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矛盾-《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并不觉得我们有继续开发火星的必要性。”

  “不管是从成本上,还是从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帮助上,与其在火星,继续增加一片待开发建设的区域,不如继续扩大月面的开发规模。”

  “对火星的开发建设,对我们目前的科研发展也没有什么帮助,对火星的研究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机械远程完成,在火星建造火星城市,更没有任何必要。”

  负熵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的负责人岳明教授,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这样说道。

  在此前,在对月开发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接下来,是否要继续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的问题,

  负熵研究院内,实际上也处于一种搁置阶段。

  只不过,现在,月面开发建设工作初步完成,这个问题也没办法继续搁置了,

  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了。

  而此刻这位地质研究所负责人岳明教授的话,

  看起来似乎有些违背历史规律,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毕竟,站在整个历史的角度去俯瞰,疆域不断扩张,几乎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但此刻,这位岳明教授的话,实际上也代表了负熵研究院内不少研究员们,乃至于人类文明内部,不少人们的态度。

  在这位岳明教授发言结束之后,与会的其他研究所负责人也没有谁立即站起来持反对意见,而是保持着沉默和思索。

  而此刻,负熵研究院内,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核心研究员们这种态度和反应,

  实际上也和秦裕这个负熵研究院灵魂人物,在这件事情持有的态度息息相关,

  在此前对于继月球之后,继续朝火星进行开发建设,将火星也纳入人类文明疆域之内这件事情,

  秦裕的态度是既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表达绝对的支持。

  此刻,

  在负熵研究院的这场会议上,坐在首位的秦裕,也只是听着负熵研究院内一众研究所负责人,研究团队负责人们的发言,

  没有说什么话。

  此刻,

  在人们对于火星开发建设这件事情的犹豫,似乎是有些奇怪。

  但一切事情,自然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在2801小行星撞击危机之后,

  人类文明中其他人们,负熵研究院中其他研究员们,

  在一些事情上的思路,算是和秦裕同频了。

  对于2801小行星的来源,负熵研究院内,包括地质研究所在内,一众相关研究员,

  实际上一直存在一些疑虑。

  虽然在2801小行星的‘残骸’上什么都没有发现,但并没有完全抹消人们在这件事情上的疑虑,

  在这种疑虑下,

  对于火星开发继续开发建设是存在风险的,

  对于月球的开发建设是一回事,对于火星开发建设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开启火星开发建设,那火星开发建设大概就只是人类文明对于整个太阳系开发的起点了。

  而如果人类文明将文明的疆域扩张到整个太阳系的范围,

  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内的活动痕迹,必然远超过往的活跃,

  人类文明将在宇宙中,或者说,至少在银河系范围内,变得比先前更加显眼许多。

  从对于2801小行星的疑虑出发,这种显眼,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而如果在有风险的情况下,

  对火星继续进行开发建设,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文明来说,又没有足够的好处。

  那人类文明为什么要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

  只是单纯就为了,将火星纳入人类文明的版图?

  继续专注于目前负熵研究院的研究,人类文明就在目前的地球和月球表面,将文明的科技水平发展到更高阶段不好吗?

  现在,对于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所,一众研究员们来说,

  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

  此刻对月球进行开发建设,是否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有足够的必要性能够忽略掉可能存在的风险。

  ……

  在秦裕这儿,这其实也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人类文明的疆域扩张,如果从地球扩张到整个太阳系,

  那就如同原始的人类部落从最初某条河流旁边,扩张到整个世界,

  在危机来临时,整个人类文明的容错率,肯定能够增加不少。

  就像是2801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带来的危机,

  要是人类文明就在地球上,一次打击可能就能够让人类文明整体灰飞烟灭,

  而人类文明要是分散到太阳系内不同星球,同时摧毁太阳系内不同星球的难度无疑要增加很多,这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很多。

  但,

  问题在于,如果人类文明从地球扩张到整个太阳系,

  那人类文明作为一个目标,也会显眼许多。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完全未曾和宇宙中其他文明发生过直接接触,

  宇宙中的文明生态,文明环境之于人类文明来说,相当于一个黑箱。

  如果人类文明引起了银河系中,宇宙中其他一些文明的注意,

  那这些文明会是善意的,或者是恶意的,就只有宇宙知道了,

  相当于,将人类文明的命运交到了另一个一无所知的文明手中。

  而对于负熵研究院中其他研究员们来说,

  对于地外文明的一切还存在于猜测,人们只是大概率推测,宇宙中会有比人类文明更加强大的文明,

  但对于秦裕来说,

  这却是一种几乎必然的事情。

  他的三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虽然未必和传统概念认知中的强大文明有关系,

  但总该有一个来源。

  从这一点出发,宇宙中,几乎必然应该有比人类文明更加强大的力量存在。

  那这样,

  在是否继续对火星,乃至于对整个太阳系进行开发建设这件事情,

  就变得矛盾了起来。

  在尽可能维持人类文明存在更长时间这件事情,

  秦裕已经遭遇过很多矛盾的选择,

  或许,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在矛盾中进行。

  秦裕也只能在两者之间尽可能的平衡,很难一切事情都十全十美。

  ……

  “……我认为,我们继续对火星开发和建设,还是有必要的。”

  在会场上,安静了一阵过后,有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目前来说,我们的资源并不紧缺,能源也足够,人联中每个人能够支配的生产力基本都比较富余,但我想,还是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即便对火星开发和建设,以及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开发建设,不能够对于我们技术发展本身提供什么帮助,但这些地方能够提供的资源,以及能够容纳的,我们智能生产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将带来的,我们文明整体实力和生产力的增加,也是切实的。”

