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天然立于不败之地-《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超光速通信技术实现后,

  最宏观的影响就是,

  实现了超光速通信技术的人类文明,如果对比之前同样半只脚迈入河系级文明阶段,实现了重核聚变和亚光速航行的人类文明,

  事实上天然就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超光速通信技术得以实现,其实就已经相当于同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超光速观测手段’。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太阳系之外,放一些人类文明的监测装置,搭配超光速通信装置。

  如果这些监测装置注意到太阳系外打击,或者系外情况变化,就直接能够从监测装置所在位置,将信息实时传回太阳系内,

  事实上省略了正常观测手段所需要的,从监测装置所在位置,到太阳系内这段距离的信息传递时间。

  ……

  这一点用在两个文明的星际战争中,

  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像之前,人类文明是不具备超光速观测手段的。

  同克利兹文明的交锋中,来自于克利兹文明的激光打击,

  实际上是通过克利兹文明内部激光发射端的一些异动,完成了的对激光打击到来的提前识别。

  是在激光打击真正发射之前。

  而在激光打击真正发出之后,没有超光速观测手段,是不可能在光速打击到达之前,提前做出预警的。

  因为观测到光速打击,这个信息从被人类文明捕捉到到人类文明接收到,同样需要经过光速传播。

  这条信息本身也不可能跑得比光速打击更快。

  如果无法在光速打击发出前发现,那面对其他文明的光速打击,此前的人类文明也基本只能够硬扛,然后再做反击。

  这种情况,是人类文明面对克利兹文明那样更低等级文明时还好说,

  如果有文明能够发出的打击,能够达到人类文明此刻同等程度,

  那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而反过来,

  在此刻人类文明已经实现超光速通信技术的情况下,

  大可以在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

  在人类文明的飞船之外也好,亦或者聚居区外也好,布置一些远距离监测装置配合超光速通信装置。

  在打击越过远距离的监测装置时,远距离监测装置自然也就已经捕捉到了光速打击出现的信息,

  然后,经由超光速通信装置,自然能够让后方的飞船,聚居区,在光速打击抵达之前,提前收到光速打击出现的消息。

  而在超光速通信技术实现的情况下,

  光速打击的速度,其实也就已经很慢了。

  要是在太阳系之外,监测到有敌对文明的光速打击到来,

  中间的时间,都够人类文明整体从太阳系搬个家了。

  可以说,

  在星际战争中,

  如果对方没有超光速打击手段的话,那超光速通信技术实现过后,

  天然就无法命中人类文明。

  仅这一点,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就已经是文明实力的巨大提升。

  而这仅仅也就是超光速通信技术对于人类文明价值的一方面。

  ……

  另外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人联内部,人们日常情况下,对于超光速通信的需要。

  超光速通信技术实现之后,在整个文明内部信息交换过程中,将省掉大部分通信延迟带来的时间消耗,

  距离带来的,太阳系内各聚居区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将消失。

  文明内部的信息交换效率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本身就意味着文明本身整体实力的提高,也将拉快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

  另外,

  自然也就是人类文明在外远航飞船和后方联系时的需要。

  就如同此刻人联中许多人们考虑的那样,如果奇迹号出发时带上了超光速通信装置,

  那奇迹号一路探查发现的信息,也能够实时传回到地面。

  很大程度上,都已经不怎么需要奇迹号上搭载人员,人们大可以就在后方,远程完成实时决策。

  而除了这些,

  更加重要的是,

  超光速通信技术的诞生,事实上为人类文明朝着太阳系外扩张,趟平了大部分障碍,

  从此之后,人们在朝着太阳系外继续扩张,可能就只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了。

  即便是人类文明的航行速度依旧被困在光速以内,

  但超光速通信技术的诞生,保证了以后如何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外其他行星系建立聚居区,

  系外聚居区,也能够和太阳系聚居区保持畅通的,实时的信息层面的交流。

  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基本就不需要担心,系外其他聚居区从人联整体中脱离出去的问题,

  也不需要考虑其他聚居区对于人类文明整体失去归属感的问题。

  一方面,线上的实时交流,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正常往来,全息通话,这些都会让人们更加确认不同聚居区只是存在于人联中不同地方。

  多个行星系内聚居区构成的人联依旧是一个整体。

  另一方面,通信延迟的消失,不仅可以作用在人和人的交流,还能够作用在智能工业,智能机械的信息传递上。

  以太阳系内为例,现在,虽然理论上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统筹着整个太阳系范围内的智能工业,负责着人类文明整体的智能生产。

  但是,在具体各行星,各卫星表面,负责着统筹该星体表面智能工业运转的,其实都是强人工智能的子程序,或者说一部分。

  因为信息延迟的问题,不可能让强人工智能实时操控所有星体表面的智能工业。

  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整体架构,实际上也是分层级的。

  从城市的智能管理系统,到星体表面的强人工智能子程序,最后才是子程序汇总起来的强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统筹的整个文明内的不同星体的所有信息,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完成一次整体交换。

  而这种情况,要是作用在不同星系内的人类文明聚居区,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

  可能需要数年,十数年,甚至稍远一点的话,几十年,系外聚居区负责着智能工业的强人工智能子程序,才能够跟太阳系内整个文明的强人工智能完成一次信息交换。

  这种情况下,系外聚居区的智能工业,其实相当于是被另一个独立的强人工智能负责运行着。

  而太阳系内制定的相关计划,也很难隔着数年,十几年的信息传递延迟,下达给这个强人工智能去负责生产执行。

  那就需要系外聚居区自己规划和研究设计,自己聚居区的发展计划。

  这对于人类文明整体的整合,肯定是一个风险。

  而超光速通信实现过后,在建立系外聚居区,

  就可以不同星系内聚居区,由‘同一个强人工智能’来负责。

  整个文明的发展方向,依旧遵照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的研究来进行规划和决策,制定相应计划。

  这自然就能够,让人联不至于因为各聚居区隔着太远,在星空中分成几部分。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