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反物质能源技术-《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人联纪元632年。

  这原本自然不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但因为负熵研究院能动所以及其他研究团队在秦裕主导下,在反物质能源技术上的进展。

  注定将再作为人类文明,人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当最后一个研究团队将其负责的,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中一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进展再汇聚到秦裕手里。

  由秦裕直接参与的一个核心方向的问题研究,也闯过了最后一道难关。

  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项目,再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实现前最后一道台阶。

  而整个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历程,都像是在秦裕主导下,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了。

  此刻回望,一众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都有些恍惚,

  在过去有些漫长的时间里,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都已经逾越了那么多难关,

  这么艰难而漫长的研究道路,竟然被一众研究团队给走完了,走通了。

  当然,一众亲自参与了研究的研究员们,都能够知道,感受到,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能够在此刻就走通的主要原因,

  秦裕秦所一直主导着整个研究,把控和指明着整个研究方向,

  精力的问题,或许秦所没有办法直接完成反物质能源技术中涉及到的所有细分领域的研究工作,

  但整个研究大方向,的确是始终是顺着秦裕秦所指明的方向推进的。

  各研究团队乃至研究团队下辖的研究小组,基本就只需要顺着秦裕秦所划分出来的各细分领域一个个具体问题,研究下去就行了。

  而且,

  秦所总是对的。

  这是在许久之前在引力波通信技术的研究上,就已经被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研究团队感受到的事情,

  在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研究中,这种感受,感觉再次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确认。

  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秦裕之下各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对于秦裕秦所有些过于盲目,

  这种情况下,在秦裕如果出错的情况下,整个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项目都很有可能被带进沟里。

  但也需要承认,在秦裕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在始终有秦裕这个指明着研究方向的人存在的情况下,

  能够将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投入到这项研究上,各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最大程度的,没有内耗的,发挥到极致。

  领着各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上,以最高的效率往前狂奔。

  就像是之前所说的一样,

  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从最大的目标上,从宏观上来看是一直未曾实现。

  但在秦裕主导之下,各研究团队,各研究员们,都能够感受到整个研究项目具体推进上,一直都在坐火箭。

  在秦裕主导下,各研究团队只需要顺着秦裕指明方向,专注于各自细分领域的具体问题,然后就能够看到,整个研究项目又再往前进了一步。

  这种情况下,一众研究员对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实际上还是始终充满信心的。

  ……

  在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的欢呼声中,和短暂松了一口气过后,又再次提起心的情况下,

  完成研究设计的反物质能源反应示范堆,自然交到了智脑计划的强人工智能这里,调动人联的智能工业开始建造。

  建造区域,被能动所和各研究团队,确认在太阳系外环的奥尔特星云范围内,

  由奥尔特星云范围内,一些资源富集区域的智能工业区负责相应生产和制造。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研究完成之后,生产建造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也没有再等到第二年,也算是一个庞然大物的反物质能源反应示范堆,就在距离地球大概6000天文单位的奥尔特星云范围完成了建造。

  而因为还没有经过试验确认,

  相关消息自然也还没有对人联大众范围内的人们进行了公布。

  不过,在进行这座反物质能源示范堆运行实验时,

  负熵研究院内,仅参与过这相关研究,紧张着等待着反物质能源示范堆首次实验运行结果的研究员们,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

  不仅仅是能动所,还有负熵研究院其他研究所一些相关研究团队,

  最终负熵研究院直接在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上投入的研究员总数,超过了六百万。

  人联范围内,算是间接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数量,就更难以计数了。

  而从人联223年,人类文明实现重核聚变技术以来,

  能动所相关研究团队在继续优化重核聚变技术,重核聚变装置之外,

  就已经在探索可控核聚变之外的其他能源技术路线。

  可以说,从那时候,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就已经在开始尝试做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

  此刻,已经过去了超过四百年的时间。

  四百年时间,哪怕是对于人联的历史,对于此刻人类寿命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此刻人类预期寿命已经能够达到三百余岁,

  在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历程中,负熵研究院,人联也已经历经了数代人。

  最开始投入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的研究员们,直到离世,也没有看到反物质能源技术的实现,

  而哪怕是现在,看到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结出一个果实,反物质能源示范堆完成建造的研究员们,

  也大多数,在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上,投入了一生,半生的精力,心血。

  从刚结束高校阶段的青年,然后到超过两百岁的中年,再到超过三百岁的末年。

  可以说是,在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研究设计上,

  不仅仅是秦裕的功劳,也还同时凝聚着整个人联的无数人们一生的努力,以及一个庞大到恐怖的研究资源。

  是此刻,整个人联庞大研究资源,研究力量的一个具象结果。

  这种情况下,

  参与过这相关研究的研究员们,怎么能够不为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实验运行感到紧张。

  要是失败,估计不少研究员们,从星际飞船里跳出去的心都有了。

  要是失败还是因为自己研究团队所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子系统出现了瑕疵,

  巨大的心理压力,足够压垮绝大多数人。

  ……

  不过,要单论反物质能源技术实现的难度,以及技术价值,

  四百多年的研究历程,又已经是一段很短暂的时间。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按照此前人类文明自己的判断,反物质能源技术应该是一个3.5级文明程度的技术,

  当然,经历过超光速通信在讷阿克文明联盟标准下是四级文明阶段技术的事情,

  这件事情人们也不太好确定了。

  但有一件事情肯定是可以确定的,对比此前的重核聚变技术,反物质能源技术这个另一条技术路线上的,新的能源技术,

  肯定是一次不小的跃升。

  从这方面来说,四百多年时间,又真得已经很短很短。

  ……

  此刻,作为主导了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的秦裕,

  自然也参与或者说见证了首座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首次运行实验。

  通过从奥尔特星云范围内,实时传回的全息影像,

  秦裕以及其他在场的相关研究团队负责人,研究所负责人能够很直接而清晰地看到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全貌。

