超级工程,
哪怕是对于一个三级文明,也是危险的事情。
成功了,一切好说。
成功了之后能够获得的收益,足以抹平这过程中所有需要承担的风险,
如果说失败了,或者半途而弃。
意味着,人联中庞大的生产力,都打了水漂。
甚至生产力打了水漂都没有太大关系,
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文明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足够让人类文明挨一下狠的,
受到重创,短时间内,可能都很难再爬起来,整个文明彻底躺平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
此刻的人们,
还是选择,面对这个不由外部威胁产生的,
人类文明自己创造出来的‘末日危机’。
人类文明还是需要战胜这一次,人类文明自己选择带来的‘末日危机’,
迎难而上。
然后,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
……
人联纪元2903。
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人联负责这部分建造中,第一个‘点’的建造完成的同时,
人类文明疆域内,其他各智能工业行星系,也已经同时在进行着其他‘点’的建造。
此刻,
哪怕是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提前开始建造,已经完成建造的‘点’,
全部加起来,也仅仅还只是整个烛光基础实验装置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