  “而现在,人联范围内的疆域,足够人们生存,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必要,等待我们的人口增长到逼迫我们开发建设其他星球的程度……而是先提供能够容纳更大人口基数的资源和空间,再让人口基数增长……更何况,人口增长规模多少,本身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这位研究团队负责人的话之后,与会的研究员们再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再互相交流了一阵过后,

  一众研究员们,研究所负责人们,最终还是将目光转向了秦裕院士,

  这件事情本质上,最终还是得由秦裕院士来拍板决定,

  光是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负责人互相讨论的话,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选择结果。

  秦裕看着一众研究团队,研究所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说些什么。

  略微抬起头,透过会议室的窗,像是眺望远处,再思考了一阵。

  如果人类文明此刻就已经足够强大了,

  那人类文明就蜷缩在地月之间,不引起更大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的注意,

  对于秦裕来说肯定是一个好选择,

  这很契合他对于人类文明原本的期望嘛。

  但问题是,

  人类文明目前足够强大了吗?

  实际上,虽然人类文明的脚步已经从地球来到了月球,将月球纳入了版图,

  文明的整体实力可以说来到了当前技术水平的完全体状态。

  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文明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已经明显出现了。

  地月通信延迟的问题,

  电磁轨道炮发射弹丸的速度,在达到12%之后,也已经卡住了,

  此外,人类文明目前最先进的电推进系统,推进电推进飞船,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依旧达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对于过往的人类文明来说,已经很快,但是足够躲避一些未知的危机了吗?

  也就说,

  目前人类文明依旧还需要继续发展这件事情几乎是确定的,

  而人类文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太阳系内更大的疆域,需要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吗?

  站在秦裕自己的角度上来说,应该是需要的。

  “我个人,同意在对月开发计划之后,进一步继续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

  秦裕开口,给出了一个对这个问题的选择结果。

  秦裕的话,让一众研究员们,彻底结束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既然秦裕院士已经在这件事情做下决定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一众人们也没有什么异议,

  朝着秦裕院士决定了的这个目标,整个负熵研究院一起努力就好了。

  “……虽然在当前现状下,地月的资源已经可以支撑现阶段下,我们人口基数下整个文明的正常运转,并保证整个文明的人都没有生存上的压力。”

  “但,继续扩大文明的种群基数,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

  “有着足够的种群基数,我们才能够孕育出足够多的优秀研究人员,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文明的科技发展。”

  “我们有需要,去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支持我们实现继续扩大文明的种群基数这一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裕语气平和地,这样说了句。

  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其实也可以说是秦裕自己的需要。

  不是考虑未来可能继续增加到更大数量的人口基数对于更多资源的需要,

  而是,人类文明需要通过人体繁育装置,通过智能授课教育体系,培育出更多的人口,所以需要更多的资源。

  如果说,

  对月球的开发建设主要是为了开采更多的氦3,供给大量氦3聚变反应堆和氦3聚变装置的运行使用,

  那此刻,秦裕确定的,将要对火星进行的进一步开发,

  就是为了继续增加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

  对火星的开发建设不是目的,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手段。

  在秦裕在‘提高人类文明智商’的研究,

  还没有办法让其他人都变得跟他一样,智商能够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那对于人类文明种群基数的需要,现阶段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你们各研究所,包括物理所,材料所,地质所,最近提出的一些实验计划,需要的生产力也不小。”

  “如果我们放弃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恐怕目前的生产力和工业规模,也支撑不起你们的一些研究需要。”

  秦裕在这儿说了句不太好笑的玩笑话,

  原本有些严肃的一众研究所负责人,研究团队负责人们,也都笑了笑。

  但这也确实,

  在现在这个时候,

  整个人类社会,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整个社会运转的基本需求,消耗的生产力在整个人类文明生产力总量中,占比其实并不多。

  绝大多数生产力,都被各领域,各方向的研究项目给吞掉了。

  其中,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各研究所消耗的生产力,要占大头,

  而负熵研究院外,整个社会面上,以十亿计数的,分在各学科各领域,一些细分的科研问题中的,从事着研究工作的人们,

  每个人能够调动的研究资源,虽然肯定比不上负熵研究院内的研究员,

  但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每个人每年消耗的研究资源,加起来也是天文数字,

  只能说,此刻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都是有代价的。

  就前一些时间,

  物理研究所,还期望能够建造一个巨型基础研究装置,

  来进行微观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材料研究所还期望,建造一个极端环境下来的材料合成研究装置,

  每一个消耗的生产力和资源,都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从环形电磁轨道炮上就能够知道,

  能够被负熵研究院研究团队说是巨型的研究装置,那就真得是个巨构。

  但科研研究,这些投入也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是秦裕,在数学这种纯理论研究之外,

  也不可能空手得出实验结果。

  等着人们笑过了之后,秦裕顿了顿之后,

  再对人们说道,

  “……不过,既然已经确定了,要冒这个风险,继续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

  “那接下来,对地外的开发建设,就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同步进行吧。”

  先前人们对于继续开发和建设火星这件事情,存在的矛盾问题已经因为秦裕的拍板而告一段落,

  那这种情况下,是对于太阳系内各行星的开发建设一个个来,还是一批批来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件事情,随着秦裕的话,自然也就直接确定了下来。

  即便是负熵研究院的天才们,对于秦裕院士的判断也是有些盲目的。

  负熵研究院中,一件事情需要来个人决定,那最终决定的,必然是秦裕院士。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