  相关研究员们,给它选定的建造区域是一片较为空旷的宇宙空间,

  在没有其他东西对比的情况下,从全息影像中也很难直观感受到它整体规模和体量。

  但它的确不小,或者说,就很难太小。

  整体比最初诞生的重核聚变反应堆稍大一圈,放在宇宙空间中,像是一个不小的小行星,

  放在地面,将是一座威严而极具压迫感的山峦。

  整体呈现厚环状,又像是一座改变了整体外观风格的行星堡垒,中型星际飞船。

  “倒计时三十分钟。”

  有超光速通信技术在,倒是也能够保证此刻分布在地球,或者其他行星,卫星,乃至系外聚居区的研究员们实时看到这次运行实验的进行。

  大多数研究员们已经顾不上关注反物质能源示范堆整体的情况,

  更多关注着,自己各自研究团队此前负责的子系统的一些相关情况,

  等待着首次运行实验开始过后,关注着相应数据的变化。

  在秦裕漫长的人生中,这种时刻已经不少,

  情绪对比其他研究员们,研究团队,研究所负责人们自然还算平静。

  严格来说,

  此前重核聚变技术,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文明的需要。

  以人类文明目前对于宇宙的认知,

  都很难去想象,一个实现了重核聚变技术的三级河系文明,会在宇宙热寂之前,因为缺少能源而出现什么问题。

  此刻的反物质能源技术,对比重核聚变技术,优势主要是在物质能源转换效率上,以及能量输出功率,能量密度上。

  人类文明在航行技术的航行速度追求上,需要一种更加强大的能源技术支撑。

  之后超光速航行技术也是一样,具体如何实现,人联现在还不知道,但同样需要足够强大的能源技术支撑是必然的。

  只是不确定,反物质能源技术是否足够。

  如果说,

  重核聚变技术是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条技术路线上的终点,

  那反物质能源技术,基本就是通过物质转换能源这个领域的终点了。

  再难找到,比反物质能源技术释放能量效率更高的能源技术了。

  再往下,可能就要考虑非物质领域的能源技术了。

  “倒计时十分钟。”

  负责执行本次运行实验进行的智能程序,忠实履行着实验计划,

  处于太阳系内外的相关研究员们,都能够在此刻听到和看到智能程序的实时反馈。

  秦裕再看了看这个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实时全息影像。

  反物质能源技术,以反物质和正物质湮灭实现能源释放。

  而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人联,负熵研究院对于反物质的存在实际上也已经足够熟悉。

  能动所,物理所相关研究团队,在过往的实验研究中,已经几乎发现了所有已知正物质的反物质,

  在曾经的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实验中,也曾经诞生过许多反物质。

  可以说是,在基础理论层面,反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的确是不存在什么难题。

  难题一直在技术和材料层面。

  在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核心部分,为了迎接那庞大夸张的能量持续释放,

  在使用了大量全新技术的同时,还使用了目前为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量身定制’的新型材料——FWZ-630。

  此刻的反物质能源示范堆,严格来说,其实也应该被称为“重核反物质能源示范堆”。

  因为,它并不是只使用某一种反物质,而是和重核聚变技术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

  “倒计时一分钟。”

  “倒计时……十……九……”

  当运行试验计划的时间来临,

  这人类首座反物质能源示范堆自然已经被启动了。

  单从全息影像中,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整体外观上,

  它其中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宏观上的明显变化,依旧静静悬浮于宇宙中,保持着平静。

  或者说,这种整体外观上的平静才是正常的,

  要是它此刻外观上发生什么剧烈反应,那大概直接就意味着此次试验失败了。

  不过,对比宏观上的平静,

  整个反物质能源示范堆内外部各种监测装置捕捉和识别到的相关信息数据变化,

  却在这一刻,由静到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各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在这会儿,对各个子系统,各模块的数据变化关注着,

  秦裕也注意着一些关键数值的变动。

  从地球到柯伊伯带,奥尔特星云,从太阳系到拉兰德星系,

  参与过这项研究的研究员们,眼里此刻都再像是看不到其他东西,只有那个对于各研究团队,对于整个反物质能源技术研究项目至关重要的数据再跳动。

  和自己脑海中,预期的一些数值,反复做着对比。

  可能对于一种研究员,研究团队,研究所负责人们来说,

  一生中,都很难再有什么数字,数据,有此刻这样牵动着他们的心绪,让他们的脑海中宅在此时此刻几乎容不下其他东西。

  作为首座反物质能源示范堆的首次运行试验,

  整个运行试验自然是并没有进行多久。

  或许对于一众研究团队们来说,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但的确,由智能程序负责着,整个运行试验仅按照实验计划进行了半个小时。

  当首次运行试验结束时,

  许多相关研究团队中的研究员们,都已经有些大汗淋漓,

  甚至智能程序反馈运行试验结束,才反应过来,抬手去擦汗。

  不过抬起头,看身边的其他人,

  大家也都是一样,谁也别笑话谁。

  实在是,反物质能源技术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太重要了。

  许多研究员重新站起身,

  都感觉自己脚下有些轻飘飘的,明明踩着地面,地面都像是不受力的棉花。

  有人看向了秦裕。

  此刻理所当然,需要一个人来宣布运行实验的结果,

  而这个人,除了秦裕,自然再找不到其他更加合适的人选。

  “我宣布。”

  “历经四百年时间,从第一代反物质能源实验装置,到第二代反物质能源实验装置,”

  “再到此刻的反物质能源示范堆。”

  “反物质能源示范堆,首次运行试验成功。”

  欢呼声响起。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